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九八 末日挽歌7
作者:流光飛舞      更新:2021-12-21 10:36      字數:3954
  柏林之戰,德軍抵抗得比曆史上還要頑強,一群老弱疲憊之兵同樣讓蘇軍付出了異常慘重的代價,死傷高達三十萬。但是在蘇聯三個方麵軍的猛攻之下,他們終究沒能打破宿命,隻是比曆史上多扛了幾天而已。五月六日,元首在狼堡裏自殺,同一天,蘇聯第3突擊集團軍用203毫米自行榴彈炮猛轟國會大廈,第150步兵師與守衛國會大廈的德軍逐個房間逐個房間的廝殺,苦戰一天,最終將紅旗插到了國會大廈天台之上。而在此之前,蘇軍數輛從遠東調運過來的電子幹擾車屏蔽了柏林境內一切無線電通信,把柏林變成了信息荒漠,這種被完全隔絕開來的感覺讓德軍崩潰,終於,在五月七日,德軍選擇了投降。

  這正是烏克蘭第二方麵軍敢以主力對付來援的萊茵蘭軍團的原因。柏林市區的戰鬥已經結束了,他們的主力完全可以騰出手來了。

  看到蘇軍用火箭炮撒過來的傳單,很多德軍將領渾身發抖,再也鼓不起指揮部隊向前突擊的勇氣,隻是看著傳單發呆,喃喃自語:“完了,一切都完了!”德軍士兵失聲痛哭,柏林已經失守,他們的戰鬥還有什麽意義?就算是再狂妄的人,也不認為憑著一個疲憊不堪的萊茵蘭軍團能擊敗蘇聯三個方麵軍,奪回柏林吧?他們還沒有放下手中的槍,他們所要守護的國家就完了,怎麽會這樣?

  德軍的士氣土崩瓦解,朱可夫元帥在望遠鏡裏看到這一幕,鬆了一口大氣。盡管不願意,但他還是必須承認,萊茵蘭軍團確實是德國目前最為剽悍的部隊,這支由從比利時戰場和萊茵蘭戰役幸存的精英組成,裝備最先進的武器的精銳戰力之強悍,不比蘇聯一個主力方麵軍遜色,如果他們一心要死拚到底,蘇軍怕是還得付出十幾萬人傷亡的代價才能擺平他們。現在看來……中國同誌攻心為上的策略是奏效的,這十幾萬人的傷亡可以省掉了。

  “謝謝你們,你們幫了我們大忙!”

  “不必道謝,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是要有回報的……現在是獲得回報的時候了,希望你們能信守承諾。”

  朱可夫元帥點頭:“信守承諾?那當然,在被蘇軍征服的地區,德國技術工人和德軍軍官、裝甲兵、飛行員、潛艇兵等技術人才隨你們挑,但是工程師、科研專家這些人才你們不能動。”

  “放心,我們知道自己有幾斤幾兩,更清楚自己最需要的是什麽,不會幻想著一口吃成大胖子的。”

  朱可夫元帥指向身後一門100毫米高壓滑膛炮:“在戰爭結束之後,這種火炮的技術什麽時候交給我們?”

  “在我們拿到自己需要的東西之後自然會交給蘇聯,絕不食言。”

  這位口口聲聲都是利益交換,讓朱可夫元帥有點不爽————你們能有點蘇維埃大家庭的自覺麽?身為社會主義大家庭的一員,你們就沒有半點要為社會主義建設添磚加瓦的自覺麽?每拿出一樣東西都要求蘇聯拿出相對應的補償,還能不能做朋友了?不過想到那幫把老大哥掛在嘴邊,嘴巴比蜜還甜但卻拿不出任何蘇聯想要的東西,隻會憋足勁從蘇聯口袋裏掏東西的小兄弟們,朱可夫元帥又覺得這位還不錯,同樣是找蘇聯要東西,但人家能拿出蘇聯最需要的東西作交換啊!看看人家拿出來的東西,可比成噸的恭維話語強多了!

