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零三 分贓
作者:流光飛舞      更新:2021-12-21 10:36      字數:3739
  雖然因為分贓不均產生了這樣那樣的不愉快,但是德國戰敗投降,對於全世界來說,仍然是一件大好事,這標誌著這場災難性的戰爭已經進入尾聲。在軸心國中,德國的實力是最為強大的,同盟國製訂先歐後亞戰略,目的就是先將這個最強大的打倒,再集中全世界的力量去收拾日本,如今德國已經投降,日本也就離死不遠了。

  五月十二日,僵持了一個多星期之後,蘇聯終於作出了讓步,允許盟軍將領進入柏林,美英蘇法四國代表一起接受德國的投降,而美英法付出的代價則是承認丹麥由蘇軍占領的現實,並且放棄索取西柏林————整個柏林及柏林周邊地區都被蘇軍牢牢控製了,他們再怎麽索取,也索取不到,還是算了。

  意大利、阿登、北萊茵蘭這三次慘敗的後遺症仍然在不斷發酵,美軍和英軍現在隻是掙回了一點麵子,但裏子可虧大了。似乎還嫌惡心他們惡心得不夠,蘇聯又拉上了正在柏林招兵買馬的總理,一起參與受降儀式。麵對美英法的質疑,蘇聯振振有詞:“延安可是派了大批炮兵參與柏林戰役的,我們能這麽快地解決萊茵蘭軍團,他們出了不少力氣,當然有資格參與受降儀式!再說了,中國跟我們一樣,都是五大常任理事國,連法國這種弱雞都能來參加,憑什麽不讓中國來!”

  很好,很理直氣壯。

  美國和英國代表差點沒一口血噴起七米高。他們欲哭無淚,中國是五大常任理事國之一沒錯,問題是人家的合法政府是重慶,人家的領袖是蔣某人啊,你拉個邊區政府的二號人物過來幹毛啊!!!要拉也把那個光頭拉過來呀!

  毛子斜著白眼表示:“那種弱雞沒資格跟我們平起平坐,我隻認延安!”

  得了,有這一句話就夠了。美英想想去年豫湘桂戰役國軍跟吃了巴豆似的瀉得一發不可收拾的狼狽樣,再看看現在解放軍在華北將日軍摁進水裏狂踹的威風,他們也不得不承認,延安確實比重慶更有資格代表中國參與受降儀式。沒聽毛子說嗎?在柏林戰役中,延安政府可是出了不少兵的,不讓他們參加,你就不怕他們留下心理陰影,長大了報複社會?而且蘇聯堅決拉上延安,隱隱就有把延安政府當成A等小弟的意思,這種相當能打的小弟美英也想要啊!所以,順水推舟做個人情不失為一種選擇,延安現在還沒有表明明確站哪邊呢,他們還是有機會將其拉過來的,隻要鋤頭舞得好,沒有牆腳挖不倒嘛!

  於是,相互妥協之下,中國奇跡一般的擠進了受降之列,與美蘇英法四大強國一起,接受德國的投降……對於百年積弱的中國而言,這是一個了不起的突破,至少在表麵上,曾經被嘲笑為“東亞病夫”的中國已經可以與這些隻能遠遠地仰望的列強平起平坐了,消息傳出,舉國為之振奮。

  隻是,光頭卻是暴跳如雷。總理受邀參與納粹德國的受降儀式對中國來說是普天同慶的大好事,讓每一位國民都倍感榮耀,但對於光頭而言卻是場政治災難,這意味著他的重慶政府已經被邊緣化了,列強……越來越樂意與延安打交道,不把他當一回事了!他為之暴怒,親自發報向美英蘇提出了強烈的抗議,措辭之激烈,態度之強硬,可謂空前。他用了整整七千字說明自己的態度,說到底就是要美英蘇看清楚,他蔣某人才是這個國家的合法領袖,這樣的盛事你們繞開我這個中國領袖,邀請一個反對黨的代表,這算什麽?置我蔣某人於何地!?

