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八八 國際影響 5
作者:流光飛舞      更新:2021-12-21 10:39      字數:3196
  藍江口戰役,中國外籍軍團參與的戰鬥很少,然而造成的影響卻是巨大的。

  這個世界一直都是弱肉強食,誰拳頭大誰就有理,中國一個裝甲營打垮了法軍一個裝甲旅,並且以不到一個師的兵力逼得法軍接近三個師的兵力不敢接戰,向全世界證明,我們的拳頭也是很大的!

  拳頭大的人總是能夠得到尊重。

  藍江口戰役結束之後不久,土鱉與歐洲小國比利時之間的談判就有了長足進展。

  比利時隻是一個彈丸小國,被夾在法國與德國這兩頭猛獸中間,甭管是法國打德國還是德國打法國,總是首先從他們身上輾過,普法戰爭、一戰、二戰,莫不如此,比利時人可倒足了血黴。二戰結束了,比利時自然而言的站到了西方陣營,他們沒得選嘛。他們的日子可不好過,蘇軍占領了科隆,比利時不得不直接麵對蘇軍的兵鋒,可謂壓力山大。雖說法國出於自身安全的考慮,全力支持比利時和荷蘭,但是……法國現在都不大罩得住好吧?如果蘇軍真的要對比利時和荷蘭動手,他們除了躺倒挨捶之外真沒別的選擇了。朝不保夕,這就是小國的悲哀。

  比利時當然不肯繼續當大國博奕的棋子,他們希望能夠像瑞士、瑞典那樣成為永久中立國。不過,想成為永久中立國,也是需要實力的,瑞士憑借的是強大的金融實力、險峻的山地和剽悍的山民,以及強大的凝聚力,瑞典憑借的是強大的軍工能力和軍事實力,最重要的是這兩個國家都偏安一隅,沒礙著誰,食之無味棄之可惜,所以不管是德國、蘇聯還是美國,都不會打他們的主意,但比利時不一樣啊,誰讓他們的戰略位置這麽重要,又無險可守?不揍他們簡直就對不起自己的良心了。向蘇聯服軟求輕虐?那是找死,法國第一時間就收拾了他們。緊跟法國的步子?那同樣是找死,蘇聯兩個集團軍一個衝鋒就把紅旗打到布魯塞爾了!所以比利時把目光投向了東方。紅色中國是蘇聯的重要盟友,跟美國又不是敵對關係,跟紅色中國建立友好關係,既不會得罪美英法,又能在蘇聯準備對比利時動刀子的時候幫自己說上話,何樂而不為?紅色中國同樣希望能在歐洲打開外交局麵,英法等國就別想了,像比利時這種小國倒是比較理想的,所以這兩位很快就眉來眼去了。

  不過紅色中國胃口不小,他們提出雙方簽訂經濟貿易協定,互通有無,同時希望獲得比屬剛果的墾荒權,麵積為四百萬公頃。

  ————此時的剛果被一分為二,分別由比利時和法國占領,比屬剛果,也就是現在的剛果(金),領土麵積達到230萬平方公裏,幅員遼闊,資源豐富,土地肥沃,是一片樂土。以比利時這樣的體量,自然無法消化這麽大的地盤,就算把整個比利時搬過去也不行啊,人口是硬傷。所以現在比屬剛果還是一片荒蠻之地,比利時人感興趣的隻是銅礦、金礦、銀礦、名貴木材、皮貨、象牙、犀角之類的東西,對於剛果的土地他們興趣並不大。但並不意味著他們願意把中國放進自己的地盤,哪怕是租種土地也不行!四百萬公頃,就算是全機械化耕作,也得弄幾十萬人過去吧?幾十萬人一頭紮入剛果,天知道會發生什麽事!所以雙方的談判陷入僵局,整整兩個多月都沒有取得什麽進展。

  但是,當外籍軍團在藍江口幾乎兵不血刃地逼退法軍之後,比利時眼睛一亮……很爽快的作出了讓步:以四千萬美元的價格向中國出售拓荒權,中國可以在比屬剛果拓荒,開墾四百萬公頃土地,租期九十九年。四千萬美元可是一大筆錢,但是分攤到四百萬公頃土地上,那真的是便宜到姥姥家了。

  比利時這麽大方,當然不是免費的,他們希望能從土鱉這裏得到一個承諾:在蘇聯向西歐采取軍事行動的時候從中說情,不要讓蘇聯一口吞了比利時。

  剛果的土地跟比利時自身的國土安全比起來,不值一提。

  當然,打鐵還得自身硬,比利時把這筆錢全部用於購買武器裝備,具體下來就是八十萬支56式半自動步槍,八萬挺56式班用機槍,一萬挺67-2式通用機槍,一萬挺85式高射機槍,二十萬枚反坦克地雷,一千二百門105毫米榴彈炮,五百門85毫米加農炮,三百門122毫米加農炮……數量之多,遠遠超過了這個小國正常的防務需求。不過這年頭根本就不正常好吧,他們要考慮的不是值不值,而是如何在大國的夾縫中生存下去!

