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武帝城神仙鬥法,蓮花峰紅衣羽化(4)
作者:烽火戲諸侯      更新:2021-12-21 12:11      字數:4597
  她並未出聲,隻是安靜望著這群不速之客,始終空穀幽蘭,遺世獨立。錦衣狐裘的徐鳳年怔了怔,眼神閃過一抹恍惚,破天荒猶豫不決。裴南葦皺了皺眉頭,隱隱不快,倒不是要與那素未謀麵的陌生女子爭風吃醋,隻不過她一向自負自己的姿色,罕逢敵手,竹樓那位橫空出世,終究讓靖安王妃生出一些本能的危機感,果然是隻要有人,何處不江湖?徐鳳年長呼出一口氣,擺擺手示意舒羞等人不要有所動作,從腳下青竹上彈射向竹筏,無需撐筏,楠竹小筏劃開水波,優哉遊哉駛向湖心。竹筏離青竹小樓三丈外停下,女子站起身,與徐鳳年對視,她鬢角被湖水潤透,粘在臉頰上,幾滴水珠從她吹彈可破的雪白肌膚上滑落,她伸手抹去下巴上的淺淡水跡,也不說話。

  徐鳳年主動開口笑道:“三年前在洛水河畔見過你。不過那時候擠在一群向你示愛的青年俠士堆裏,擠了老半天才殺出一條血路,好不容易冒頭,還被人絆了一腳,摔個狗吃屎,估計你不會注意到我。”

  她想了想,平靜道:“記得那時候你穿得比較,單薄。”

  出乎意料的答案,徐鳳年自嘲道:“哪裏是單薄,分明是個衣衫襤褸的乞丐,虧得能被小姐上心,三生有幸。”

  她見徐鳳年欲言又止,微笑道:“我叫陳漁。”

  果然!

  胭脂榜上有女子“不輸南宮”,是與白狐兒臉並駕齊驅的美人。

  徐鳳年一臉溫良恭儉謙遜靦腆,柔聲問道:“陳姑娘獨居於此?”

  她沒有心機地笑著點了點頭。

  徐鳳年哦了一聲,輕輕跳上岸,接下來一幕將湖畔那幾位都給震驚得目瞪口呆,隻見世子殿下彎腰一把扛起竹樓女子,躍上竹筏,離開湖心。

  她彎著纖細蠻腰,腦袋貼在世子殿下胸口,徐鳳年低頭看去,兩人恰好對視。她無疑有一雙靈氣沛然的眸子,世子殿下號稱浪跡花叢二十多年未嚐一敗,閱女無數,什麽樣的絕色沒有見識過?可這一雙眸子,卻是唯一能與二姐徐渭熊媲美的。白狐兒臉的眼神過於冷冽,與他的昔日佩刀繡冬、春雷如出一轍,英氣無匹,談不上有多少秀氣溫婉。此時她抬頭凝視著膽大包天的世子殿下,沒有絲毫震驚畏懼羞澀,眼波底處蘊藏著一縷淡淡慍怒,足以讓尋常登徒子自慚形穢到拿自己頭發吊死自個兒,可惜她撞上了無法無天慣了的徐鳳年。

  徐鳳年低頭眯眼,笑容燦爛,豪氣而無賴道:“我答應要給弟弟搶個數一數二的大美人做媳婦,弟媳婦啊,以後咱們就是一家人了!”

  神情一直古井無波的女子終於顯露出愕然。

  有當街強搶民女的膏粱子弟,有擄走美嬌娘做壓寨夫人的山匪草寇,這都不奇怪,但是這世上竟然還有搶美人做弟媳婦的王八蛋?

