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二一 災難開端
作者:流光飛舞      更新:2021-12-21 10:34      字數:3288
  丘吉爾兩腳帶風走進三軍司令部,那張胖乎乎的臉像個曬幹了的黑土豆似的皺成一團,三軍司令部裏的高級參謀們噤若寒蟬。

  丘吉爾一直指責希特勒和墨索裏尼是大獨裁者,其實“獨裁者”這頂大帽子扣到他自己頭上更合適一些。這個胖子上台後不久便利用遠征軍在法國慘敗之機,將整個國家轉入戰時體製,隨後出台種種政策,將權力全部抓在自己手中,整個英國就是他的一言堂,他一道命令可以發動最惡心的“弩炮”計劃,一舉摧毀了法國海軍主力,以免這些戰艦落入德國之手;他一道命令可以讓加拿大軍隊來一次送死式的登陸行動,一下子就搭進去了幾千條人命然後雲淡風輕地說“為後來的諾曼底登陸積累了經驗”,別人是過河拆橋,他是直接拿橋填河。沒有人能質疑他的決定,哪怕是英國國王也不行……在他出台種種匪夷所思的政策,下達一道道坑死盟友不償命的命令的時候,希特勒還在為工業部不聽招呼而大動肝火,墨索裏尼則被國內的反對勢力搞得焦頭爛額,換句話說,他在英國的權力比有著大獨裁者之稱的希特勒和墨索裏尼還要大!

  這一切英國人都看在眼裏,所以二戰一結束就讓他滾蛋下台,理由是他“有成為獨裁者的可能”,其實英國人想說的是,他何止是有成為獨裁者的可能?都他媽當了好幾年獨裁者了!丘吉爾下台的時候還能故作瀟灑的說一句“這就是我想要的民主”,但英國人心裏的怨氣可不是那麽容易被他的厚臉皮給消磨掉的,沒有人會忘記,在二戰接近尾聲的時候,這條瘋狗為了保住自己的權力策劃了一個可怕的陰謀,準備出動接近五十個師的龐大兵力對西歐蘇軍進行軍事打擊,在這一行動夭折之後又發表鐵幕演講,將全世界拖進了冷戰的深淵,所以在他晚年,英國媒體在參加他的生日聚會的時候送了他一幅畫像作為生日禮物,畫上畫的不是他在二戰時指揮若定的英姿,而是他中風之後半身不遂的狼狽。丘吉爾在下台前曾經說過:“對偉大人物不懷感激之情是一個偉大民族的標誌。”在接過畫像的那一刻,不知道他是否還為英國這個“偉大民族”的標誌而自豪。不過現在二戰還沒有結束,他還要十幾年之後才中風,所以現在可沒有人敢給他送中風偏癱的畫像,將軍們在他麵前都必須打起十二分精神來。

  “情況怎麽樣了?”他盡量保持平靜,但不滿已經掩飾不住了。

  一位將軍沉聲說:“亞曆山大上將報告,在今日淩晨兩點左右,德軍對他們發動了大規模空襲,大批轟炸機不斷起飛轟炸,一直持續到今天中午……上將表示德軍動用了一種飛行速度極快的轟炸機,他們無法攔截!”

  丘吉爾麵色越發的陰沉:“損失情況如何?”

  一位高級參謀硬著頭皮說:“截止到目前為止,盟軍已有八個空軍基地被德軍摧毀,至少六百架戰機不是在地麵被炸毀就是倉促起飛之後被擊落……隨後德軍機群襲擊了那不勒斯和安齊奧,一舉擊沉了我軍兩艘戰列艦,兩艘戰列巡洋艦,四艘重巡洋艦,四艘護航航母……”

  丘吉爾的臉越來越黑,麵部肌肉微微抽搐著,活像一頭發怒的獅子。他咬牙切齒,破口大罵:“亞曆山大將軍是怎麽回事,他的心思都用在意大利娘們身上了是吧,德國佬這麽大規模的空襲,他居然一點防範都沒有!無能,無能!就算是一名排長坐在他的位置,指揮也比他強得多!”

  他這麽憤怒是有原因的:德軍炸毀的戰機和戰艦絕大多數都是英國的,尤其是那兩艘戰列艦,兩艘戰列巡洋艦和四艘護航航母的損失,讓他肺尖都疼了!據亞曆山大將軍報告,德軍動用了威力巨大的無線電製導炸彈對艦隊發動攻擊,這種炸彈隻要一兩枚便能重創甚至擊沉一艘戰列艦,戰艦一旦被擊中,水兵很少有逃生的機會————去年羅馬號戰列艦被擊沉,一千兩百多名水兵死亡的悲劇已經證明了這一點,德國佬大量使用這種炸彈攻擊英軍戰艦,英軍水兵死傷自然是極其慘重的,起碼有六千名水兵戰死,這樣的損失著實有點兒嚇人了,丘吉爾不發火才叫見鬼!

