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3章 李功德開誠布公,神秘客挑釁世子(2)
作者:烽火戲諸侯      更新:2021-12-21 12:15      字數:4847
  徐鳳年躺在涼亭長椅上仰視那片低垂璀璨的星空,對那個鬼鬼祟祟溜進涼亭的姑娘,視而不見。

  那姑娘也真是位吃苦耐勞的女壯士,熬得住性子,愣是咬牙挨凍了半個時辰也沒出聲。

  徐鳳年坐起身,笑問道:“宋姑娘,找我有事?”

  縮在亭柱旁邊躲避風寒的宋黃眉嚇了一大跳,隨後漲紅了那張並不太過美豔的臉龐,低頭捏著衣角嚅嚅囁囁,再沒有當初在黃楠郡太守府邸對他出劍阻攔的女俠風範。

  徐鳳年也不讓她難堪,主動開口問道:“你練劍多少年了?要不要我教你幾手容易上手的劍招?”

  徐鳳年問話過後,哭笑不得,那姑娘就盯著自己發呆,喃喃自語,碎碎念著好像是說世子殿下的那雙眼眸子比某人好看些,可她還是隻喜歡那家夥。

  徐鳳年重重咳嗽了一聲,宋黃眉一屁股坐在另一邊長椅上,雙手摟住肩膀艱辛禦寒,很快恢複原本那直爽性格,嬉笑道:“殿下,我知道你是高手也是好人,我有個意中人,是黃楠郡一個幫派的外門子弟,叫竇陽關,他呀,這輩子最大的心願就是佩上北涼刀來娶我,可我爹似乎不太喜歡他,要不殿下慈悲,隨手送給那個叫竇陽關的一把佩刀,我爹保準不再反對!”

  徐鳳年知道這姑娘肯定還不知道蓮塘幾乎死絕從陵州江湖除名一事,不過諜報上確實有提及逃掉了一個叫竇陽關的年輕人,是宋岩之女宋黃眉的情人,不光如此,竇陽關的祖宗十八代都給摸了個底朝天,徐鳳年當時就做了批示,讓鷹士對這人就此罷手。一個才入蓮塘沒幾天的外門弟子,原本就可殺可不殺,既然跟宋家有這份牽連,就當送給宋太守成為陵州別駕的升官贈禮了。至於那個年輕人在逃過一劫後,是否記恨北涼,是否會立誌為師門報仇,徐鳳年不在乎,整個離陽江湖,也沒有幾人能像那個搖折扇的公子哥,有本事有望一路殺到他徐鳳年眼前,更多人,都是到死都沒有見過世子殿下一麵。如果說那人能夠脫穎而出,硬是讓徐鳳年再從諜報上看到他的名字,徐鳳年甚至不介意讓他知曉蓮塘張冊的北莽諜子身份,然後送他去邊境上磨礪一番。他既然想摸刀,從軍以後,都能讓他摸到想吐為止。隻是人心難測,天曉得這姓竇的小子到底會選擇走哪條路子,至於竇陽關跟宋黃眉能否有情人終成眷屬,更不是徐鳳年關心的事情,既是不想,也是不可,如今的北涼,也許就數他世子殿下的光陰最為值錢。

  徐鳳年收回思緒,笑道:“私人不得佩帶北涼刀,再說以你爹的眼力,會看不出竇陽關佩刀的真假?”

  宋黃眉一副知足常樂的樂天性格,聽到世子殿下這麽說,隻是一臉恍然,哦了一聲,也就沒有再堅持。其實換成尋常一些稍加市儈的女子,若是有機會跟世子殿下獨處,那還不得可勁兒把自己折騰得花枝招展,逮住了世子殿下那就是寧肯錯殺不可錯放,要不然就是打蛇隨棍上,借著女子身份,死纏爛打跟世子殿下討要些承諾。這恐怕也是徐鳳年樂意跟她隨口嘮叨幾句的緣由。