  老於世故的舒羞眨了眨眼睛,嘴角勾起,搶個女人都能搶得如此霸氣,不愧是北涼世子啊。

  一輛不起眼的馬車駛入京城,馬夫是一名身穿樸素道袍的年輕道士,談不上有多英俊,背負一柄不與時同的長劍,神情溫和,一看就是好說話的主。城門九脊封十龍,巍峨壯觀。馬車隻有一名乘客,披裘而坐,靠著年輕道士後背,聽那年輕道人說些京城這座中天之城的種種妙處,聽他講述是如何與昆侖同脈相接,坐鎮太和殿的皇帝陛下如何南麵而聽天下,內庭東西六宮七所又是如何按卦象而建。年輕道士年紀不大,說出來的道理卻不小,與美貌女子說天下城池歸根到底是追求與天地互滲的境界。女子麵容清瘦,裹了件不算太昂貴的貂裘,像是中等殷實人家裏走出的小家碧玉。貂裘毛雜,不如狐裘華美,京城裏頭喜好攀比的闊綽婦人,都是不屑穿這類貂裘子的,除非是關東雪貂才能入眼。女子聽著年輕道人語調柔和的嘮嘮叨叨,閉著眼睛,嘴角帶著滿足的笑意。

  入了城,她嗅了嗅,輕聲道:“好香呢。”道士轉頭看見一座酒樓,知道她餓了,立即停下馬車,跳下,攙扶著她走入酒樓,揀了個三樓靠窗視野開闊的位置。她隻給自己點了一個素菜,再給結伴而行的道士點了一壺酒,這讓大失所望的店小二翻了個大大的白眼,心想這對外地男女出手也太寒磣了,好不容易來京城一趟,也不知多帶些銀兩,店小二後悔把這座位讓給他們了。酒先上,道士倒了兩杯,那道素菜燒茄子是酒樓招牌菜,她便是被這份獨一的香味吸引來的。

  她夾了一筷子,嚐了口,笑眯起眸子,也幫那道士夾了一筷入碗,笑道:“好吃,茄子去皮橫豎各一刀,切成四瓣兒,刀工很細,剝半頭蒜拍碎,而不是切碎,撚小火慢慢煸透,三個茄子下鍋,到上桌也就正好這一六寸小盤了,關鍵是要讓豆醬、蒜香與茄子味道相得益彰,而不會誰壓過誰,故而這道茄子賣得比肉貴,咱們沒花冤枉錢。”

  店小二原本有些憤懣,聽到女子講解門道後,心情才稍稍轉好,心想這美豔卻病態的女子還算是個行家。

  年輕道士嚐了嚐,沒有說話,隻是笑,略顯憨傻。

  女子嚐了一口便放下筷子,望向窗外車馬如龍,托著腮幫,遺憾道:“要按照你們道家來說飲食,人秉天地之氣而生,所以時令很重要,那些菜都要法四時而成,我本來是個吃貨,不怕胖,到了這個季節,可就正是貼補秋膘的好時光啦,隻管放開了胃口去吃,到了冬天,哪怕再冷,也不怕。可惜現在什麽胃口都沒有了,唉。”

