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三零 海防之戰1
作者:流光飛舞      更新:2021-12-21 10:38      字數:3725
  農墾兵團在尼日利亞過得很嗨皮,對於那些苦慣了的士兵們來說,這裏簡直就是天堂,到處都是野果,到處都是野味,降雨充沛,隻要稍稍整一整水利工程就不怕旱災,就算他們閉著眼睛弄也能獲得豐收的。饞了怎麽辦?好辦得很,大草原上有的是野牛、斑馬、角馬、蹬羚等動物,帶上獵槍開著三輪車過去,放倒幾頭就有得吃了。剛開始的時候國內還用輪船給他們運肉罐頭過來,很快士兵們就表示不用了,我們倒是弄了不少肉幹,你們帶回去吧。他們還抓捕野牛,雖說機械化耕作是用不著牛的,但是這些泥腿子看到田地就想到牛,沒有牛他們渾身不自在……好吧,就先養著吧,養上一千幾百頭也能多積一點肥料。幾個師長都說這裏的地實在太肥了,隨便撒點種子下去都能有收成,不耕作那真的是太浪費了!

  嚐到甜頭之後,土鱉又試探著跟法國溝通,試圖在法國的殖民地剛果也租三百萬公頃土地。剛果的條件比尼日利亞還要優越,可耕地麵積在八千萬公頃以上,但開發的卻少得可憐,我們租三百萬公頃過來不過份吧?

  出人意料的是,法國一口拒絕了。

  法國拒絕的原因很簡單:他們的菊花被捅了。

  法國是世界上第二個搞工業革命的國家,一直是老牌強國,其軍事實力、經濟實力都是世界前列的,從十八世紀到二十世紀初,法國一直是雄心勃勃,處處要跟英國別苗頭,不管是海軍還是陸軍,從歐洲本土一直鬥到非洲,從美洲鬥到亞洲,隻要能給英國添堵,他們絕不放過。比如說美國獨立戰爭,法國就是賣腎援美,生生從大英帝國的版圖上撕下了老大一塊,讓英國限得咬牙切齒。不過這兩個國家也並不是一直都打死打活的,如果俄羅斯冒出要往歐洲擴張的苗頭,英法馬上就會聯手懟回去,每一次俄土戰爭都是拜這兩個國家所賜,沙俄功敗垂成。受製於自身的地理條件,法國一直沒有辦法在海軍方麵超越英國,但法國一直保持著一支歐洲最強大的陸軍,其地位難以撼動。

  但是打從普魯士崛起之後法國的日子就很不好過了,普法戰爭法國被年輕的普魯士一仗打跪,最終以賠償五十億法郎、割讓阿爾薩斯和洛林為代價屈辱求和,這是法國自進入近代以來頭一回如此屈辱地向外敵求和的。接著是一戰,戰火在法國的領土燃燒了整整四年,德軍數度逼近巴黎,整整一代法國青年非死即傷,法國元氣大傷。當然,德國傷得更重,他們是在以一己之力挑戰整個歐洲嘛。但倔強的德國人似乎不知道失敗為何物,二十年後他們卷土重來,向法國發動更加淩厲、更加致命的打擊,法國果斷開啟三連跪模式……僅僅七十多天,巴黎就豎起了白旗,百萬法軍齊解甲,曾經的第一陸軍強國,在二戰這場大戲剛剛開場之際便退出了舞台。法國以豎起白旗作代價,逃過了一場毀滅性的戰爭,看看一片廢墟的倫敦,看看遍地焦土的德國,再看看每個家庭的餐桌都要家出一兩個位置的蘇聯,法國人肯定打心裏慶幸自己投降得早吧?