  沒錯,蘇聯那幫小弟就是這樣,有需要的時候成噸的好話糊向老大哥的臉,跟不要錢似的,然而蘇聯有需要的時候他們卻幫不上什麽忙,整個冷戰蘇聯基本上是一神帶N坑,對抗著美英法這些強國。英法西德可以在軍事上為美國提供強大的助力,日本可以提供廉價的工業產品和先進的電子設備,而這些國家同樣又可以為美國的工業和農業產品提供巨大的市場,雙方形成互補。蘇聯就沒有這麽好的命了,那幫小弟既提供不了蘇聯渴求的糧食和輕工業產品,也提供不了足夠大的市場以消化蘇聯的重工業設備和能源,就更別提向蘇聯提供什麽蘇聯急需的軍事技術了,根本就沒有辦法跟蘇聯形成互補,這樣玩法,蘇聯再大的家當都得讓他們掏光光啊。不過中國卻給了蘇聯一個驚喜,雖說這位兄弟對蘇聯的態度不是那麽恭敬,同時也斤斤計較,不管給蘇聯點什麽都要求得到回報,甚至還從蘇聯嘴裏將漠北給搶了回去,著實讓蘇聯很不爽,但是人家能拿出蘇聯最需要的東西來啊!據拉夫羅夫教授說他根據中國同誌提供的資料在秋明地區進行第一階段的勘測,發現這一地區極有可能有大油田,光是這一條就讓蘇聯受益無窮了,更別提中國同誌還低價向蘇聯出售了好幾台晶體管計算機————沒錯,在蘇聯看來,花三倍重量的黃金才能買到一台的晶體管計算機確實是低價出售!這可是軍國利器,別的不說,有了它,蘇聯的核武器研究項目可謂進展神速!最美妙的是中國擁有四億人口,而且在可以預見的將來,這一數字還得高速增長,這意味著什麽?這意味著龐大的市場啊!延安雄心勃勃要把中國從農業國家變成工業國家,這就意味著這個國家對大型機械、能源的渴求是沒有極限的,而蘇聯最不缺的就是這些!這麽完美的哥們,讓他們占點便宜又如何?

  蘇軍就對德軍形成了合圍,現在德軍已經沒有力氣廝殺了,一個個捏著傳單坐在地上發呆,完全是你愛打就打,愛殺就殺的頹廢樣,實在讓人難以相信,在幾個小時前他們還攻勢淩厲打得蘇軍節節後退。朱可夫元帥派出軍使,帶去他的親筆信,勸說凱塞林元帥投降。他在信中寫道:“你們已經盡軍人的職責,用實際行動捍衛了德國軍人的榮譽,並且贏得了蘇聯的尊敬。但是戰爭已經結束,繼續廝殺下去毫無意義,秉承著人道主義精神,我希望你們能體麵地放下武器向我們投降,以免繼續流血,我保證你們可以獲得日內瓦公約的保護。如果你們繼續負隅頑抗,強大的蘇聯紅軍將會把你們徹底輾碎,片甲不留!”

  幾個小時後,凱塞林元帥通過臨時拉的電線打電話給朱可夫元帥,在電話中表示萊茵蘭軍團及從比利時戰場撤回來的德軍可以向蘇軍繳械投降,條件是蘇軍必須保證他們在戰爭結束之後不會受到虐待,不會被拉到蘇聯去服苦役,同時保證蘇聯占領的德國城市的平民生命財產安全,尤其是最後一條,沒有商量的餘地,如果蘇軍不能作出承諾,“我們將持槍死戰到底,直到打光最後一發子彈,流幹最後一滴鮮血!”

  朱可夫元帥說:“這些我都可以答應你,我甚至可以代表蘇聯向你承諾,不會把萊茵蘭軍團的將領、軍官引渡給美英法等國,你們在放下武器之後便受到蘇聯的保護。”

  凱塞林沉默片刻,說:“那麽……萊茵蘭軍團願意向蘇聯繳械投降。不過,我還有一個要求,一個私人的要求。”

  朱可夫元帥問:“什麽要求?”

  凱塞林說:“我要見一個人!”