  年輕道士默不作聲,眼瞼低斂。這與她一路遠行,都是她想去哪裏,他便帶去哪裏,不管是相隔千裏,不管是如何的崇山峻嶺,他都會帶她去飽覽風景,隻求她盡興而歸。

  在舊西蜀,帶她看了天下最壯觀的竹海。

  在舊西楚,去看了西壘壁遺址。

  再往南,他帶她去了那座尼姑庵,她求了一簽,卻是下下簽。

  往極西而去,有山高可通天。

  然後,她說要去看一看京城。

  酒樓內的食客大多是京城本土人士,最是擅長道聽途說,天子腳下的百姓,帶著股眼高於頂的優越感,仿佛天底下就沒有他們不知道的。而時下最振奮人心的喧囂話題,起先是東海武帝城王仙芝與獨臂李淳罡那一戰,堪稱江湖五十年來最驚心動魄的一場巔峰之戰。緊接著武當山姓洪的年輕掌教下山,聽說好像有那飛劍千裏的神通,傳言那道士更是呂祖轉世一般的神仙人物,一下子就讓道教祖庭龍虎山失了顏色,最聳人聽聞的莫過於那位陸地神仙才下山沒多少時日,便帶著一名女子陸續去了幾大春秋亡國境內,一劍接一劍,將舊西蜀、東越的僅剩不多的一點氣運柱給斬崩塌了,到後來西去昆侖,天下數百頂尖煉氣士都蜂擁前去,希冀親眼見證那名仙人一劍斬氣運的雄渾氣魄,有隱秘消息迅速傳入京城,當那道人一劍斬出,粗如山峰的氣運柱子便要支離破碎,讓世間萬萬千千的聽者個個瞠目結舌,都好奇天底下莫不是真有如此不飛升卻勝似登仙的仙人?

  酒樓內有人唾沫四濺,“那武當掌教別看表麵上年紀輕輕,其實活了可有好幾百歲了,最起碼也得有三百年,足足五個甲子!”

  立馬有人疑惑:“那豈不是比老掌教王重樓還得超出太多?既然這般年邁,為何直到最近才下山,若是真有神通,哪裏輪得到龍虎山做羽衣卿相?”

  原先那人拍案怒道:“這位真人是當之無愧的陸地神仙,他的想法,我等俗人如何知曉?!”

  無數人點頭附和:“確實。”“理該如此!”“聽說道門裏大真人都會賤物貴身,誌在守樸,不在意那俗世虛名。”

  將所有紛紛議論聽在耳中,臨窗托著腮幫的女子回頭,看了眼桌對麵的年輕道士,眼神促狹。

  年輕道人紅了紅臉。

  街道外響起雷鳴馬蹄,砸得地麵一陣轟動,好似地震。

  臨窗幾桌食客都探頭望去,嚇了一大跳,竟是難得一見的皇城精銳羽林軍出動,而且看架勢可不止幾十鐵騎。羽林軍一直是王朝京畿重地的守衛,戰力堪稱舉世無敵,一時間街道上鐵甲森嚴。馬隊好像沒個盡頭,沒多久就占據整條京城主道,而且每一位羽林衛皆是劍拔弩張,帶頭幾位將軍更是京城裏權勢與聲望皆炙手可熱的功勳武將,除去甲士,還有無數大內高手隨行,如臨大敵。今天這排場,恢宏得可怕,天子出巡都未必如此浩大,一些明眼人都瞅出一絲深陷戰爭的濃重戒備,這更讓人倍感寒意,難道天底下還有誰敢在京城造次?這得吃多少顆熊心豹子膽,有多少條命才行?

  外行看熱鬧,唯有真正的內行才能看出門道,除去近千羽林衛甲士與幾近傾巢而出的大內高手,更有數十位王朝內一等一的大煉氣士凝神屏氣。

  女子歎氣道:“回了吧。”

  年輕道士點點頭,溫柔問道:“想去哪兒?”

  女子笑道:“去武當山,咱們第一次見麵的地方,再不去,怕我的身子就撐不住了哦。”

  年輕道士問道:“騎鶴出城,還是乘馬車?”

  女子來了孩子心性,眨眼道:“乘馬車的話,是不是會給你惹麻煩呀?”

  道士搖搖頭,輕聲道:“不會啊。”

  女子猶豫了一下,緩緩起身。

  年輕道士紅了臉,主動伸出手。

  女子握住。

  他們一同走出酒樓,當負劍道士出現在街道上,那些當今最拔尖的一撮煉氣士都不約而同往後撤退一步,連帶著以悍不畏死著稱的羽林軍都連大氣不敢喘。

  年輕道士將女子輕輕抱上馬車,掉轉馬頭朝向城門,對滿街鐵甲視而不見,一手抓馬鞭,一手握住女子沁涼的手,平靜道:“讓道。”

  一名武將壓抑下躁動不安的駿馬,怒道:“大膽武當洪洗象,安敢在京城內不守規矩?!”