  然而在投降之後,法國人卻品嚐到了失敗者的苦澀。追隨戴高樂為解放法國而戰的法軍轉戰歐洲、非洲戰場,曆經無數殘酷的戰役,傷亡慘重,然而卻換不回盟軍一絲尊重的目光。丘吉爾拒絕向戴高樂提供霸王行動的任何細節並且聲稱如果戴高樂回法國,將會被逮捕;美國更是打算將法國當成戰敗國來處理,由美英分片占領,就像對待德國那樣……這一切都讓高傲的高盧雄雞深感屈辱。不過,還好,迫於蘇聯咄咄逼人的擴張,法國沒有像德國那樣被大卸八塊,不僅維持了統一,還得到了美英的大力支持。不過這種支持並不是無償的,他們要直麵來自蘇聯的強大壓力!這樣的局麵讓法國人有點受不了,戴高樂就任國家總統之後提出了“法國必須強大,如果法國不強大,我們就沒有資格自稱為法國”的悲壯口號,整個法國像頭被人一鞭子抽醒的睡獅似的暴跳起來,護住自己的地盤,衝所有試圖向自己的地盤伸出爪子的家夥咆哮:想動我?你試試看!

  法國不顧自身實力大損,以最快的速度重返各個殖民地。在美英的支持下,重返殖民地行動還算順利,英國為他們提供軍艦,美國為他們提供運輸和補給,各殖民地看到老大回來了,趕緊打消了剛剛生出的那點異樣心思,畢竟高盧雄雞餘威猶在,他們實力又太過弱,還不敢招惹這頭兩眼發紅的公雞,生怕被啄。

  非洲和中東那邊的殖民地還是比較容易擺平的,但是亞洲這邊就有點麻煩了。尤其是越南和老撾,中國搶在他們前麵,派出軍隊進入這兩個國家受降,這讓法國深感不滿,他們認為中國這是在搶他的地盤,尤其是越南,你浩浩蕩蕩的開了超過十萬軍隊過來到底想幹嘛?不過法國自家知自家事,現在法國的軍事實力和威望都遠不如前了,對付非洲那些曬屌貨還行,對上中國就真的不行了。

  於是,法國與國民政府展開交涉,提出以歸還廣州灣的治權換取中國從越南、老撾撤軍。

  光頭對此還是很滿意的,馬上就簽了。

  但輿論卻極為不滿,廣州灣————也就是湛江,早就被中國軍隊收複了啊,拿歸還廣州灣的治權換取中國軍隊從中南半島撤軍?你這死雞的算盤也打得太精了吧!空手套白狼也不是這樣套的!不過光頭要的就是從外國收回治權的名份,什麽?湛江早就被收複了?那是死對頭收複的,關他什麽事?現在我就是要從法國手裏拿回廣州灣的治權————哪怕法國在這裏一個兵都沒有了!

  滇軍同樣激烈反對,法國等於是一毛錢都沒出,就要從他們手裏拿走半個越南,開什麽國際玩笑!不行,絕對不行!而杜聿明在昆明發動政變、抓捕龍雲這一事件更是雪上加霜,龍雲可是滇軍的老大,主政雲南這十幾年裏雲南不管軍事、經濟,都有了較大的發展,更是大力支持抗戰,前前後後派出二十幾萬滇軍奔赴抗日戰場,為抗戰立下了汗馬功勞,這樣一位勞苦功高的元老,光頭居然說抓就抓,反了天了!當得知龍雲被捕後,第60軍、第93軍就咆哮著要打回雲南去,但是被盧漢製止了,他很清楚,以滇軍現在的實力回雲南去懟中央軍,那簡直就是雞蛋撞石頭,先留在雲南繼續接收裝備,加強訓練,增強自身實力才是王道。不過昆明政變之後,滇軍就開始不聽招呼了。

  滇軍不聽招呼,不肯撤回雲南,後果非常嚴重。

  法軍得到情報:越盟正在北方動員青年入伍參軍、訓練,積蓄力量要掀翻法國在越南的殖民統治。這是法國無法容忍的,他們多次向滇軍施壓,要求滇軍驅逐在北方的越盟領導人,收繳越盟的武器裝備,但都讓盧漢給頂了回去:“我們隻是來接受在越日軍的投降的,這些閑事我們管不著!”

