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九六 搶地盤大作戰8
作者:流光飛舞      更新:2021-12-21 10:38      字數:3242
  中南半島這邊風起雲湧,中東那邊也不太平。

  此時的中東,石油資源還沒有大發現,各國對中東還是不很重視……比如說美國,截止到目前為止,還沒有跑到中東來搞點事的興趣。不過,蘇聯和英國卻在這裏扳起了手腕。

  準確的說是在伊朗扳起了手腕。

  伊朗自古以來一直是中東大國,這裏曾經誕生了世界上第一個橫跨歐亞非三大洲的強大帝國————波斯帝國,在波斯帝國滅亡之後,帕提亞帝國、薩珊帝國相繼崛起,強悍的波斯鐵騎在兩河平原縱橫馳騁,用強弓和彎刀給予企圖吞並這塊沃土的羅馬軍團迎頭痛擊,他們是兩河文明最後的傳承者和捍衛者。阿拉伯帝國崛起,波斯人的榮光很快就被新月的光芒所掩蓋,凶悍絕倫的阿拉伯武士像壓路機一樣前進,很快就征服了整個中東地區,薩珊波斯也沒能例外。但波斯人仍然在阿拉伯人的彎刀之下保住了自己的傳承,而且以波斯人為主體的呼羅珊軍團很快就成了阿拉伯帝國頭號精銳,這支刀鋒般鋒銳的軍團反過來成為了阿拉伯帝國的主導者————也可以說,他們反過來征服了阿拉伯帝國,不過付出的代價卻是信仰被改變了,古老的襖教徹底從這片土地上消失了。

  時光飛逝,隨著阿拉伯帝國崩潰,作為阿拉伯帝國的一部份的伊朗也風光不再,尤其是在蒙古西征之後,呼羅珊平原幾乎淪為焦土,波斯人元氣大傷,隻能蜷縮在伊朗高原上舔傷口,落寞地看著外麵的世界日新月異,這個國家就像一頭老邁的雄獅,空有雄心壯誌,卻沒有力氣再撲向獵物了。而在這個殘酷的世界,老邁的帝國是沒有生存空間的,弱小便是原罪!在十九世紀後期,這個古老的國家被沙俄和英國撕成了兩半,伊朗事實上已經分列了,這一格局持續了整整半個世紀。好不容易,他們熬到了二戰結束,根據德黑蘭會議達成的協議,在伊朗的英軍和蘇軍必須在戰爭結束的一年之後倒部撤出伊朗,伊朗即將迎來曙光,現在整個伊朗的人都翹首以待。

  然而,現在事情發生了一點點小小的變故:

  蘇聯人似乎並不打算就這樣撤出伊朗。

  八月一日,拉夫羅夫教授在秋明地區進行了大規模鑽探,六口鑽井同時開鑽,有五口在不到一千米深度便鑽出了油砂。八月十二日,秋明地區鑽出了第一口自噴井,當天噴出石油一千四百多噸,震驚了克裏姆林宮。九月十五日,鑽探隊又鑽出了三口自噴井,雖然沒有一千四百噸那麽誇張,但那一條條直噴向天空的油龍還是讓聞訊趕來的石油工業部長笑逐顏開。這隻是初期勘測,還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但這一口口自噴井已經足以打消任何人的疑慮,不會再有人懷疑這一地區是漂浮在油海之上的了。

  延安致電莫斯科,對秋明油田的大發現表示衷心的祝賀,認為有了秋明油田的石油,紅色陣營的建設更有保障了,同時試探的問:中國能否參與秋明油田的開發?

  斯大林表示對中蘇合作開發秋明油田這一提議感興趣,不過就沒有下文了,畢竟秋明離中國也太遠了點,怎麽合作啊?與此同時,蘇聯地質勘探隊又在土庫曼斯坦發現了極其豐富的天然氣資源,把斯大林的目光引到了西亞。土庫曼斯坦就挨著伊朗,土庫曼斯坦擁有如此豐富的天然氣資源,伊朗地下不可能隻有石頭和沙子。於是,他一聲令下,拉夫羅夫教授帶著他的團隊離開奮戰了將近一年的秋明,將剩下的工作交給石油工業部,回莫斯科稍作休息之後更前往伊朗,開始對伊朗具備成油、成氣條件的區塊進行大規模勘探。與此同時,莫洛托夫訪問伊朗,與巴列維國王作了深入交流,主動提出希望在能源開發、工業建設等領域與伊朗進行合作。他的表態記巴列維國王警惕起來:這是要賴在伊朗不走的節奏麽?

  不過蘇聯開出來的條件也相當的優厚:蘇聯將幫助伊朗建立一支強大的國防軍,不會幹涉伊朗的內政,不會幹涉伊朗的宗教信仰,並且會為伊朗的工業建設、農業建設提供資金和技術援助。對於伊朗來說,這麽優厚的條件真的是少見,一直以來英國和沙俄對伊朗都隻有拳打腳踢,何曾像現在這樣給過他們一塊大蛋糕?