  宋黃眉沒有打擾世子殿下,卻也沒有離開,坐在長椅上,慵懶靠著廊柱,仰望星空。徐鳳年是過來人,知曉這姑娘多半是思念那姓竇的江湖子弟了,就重新躺下,閉目養神,在腦子裏仔細盤算陵州的收尾。

  原本遠比幽涼兩州更為複雜的陵州官場,在經略使李功德表態以後,相信以徐北枳的能耐,哪怕仍有些掣肘,總算勉強打開局麵,差不多是他離開的時候了,總不能總這麽頂著陵州將軍的官帽子在這兒鳩占鵲巢,不過真要走的話,還得先收拾掉那個膽敢闖涼的年輕高手。

  閉上耳朵的徐鳳年察覺到宋黃眉起身後,躡手躡腳輕輕離去,他輕輕一笑,等她走遠,打了個響指,對悄然出現的死士寅說道:“給陵州遊隼知會一聲,動些手腳,打磨打磨竇陽關,如果此人太硬氣,就去掉些棱角,如果已是意誌消沉,就讓他遇上一位貴人,別讓他早早失去了銳氣。”

  死士寅正要離去,冷不丁聽到世子殿下笑問道:“要不我自去會一會那把桃花扇?”

  春秋亂世,許多人為了避災避難,逃遁遠方,為了可以落地生根,不惜改名換姓,以至於朝廷訂立天下品譜,才知道雨後春筍般多出了許多含糊不明的新姓,不過像世子殿下身邊這位死士這樣幹脆連名字都沒有的,不多。這個仿佛沒有過去也沒有將來的男人,一如既往沒有多嘴一個字。徐鳳年擺了擺手,死士寅一閃而逝。

  始終沒有睡意的徐鳳年就沿著小徑閑逛,一路數著燈籠,在猜測李息烽卸任之後,朝廷那邊是否答應王綠亭接任金縷織造一職,因為這個口子一開,淮南王趙英、靖安王趙珣還好說,權勢煊赫的燕剌王,恃寵而驕的廣陵王,恐怕就都樂意借著北涼的東風,去拔掉織造局這根肉中刺,想到這裏,徐鳳年笑道:“什麽肉中刺,眼中釘才對。”

  走到官邸臨湖的北麵,訝然發現才當上陵州別駕的宋岩坐在湖邊一塊石頭上,是從春神湖搬運到北涼道的大玩意,離陽上下附庸風雅的名士對春神湖中撈起的巨石青睞有加,再說就算是再平常的石頭,重達幾千斤,搬運數百裏幾千裏,不貴也得貴了。宋岩意態閑適,一腿伸直,一腿屈膝,一口一口灌著號稱半斤下肚便能燒穿腸胃的劍南春燒,等到徐鳳年走到巨石上,宋大人才回過神,等他想要起身致禮,世子殿下已經盤膝坐下,他再起身就有些不合適,宋岩大致摸透了身邊陵州將軍的性格脾氣,不去做那場麵功夫,晃了晃黃泥酒壇,隻是笑道:“殿下,見底了。”

  徐鳳年笑道:“什麽見底,分明還有兩大口酒,舍不得就說舍不得。”

  宋岩也實誠,哈哈笑道:“還真是舍不得,這壇子酒在地底下埋了七八年光景,當時放了三壇子下去,李大人當上經略使大人後,喝了一壇,這趟來陵州,知道要升官發財了,加上也得離開黃楠郡,就想著把餘下兩壇子都搬來,忍著肉疼,也要送給殿下一壇,不承想去後院一看,就剩下手裏這壇了,一思量,就知道是那胳膊肘往外拐的閨女偷去送人了,把下官給愁得多了好幾根白頭發,唉,女大不中留,家家戶戶都是如此。殿下,不要怪罪啊。”

  徐鳳年玩笑道:“情理都給宋大人占去了,本世子還能說什麽。”

  宋岩感慨道:“殿下這幾年不容易啊。”