  話是這樣說,但越盟在北越迅速發展壯大卻是不爭的事實,這讓法國極其惱火,他們認為,必須采取行動,讓這幫黃皮膚猴子知道他們的厲害了。

  三月六日,三千多名法國外籍軍團士兵搭乘十幾艘軍艦,不聲不響地摸向北越重要港口————海防。他們得到情報,大批支援越盟的武器裝備就是通過這個港口輸送上岸,讓越盟快速發展壯大,所以他們的任務是攻占這個港口,以避免更多武器裝備落入越盟之手。此舉得到了英國的支持,因為經過海防流入越南的軍火有相當一部分以此為中轉站流入緬甸,這同樣戳了英國的肺管子,必須拿下它!所以英國派出格拉斯哥號輕巡洋艦和三艘運輸艦,兩家聯手,試圖一舉將海防港拿下。畢竟防守海防港的是一向頗有戰鬥力的滇軍,他們也不敢掉以輕心。

  這支規模不小的艦隊小心地逼近海防。

  當艦隊進入北部灣之後,他們遇見了好幾艘商船從北部灣內開出來,船上都裝載著沉重的貨物,有從石祿鐵礦開采的優質鐵礦石,也有從越南甘塘磷礦開采出來的優質磷礦,反正都是很珍貴的資源。這些商船懸掛著紅旗,證明自己的身份,看著這些在海麵上獵獵飄揚的紅旗,英軍和法軍都有種渾身自在的感覺。法國外籍軍團第2步兵團團長芒勒中校喃喃說:“該死的布爾什維克,居然明目張膽地把爪子伸到越南來了!”

  英軍特遣隊指揮官阿爾伯特少校說:“他們就這德行,自己國家都還有一大堆破事沒搞定,就迫不及待地把手伸向外國,試圖撈取利益,真是可笑。”

  芒勒中校提議:“要不我們扣住這幾艘貨船?”

  阿爾伯特少校搖頭:“算了,還是別節外生枝……在湛江就有布爾什維克的機場,那裏駐紮著大批轟炸機,如果扣留了他們的商船,他們肯定要出動轟炸機報複的,到時候就麻煩了。”

  芒勒中校嘲笑:“你們什麽時候變得這麽膽小了?”

  阿爾伯特少校聳聳肩:“不是膽小,而是理智。紅色空軍的戰鬥力你也是知道的,在不必要的情況下招惹他們,並不聰明。”

  其實真正的原因是英國現在跟這幫紅腦殼有很多生意上的往來,英國大批要處理掉的軍艦、戰機,就是賣給了他們,狠狠地賺了一大筆。現在英國更是抓住紅腦殼們急於解決耕地萎縮、地力退化問題的心理,做起了出售非洲殖民地墾荒權這等無本萬利的生意,把非洲殖民地大片大片荒原打包賣給他們,賺取散發著油墨清香的美元,光是出售尼日利亞三百萬公頃荒地的墾荒權就讓他們賺到了整整三千萬美元。現在英國佬正嚐試著在坦桑尼亞、讚比亞也找幾片荒原賣給他們,好賺更多錢————這樣的荒原在非洲有的是,英國無力開發,非洲人沒興趣開發,還不如賣給中國人賺點錢。正因為有著這麽多生意上的往來,英國才不會輕易得罪這幫紅腦殼,這種傻乎乎一個勁往他們口袋裏送錢的冤大頭上哪找哦!

  當然,這幫紅腦殼也不好惹,日軍何等凶悍、頑強,衝繩島一戰硬是讓占壓倒性優勢的美軍付出了減員七萬餘人的慘重代價,但是在華北、東北,卻讓這幫紅腦殼打得一敗塗地,僅俘虜就送了超過八十萬給人家,這犢子也太凶殘了點,惹不起,惹不起!

  於是,這支艦隊也隻能眼睜睜看著貨船滿載貨物,揚長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