  態度是夠強硬了,可惜沒什麽卵用,大國的地位一向是打出來的,就重慶軍在過去八年裏的表現,還真沒有資格讓美英蘇高看他們一眼。所以,對於光頭,美英蘇都是意見接受,一切接受,你隻管抗議,我們該怎麽來還是怎麽來。

  受降儀式在慕尼黑舉辦,頗有諷刺意味————哪怕是曆史盲都應該記得,1938年9月29日,麵對咄咄逼人,不吞並捷克斯洛伐克絕不罷休的,一心犧牲捷克斯洛伐克換取和平的英法在慕尼黑與德國簽下了《慕尼黑協定》,強迫捷克斯洛伐克將具有重要戰略意義的蘇台德地區割讓給德國。蘇台德一失,整個捷克斯洛伐克都淪為德國的戰利品,捷克斯洛伐克就這樣亡國了————他們甚至不被允許參加這場決定著捷克斯洛伐克的命運的會議。慕尼黑會議讓德國看清楚了英法的外強中幹,胃口越來越大,野心也在急劇膨脹,最終,德意誌的戰車轟隆隆的衝進了巴黎。這場可怕的戰爭很大程度上源於英法的綏靖政策,一心犧牲歐洲小國的利益以保證自己不會與德國爆發戰爭,將這股毀滅性的力量引向東方試圖讓德國跟蘇聯拚個兩敗俱傷,結果卻是玩火自焚。如果在德國暴露出擴張的野心卻羽翼未豐的時候,美英法堅決采取打壓和製裁,那麽接下來這場讓歐洲死傷數千萬人的戰爭是不是可以避免呢?可惜曆史沒有如果,隻有結果————結果就是法國查理曼大帝時代以來第一次亡國了,英國也在德國的瘋狂打擊之下滿目瘡痍,霸權旁落,玩火的代價,竟是如此高昂!

  但不管怎麽說,這段可怕的曆史都結束了。慕尼黑見證了納粹德國的崛起,現在也要見證納粹德國的敗亡。因此,代表德國寄交無條件投降文書的德國將領和高官都神情異常苦澀,有好幾個在儀式結束之後便自殺了。

  美蘇英法中代表則是意氣風發,在文件上簽下的字一個比一個瀟灑,一個比一個帥氣。不過簽字也是份體力活,文件分為德語、英法、法語、俄語、漢語五個版本,每個版本都是一式六份,每一份都要簽字……所以簽完字之後代表們一個勁的甩著手腕,一副吃不消的樣子。

  文件在幾個小時生效,並且通過無線電廣播,向全世界傳遞這一天大的好消息,在倫敦,在巴黎,在哥本哈根,在奧斯陸……在華盛頓,在渥太華,一直到遙遠的中國,電波所到之處,隻要是陽光照得到的地方都有人在放聲歡呼,載歌載舞,盡情歡慶,發泄著內心的喜悅。這場可怕的災難喲,總算要結束了,地球不必再流血了!整個歐美都變成了狂歡的海洋!

  德國境內殘存的德軍陸續放下了武器,盟軍部隊再次在亞平寧半島登陸,據守亞平寧半島的萬餘德軍一槍沒放便投降了。盟軍還沒有登陸呢,意大利便宣布無條件投降……還不賴,比德國晚投降了幾天,可以吹一波,意大利人可以自豪地說:“是德國投降之後我們才投降的,我們對得起德國了!”至於如果沒有C集團軍群奇兵突出一舉將盟軍趕出亞平寧半島,攻下羅馬,他們還不知道在哪裏舉行投降儀式……不要在意這些細節!