  徐鳳年沉默片刻,等宋別駕仰頭喝完一大口酒,輕聲笑道:“說出來你可能不信,我去北莽見過北院大王徐淮南,以及去京城麵聖,兩趟出行,中間有很多波折,不過覺得最委屈的一次,還是第一次狼狽不堪的離家出走,在河州那邊遇上一個富家子弟倒提著一柄私買而得的北涼刀,硬是被那廝在腦袋上敲出一個大包,要是當年在北涼,這類貨色,早就給我放狗咬死了,也是那會兒才知道有沒有徐驍這個爹在身邊,真是天壤之別。至於後來也吃過一些虧,不過約莫是被當成過街老鼠習慣了,也就不再難以釋懷。如果說什麽苦頭最苦,最難熬的就是上武當山之前的練刀,當時找了些亡命之徒給我當練刀的樁子,被馬賊頭一刀劃在身上,血肉綻放的那種疼痛,痛得差點就要滿地打滾,以至於當時都沒膽量低頭去看那道傷口,揭開疤繭的時候就對自己說別練刀了,好在當時咬牙堅持了下來,那以後便總是忘不掉,哪怕這幾年來有很多次命懸一線,的確是死去活來的遭罪,反而仍是覺得不如那一刀子來得記憶深刻。”

  宋岩怔了怔,抬手提起酒壇子,歎氣一聲,說道:“下官從不怕官場上的陰謀詭計,不過想著誰要是把刀架在脖子上,真要眼睜睜看著自己出血,十有八九也就顧不得什麽文人風骨了。手無縛雞之力,說的就是宋岩這些讀書人。”

  說完沉默了一下,轉頭望著世子殿下,頗有感觸地道:“人生不如意之事七八九,苦事。”

  徐鳳年望向湖水,淡然笑道:“終歸還能與人言一二三,幸事。”

  宋岩默然。

  徐鳳年說道:“宋岩,再去埋下三壇酒,七八年後,要是咱倆都活著,你就送我一壇。我還你一個不輸經略使的封疆大吏。”

  才坐穩陵州將軍位置的世子殿下走了,滿城嘩然。

  這讓那些品秩比起治中周建樹略低的州官站在將軍官邸外頭麵麵相覷,懊惱得不行,這些官老爺可真是滿肚子提了貢品找不到廟裏菩薩拜的苦水,好在將軍官邸裏還暫住著一位陵州刺史和別駕,可惜新任刺史徐北枳大白天擺足了架子,發話拒不見客,隻有苦哈哈等到黃昏的零散幾位官員不肯死心,被府上大管事孫福祿告知可以入府一敘,讓這些人一個個打了雞血般興奮,都覺著古語所謂精誠所至金石為開,古人誠不欺我。不過手上賀禮隻有一份,將軍官邸的正主一走,裏頭的刺史別駕雖說官階差了足足一品,可一條過江龍一尾地頭蛇,實在是都不敢怠慢,好在那年紀輕輕的刺史大人善解人意,跟別駕宋岩一起在大廳門外恭候諸位大人,給足了顏麵,賀禮自然仍是送給已經離開州城的世子殿下,那位徐刺史也不愧是殿下的頭號心腹,笑言等他有了刺史府邸,屆時再跟眾位大人討要見麵禮,絕不手軟。眾人見著氣質沉穩神意內斂的徐北枳,都有種吃了一大顆定心丸的感覺,此子隻要別借著殿下的威勢在陵州大開殺戒,合著規矩做事做官,那麽一切好說,如今確是誰都不敢搗亂了,既然大夥兒皆是認命,對世子殿下服軟,那他們也就有了台階下,不用擔心當那挨刀剮的出頭鳥,可以放心去幫著陵州新主人遞去柴火,把火焰燒得高一些旺一些。他們看到徐刺史跟宋別駕不像是貌合神離,多次言語搭腔,顯得頗為默契,更讓在座幾位心生忌憚,雖說暫時仍不知經略使李功德是怎樣一個章程,可隻要上頭這兩位聯手一段時日,哪怕是不長久的新婚燕爾,事後仍會不免勞燕分飛,但李大人想要在這個關口興風作浪,將軍官邸這邊最不濟也有一戰之力,不至於毫無招架之力,以後陵州局勢如何那好歹是以後的事,他們這幫五六七品的官員無非是見招拆招。

  一起送走了這撥客人,宋岩抬頭看了眼天色,笑道:“刺史大人,看架勢,又要下雪了,喝個小酒,一塊兒等雪?”

