第755章 徐鳳年做客武當,莽皇室謀皮北涼(5)
作者:烽火戲諸侯      更新:2021-12-21 12:19      字數:5251
  接下來常遂提議聚一聚,大夥兒一起嚐嚐那天底下最地道的綠蟻酒,徐鳳年就掏光銀子跟小販買了十多瓶酒,然後領著他們去了不遠處的茅屋。屋子雖無人居住,但常年都有人打掃,故而並不顯絲毫頹敗,甚至連屋後的那塊小菜圃也是綠意盎然。徐鳳年熟門熟路從屋內搬出竹椅竹凳,還特地搬出了一張本來用作堆放書籍的桌子。茅屋距離洗象池不遠,但兩處一動一靜反差鮮明,這跟武當山的有意為之有著莫大關係。一行人在屋前的空地上圍桌而坐,常遂已經自顧自痛飲起來,許煌和劉端懋並肩而坐,晉寶室跟常遂相對而坐,坐在了徐鳳年斜對麵。

  自然而然,許煌就跟徐鳳年說起了那場廣陵水戰。當時在流州境內相逢,對於其實不過是一場屬於廣陵水師的內戰,兩人各執己見,果然如韓老先生所言,兩人各對一半。許煌猜中了一半,是一場速戰速決的戰事,而徐鳳年猜中了西楚勝出的結局。對於接下來的廣陵態勢,徐鳳年跟許煌又有爭執,曾經數次走遍舊西楚國境的兵法大家許煌,堅信接下來離陽很快就可以形成合圍之勢,而西楚的突破口必然是那看似勢不可當的南疆十萬精銳,唯有此舉才能真正為西楚贏得戰略縱深,在江左和南疆的空隙地帶站穩腳跟,真正發揮出廣陵江的天險之利。雖說如此一來,仍是難逃被盧升象和燕剌王南北夾擊的困境,但比起拚死困守西楚京城一隅之地,隻能注定被離陽朝廷一點一點蠶食兵力,形勢仍是會好上許多。

  徐鳳年為此專門從屋內翻找出一份廣陵道的堪輿形勢圖,緩緩攤開在桌麵上。許煌一手持酒杯,一手“指點江山”,娓娓道來:“山水畫講勢,武人過招,也講氣勢。那麽西楚的國勢,就在謝西陲西線戰敗,楊慎杏、閻震春兩員春秋老將,寇江淮在東線大放光彩和曹長卿一戰而定廣陵江之後,幾乎達到了頂點。但是……”

  許煌往自己隻剩一半酒的杯中倒滿了酒,又指了指手邊的酒瓶:“西楚國勢再盛,終究是一杯酒而已,而離陽之勢,則是大如酒瓶。楊慎杏的薊州步卒傷亡不小,閻震春的騎軍一戰盡沒,甚至廣陵王趙毅的水師全軍覆沒,瓶中酒水,仍是比這杯中酒要多,多很多。這還僅是我們紙上談兵,說那兵力多寡而已,離陽真正的大勢,在於新帝登基後,離陽民心,依舊穩固,甚至可以說是越發穩固。永徽祥符交替,遠沒有外人想象中那般動蕩不安,所以離陽西楚之戰,前者可以一戰功成,後者卻是一敗皆休!”

  許煌伸出手指先後點了點廣陵江北岸的一處重鎮,和南岸劍州的一處關隘,沉聲道:“若我是那曹長卿,就在老將吳重軒率領南疆大軍半數渡江之際,派遣一員敢打硬仗的悍將帶一萬精軍南下到此,掐斷退路,再讓一員老成持重善於防守的將領死守西線門戶,讓南疆十萬大軍想戰戰不得,想退也退得不舒服。”

  徐鳳年微微俯身看著地圖,皺眉輕聲道:“我北涼步軍副統領顧大祖提到過吳重軒這名老將,認為此人治軍領軍都遠在楊慎杏和閻震春之上,麾下猛將也不在少數,長途跋涉異地作戰,吳重軒不會不盯著自己的後方。”

  許煌瞥了眼身邊蹺二郎腿嗑瓜子的司馬燦,後者悻悻然放下手中那捧瓜子,正襟危坐道:“吳重軒和他身邊那撥悍將,都是打老了仗的經驗豐富之輩,不會如此疏忽,但是呢,兵書上俗話說千裏不運糧,這是南疆大軍潛在的不小隱患,更致命的缺陷,更不是吳重軒等人可以解決的,那就是再熱血再激昂的沙場之爭,從來都是廟堂之爭無聲無息的漣漪。自離陽先帝起,就信不過燕剌王趙炳,當今天子也不例外。削藩削藩,說到底不就是拿北莽削北涼三十萬鐵騎的藩,用西楚削南疆二十萬虎狼之師的藩?吳重軒要是輕而易舉打下了西楚,太安城那幫官老爺就不怕人家十幾二十萬南蠻子,沒事做了,就順勢一口氣跑到他們眼皮子底下耀武揚威啊?”

