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零 當然可以
作者:流光飛舞      更新:2021-12-21 10:37      字數:3266
  兩艘巡洋艦從海參崴軍港內徐徐駛出,後麵跟著一溜的運輸艦和補給艦,匯成一條鋼鐵長龍,數百公裏之外的薩哈林島駛去。戰艦在蔚藍的海麵上帶出一道道長長的尾流,蔚為壯觀。

  在長達四年的蘇德戰爭中,蘇聯陸軍和空軍的表現都是可歌可泣,氣壯山河,唯獨是海軍,除了在冰麵上起飛空襲過一次德國的戰略目標和潛艇出動擊沉一些德軍運輸艦,就沒有什麽拿得出手的戰績了。整個戰爭期間,蘇軍的戰艦最大的用處就是充當運輸艦運送兵員和物資,海戰?那是不存在的,不被德軍轟炸機送到海底就算好了。正因為在海上無法發揮什麽作用,一百五十萬海軍士兵集體上岸,被當成步兵投入到殘酷的廝殺之中,從莫斯科一路打到柏林,所向披靡,銳不可當,被德軍稱為“黑色死神”。這些沒有戰艦的海軍士兵用手中的步槍和榴彈炮保住了蘇聯海軍的尊嚴,也讓德軍知道,失去了戰艦的海軍士兵的怨念是何等的恐怖!

  如果說波羅的海艦隊和黑海艦隊還能靠陸戰來挽回顏麵,為國家貢獻一分力量,那麽,在遠東的太平洋艦隊就隻能充當戰爭的看客,坐著看完了整場二戰。

  不過現在事情顯然有了變化,德國佬已經倒下了,輪到日本啦,一直呆在遠東地區看雪的太平洋艦隊終於有了用武之地。按照中蘇密約,早在二月份的時候,太平洋艦隊便開始進入戰備狀態,潛艇頻頻進入北方四島甚至宗穀海峽,大肆收集氣象、洋流、潮汐、水文等資料,日本對此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哪怕明明發現蘇軍潛艇在自家海峽活動,也不敢去管,生怕激怒了毛子。與此同時,在海參崴的蘇軍戰艦也作了細致的保養,艦員取消一切休假,各艦的彈藥、油料都是按照作戰狀態配備的,更驚人的是,莫斯科還下血本為主力戰艦安裝了新型艦載雷達,這些艦載雷達的體積遠比美國、英國、日本等國的小得多,也輕巧得多,性能更為優越,每一個元件都小巧而耐用,簡直成了艦長們的心頭肉。到四月份,一台晶體管計算機被運送到太平洋艦隊司令部,這台計算機將會對海量的、繁雜的情報、數據進行分析疏理,對參謀們提出的作戰方案進行模擬推演,評估風險,幫助參謀們不斷改進完善作戰計劃,最終拿出風險最小、成功概率最大的方案來。不必說,這台計算機成了太平洋艦隊的鎮軍之寶,光是負責保護安放計算機的大樓的海軍陸戰隊就多達兩個營!

  同時,海量的物資也開始向遠東地區輸送過來,吃的,穿的,用的,還有裝備彈藥,多得嚇死人。遠東軍表示呆在這鬼地方這麽多年,還是頭一回這麽闊氣的,待遇好得讓他們都有點兒不好意思了!

  所有人都有預感,他們要對日本動手了!

  接下來的一係列軍事調動也證實了他們的猜想。五月初,在柏林激戰正酣之際,遠東蘇聯紅軍便接到了增兵薩哈林島的命令。

  薩哈林島,即庫頁島,位於黑龍江(阿穆爾河)出海口的東部,東麵和北麵臨鄂霍次克海,西隔韃靼海峽及涅韋爾斯科伊海峽與俄羅斯哈巴羅夫斯克邊疆區相望,南隔宗穀海峽(俄方稱為拉彼魯茲海峽)與日本北海道宗穀岬相對,南北長九百八十四公裏,東西寬六到一百六十公裏,總麵積達到七萬六千四百平方公裏。島上的原住民為阿伊努人、費雅喀人和赫哲人,都是一些與世無爭的漁獵民族。他們早在唐朝,便開始向中國進貢,唐宋元明清,長達千年的時光裏,與中國往來不斷。但是到了十七世紀,隨著日本和沙俄相繼崛起,島上居民的平靜生活被打破了,日本人和哥薩克人相繼到來,對這座富饒的島嶼展開激烈的爭奪。到了晚清,國勢日衰的清朝已經無力再與沙俄和日本爭奪這一地區了,率先退出了戰團,此後庫頁島便成了沙俄與日本反複拉鋸的戰場。最後,在一戰之後,雙方簽訂協議,薩哈林島被一分為二,北部由蘇聯統治,南部由日本占領,這一局麵持續了二十多年,直到二戰末期才被打破。

  雖說雙方相安無事這麽多年,但是蘇聯讓這種南北分治的格局持續下去。在他們看來,整個庫頁島都是他們的,日本憑什麽搶走一半!二戰時期,與日本締結友好條約穩住日本,避免蘇聯被日本和德國兩麵夾擊是蘇聯最重要的國策,在這種背景之下,蘇聯自然不會在庫頁島問題上招惹日本人,但是現在德國佬已經完蛋了,日本又是一副腎虛的模樣,被中國和美國壓著暴打,蘇聯還有什麽好客氣的?果斷挺槍上馬玩4P啊!