  徐北枳搖頭微笑道:“才與隔壁那邊交割了陵州事務,一團亂麻,府上人手不夠,我是閑不住的性子,就不跟宋大人飲酒賞雪了。哪天真能閑下來,哪天一起補上,到時候宋大人就算想逃也逃不掉的。”

  宋岩笑著點頭,望著徐刺史的孤單背影,心想你徐北枳是要做離陽廟堂上趙右齡那樣“寵冠文武”的孤臣嗎?

  徐鳳年離開陵州州城,已經到達青蛇郡內,這趟出行沒有秘密行事,而是捎帶上了浩浩蕩蕩六百陵州精銳。陵州實權校尉屈指可數,例如越騎校尉董鴻丘是鍾洪武舊部心腹,調動起來並不順暢,但是偌大一座北涼糧倉,不可能真的讓鍾洪武之流隻手遮天。

  徐鳳年身邊的木訥男子,姓黃名小快,他爹死後,破例世襲了原本不像雜號將軍與尋常都尉那般可以父死子承的實權校尉,校尉名稱也罕見,珍珠校尉,源於春秋戰事中黃小快的爹在突襲破城之後,將數千顆頭顱用繩索串起,掛滿四方城牆,就如同四掛鮮血淋漓的珍珠簾子,以此迎接馳援之敵,示敵死戰之心,之後更是守城有功,被徐驍許諾不論將來官至幾品,隻要是在徐家鐵騎麾下當官為將,後代都可世襲功蔭。黃小快果然在前年順利接過了珍珠校尉的軍職,隻是在陵州始終被排擠孤立得厲害,在幾位手握權柄的校尉中最為勢弱。徐鳳年跟黃小快聊過幾句後,就知道他在陵州不吃香是有道理的,委實是太過一根筋,不識變通,便是見了他這位辭去陵州將軍仍是世子殿下的人物,依舊一板一眼,幾棍子打不出個屁,跟同為功勳之後的汪植相比,天壤有別。不過黃小快不知鑽營隻懂治軍,反倒是讓徐鳳年對他心生幾分由衷的欣賞,在陵州見多了滑不唧溜的腹黑官員,見著他黃小快,就跟嚐過了一桌桌油膩山珍海味,突然端來一碗清爽的白粥,自然很對胃口。

  六百騎兵在驛道上向東馳騁,期間不斷有諜子和斥候回傳軍情訊息,任是黃小快這樣不諳官場攀附的死板校尉,也有些驚奇。原來不光是他手中六百騎兵趕往青蛇郡東風郡的交界處待命,還有幾支別郡兵馬也聞風而動,似乎是要撒網圍剿一對主仆,以數千兵馬針對兩人,殿下這是不是有些太過興師動眾了?不過黃小快不敢對此置喙,本以為殿下在陵州孤掌難鳴,不承想一掌翻覆間,整座陵州官場就趴在地上大氣不敢喘一口,對混跡官場向來沒什麽天賦的黃小快越發佩服得五體投地。

  徐鳳年身後有光杆子的陵州副將韓嶗山,馬隊中有一輛馬車,呼延觀音已經被送往清涼山王府,隻剩下一位仍是逛蕩沒過癮的裴南葦。她時不時掀起簾子,看到不遠處縱馬前行的那個人,裴南葦眼神晦暗,擱在三年前,北涼世子如此在陵州境內大動幹戈,落在官場老狐狸眼中,那就是小孩子過家家,是一場徒惹笑話的幼稚行徑,可如今卻是沒幾個還敢持有這份倨傲態度了,大多私下覺著這位未來北涼王,即使仍是比不上那位以後恐怕要離開京師就藩西蜀的陳尚書,卻也懸殊得不算太離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