  司馬燦忍不住偷偷從桌麵上重新抓起一把瓜子,一邊嗑瓜子一邊含混不清道:“北涼漕運受困,南疆十萬大軍又何嚐真的舒坦了。所以這場仗啊,吳重軒萬一能打趴下曹長卿,那是他有通天本事,這期間朝廷肯定也要動手動腳的,就跟當初閻震春不得不‘心領神會’涉險冒進是一個道理。打成僵局,離陽朝廷最開心,打輸了,就等著被南征主帥盧升象就地整編收納吧,一兵一卒都別想回到南疆了,說不定連吳重軒都要進京為官。棠溪劍仙盧白頡不是剛剛從兵部尚書的位置上被貶謫當了經略使嘛,吳重軒就不心動?不想跟那個尚且根基不穩的新任兵部侍郎唐鐵霜爭一爭?你小唐年紀輕,軍功也不咋的,名氣更沒我大,憑啥子跟我老吳搶位置嘛……再說了,太安城不都說不想當首輔的文官不是好文官,不想當兵部尚書的將軍也不是好將軍啊……”

  晉寶室在桌底下一腳重重踩在這家夥的腳背上,司馬燦明擺著是飽受摧殘的過來人,麵不改色心不跳,但終於沒那麽玩世不恭:“雖然說離陽趙室朝廷行事霸道,一邊隔岸觀火看著涼莽大戰,一邊還要親身陷陣跟西楚叛逆過招,還要處心積慮跟老一輩王爵的藩王玩心眼,但我司馬燦不得不說,離陽先帝真是個手腕厲害的君王。遍觀史書,如果不談邊功一事,那麽怎麽都該排進前五。別的不說,隻說削藩大勢之下,我們不妨掰手指頭算一算。北涼這邊不去說,那淮南王趙英,自己跑去沙場上戰死了,對吧?膠東王趙睢這麽多年兢兢業業守著東北門戶,沒錯吧?世襲罔替靖安王的趙珣也恨不得跟朝廷掏心窩子,在自己腦門上刻下一個大大的忠字,是不是?所以說啊,一部春秋史書,是各國將軍你方唱罷我登場,什麽皇帝什麽文官都一邊涼快去,一頁頁都在寫‘武夫救國’四個大字。而永徽之春呢,則換成了‘文人治國’四個字,張巨鹿領銜,兵部之外的五部公卿群策群力,真是好一個氣象萬千啊。哪怕一千年後,隻要是個讀書人,都會為這段熠熠生輝的曆史感到自豪。”

  司馬燦突然一個停頓,環顧四周,如同那賣關子抖包袱的說書先生,喝了口酒:“那麽,問題來了!為何表麵上看是離陽越拖贏麵越大,北莽越耗著贏麵越小,先帝卻仍是執意要讓廣陵道燃起硝煙,繼而讓北莽認為有機可乘,在這個時候大舉南侵呢?兩線作戰,就不怕再厚實的家底也給揮霍一空嗎?”

  常遂樂不可支,拎著酒葫蘆指了指這個師弟:“以後你小子在北涼混不出頭,就去酒樓當說書的,師兄我跟你搭台,晉師妹收銀子。”

  徐鳳年笑著給出答案:“天下精銳兵馬,保持鼎盛二三十年已經是極致,接下去隻會每況愈下,積弊漸重。而我北涼鐵騎,起始於春秋,如今已是三十年有整了。太安城一怕我北涼邊軍隨著時間推移,麵對北莽不堪一戰,二怕我徐鳳年徹底坐穩座位握緊權柄之後,心懷不軌。很簡單的例子,我爹當年若是扯一嗓子說要跟趙家劃江而治,軍中將士最少要立即離去小半,軍心渙散。可如果換成永徽末年,在北涼已經根深蒂固的徐驍再提這一茬,三十萬鐵騎,都是紮根的北涼老人了,走不了多少人。等我徐鳳年真正掌權個四五年,把邊軍大將都攏在手中,對太安城向來沒好感的北涼,不說矛頭直指離陽,在西北邊陲自立一國,也是京城眼中的人之常情吧?”

