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赴城外殺人賞雪,上武當薑泥送書(2)
作者:烽火戲諸侯      更新:2021-12-21 12:10      字數:5062
  坡下,坐著大碗喝酒大塊吃肉的十幾號彪形大漢,個個麵容陰鷙,看到徐鳳年後就像瞧見了大肥羊,再看衣裳華貴的嚴東吳,眼睛裏便滿是炙熱淫穢。他們被丟到這鳥不拉屎的地方擔驚受怕,如今有個細皮嫩肉的美人兒送上嘴,不吃才遭天譴。

  嚴東吳怔怔地望向徐鳳年側臉,這紈絝是要用這惡毒下作的法子報複自己?

  徐鳳年目不轉睛地盯著坡下,輕輕地笑道:“嚴大小姐,別急著咬舌自盡,徐鳳年可沒你想的那般齷齪,把你交出去給一群死人,嚴池集還不得跟我絕交掰命,怎麽算都是賠本賠到姥姥家了。”

  徐鳳年長呼出一口氣。大寒時節,這一抹白色霧氣在嚴東吳眼中格外清晰。然後她看到這個遊手好閑的世子殿下從懷中掏出一張猙獰麵具,覆於臉上,抽刀,將刀鞘插入土壤。一係列無聲動作,使得他整個人瞬間氣質一變。嚴東吳捂住嘴,不敢出聲。

  是個殺人的好時節,飄雪的日子裏,屍體很快就會變得如屋簷下的冰淩一般,不顯髒,尤其是一攤攤汙血,冰凍後就跟女子繡花一般,這讓暫時殺人隻能講求迅猛快速的徐鳳年很是欣慰。

  四五撥一通殺,殺順手了,便有了些不方便跟人說的經驗之談。但舔著血行走江湖,沒個捧場的知己多寂寞,要不然高手對決為啥都挑在樓頂山巔?最不濟也是人多口雜的鬧市?再者,徐鳳年看不順眼嚴東吳很多年了,不順眼的是嚴家大小姐的架子作態,對她的臉蛋身段其實很順眼,於是就起了壞心眼,把她給勾搭出來見世麵。好不容易有了老魁以外的珍稀看客,徐鳳年覺得有必要殺人更用心些,更果決狠辣點,把她嚇散了魂魄是最好。

  流寇首領使了個眼色,讓兩個得力卻不那麽心腹的家夥當先鋒,他們自然不太情願,聽說山坡上那個專殺同行的刀客出手可不溫柔,屍首少有齊全的。但首領發話了,隻要做掉那戴麵具的,就能先嚐那小婆娘的滋味。這讓憋了太久的兩個流寇連命都顧不上了,關鍵是他們被莫名其妙地丟到這裏後,得知隻要殺死那個要殺他們的人,就可以免了死罪,拿到一份巨額懸賞不說,還能重返軍伍。本就是你死我活的死局,頭腦一熱,顧不上許多。

  繡冬與流寇手中一柄精良砍刀碰撞,徐鳳年側身粘刀下滑,削掉那衝鋒卒子數根手指,不等那人哭爹喊娘,順勢一撩,便挑掉一顆頭顱。腳不停歇,繡冬翻滾,將第二名流寇攔腰斬殺。

  徐鳳年徑直衝陷入陣。繡冬如一團雪球湧動。才一炷香功夫,便死絕了,極少有屍體是完整的。徐鳳年終於長呼出一口氣,所謂一鼓作氣,是極有道理的。用刀最忌諱氣機紊亂,他開始有些理解。

  徐鳳年摘下覆蓋臉龐的獠牙青麵,氣態再變,重新恢複成那吊兒郎當的俊俏公子哥,隻見他輕巧抖腕,將繡冬刀上的血珠甩在雪地上,提刀上坡。坐於馬背上的嚴東吳瑟瑟發抖,咬牙堅持,似乎不肯輸掉常年積累出來的清高氣勢。徐鳳年瞥了一眼,將繡冬刀在她身上價值千金的狐白裘擦拭了一下,留下輕微痕跡,這個粗野動作,嚇得那金枝玉葉的嚴東吳驚呼出聲,嬌軀搖搖欲墜。徐鳳年不再嚇唬這位聰慧頭腦此時卻一片空白的大家閨秀,將繡冬刀插回刀鞘,走了幾步,翻身上馬,輕輕道:“回了。”

