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一一 調兵遣將2
作者:流光飛舞      更新:2021-12-21 10:34      字數:3752
  第8師團被調入關,完全是一個意外。

  曆史上,第8師團在1944年7月便被派往菲律賓,按照原來的曆史進程,現在第8師團正在呂宋被美軍換著姿勢吊打,苦不堪言,但是薛劍強這個變數的加入改變了這一切。在這個坑貨的幫助之下,敵後抗日武裝力量蓬勃發展,很多遊擊區跟吹汽球似的飛速擴大,尤其是冀熱遼軍區,在六月份攻入遼西,接連顛覆了六列軍列,拿下了二十幾個屯子。關東軍反應迅速,立即調集了一個聯隊隊的兵力發動反擊,雙方在遼西腹地狠狠的惡戰了四天,僅僅四天,該聯隊便死傷了六百人,最後還是讓冀熱遼軍區攻入遼西的那個團護送著解救出來的老百姓撤回了熱河。這場惡戰讓關東軍為之震驚,他們加大了對冀熱遼軍區的情報工作,搜集到的情報讓他們倒抽一口涼氣:八路軍大批精兵強將正源源不斷地匯集到冀熱遼軍區,估計再過三個月冀熱遼軍區就將擁有不少於三萬精兵銳卒了,而且裝備也在飛速更新,甚至組建了重炮部隊!關東軍作出的判斷是:八路軍正從遊擊戰向正規作戰轉變,有能力以熱河為跳板對滿洲發動一場類似百團大戰的猛烈攻勢!滿洲是日本的心肝寶貝,萬萬不容有失,為防萬一,關東軍要求將第8師團留下來————為了支援太平洋戰場和華中戰場,關東軍的主力師團已經被抽調得差不多了,留下的師團大多是中日戰爭爆發之後才組建的,戰鬥力比起常設師團來差了一截,必須留下一個主力師團充當定海神針。冀熱遼軍區對遼西的襲擊也讓大本營高度緊張,滿洲是稱得上是侵華日軍最後一塊淨土,日本最後的希望所在,如果被八路軍攻入滿洲,將滿洲變成第二個山東,那他們就完蛋了!

  於是,第8師團被留了下來,準備對冀熱遼軍區發動一次大掃蕩。還沒等他們動手,陝甘寧盆地發現三個大油田的消息傳了過來,即將發動的大掃蕩被緊急叫停。隨著延長油田、長慶油田和榆林油田更多的情報傳出,所有人都意識到,日本即將迎來扭轉局勢的轉機,隻要拿下這三個大油田,日本的貧油症就能不藥而愈,那些因為缺油而動彈不得的軍艦、戰機將得到充足的油料,重新馳騁沙場,國內漸漸陷入癱瘓的機器也可以重新開動,重新為帝國士兵生產出大量武器裝備!這一下,不光第8師團不能去太平洋戰場,就連去了太平洋戰場的第9師團也被調了回來,崗村寧次都還沒有下定決心攻打陝甘寧盆地,關東軍就作出了決定:這三個油田,他們要了!所以,當崗村寧次要求從關東軍抽調三個師團入關的時候,關東軍想都沒想就同意了,煙台之戰的硝煙還沒有消散,第8師團的先頭部隊便登上列車風馳電掣的經北京、張家口駛向包頭,原本從太平洋戰場回防台灣的第9師團也冒著被美軍潛艇伏擊的危險北上駛向天津。

  京張鐵路和京哈鐵路一時間變得異常繁忙,每個車站都集結著大批士兵和裝備準備上車,每隔幾分鍾就會有一列列車從車站裏開出或者進站,負責調度的工作人員累得隻想切腹!當然,最苦的還是老百姓,沈陽、長春、錦州等地很多青年被抓去當苦力,每天在車站工作十五個小時以上,動作稍稍慢一點就要挨鞭子,每天都有人活活累死或者被刺刀捅死。

  平漢鐵路同樣熱鬧非凡,日軍的精銳第36師團剛打完豫湘桂會戰,氣都還沒有喘勻便接到了轉調張家口,準備參與陝甘寧戰役。這道命令讓第36師團頗有怨言,他們從湖南一路衝到廣西,長達數月的苦戰讓他們損失相當大,更疲憊不堪,還來不及休整又要投入到一場大戰中去,真當他們是鐵打的麽?不過崗村寧次也不是不近人情,他給第36師團的任務是在戰役的第一階段充當戰略預備隊。在這個階段,日軍將沿著河套平原作大迂回側擊,奪取寧夏,順便打掉大青山支隊,對陝甘寧盆地形成弧形包圍,這一階段的戰事可能要持續一個月,而作為主要打擊對象的寧馬在日軍眼裏就是個弱雞,隻要一個師團就能將他們給掃了,完全用不著戰略預備隊,也就是說,第36師團將獲得長達一個月的休整期。

