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2章 真武帝法身再現,王仙芝一退千丈(4)
作者:烽火戲諸侯      更新:2021-12-21 12:14      字數:2939
  老人笑道:“老夫此生最後一劍,力求圓滿,才好去問一問當世百年最強手,本來差不多可以入城了,可姓王的竟然破天荒出城去了,反倒是把老夫晾在一邊。也無妨,等他回城就是。你是?”

  道士平靜答複:“小道龍虎山齊仙俠。”

  老人哦了一聲,“聽說過,江湖上有‘小呂祖’的說法。”

  下武當後一直遊曆江湖的齊仙俠問道:“王城主是去攔阻來自西域的無用和尚?敢問前輩是?”

  老人微笑道:“什麽無用和尚,是逐鹿山的劉鬆濤。至於老夫姓甚名誰,無關緊要,你隻需知道世間仍有一劍,有望將王仙芝變成真正的天下第二。”

  齊仙俠溫溫淡淡笑了笑。

  老人手指鬆開長眉,“你雖是道人,卻也是劍士,老夫他日若是輸了,就由你跟上下一劍,十幾二十年後無所謂,隻要別太久,久到王仙芝飛升。”

  齊仙俠輕輕作揖,然後轉身離去。

  柳蒿師從未如此倉皇失措,像一條落水狗,五十年天象底蘊,半炷香不到的工夫,就成了過眼雲煙。確定那家夥沒有追殺後,仍是一口氣掠出十幾裏路才停下腳步,他這輩子哪裏想到自己也有成為驚弓之鳥的一天。武道進階,越是後麵越是難如登天,行百裏者半九十,三品到二品是一個大門檻,坐擁秘笈名師丹藥的門派豪閥子弟,大多數被攔在這個門檻之外。習武本就是極其吃苦的行當,既需要根骨天賦打底子,也靠滴水穿石的毅力,躋身二品,成為一般意義上的小宗師後,馬上就遇到一座更高的門檻,高到讓不少恒心不足的天縱之才都會知難而退。柳蒿師見過太多具有先天優勢的年輕人,不得其門而入,蹉跎到老,更別提一品四境的攀升,正因為知曉路途艱辛,即將登頂的柳蒿師才痛心疾首自己的跌境。恨意滔天的柳蒿師頹然坐地,雙手插入地麵,十指成鉤,劃出一條條泥溝。

  柳蒿師心神激蕩緩緩趨於平穩,從袖中掏出一方小巧古檀盒子,小心翼翼打開。開盒之後,露出一小枚丹藥,沒有香氣彌漫,反而惡臭撲鼻,可柳蒿師卻鄭重其事地慢慢伸出雙指,試圖去拈住丹藥。這顆不起眼的刀圭餌,傳言脫胎於大秦皇帝出海訪仙而得的半張仙藥秘方,道教典籍有密言“既然不得刀圭餌,且留人間做地仙”,意思是若得此藥,便可飛升,哪裏需要做什麽陸地神仙。柳蒿師當然清楚盒中餌藥沒有這等靈效,不過可以幫他穩固現有境界爭取到那一絲重返天象的天大機會。

  柳蒿師猛然縮回手指,蓋好盒子,站起身環視四周,仍然不放心,繞弧而掠,確定方圓兩裏之內沒有一人,這才盤膝而坐,吞下那枚刀圭餌,閉目凝神,逐漸進入“屍居龍見淵默雷聲”的境地。

  “嗬嗬。”

  輕輕兩字,在柳蒿師耳畔驟然響起,如同真真切切的炸雷。

  王仙芝做什麽事情都不急,慢性子得很,但當這個江湖上聰明的人太多了,腳下捷徑多得亂人眼,到頭來腳踏實地的王仙芝反而成了異類,入主武帝城之後,他的境界修為始終在穩步上漲,他既不是當時最年輕的二品高手,更不像李淳罡在躋身一品境界後數年破一境,勢如破竹得無法無天,王仙芝也從未有過一步跨境的驚豔舉動,相比那時直追四大宗師的一撥武學奇才,王仙芝隻能算是大器晚成,可在他成就金剛體魄之後,在同等境界之中,王仙芝就逐漸有立於不敗之地的趨勢,何況誰都沒有想到這個當年隻配一旁觀戰的高大年輕人,大器晚成得如此之久,尤其是他徒手折斷被譽為無堅不摧的木馬牛後,更是讓王仙芝真正登頂江湖頂峰,那以後,直到被人習慣性稱作王老怪,王仙芝始終未嚐一敗。這個沉默寡言的老人,就那麽孤零零站在武帝城樓頂,冷眼俯瞰江湖,倒騎毛驢拎桃枝的鄧太阿傲然登樓,輸而下樓,讓趙家天子寢食難安的曹長卿登樓,也是輸而下樓,以至於到最後,少有人是衝著打敗這個老怪物去的,隻是想著快些登樓就知足,如果僥幸能與老家夥見上一麵,討教一些武學心得,無疑是意外之喜。

  王仙芝不喜歡這樣的江湖。

  等待那小丫頭第二劍的武帝城城主挑了下眉頭,不知是驚訝還是氣怒。

  她這一劍,讓王仙芝古井不波的心境泛起一絲漣漪。

  劍開天門!