  返城四十裏,徐鳳年在前,騎術平平的嚴東吳在後,跟得辛苦。馬背上的徐鳳年大半時間都在閉目凝神,呼吸綿長。練刀,殺人隻是次要的事情,真正的磨礪,還在王府小院裏等著他。

  城門校尉睜大眼睛認清了世子殿下的尊容,忙不迭地吆喝開啟城門,生怕惹惱了這位北涼混世魔王就要卷鋪蓋回家養雞種田。徐鳳年將嚴大千金送到州牧府邸,笑道:“這馬得還我。”

  嚴東吳下馬後仍是緘默,徐鳳年不以為然,彎腰從她手中牽過韁繩時,拿繡冬刀鞘拍了一下她的臀部,調笑道:“魂兒沒了?”

  嚴東吳麵有慍色。徐鳳年拿繡冬刀勾挑起她的精致下巴,緩緩道:“你爹有封寄往京城王太保的信,就擺在徐驍案頭。所以你放下身段與我這無德無品的世子殿下出城賞雪一趟,沒白去。”

  嚴東吳眼神慌亂。徐鳳年輕佻地笑了笑,將懷中的青麵丟給她,“今夜嚴小姐如此賞臉,作為回禮,送你了。以後再惱恨我,就拿它出氣。”

  聽潮亭內,大柱國親眼看到兩騎出府,笑著回閣坐在首席幕僚李義山的對麵,輕聲問道:“元嬰兄,你說這混賬小子是騙嚴家小姑娘多些,還是救嚴池集那書呆子一家老小六十九口多些?”

  李義山平淡道:“都有。”

  徐驍笑道:“這陵州牧的位置就這般不值得珍惜?老小子嚴傑溪過於紙上談兵了,以為跟王太保拉上關係,女兒僥幸成了皇妃,就能逃離我的掌心?躲去天子腳下牢騷我幾句,就能扳倒我?也不想想他這些年在涼地的日進鬥金,是拜誰所賜。沒這些金銀,他拿什麽去籠絡王太保,去跟大內那位韓貂寺稱兄道弟?這一點,反倒是李功德聰明許多,總還是記得誰才是他真正的衣食父母。這種人,才能活得久。”

  李義山平聲靜氣道:“哪來那麽多溫順鷹犬任由你驅使,偶爾躥出幾隻跳牆瘋狗,不正合你意?若涼地年年天下太平,沒有邊境上的厲兵秣馬,沒有嚴傑溪這些個蠢蠢欲動的所謂清流忠臣,你這位置,豈不是更難坐?後半輩子都在忙自汙其身自辱其名勾當的名臣將相,還少嗎?你已經很不錯了,尚且能夠拒絕公主招婿,天下文人罵了十幾二十年,還沒戳斷你的脊梁骨,足以自傲了。”

  大柱國對此雲淡風輕,不作任何評價。

  李義山略微自嘲,“那小子脂粉氣淡了,痞氣倒是更足。”

  徐鳳年初回府沒多久,來樓上送酒,就被拉著手談了幾局,結果李義山氣得不輕。

  對李義山來說這圍棋不管十九道如何縱橫變幻,終究是靜物死物,擺出再大的陣勢,都是鬼陣,不入上乘大道。李義山本就不喜,可徐鳳年兒時頑劣,靜不下心,要想把這家夥屁股釘在席子上,找來找去,就隻有這坐隱一途。

  李義山私下頗為欣賞那小子與生俱來的卓絕記憶,兩人對弈,起先還有棋墩棋子,後來便悉數撤去,隻是虛空做落子狀,橫豎十九,事先說好落子根位,不可反悔,這些年打磨下來,李義山勝九輸一。

  不承想這趟遊曆歸來,徐鳳年不知從何處學來層出不窮的無理手段,越是收官,越是橫生亂拳打死老師傅的效果。李義山著實狼狽了幾回,差點要拿酒壺砸這胡亂一通的兔崽子。

  盤膝而坐的李義山略顯無奈,輕淡笑道:“我們聽潮十局,看來要四勝四負了。這小子如我所願,撿起了武學,但下棋卻下贏了我。”

  徐驍哈哈笑道:“這不還剩兩局,不急不急。”

  李義山提起筆,卻懸空靜止,問道:“上陰學宮那位祭酒要來找你下棋?”