  哦,對了,每年比利時還可以從開墾的土地收取一千萬美元的租金,對於這個小國而言,這可不是什麽毛毛雨。

  土鱉農業部則是一片歡騰。剛果土地肥沃,水資源充沛,是種植水稻、玉米等耗水量較大的糧食作物最為理想的地區。華北地區幹旱少雨,大麵積種植小麥、水稻、玉米這類產量較高但耗水很大的作物是很吃力的,中央劃出了兩億畝雜交小米種植區,小米和小麥作為華北、西北地區的主糧這一趨勢是板上釘釘的事情了。但這樣一來,水稻、玉米的種植區就被劃掉了一大塊……現在好了,這一大塊在非洲補回來了。

  陳老總捏著下巴,喃喃自語:“沒想到把法國佬揍一頓居然有這麽多好處……看樣子還應該把他們揍得更狠一點才行!”

  暴揍一頓法國佬所造成的影響還在擴大。半個月後,阿富汗國王查希爾的特使搭乘飛機,抵達了北平。

  跟倒黴的比利時一樣,阿富汗同樣被夾在英國和蘇聯這兩頭猛獸中間,被這兩股龐大的力量反複折騰著,不得安生……貌似就算沒有英國人和蘇聯人折騰他們,他們也不得安生,內鬥嘛,從未停止過。查希爾十九歲繼承王位,到現在已經十年了。這位國王一直在努力發展阿富汗經濟,吸引外資開采阿富汗的礦產資源,下大力氣勘測油藏、氣藏,發展農業,在他的治理下,這個多災多難的山地之國居然發展得還不錯。不過查希爾國王還是憂心忡忡,夾在兩頭猛獸中間呢,能不憂心嗎?兩頭猛獸共存對阿富汗來說不是什麽好事,阿富汗會被撕裂的;其中一頭猛獸落敗了對阿富汗來說也不是什麽好事,這意味著阿富汗連跟另一頭猛獸討價還價的本錢都沒了。現在的形勢是英國頹勢盡顯,被趕出阿富汗隻是時間問題,到時候阿富汗就要淪為蘇聯的勢力範圍了,這是何其悲催!

  就在他們憂心忡忡的時候,紅色軍團第47軍穿越連綿的戈壁灘挺進新疆,對早已身敗名裂、怨聲載道的舊軍閥盛世才發動猛烈進攻,紅鷹旅更是飛兵奇襲迪化,先是拿下迪化機場,接著經過一日激戰拿下了整個迪化,新疆就此易幟,習慣了跟那個貪得無厭的軍閥打交道的查希爾國王發現,他得跟一個陌生的鄰居打交道了。第47軍橫掃新疆,所顯示出來的恐怖戰鬥力讓查希爾為之震驚,雖然現在新疆仍在混戰中,但隻要不是白癡都知道混戰的結果怎麽樣了。在震驚之餘,查希爾也是眼睛一亮:何不把這股強大的勢力也引入阿富汗,以製衡英國人和蘇聯人?小國嘛,都是靠外交活的,既然沒有辦法將蘇聯、英國這兩個龐然大物擠出去,就想辦法把新生勢力引入阿富汗,讓他們在阿富汗死掐,自己從中撈一點好處吧!再說,阿富汗又不是沒有抱過中國的大腿,在大唐,阿富汗可是大唐的羈麽州,當時的阿富汗人最大的夢想就是能前往長安、洛陽這些大城市定居,過上唐人的日子,一個唐人的身份對阿富汗人來說有著極大的吸引力。安史之亂時期,阿富汗————當時叫吐火羅————組織三萬精兵跨越萬裏關山前往中原平亂,共赴國難……雖說這一切都隨著大唐退出西域,阿拉伯帝國東進而煙消雲散,但這段曆史也給查希爾抱大腿提供了依據嘛,以前就抱過了,現在再抱抱也沒什麽打緊的。

  他把這一設想對首相烏迪德說了,烏迪德勸他要慎重,跟中國交好肯定會引起英蘇不快的,他們一個不爽,阿富汗罪可有得受了。但是等待藍江口戰役,三萬法軍被不到一萬中國外籍軍團逼退的消息傳來之後,烏迪德首相馬上轉變了立場,催促查希爾盡快跟中國取得聯係,把這股新勢力引入阿富汗————這可是一支潛力股啊,簡直就是他們這些小散戶的福音,得趕緊多買幾手呀!

  於是,查希爾國王馬上派人與挺進新疆的軍團取得聯係,表達了訪問北平的意願。中央表示歡迎歡迎,熱烈歡迎。然後經過一番準備,烏迪德首相帶領數名級別不低的官員,乘座專機飛往北平,對北方展開秘密訪問。此次訪問,除了建立外交關係之外,還有一個重要目的,就是希望能夠從中國獲得軍事援助,至於代價什麽的……拿礦產抵吧,不過這礦我們是沒本事開采的,你們得自己來開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