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零八 風水輪流轉
作者:流光飛舞      更新:2021-12-21 10:36      字數:3457
  拉夫羅夫教授連續幾個月來他都呆在秋明這塊人煙稀少的荒原,作著艱苦的地質勘測工作,為的就是尋找埋藏在地下幾千米深處的黑色金子。秋明本來就人煙稀少,持續幾年的戰爭下來,大量青壯都上了前線,人就更少了,往往走上百公裏都看不到一戶人家,幾個月來他呆在室內的時間加起來都沒有十天,其中的艱苦就可想而知了。他現在壓力很大,蘇聯經濟結構比較單一,糧食出口、能源出口和大型機械出口是蘇聯最主要的創匯手段,戰爭讓蘇聯的巴庫油田和高加索油田都受到了重創,目前石油工業部正在全力以赴,恢複這兩個油田的生產,但是石油工業部部長在與教授談話的時候有些苦惱地向他表示:戰爭結束後,蘇聯對石油的需求將大幅增加,就算巴庫油田和高加索油田的產量提高一倍,也很難滿足巨大的需要,更別提出口了。而沒有石油出口的話蘇聯的經濟複蘇將遇到巨大的困難,畢竟像軍火、大型工業機械這類玩意兒不是天天都有人買的,而且還要麵對美國、英國的激烈競爭,這一行並不好做,所以蘇聯的經濟複蘇,絕對離不開石油出口。而隨著蘇聯工業、農業、軍隊都轉向大規模機械化,石油的需求量也是急劇飆升,就目前的石油產量,能不能喂飽蘇聯都還是個未知數,何況還有一大堆盟友要奶!

  找到大油田,大幅增加蘇聯的石油產量刻不容緩。

  這一重擔就壓到拉夫羅夫等頂尖的地質學專家肩上了。這位老人帶領地質勘測隊,在荒涼的秋明大地上爬山涉水,挖掘,鑽采,甚至爆破,用盡一切辦法尋找石油存在的證據。亡命工作之下,他們已經搜集到了海量的數據,越發確定,一片油海就蟄伏在他們腳下,等待著他們去喚醒。

  拉夫羅夫給石油工業部部長發報:“我希望能夠再抽調十支石油鑽探隊過來,對可能含油的區域進行更大規模的鑽探,同時把抽調不少於兩萬人過來修建工路和煉油廠,並且為鋪設原油輸送管道作前期準備!”

  部長回複:“你確定那裏有石油嗎?如果撲空了,我們將會因為浪費資源而遭到批評的!”

  拉夫羅夫非常肯定地回複:“我確定!這將是我有生以來發現的最大規模的油田群,這裏的石油足夠蘇聯用兩個世紀!”

  部長被他的自信所折服,迅速向斯大林報告。

  於是,十支優秀的石油鑽探隊伍和兩萬名德軍戰俘被送到秋明,開始艱苦的鑽探、修路、修建工廠的工作,隨後又有更多的人員和車輛源源不斷送來,荒涼的秋明很快就熱鬧了起來。

  拉夫羅夫對部長大人對自己的信任與支持感激不盡,但這份感激並不影響他一口拒絕部長大人借用一下他的計算機的要求。部長大人表示石油工業部要處理的事情實在太多,要計算的數據,要作的報表實在太多了,希望能借那台計算機過來用一個星期,但拉夫羅夫知道,真要是借出去了,可能就要不了回來。他表示自己的工作離不開這台計算機,部長你真要是想用的話可以到秋明來,讓你用個爽。

  部長隻能對著天狂翻白眼了,有這時間我去向斯大林同誌陳明厲害,讓斯大林同誌撥一台計算機給石油工業部不好嗎?

  當然,好是好,可不現實。斯大林搜刮了一通金庫,弄到的黃金也隻買回了六台,然後各個科學院想要,各個行政部門想要,各個軍種也想要,都打破頭了,石油工業部想要?排隊去吧!

  雖說亂七八糟的事情一大堆,各部門為爭奪資源不時要揮動老拳,但隨著蘇德戰爭落幕,蘇聯國內的形勢確實是緩和下來了,現在蘇聯人最最關心的不再是如何打敗德國佬,而是如何重建自己的家園。不過蘇軍還不能休息,仗是打完了,鐵路上飛馳的軍列卻並沒有減少,不過這次不再是向西,而是一路向東,他們的目標,將是遙遠的亞洲。

  沒錯,德國剛宣布投降,蘇聯就把滾燙的槍口對準了日本的腦袋,而且連借口都不用找,幾萬日軍進入漠北與蘇軍交火就是現成的借口!

  現在日本真的是哭都沒眼淚哭了。

  二戰是結束了,但亞洲戰場的廝殺卻並沒有停止。在衝繩島,數萬日軍正絕望地對抗著美軍海陸空三位一體鋪天蓋地的打擊,整個衝繩島血流成河。日軍的抵抗無疑是極其頑強的,日軍將領甚至親自帶隊向美軍艦隊發動神風特攻,大概是發現神風特攻對美軍艦隊的打擊效果越來越差了,日軍司令部轉而下令特攻隊把目標對準美軍的地麵部隊————直接用飛機去撞毀美軍的坦克!一架飛機換一輛坦克就算夠本了。不得不說,日軍已經打瘋了,隻想拖著美軍一起死,不計任何代價!這種草菅人命的做法讓特攻隊員非常反感,被神風吹起來的狂熱已然消散,留下的隻有憤怒與絕望。有些特攻隊員在起飛後用航空機槍向司令部掃射,打光了子彈才去找美國人拚命,想必在他們心裏,對上司的痛恨已經跟對敵軍的仇恨差不多了。