  就在巴列維國王猶豫不決的時候,好消息傳來了。拉夫羅夫教授果然出手不凡,他充分研究和分析了過去沙俄和蘇聯在伊朗收集到的地質資料數據,再結合自己早年在伊朗勘探的成果,初步勾劃出了伊朗油氣資源的分布圖。在九月九日,他指揮四支鑽探隊在四個可能含油含氣的區塊同時開鑽,結果在九月下旬便有了結果:開鑽的十二口鑽井,有九口獲得了工業油氣流,而且產量高得驚人!

  巴列維被震驚了,緊急以最高禮遇召見拉夫羅夫。在見麵會上,拉夫羅夫表示:“伊朗是擁有極其豐富的油氣資源的,分析目前所搜集到的數據,可以確定,伊朗的油田具有埋藏淺、高滲透、高壓力、雜質少等特點,遠景儲量不少於三百億桶……這隻是初步數據,實際儲量可能是這個數字的五倍甚至十倍。至於天然氣的儲量我不敢說,目前收集到的數據還很少,不足以對遠景儲量作出預測,不過可以肯定,伊朗的天然氣儲量極有可能居世界前五。石油可以提煉出各種油品出口創匯,同時產生瀝青、橡膠等重要物資,天然氣可以用來發電和製造尿素,這些寶貴的資源如果能得到充分開發,伊朗將成為全世界最富裕的國家之一。”

  年輕的國王激動地問:“這是真的嗎?伊朗真的擁有如此豐富的資源?”

  拉夫羅夫笑說:“年輕人,我一個老頭子從蒸蒸日上的秋明跑到伊朗來,又埋頭苦幹了幾十天,可不是為了跟你開玩笑的。我以一個科學家的人格向你擔保,伊朗不管是石油還是天然氣的儲量,都是世界前十甚至前五的水平……如果我能對波斯灣進行深入的勘探,會給出更準確的數字的。”

  巴列維對天然氣興趣還不是很大————現在的天然氣還不是很值錢,氣頭尿素工業剛開了個頭,生活用氣又用不了多少,大家最感興趣的還是石油。好幾百億桶石油啊,這麽多石油如果能夠搞出來,那真的是財源滾滾!他幾乎沒有任何猶豫,便正式授權拉夫羅夫對整個伊朗進行勘測,看能不能有更大的發現。

  英國很快就對蘇聯人的行動作出了反應,一麵向蘇聯提出抗議,聲稱蘇聯破壞了德黑蘭協議,一麵調派大批技術骨幹前往伊朗,展開大規模的勘測。現在的英國窮得很啊,窮到自由輪都要當廢鐵賣了,如果能在海外發現一個大油田,那麽對於英國而言將是一支強心針。

  嚴重腎虛的英國很需要這樣的強心針。

  伊朗立即對英國的非法勘測行動提出了強烈的抗議。

  英國對此不屑一顧,我行我素。此時的約翰牛當然知道自己不再是以前那個日不落帝國了,外交方針正在艱難地轉型,但是這隻是針對美國、法國、蘇聯等少數幾個強國,對殖民地他們可沒有半點客氣可言,如果抗議管用的話,這個世界還有殖民地嗎?笑話!

  波斯人被英國佬那傲慢的態度激怒了,十月十六日,各大城市都爆發了大規模的遊行示威 活動,大批學生、工人走上街頭高呼口號,要求英國佬滾出伊朗。英國也毫不客氣,迅速出動軍警鎮壓,打死十二人,打傷和逮捕了四百多人。英國軍警用高壓水龍頭噴射示威群眾甚至直接向示威群眾開火的照片登上報紙頭條,傳遍了整個伊朗,伊朗人越發憤怒,對抗衝突迅速升級。

  伊朗人的愛國熱情空前地高漲,但曾在歐洲留學深造過的巴列維清醒地意識到,光靠愛國熱情是沒有辦法迫使傲慢的英國佬作出讓步的。二戰時期,他的父親害怕伊朗工業發展受影響,拒絕英國要求伊朗驅逐所有在伊朗的德國人的要求,被逮捕留放,他本人折騰了好幾個月才在美英蘇三國的允許之下繼位,這段屈辱的經曆早已讓他明白,一個國家什麽都可以少,唯獨不能缺少一把鋒利的刀,沒有這把刀,你說話人家都當放屁!麵對傲慢的英國佬,他咬咬牙,握住了蘇聯遞過來的那隻熱乎乎的大手,宣布與蘇聯建立戰略夥伴合作關係,並且在蘇聯的幫助下組建三個步兵師和一個裝甲旅。

  英國立即提出了嚴厲的譴責,聲稱蘇聯完全是在踐踏德黑蘭協議。但蘇聯根本就不把英國放在眼裏,合作協議書上的墨跡還沒幹透,足夠組建數個師的武器裝備便通過鐵路運到了伊朗,巴列維國王發表講話,動員愛國青年參軍,建立一支強大的國防力量。伊朗的愛國青年紛紛響應,湧向征兵站,五萬新兵在兩個星期之內便征召完畢,在蘇軍軍事顧問的指導下開始現代化的軍事訓練,可以說,現在的巴列維王朝對英國的敵意,已經不帶任何掩飾了。

  隨著伊朗極其豐富的油氣資源逐步被發現,英國與蘇聯很快就到了劍拔弩張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