  於是,經過兩個多月的準備,太平洋艦隊傾巢出動,兩艘巡洋艦,十三艘驅逐艦,五十五艘潛艇,十艘布雷艦,四十二艘掃雷艦,四十一艘獵潛艇,再加上數量眾多型號繁雜的軍用運輸艦和民用貨輪、運煤船甚至是遠洋漁船,組成一支規模龐大的艦隊,從港口內傾泄而出,浩浩蕩蕩直奔庫頁島。遠東蘇聯紅軍幾乎把整個遠東地區能漂的玩意兒都搜刮幹淨了,甭管是軍艦還是民用運輸船,上麵都擠滿了人或者裝備,整整兩個師的海軍步兵就擠在那些雜七雜八的船上,忍受著刺骨的海風,望向庫頁島方向,神情狂熱。這些都是剛剛將柏林踩在腳底下的百戰餘生的老兵,他們都沒來得及休整便上了火車,從西歐來到遠東,投入到新的戰鬥中去。由於時間實在太緊,很多重型武器裝備都沒來得及從西歐運過來,但是這些驕傲的海軍步兵認為,有紅星步槍和迫擊炮便足夠了,有這兩樣他們便能將任何敵人撕成碎片!

  龐大的艦隊進入韃靼海峽,一艘掛著膏藥旗的日本運煤船迎麵駛來,船上的日本工人目瞪口呆地看著這支殺氣騰騰的艦隊,船長駭然驚呼:“天照大神啊,蘇聯人是不是把他們漂得起來的東西都開過來了?他們到底想幹什麽?”

  大副戰戰兢兢的說:“隻怕是來者不善!船長,我認為我們應該立即向國內報告,提醒他們,蘇聯正在大肆向樺太廳增兵,我們……天照大神啊!!!”

  數千米外一片翻騰的閃光和硝煙著實不客氣地打斷了大副的話,蘇軍打先鋒的一艘巡洋艦二話不說,便朝運煤船開火了!

  對,你沒看錯,沒有警告,甚至都沒有打一聲招呼,八門130毫米口徑艦炮便同時開火,一排艦炮炮彈呼嘯著朝慢騰騰的運煤船砸了過去!隻聽到一陣悶雷般的巨響,運煤船前後左右騰起一片密密麻麻的水柱,海水衝上甲板,險些將船長拍進海裏!船長駭得肝膽俱裂,狂叫:“發報!立即向警備司令部發報,說我們在韃靼海峽遭到蘇軍巡洋艦攻擊,蘇聯人向我們開戰了!”

  話音未落,又是一片悶雷般的轟鳴聲,另一艘巡洋艦也是火力全開,一大片艦炮炮彈猛砸過來!這次運煤船就沒那麽走運了,兩發炮彈砸在甲板上轟然爆炸,爆炸氣浪掃過甲板,船長和大副被掀起半空再重重拍在海麵上,死活不知。一發炮彈砸入煤堆中,爆炸高溫點燃了小山般的煤堆,海風一吹,紅赫赫的火星漫天飛舞,整艘運煤船一片火海。就這樣蘇聯太平洋艦隊都還不肯放過它,一艘護衛艦疾速駛來,照著燃燒的運煤船就是兩條魚雷,擺明是要趕盡殺絕!

  兩聲驚天動地的巨響,火光在運煤船內部膨脹開來,恐怖的力量讓運煤船破裂開來,沒來得及跳海的船員血肉橫飛,海水從魚雷炸出的大窟窿狂灌而入,而爆炸高溫點燃的煤瘋狂燃燒,船艙內部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被困在船艙裏的船員不是被燒死就是被淹死,反正都是死路一條!

  幹掉了這條運煤船,蘇軍艦隊洋洋得意地繼續前進,甚至沒有停下來救人,最後還是聽到炮聲趕來的日軍巡邏艇把人給救了起來,此時活著的已經沒幾個了。

  幾個小時後,日本外相召見蘇聯駐日大使,就蘇聯大舉向庫頁島增兵並且擊沉了日本的運煤船一事向蘇聯提出強烈抗議,要求蘇聯給他們一個解釋,並且作出賠償。

  蘇聯駐日外交官表示並不了解這件事,得先跟國內溝通。

  然後這貨就帶著大使官幾個重要人員上了飛機,回俄羅斯跟國內“溝通”去了。

  再晚些時候,蘇聯外交部長莫洛托夫召見日本駐蘇大使,開門見山:“薩哈林島一直以來都是俄羅斯的領土,蘇聯對日本長期占據南薩哈林地區的行為已經忍無可忍,請日本在四十八小時之內從南薩哈林地區撤出所有軍隊、僑民、行政人員,並且不得破壞任何設施,否則你們將負出十倍的代價!”

  日本大使麵色變得煞白,叫:“從《樸茨茅斯條約》到《日蘇基本條約》,都明文規定該島一人一半,共同開發,這是日本與蘇聯能夠維持長達二十年的和平的基礎之一,怎麽能說推翻就推翻呢?這完全不講道理呀!”

  莫洛托夫冷然說:“這些條約都過時了,該簽一份新的了……”

  日本大使渾身發抖:“我可以將這視作是蘇聯對日本的戰爭威脅嗎?”

  莫洛托夫:“當然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