  徐驍笑嗬嗬道:“可不是。”

  李義山譏笑道:“當初以九國做棋子,半個天下做棋盤,好大的氣魄,可也不見他們下出幾手妙棋,眼高手低,坐而論道。被你一頓砍殺,什麽布局什麽棋勢都沒了。”

  徐驍道:“渭熊還在那邊求學,總得給些麵子。否則你也知道我的脾氣,書生意氣,浩然正氣,這兩樣,對我而言,最是臭不可聞。”

  李義山笑而不語。

  徐驍突然問道:“你說玄武當興還是不當興?”

  李義山反問道:“王重樓等於白修了一場道門艱深的大黃庭關,你就不怕武當山跟你翻臉?”

  徐驍一笑置之。

  王府僻靜的小院中。

  徐鳳年與老魁一同盤膝坐在庭院廊中,緩緩地訴說那場雪中廝殺的每一個細節。如果出刀不夠果決,刀速過於求快而餘力不足,或者應對不當浪費了丁點兒氣力,都要被老魁拿刀背狠狠地一陣敲打,教訓後才附帶幾句簡明扼要的點評。

  老魁終究是用刀用到極致的高手,哪怕沒有身臨其境,由徐鳳年說來,與親眼所見並無兩樣。徐鳳年不要那上乘口訣,老魁也不主動拿出那壓箱本領,一老一小就跟相互猜謎一般,就比誰的耐性更佳。

  白發老魁靠著一根朱漆圍柱,笑問道:“小娃兒,既然是為了去取回城頭劍匣,你怎麽不學劍,豈不是更爽利?再說了,行走江湖,年輕人不都愛佩劍?一劍東來一劍西去之類的,聽著就比用刀瀟灑厲害,咦,那詞叫陽春什麽來著,爺爺一時間給忘了。”

  徐鳳年正襟危坐,繡冬橫放在膝上,輕笑道:“陽春白雪。”

  “這涼地都喊你徐草包,冤枉!”老魁一手拍大腿,一手拍在世子殿下的肩膀上,後者差點前撲倒地,一個搖晃才好不容易穩住身形。

  徐鳳年自嘲道:“老爺爺你眼光真是一般,比刀法差了十萬八千裏。”

  老魁灑然一笑,“等爺爺我與那耍斬馬刀的魏北山一戰,就真要離開這地兒了,小子,有想好以後的路子?”

  徐鳳年將手放在繡冬刀鞘上,苦笑道:“還能怎樣,先去閣內找本速成的內功心法,然後聽天由命。實在不行,便把亂七八糟的各派武學都囫圇吞棗死記硬背了,以後臨陣對敵,總能占到點小便宜。我的根骨應該相當一般,不太可能像老爺爺這般一力降十會。若再不使點登不上台麵的小伎倆,何時才能去那武帝城。對了,當年王仙芝真是雙指捏斷了老一輩劍神李淳罡的‘木馬牛’?”

  老魁點了點頭,心有戚戚。對天下最拔尖的武夫來說,老怪物王仙芝始終是一座不得不去麵對的高山,以至於不說打敗他,隻要打成平手,便可穩居十大高手之列,足見那位百歲老人的強悍無匹。

  徐鳳年緩緩起身,明日還要早起。

  今夜,未來皇妃的府上估計已經是雞飛狗跳了吧?

  第二日,北涼王府來了個貴客,上陰學宮的一位教書匠,據說地位僅次於學宮大祭酒,是三位祭酒之一。這三人一般被尊為稷上先生,教的可不是一般經書典籍,而是聖人大道。

  上陰學宮的士子來自天南地北,不分地域,不重身份,無關貧富,隻要通過學宮三年一度的考核,便可入學,成為上陰學士,這些鯉魚跳龍門的學子,又被譽為稷下學子。

  如今學宮大祭酒齊陽龍是當朝國師,地位超然,神龍見首不見尾,來訪的祭酒,世人隻知道姓王,在上陰學宮專門傳授縱橫術和王霸略,曾經在名動天下的兩場大辯中先勝後負,贏了名實之辯,卻輸了天人之爭,從此少有露麵。