  常遂哈哈笑道:“好一個人之常情!”

  司馬燦嬉皮笑臉問道:“王爺,真沒有想過這事兒?”

  徐鳳年搖搖頭,沒有說話。

  常遂終於開口說正經事,醉眼蒙矓道:“說到天下各路兵馬,能稱之為雄兵的,其實也不多,老底子是北漢禁衛軍的薊南步卒,已經給楊慎杏糟蹋了。閻震春的騎軍原本是離陽一等一的精銳騎軍,可惜了,老將也是死得憋屈,非戰之過。現在剩下來的其實屈指可數。新任淮南道經略使的蔡楠,原本六萬兵馬擴充到了八萬,戰力反而下降不少。兵部尚書唐鐵霜一手打造出來的遼東朵顏精騎,不俗,遼西藩王趙睢的黑水鐵騎也不錯,吳重軒的南疆‘大甲’,號稱能與燕文鸞的幽州步卒一較高下,燕剌王趙炳本人親領的四萬無鋒軍,一向藏藏掖掖,空有名頭,不曉得真實戰力。至於水師,好好的一支廣陵水師被一分為二,就不用提了。青州水師早就給青黨官員侵蝕得一塌糊塗,如果能用嘴皮子打仗,大概能夠天下無敵。數來數去,真正能夠保持足足三十年鋒芒不減的兵馬,也就隻有你們北涼邊軍了。”

  常遂站起身,緩緩道:“中原大地之上,靠天險和城池是絕對擋不住北莽鐵蹄的,所以我要站在這裏,站在唯一可以在人數上占劣勢還可不退半步的北涼邊軍中,略盡綿薄之力,為中原擋上一擋。”

  常遂仰頭喝盡大半葫蘆酒:“幽州葫蘆口,兩城數百堡寨,北莽馬蹄推進之時,隻有在北涼守軍死絕之後!”

  常遂喃喃自語道:“不曾親臨邊關時,醉酒後寫那邊塞詩,總覺得大氣磅礴,如今才知道真正的百戰邊關,一點都不是書生想象中的那豪氣幹雲。”

  常遂朗聲道:“何必為死人寫詩歌,不如死在此地留遺言!”

  司馬燦輕聲道:“二師兄是真醉了。”

  許煌猛然起身,高高舉起一杯酒,望向徐鳳年,說道:“為幽州葫蘆口!為涼州虎頭城!為流州青蒼城!敬王爺一杯!”

  司馬燦,劉端懋,還有晉寶室也都起身舉杯。

  徐鳳年起身後輕聲道:“我當不起這杯敬酒,你們就當敬那二十年無愧中原的北涼一杯吧。”

  接下來喝酒就無拘無束了,真正做到了放開手腳。其間晉寶室兩次去洗象池那邊跟小販買酒,司馬燦到最後喝到了去桌子底下找酒杯的地步,而常遂也引吭高歌,卻是用那誰都聽不懂的家鄉方言哼唱的,許煌也難逃一劫,這位最重風儀的美髯公喝得滿髯都是酒水,就連飲酒最少的晉寶室也喝得臉頰緋紅。這讓喝酒最多但卻始終清醒著的徐鳳年有些尷尬,一次把司馬燦從桌底下拉出來後,抬頭看到那個眼眸笑意盈盈的女子,徐鳳年赧顏道:“就我一人沒醉,是挺煞風景的。”

  酩酊大醉的許煌眯眼笑著,已是舌頭打結:“聽先生說大將軍在那封王之前,某次進京封賞,散朝後在那大殿之外,屈指叩擊一位兵部大佬的官帽,說我徐驍手裏隻有六七百人馬的時候,在你眼中連個屁都不是!在我手裏有六七千人馬的時候,能不能見你,得看你心情。等我手裏頭有六七萬大軍的時候,你麵上與我稱兄道弟,背後仍要罵我是個缺心眼的老兵痞子。等到最後我不小心手握二三十萬兵權,滅了六個國家,光是皇帝就宰了四個,如何?我今兒喊你一聲老哥,可你敢答應嗎……哈哈,大將軍啊大將軍,我許煌作為晚輩武人,也希望能如你一般馳騁沙場,快意恩仇!”