  滿城嘩然。

  那年輕道士淡然道:“貧道不知你們的規矩。至於你們的王法,再大,也大不過貧道身後劍。”

  出聲的中年武將身邊有一位年輕甲士,手提一杆銀槍,聞言便要策馬前衝,被武將伸手攔住。

  女子柔聲道:“走吧。”

  道士臉色頓時緩和,點了點頭,握緊她的手。

  街道上幾乎所有馬匹一刹那全部跪下,人仰馬翻,雞飛狗跳,毫無規矩可言。

  這一日,武當洪洗象與徐脂虎出城離京,無人敢攔。

  這一日,天下盡知那名愛穿紅衣的女子,叫徐脂虎。

  武當小蓮花峰。

  雲霧繚繞。

  陳繇、宋知命、俞興瑞三位武當輩分最高的老道士都遙遙並肩站立,將山巔留給那對男女,三位老人麵麵相覷,有驕傲,有遺憾,有惋惜,百感交集。

  附近除去三名年老掌教的師兄,便隻有李玉釜一名新上武當的“外人”。

  昨日掌教上山,與他們說了一件事情,足可謂江湖五百年來最匪夷所思的一樁壯舉。

  不管心中如何萬般不舍,陳繇等師兄們都不願去阻撓。

  年輕道士與紅衣女子肩並肩坐在龜馱碑底座邊緣,她搖晃著腳,並不知道他要做什麽,隻是望著雲海中的七十二峰,哀傷道:“騎牛的,可能我沒辦法陪你一起變老啦。”

  那年他十四歲時,兩人初遇。

  江南重逢後,她深知自己活不長久,可當她騎上黃鶴,隻覺得此生便再沒有遺憾了。

  他帶她遊遍了天下南北。

  她見他沒有動靜,皺了皺鼻子扭頭,敲了敲他的腦袋,問道:“怎麽,還傻乎乎等下輩子找我嗎?你傻啊,不累嗎?”

  年輕道士想了想,隻是搖頭。

  她一下子紅了眼睛,咬著嘴唇問道:“你不打算再等我了嗎?”

  騎牛的年輕掌教伸手揉了揉女子臉頰,擦去淚水,眼神溫暖道:“如果我說讓你等我三百年,你願意等嗎?”

  她毫不猶豫道:“你等了我七百年,換我等你三百年,當然可以啊。”

  再相逢後僅限於牽手的年輕道士壯起膽子,輕輕抱住她,笑道:“好。”

  她環住他脖子,呢喃道:“真是個膽小鬼。”

  他問道:“真的不去看一看大將軍與世子殿下了?”

  她笑著搖頭:“不看,怕他們傷心,怕他們流眼淚。”

  年輕道士深呼吸一口,等女子依偎在他懷中,那柄橫放在龜馱碑邊緣的所謂呂祖佩劍出鞘,衝天而起,朝天穹激射而去,仿佛要直達天庭才罷休。

  九天之雲滾滾下垂。

  整座武當山紫氣浩蕩。

  他朗聲道:“貧道五百年前散人呂洞玄,五十年前龍虎山齊玄幀,如今武當洪洗象,已修得七百年功德。”

  “貧道立誓,願為天地正道再修三百年!”

  “隻求天地開一線,讓徐脂虎飛升!”

  年輕道士聲如洪鍾,響徹天地間。

  “求徐脂虎乘鶴飛升!”

  黃鶴齊鳴。

  有一襲紅衣騎鶴入天門。

  呂祖轉世的年輕道士盤膝坐下,望著注定要兵解自己的那下墜一劍,笑著合上眼睛。

  陳繇等人不忍再看,老淚縱橫。

  有一虹在劍落後,在年輕道士頭頂生出,橫跨大小蓮花峰,絢爛無雙。

  千年修行,隻求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