  收徒苛刻,近十年隻收了人屠徐驍的次女徐渭熊做學生,還放話說這將是他的閉關弟子,衣缽可傳,此生足矣。

  徐鳳年在與二姐徐渭熊的寥寥幾封來往書信中,依稀得知這個稷上先生是個棋癡,最愛觀棋多語。至於學問深淺,徐鳳年不去懷疑,既然能當二姐的師父,再差都差不到哪裏去。

  白鶴樓下擺了一局棋。

  義子袁左宗站於遠處,隻留大柱國徐驍和遠道而來的稷上先生手談有樂。

  徐鳳年登上山頂,隻看到王先生的側影,容貌清臒,一襲樸素青衫,一雙麻鞋,腰間係了一塊羊脂玉佩。

  與徐驍在棋盤上對壘,一副胸有成竹的神態,風範不可謂不高雅,氣勢不可謂不出塵。

  世子殿下心想這上陰學宮的祭酒果真是底氣深厚,尋常高人再高,見到徐驍不一樣大氣不敢喘?哪裏能有此人的鎮定清逸。

  世外高人,不過如此了。

  徐鳳年斂了斂心神,恭敬走近,大柱國和稷上先生都在凝神對局,棋盤上大戰正酣,皆沒有抬頭。

  存了敬畏心思的徐鳳年定睛一看,差點噴出一口血。

  熟諳縱橫十九道的大國手,或大海巨浸,含蓄深遠,居高臨下。或精細奪巧,邃密精嚴,步步殺機。

  可眼前這兩位?

  徐驍是個一等一的臭棋簍子,徐鳳年自然一清二楚,起先看到兩人對弈,還想著是王先生在以大雅對徐驍的大俗,不承想……他娘的,這棋局咋看咋像一團亂麻啊!如同兩個孩童在那泥濘裏打滾鬥毆,與國手境界絕沒有半顆銅板的關係。

  看情形,這位稷上先生的棋力根本就是和徐驍不分伯仲,難怪會殺得難解難分。

  最讓徐鳳年無法接受的是這位王先生自以為走出了一記強手,都要配合一段自我認同的評語,類似“不走廢棋不撞氣,要走正著走大棋,做大龍屠大龍”,“棋逢難處小尖尖,台象生根點勝托,嘿,但我偏不點,這一托,真妙,可登仙”。

  徐鳳年瞪大眼珠,怎麽都沒瞧出妙處,隻看到昏著不斷,慘不忍睹。

  稷上先生盯著勝負五五分的局勢,揚揚得意道:“棋壇三派,共計十八國手,唯趙定庵、陳西枰不能敵,餘皆能抗衡。”

  徐鳳年臉龐忍不住抽搐了一下。

  徐驍麵無表情,拈子不肯落子。

  稷上先生抽空終於抬頭,神色和藹道:“世子殿下,你說大柱國這顆輕子當棄不當棄?”

  徐鳳年緩了緩呼吸,笑眯眯道:“不好說,稷上先生布局縝密,我看白棋多半是輸了。”

  沒料到,一氣之下的徐驍誤打誤撞被逼出了一手好棋,稷上先生總算是感到了危機,卻不是沉著應對,而是立馬伸手去提起徐驍的那顆落子,厚顏笑道:“大柱國,容我悔一棋。”

  徐驍似乎習以為常,努了努嘴,示意眼前這位祭酒自己動手。

  徐鳳年有點傻眼。

  這盤棋最終以稷上先生悔棋十數次後艱難險勝,徐鳳年看完以後對上陰學宮已經沒有任何崇敬和憧憬。

  王大先生拍拍屁股起身,神清氣爽道:“我一生對弈無數,時至今日,仍然未嚐一敗。”

  徐鳳年賠著笑道:“稷上先生才是首屈一指的大國手。”

  下完棋,大國手便告辭下山,不下棋的時候,氣態確實挑不出瑕疵,十足的仙風道骨。

  徐鳳年呆立發愣,喃喃道:“何來的未嚐一敗?”

  徐驍笑罵道:“未嚐一敗,這倒是真的。不過是因為他隻和比他棋力差的對弈,沒有把握的,便識趣地作壁上觀。”

  徐鳳年苦悶道:“二姐跟這樣的稷上先生學習經緯術?”

  徐驍起身後,望向山腳,輕笑道:“能立於不敗之地,還不是國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