  徐鳳年看到晉寶室投來詢問的視線,低聲無奈道:“這是離陽官員以訛傳訛,根本沒這回事,要是真有,徐驍早就跟我吹噓幾百遍了。”

  常遂也發酒瘋:“大將軍的確了不得,可那憑借書生一己之力輔佐大將軍,最終幫助北涼以一地戰北莽一國的李義山,又何曾遜色半分?!可惜就是李義山已經死了,否則我常遂便是給李大先生當個小小書童,又如何?能與先生說春秋,何其快哉!”

  劉端懋傻乎乎茫然四顧,手中酒杯的酒早就給搖晃灑了,仍是在那裏喃喃自語:“酒杯呢,酒杯哪裏去了?”

  司馬燦一拍桌子回答道:“杯子不是在地上嗎,我方才在桌底下見著了!”

  僅是半醉的晉寶室伸手撫額,這些個師兄弟,就不能略微有點讀書人的矜持嗎?往常在上陰學宮也就罷了,怎麽到了人生地不熟的北涼更加放浪形骸了。

  徐鳳年笑道:“看來還是我們北涼的綠蟻酒,最厲害。”

  黃昏中,到最後常遂幾個到底還是沒有讓徐鳳年送行上山,相互攙扶搖搖晃晃去往紫陽宮,倒是常遂還不忘死皮賴臉跟徐鳳年要走了那柄北涼刀。晉寶室笑著拆台道:“師兄肯定沒真醉,否則他每次喝高了都是送人東西,萬萬沒有跟人要東西的習慣。”

  常遂瞪眼道:“師兄命都不要了,要把刀怎麽了?”然後馬上醉醺醺自顧自念叨道,“劍氣衝天不去想,好歹我常遂能酒氣衝鬥牛。徐鳳年,你小子不厚道,酒品看人品,哪有眾人皆醉你獨醒的道理,不行,明兒再找你喝一場,今天是我的師弟師妹們拖後腿的緣故……”

  晉寶室沒好氣道:“行了行了,明天師兄你能跟武當山借來酒錢再說。”

  徐鳳年微笑道:“那我就不送了。”

  晉寶室點頭道歉道:“見笑了,師兄他們一般不這樣。”

  徐鳳年搖頭道:“性情中人,最好打交道,北涼水土也隻適合這樣的人。”

  晉寶室不知為何悄然放緩腳步,轉頭問道:“當真如邊境傳言那般,那北莽董卓在陣前讓棋府劍府樂府分別擺下‘棋盤’、‘劍圓’和‘坐立’三座大陣,還讓那提兵山百餘位昆侖奴操控那威勢等同於仙人一劍的床弩,甚至連道德宗的符籙大陣‘一線天’和公主墳的敦煌飛天也都用上了?就隻為了阻擋你繼續破陣前行兩百步?”

  徐鳳年笑道:“被你事後這麽一說,才發現聽上去很厲害的樣子。不過其實當時突陣的時候,也沒覺得如何,何況當時我身後還有吳家劍士數十騎護駕。”

  晉寶室低聲道:“這樣啊。”

  徐鳳年笑著不說話。

  女子輕輕轉身,嗓音輕靈:“以身觀身,以家觀家,以鄉觀鄉,以國觀國,以天下觀天下。一觀一觀都觀盡,悠然自得逍遙遊。”

  徐鳳年皺了皺眉頭,陷入沉思。

  暮色來臨,徐鳳年回到茅屋前,收拾殘局,把桌椅凳子都搬回屋內,然後去屋後看了眼菜圃,接著又在屋前蹲了會兒,這才回到屋子,點燃一盞油燈,隨手揀選了一本當年從武庫搬來的武學秘籍慢慢翻閱。深夜,徐鳳年放下書,走到屋外。

  在澹台平靜那些練氣士眼中,太安城,王氣濃鬱。襄樊城,鬼氣森森。江南道,清逸蕭蕭。

  北涼男兒作不出邊塞詩,北涼女子也從無那閨怨。

  死則死矣。

  徐鳳年抬頭望向夜空。

  一將功成萬骨枯,徐驍欠給春秋的,我來還就是。徐驍戎馬一生,身為武將,隻能殺人,談不上對錯。但是他在中原殺了多少人,我這個當兒子的,就要救多少人。

  而我徐鳳年欠三十萬鐵騎和北涼百姓的,可能這輩子都還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