  在衝繩島的日軍還算幸運,實在打不過還能駕駛戰機撞向美國人的軍艦,失敗了萬事皆休,要是成功了卻是一本萬利。可是在中原戰場,日軍卻連血戰一場的機會都沒有。

  時間回到五月五日,就是在這一天,第一野戰軍的第129步兵師克服重重困難,經武關穿越伊洛河穀直插南陽,如同一支從關中射出的利箭,呼嘯著刺向日軍的心髒,一夜之間,南陽這座軍事重鎮便插滿了紅旗。同樣也是在這一天,日軍第106、第115師團在郾城-臨穎之間被第一野戰軍兩個軍和從江淮方向奔襲過來的第14軍團團包圍,第3師團和第6獨立混成旅團則被堵在許昌城裏出不來,開封、鄭州洛陽等河南重要城市都遭到解放軍的襲擊甚至是猛烈攻擊,無力救援被包圍的部隊,三個師團一個旅團又四個獨立警備隊,將近八萬日軍頓時陷入了絕境。求援的電報雪片般飛向南京,但崗村寧次也已經無能為力,唯一能夠扭轉中原戰局的,隻有武漢的第11軍,但此前他已經從第11軍抽走了三個師團,其中兩個陷入了包圍,第13師團尚未被圍,但也茫然不知所措,不知道是去增援臨穎戰場好還是去對付南陽地區的第129步兵師。第11軍要同時麵對中國在長江兩岸過百萬大軍的圍攻,本身就挺吃力的,現在又有三個師團陷在了中原戰場出不來,萬一重慶軍在這要命的關頭揮師長沙、武漢,後果不堪設想,所以崗村寧次現在無論如何也不敢再從第11軍抽調兵力了。

  至於河北的軍隊……也動不了,這裏的軍隊要麵對山東、河北以及山西三個方向的強大壓力,已經把石門給丟了,能確保平津就謝天謝地,哪裏還有餘力南下增援!

  這就注定了中原日軍的悲慘結局。

  讓包圍圈內的日軍欲哭無淚的是,他們連跟第二野戰軍拚死一戰的機會都沒有!將他們團團圍住之後,第二野戰軍並沒有立即發動進攻,而是掄起工兵鍬玩命的挖掘工事,幾乎是一夜之間,十萬大軍就從第106師團、第115師團的眼皮底下消失了,隻剩下一道連著一道的工事,一個連著一個的機槍火力點。第二野戰軍的布雷器在玩命布撒地雷,連單兵拋撒布雷器也用上了,在很短的時間內,日軍四麵就多了一道寬達二十米的雷場,地雷密密麻麻的,看著就膽寒。剛開始的時候日軍還嚐試著排雷,但被炸死了一堆人之後就不敢再作如此危險的嚐試了————這些地雷有的可以定時爆炸給工兵一個驚喜,有的則安裝有遙控裝置,躲在戰壕裏的第二野戰軍士兵隻要一按遙控器就炸,排雷?那跟送死沒啥區別。

  第二野戰軍打定主意要將日軍困死在這片大平原上!

  當然,步兵不發動進攻,並不代表日軍的日子就能過得輕鬆。B-24轟炸機群和炮艇機幾乎天天都出動,對著包圍圈內的日軍實施狂轟濫炸,凝固汽油彈、白磷彈、集束炸彈、燃料空氣炸彈……這些殺傷力極其驚人的炸彈冰雹般落下,包圍圈內血肉橫飛,火光衝天。凝固汽油彈在地麵植出一片片烈焰火牆,白磷彈在空中爆出大團大團恐怖的白棉花,燃料空氣炸彈將車輛吹上半空,將戰壕內的日軍活活烤死、壓扁,集束炸彈一枚丟下去地麵就會多出一個足球場大小的閃光帶,閃光帶內螻蟻無存……

  B-24炸過之後炮艇機就會登場,用六管旋轉重機槍和三管高射機槍對日軍瘋狂掃射,日軍對這些炮艇機的痛恨尤甚於B-24轟炸機。B-24再猛,裝的炸彈也就那麽一點,死活就一家夥,忍忍就過了,可這玩意身上可是塞了一兩萬發子彈,續航能力又強,足以在他們頭頂盤旋好幾個小時,發現有人活動就瘋狂掃射,這樣搞法誰他媽受得了!抗戰初期經常出現被炸得受不了了的中國士兵跳出戰壕用機槍對著天空瘋狂掃射,邊掃邊罵的情景,現在這種情景也在中原戰場出現了,每一回轟炸都有不少日軍士兵瘋了似的跳出工事對著天空胡亂射擊,邊開火邊歇斯底裏的大罵:“該死的支那人,老是在天上扔炸彈算什麽本事?有事就下來跟我們決一死戰啊!!!”

  這種敢於用一挺機槍甚至一支三八婆去挑戰一架轟炸機,甚至是炮艇機的勇士確實是勇氣可嘉,值得誇獎,但他們的下場也是非常悲慘的,不是消失在爆炸閃光之中,就是被炮艇機傾泄的彈雨活活撕碎,反正跳出工事的人就沒有一個能活著回到工事裏!

  風水輪流轉,現在輪到日軍受中國空軍的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