  這個要求無法滿足,因為凱塞林本人也不知道他要見的人的相貌、國籍。他隻知道那家夥是個膽大包天、神通廣大的軍火販子,能無視盟軍的重重封鎖將海量的裝備和物資販運到意大利,跟德軍進行交易,前前後後從德國手裏賺走了三百多噸黃金。他還知道那家夥在軍事指揮方麵極具天賦,獨當一麵可能不行,但絕對是一個極為優秀的參謀,C集團軍群橫掃意大利、德軍席卷比利時,都是大量采納了他的建議,才取得了如此輝煌的戰果。但具體到那個人的身份、相貌、國籍、背景等等最為關鍵的信息,他一無所知,以至於朱可夫元帥一度在懷疑他是不是在故意給自己出難題。但凱塞林堅稱這個人千真萬確的存在,他不知道是出於什麽樣的目的,毫無預兆地出現在意大利,成就了德軍在二戰末期的輝煌,然後又突然人間蒸發,直到德軍戰敗都沒有再出現。

  “你們所使用的戰術與他慣用的戰術如出一轍。”凱塞林元帥這樣說道。

  朱可夫元帥心裏一動,沒再說什麽,隻是將這一情報緊急上報斯大林。

  在得到朱可夫元帥的承諾之後,喪失了鬥誌的萊茵蘭軍團在凱塞林元帥的帶領下,向蘇軍繳械投降。據接受萊茵蘭軍團投降的蘇軍將領說:“這些德國軍人直到投降的那一刻仍然努力讓自己看起來精神抖擻,鬥誌昂揚,用這種方式在維護著德國軍隊最後的尊嚴。”

  萊茵蘭軍團投降意味著德國境內最後一支可以與蘇軍和美英盟軍正麵對攻並且占上風的戰略集團不複存在,柏林之戰,蘇軍大獲全勝。

  二十四小時後,被蘇軍圍困在庫爾蘭半島的德國庫爾蘭集團軍群繳械投降————在庫爾蘭半島尚有將近三十萬德軍,由於蘇聯海軍無法威脅到德軍海上補給線,因此被三麵包圍的德軍可以通過海運源源不斷地獲取補給,堅守住防線,直到戰爭結束蘇軍都無法將其殲滅,這是蘇軍唯一一塊直到戰爭結束都沒能收複的領土。不過這也跟蘇軍的戰略有關,被三麵合圍的庫爾蘭集團軍群無法再對蘇軍下一步的軍事行動構成任何幹擾,蘇軍也就懶得再付出十幾萬人的傷亡去攻打庫爾蘭了,讓德軍充當戰場上的旁觀者好啦!

  又過了二十四小時,被圍困在布拉格的八十五萬德軍向蘇軍繳械投降;這支軍隊是德軍在本土以外最為強悍的一支部隊,它的投降意味著德國在歐洲有組織的軍事行動徹底終結。

  同一時間,駐紮在挪威的德軍向蘇軍繳械投降。挪威是德國苦心經營的占領區,這裏出產的鐵礦關係著第三帝國的生死存亡,因此德國在巔峰時期駐挪威軍隊達到三十萬以上,哪怕是在蘇軍攻入本土的情況下,也沒有調動這支部隊回國參戰。可惜的是,這支強大的部隊沒能發揮任何作用,便放下了武器。相信接到向蘇軍繳械投降的命令時,駐挪威德軍的心情一下很苦澀吧?不過,由於挪威地廣人稀,蘇軍一時也顧不過來,所以有些駐紮在北極圈氣象站的德軍在幾年後才接到投降的命令,他們算是最後投降的德軍士兵了。

  緊接著,駐紮在哥本哈根的德軍向蘇軍繳械投降;

  在魯爾廢墟中,莫德爾元帥吞槍自盡,幾萬殘軍走出廢墟,向盟軍投降;

  在比利時和荷蘭地區的德軍相繼向盟軍投降;

  意大利宣布向盟軍投降;

  ……

  至此,第三帝國最後一點軍事力量業已灰飛煙滅,不複存在。一戰失敗的屈辱讓德國刻骨銘心,魯爾工業區被占和高昂的戰爭賠款讓德國人內心充滿了仇恨,而仇恨的毒汁澆灌著法西斯這顆罪惡的種子,最終開出了致命的毒花,把整個歐洲變成了血海。第三帝國在仇恨中誕生,從那個小胡子奪取最高權力的那一刻開始便矢誌向全世界複仇,為此他發動了一次次戰爭,將整個歐洲大陸都卷入戰火之中……最後,他和他一手締造的第三帝國,也被他一手點燃的戰火燒成了灰燼,正應了那句話:多行不義必自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