  將軍們不敢說話,任由這個胖子在那裏把拐杖戳得地板震天響。丘吉爾一向是以笑臉迎人,哪怕是對方將他罵得狗血淋頭也是這樣,但是這一次他真的笑不出來了,他兩眼幾乎要噴出火來,喋喋不休的咒罵著失職的將軍們,咒罵著該死的德軍,這家夥口才一流,也正因為這樣他才罵得精彩紛呈,讓人大開眼界。發泄了一通之後他才冷靜下來,臭著一張臉說:“德國佬發動這次空襲絕不是心血來潮,他們肯定要大舉反擊的……告訴亞曆山大上將,給我嚴防死守,一定要將德國佬揍回去!”

  話音未落,通信官拿著一份電報衝了進來,失聲叫:“報告,前線來電:德軍的第14集團軍突然大舉出動,對美第5集團軍發動了猛烈進攻,第5集團軍有兩個團陷入了重圍,防線快要崩潰了!”

  所有人倒抽一口涼氣。就算德國佬是在第一輪空襲開始之後便發動進攻,到現在也才不到十個小時吧?短短十個小時之內便擊破了美軍的第一道防線,合圍了美軍兩個團?這動作也太快了吧!?

  丘吉爾的眉頭倏地擰緊,一個大大的問號冒了出來:

  為什麽他們選擇的是美國第5集團軍?

  為什麽德軍選擇的是美國第5集團軍,而不是實力要弱一籌的英國第8集團軍?

  原因很複雜,也很簡單。說得複雜一點是因為美軍事實上已經突破了哥特防線,快要捅到阿爾卑斯山山口去了,而英國第8集團軍的進度遠沒有這麽快,所以美國第5集團軍對德軍的威脅更大,必須先將他們打回去,拔掉這根尖刺;說得簡單一點,則是……

  “因為英軍極有可能會作壁上觀,放任我們重創美國第5集團軍!”在前線指揮部,麵對將領們的疑問,凱塞林元帥給出了答案。

  有將軍不信:“這不大可能吧?美英可是盟友,而且美國對英國有救命之恩,英國能撐到現在離不開美國的支持,英國佬敢在美軍有難的時候袖手旁觀?”

  凱塞林元帥冷笑:“他們有什麽不敢的?英國佬都讓我們揍得搖搖晃晃了,還在做著製衡歐陸、維護日不落帝國的榮光的美夢!為了保住英國在歐洲的影響力,他們可以不顧波蘭人的死活煽動隻有步槍、手槍和手榴彈的波蘭人發動華沙起義試圖在蘇軍人困馬乏無力進攻華沙之際扶持一個親英的波蘭政府,為了保住英國在亞洲的殖民地他們可以毫不手軟地炸掉原本應該提供給中國遠征軍的彈藥物資害得入緬作戰的中國遠征軍一敗塗地……英國佬的私心味,在二十公裏開外都能聞得到!這場大戰將整個歐洲都給打了個稀巴爛,本土一直沒有被卷入戰火中的美國乘勢崛起,取代英國成為世界第一強國的趨勢已經不可逆轉,你們以為英國人就甘心乖乖的讓出世界霸主的地位麽?不,我太了解英國佬了,隻要還有一絲希望,他們都絕不會放棄,就算沒有希望了,他們也會千方百計給美國添亂拖後腿,能讓美國人多流一加侖的鮮血對他們來說都是好的!我敢跟你們打賭,我們全力進攻美國第5集團軍的話,至少三天之內英國第8集團軍不會作出任何反應!”

  在凱塞林元帥侃侃而談的時候,德軍針對美軍的大反擊開始了。

  負責收拾美國第5集團軍的是德國第14集團軍。連續幾個月以來第14集團軍一直在敗退,他們在安齊奧戰場損失了太多太多技術裝備和優秀的軍官、老兵,而第5集團軍卻擁有近乎無窮無盡的兵員補充、裝備物資,碰到這麽個光靠消耗就能耗死你的對手,第14集團軍除了逐步後撤之外還有什麽法子可想?但是戰場上沒有什麽是一成不變的,諾曼底登陸前,盟軍從意大利戰場抽走了七個師的精銳,第5集團軍也不例外,被抽走了大批精銳之後,第5集團軍的實力不可避免的打了個很大的折扣,隨後又是持續數個月的攻堅讓第5集團軍的兵力、物資都損失慘重,眼下的第5集團軍,狀態真的是糟得沒法再糟了……非要打個比方的話,就跟打過三七線後的誌願軍差不多,當然,他們還沒有慘到雪水攔炒麵的地步。反倒是第14集團軍,連續兩個月來得到了大批技術裝備和物資補給,很多被打殘了的單位得到了補充甚至加強,那些在安齊奧戰役之後倉促補充給第14集團軍的部隊也在一係列的防禦戰中得到了充分的磨練,可以說,第14集團軍的戰鬥力已經恢複到全盛時期,此消彼長之下,美軍想不倒黴都不可能了!

  投入到對美第5集團軍的大反擊的主力是德國第14集團軍第16裝甲擲彈兵師,經過兩個月的努力,這個裝甲擲彈兵師已經擁有上百輛坦克,其中五十輛是配備57毫米口徑主炮的豹式坦克,此時這支部隊已經被秘密調動至距離美軍防線不足三公裏遠的森林之中,就等著信號彈升起了。

  美軍前線的氣氛緊張到了極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