  意大利是二戰戰場上的一朵奇葩,在參與這場戰爭謀求更大的生存空間這一決定著意大利生死存亡的問題上,貌似隻有他們的元首墨索裏尼是認真的,其他人嘛,從意大利軍隊統帥到普通士兵再到升鬥小民,都抱著無可無不可的態度加入戰團。於是意大利不出意料的被打跪了,不過也有好處,那就是意大利在二戰中的人員傷亡遠比美英蘇法少得多,隻有十六萬人死於這場戰爭,跟蘇聯、德國乃至英國一比,簡直就是天堂了,誰讓人家是來玩二戰的呢?

  值得一提的是,在盟軍占領意大利這一問題是,蘇聯罕見的沒有表示反對。事實上反對也沒用,就蘇聯那弱得可以的海上軍事實力,根本就阻止不了。於是美國很順利就吞下了整個意大利,拿到了早就該屬於自己的東西,卻有種莫名的心理平衡了一下的感覺……嗯?這種微妙的感覺是怎麽回事?

  蘇軍最終還是退出了挪威,不過駐紮在挪威的近三十萬德軍全部被送上火車運到了蘇聯,裝備物資什麽的也全部帶走,連根毛都沒給美英留下來,連帶的挪威青年男子也被蘇軍扣上一頂私通納粹的帽子抓走了很多,弄得很多城鎮遍地女子,成年男子沒幾個。不過,這種情況美軍最喜歡了,這意味著民主的播種機可以盡情地播種,挪威一派繁榮娼盛。

  拿下意大利和挪威的代價是盟軍不再在丹麥問題上跟蘇聯鬥氣,因為他們已經看清楚了,蘇聯是絕對不會退出丹麥的,所以還是算了吧。

  一通磕磕絆絆下來,雙方在歐洲的勢力範圍大體劃定了,北歐繼續中立,東歐盡數歸了蘇聯,不過芬蘭保持獨立;中歐和西歐的匈牙利、羅馬尼亞、保加利亞、南斯拉夫、捷克斯洛伐克、波蘭、丹麥等國劃歸蘇聯的勢力範圍,奧地利、挪威、荷蘭、比利時、盧森堡、意大利等國劃入美英勢力範圍,德國一人一半,不過蘇軍控製的地盤比曆史上要大得多,整個柏林都歸蘇軍所有,雙方沒能以東西柏林為界,東德與西德的領土分界線是從德荷邊境線中段開始一直蜿蜒至巴伐利亞州與黑森州的分界線,將德國大多數的精華地帶都給囊括了進去,更將荷蘭、比利時等低地國家完全置於蘇聯的兵鋒之下。所以這條分界線剛劃出來,美英法便感覺到了壓力,泰山壓頂般的壓力!了解二戰的人都知道,德軍就是經比利時穿越阿登山區攻入法國腹地,隻用了一個多月就把百萬法軍打得一敗塗地,蘇軍完全有能力複製這一戰術,給法國一個天大的驚喜!這也意味著不僅是荷蘭、比利時,就連法國也將直接麵對蘇軍淩厲的兵鋒,他們必須投入天文數字的資源用於對抗蘇聯的軍事壓力,就連睡覺都要睜著一隻眼睛!法國對此提出了強烈的抗議,要求蘇軍退出門興格拉德巴赫,法國願意為此支付巨額的補償。

  然而,蘇聯完全將法國的話當耳邊風了,勢力範圍就此劃定,法國持續數十年的噩夢也開始了。

  仗打完了,勢力範圍也劃分好了,那麽事情完了嗎?

  不,還遠遠沒完。美英蘇之間仗是打不起來的,但是明爭暗鬥絕對少不了,尤其是蘇聯跟英國,較量更為激烈。本來按照協議,蘇聯在戰爭結束之後將退出希臘,希臘將劃歸英國的勢力範圍;而擁有豐富的石油資源的伊朗目前是由蘇軍和英軍分別占領,一人一半,按協議英軍和蘇軍都將在戰爭結束的一年之後全部撤出伊朗,但是看蘇聯吞並丹麥的貪婪樣,這些協議蘇聯會不會認賬,大家心裏都沒有底!

  二戰快要結束了,冷戰也快要來了,大國的碰撞,永無休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