  天開一幕,流華絢爛。

  天門一柱轟然落地。

  當另一根天柱豎起,天門才算開啟。

  疊手拄劍的薑泥麵無血色,那柄大涼龍雀被她一寸一寸推入大地。

  為了阻攔王仙芝前行,這女子竟然強開天門,顯然此門是為王仙芝而開,分明是要自作主張,送眼前這位舉世無敵的武帝城城主一程。

  薑泥嘴角滲出血絲,仍是繼續推長劍入地,拚死去牽引另外一根天柱下落。

  世間寥寥幾人知道真相,她當年隻是一個搬書上山就疼得以為自己會死的女子,隻是一個隻因為怕吃苦就不敢去練劍的膽小女子,隻是一個讀書掙些銅錢就心滿意足的女子。

  什麽禦劍,什麽複國,什麽劍開天門,她都沒有想過,這麽遙不可及的事情,她從不認為自己做得到。

  她就想趁著他哪天不注意,偷偷一劍刺死他。然後這輩子就算完事了。

  王仙芝依然沒有阻攔她的開門一劍。

  我王仙芝不想過天門,天門大開又如何?

  就在此時,王仙芝突然一腳後滑,做出拒敵姿態。

  一道身影破開天門流華,一拳砸向王仙芝。

  王仙芝倒滑出去整整三百丈。

  第二根天柱在即將支撐起天地的瞬間,煙消雲散天門閉。

  薑泥甚至顧不得吐出一口鮮血,癡癡望向那個身影。

  身影一閃而逝,直撲王仙芝。

  又是簡簡單單一拳。

  王仙芝雖然仍是身形不倒,但狠狠倒退七百丈!

  世間從未有人,能讓可殺仙人的王仙芝倒退一千丈。

  微風拂過,王仙芝所退千丈直線之上,塵埃飄散,一些稍高土墩土坡更是被老人後背直接破開,所幸交手雙方身處荒郊野嶺,沒有外人看到這驚世駭俗的一幕。

  王仙芝抖了抖腳腕,幹脆踢掉那雙破敗不堪的麻鞋,雙袖碎爛,也被他撕去,露出古銅色的粗壯手臂,肌肉堅若磐石,蘊藏開山裂城的力量。

  武帝城臨水而建,以觀滄海,每年夏秋交匯,都會有白浪滔天,大潮橫拖千裏,拍打東城牆頭。三十年以前,王仙芝每逢海上起龍卷,都會傲立東城牆頭,以雙臂拍浪弄潮,這三十年以來,先後換了兩人替他去“打潮”,聲勢都不如王仙芝浩大。武夫以力證道,一直為三教中人所不齒,視作不合天道的下乘手法,是王仙芝以一己之力力挽狂瀾,扭轉了世人的看法,尤其是拓跋菩薩和軒轅大磐諸人相繼功成名就,更讓這條武道的先行者王仙芝如日中天,始終不落西山。

  王仙芝神情平靜,遙望腳下一線遠處,氣機流轉鼓蕩,體內如汪洋肆意。僅論內力,武評前十人,曹長卿比之天下第三的鄧太阿還要出類拔萃,直追拓跋菩薩,可自稱對上王仙芝,仍是難以望其項背。單論戰力,甲子之前的青衫劍神與廣陵江一步不退的羊皮裘老頭,與之大致持平,可王仙芝卻比甲子以前的自己高出一大籌不止,這也是為何東海一戰,哪怕麵對重返劍道巔峰的李淳罡,王老怪也僅是使出九分力而已。江湖五百年來公認的天下第一出了六七人,到了這最近百年,最終敲定由王仙芝扛鼎,而這個自稱天下第二的老人,無疑要比百年前的逐鹿山魔頭劉鬆濤更加生猛無敵。當年有甲子高齡卻麵容清逸如年輕人的齊玄幀站在斬魔台看天下,為天道把守關門,世間便沒有魑魅魍魎可以作祟。有老而彌堅的王仙芝做定海神針的江湖,也就沒有武夫可以出頭,因此何談一棵新木秀於武林?

  八十年潮來潮去,當初的四大宗師變成了十年一屆的武評十人,高手換了一茬又一茬,沒有誰知道這個老怪物到底在想什麽。

  王仙芝嘴角勾起一個酣暢笑意,終於來了。

  百多歲高齡的老人雙膝微屈,左手攤開向前緩緩伸出,右肩低斜,右手握拳。那名不速之客兩拳贈禮,送了他王仙芝足足一千丈,王仙芝萬萬沒有不還上一禮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