  朱老總的判斷完全正確,日軍真的將河套平原當成了主戰場。本來日軍跟離他們最近的榆林油田也就一河之隔,可謂近在咫尺,渡過黃河便能攻入榆林,但是洶湧澎湃、水流湍急的黃河讓日軍架設浮橋的工程進展極其艱難,而對岸八路軍的河防牢不可破,很顯然,大兵團強渡黃河直接攻入榆林是非常困難的,地理條件的製約迫使崗村寧次不得不舍近求遠,將更適合大兵團展開的河套平原作為主要突破口。

  第8師團、第9師團、第36師團,再加上原來就駐紮在包頭的日本第3裝甲師團,河套平原方向一下子就集結了日本四個甲種師團,巧得很,這四個師團都出自關東軍,這次戰役幾乎可以說是關東軍的單方麵表演了。

  當然,關內的部隊是不會允許這麽大一場戰役變成關東軍單方麵表演的,日本快讓貧油症給逼瘋了,拿下三個油田對日本的意義怎麽高估都不過份,這可是赫赫戰功啊,比擊潰一百萬重慶軍還要大的戰功!日本第11軍、第1軍、第12軍都積極行動,調遣兵員、物資、彈藥裝備,一番折騰下來,所調集的兵力遠遠超過了八個師團。崗村寧次對此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他有預感:此次戰役將是他所經曆的最艱苦的戰役,八個師團,隻怕遠遠不夠,所以還是趁著重慶軍被打得靈魂出竅,幾個月內都搞不出大動作之機,盡量多調集一些兵力好。

  調集重兵進攻陝甘寧盆地等於跟八路軍和新四軍決戰,這百萬在抗戰烽火中磨練出來的紅色勁旅就算用石頭砸用牙齒咬也不會讓他們輕易攻入根據地的,崗村大將必須提前作好麵對一場規模空前的血戰的心理準備。

  日本海軍對此也很感興趣。雖說現在的日本海軍差不多隻比死人多一口氣了,但他們手裏還有不少戰艦,不少飛行員和飛機,隻要能得到足夠的燃料,這些戰爭機器就能順暢地運轉起來,日本那早已崩潰的飛行員培訓體係也能複蘇————由於缺乏燃油,日本飛行員的培訓時間是兩大陣營中最短的,哪怕是被當成消耗品來用的蘇軍飛行員的訓練時間都比他們長得多,自然而言,日軍飛行員的生命也是最短暫的。正因為看到這麽多好處,海軍難得的主動地跟陸軍合作了一把,提出願意從太平洋前線抽調一批零式戰機和一百名水平相對較高的飛行員回來,確保陝甘寧戰場的製空權。同時他們還可以派出一些戰列,配合陸軍收複煙台、威海,解除八路軍對大連港的威脅,如果有需要,他們甚至可以從太平洋戰場抽調一部份兵力回來參與地麵戰事。海軍之所以許下這樣的承諾,是因為他們很多重兵防守的島嶼被美軍用蛙跳戰術跳了過去,堅守島上的日軍根本就夠不著人家,隻有留在那裏挨餓的份,與其讓那些士兵繼續在太平洋挨餓,還不如設法將他們撤回來投入中國戰場,去奪取日本急需的石油。

  算上海軍所承諾的兵力,崗村寧次可以動用的兵力已經多達十五個師團,比起徐州會戰來還要多得多。當然,世界上沒有免費的午餐,海軍下了血本,自然是要回報的,奪取油田之後,所得的石油少不得要分海軍一半,陸軍還得包運。崗村寧次有點不樂意,但形勢實在危急,海陸之間那點矛盾還比不上日本的生死存亡來得重要,所以他捏著鼻子同意了海軍相對要苛刻的要求————不同意不行,沒有海軍幫忙,他連第9師團都運不過來。

  至此,日本陝甘寧戰役的作戰序列基本完成,分別是:

  第3坦克師團

  第8師團

  第9師團

  第37師團

  第34師團

  第68師團

  第69師團

  第110師團

  騎兵第4旅團

  獨立混成第2旅團

  這些兵力將直接投入到山西和河套地區,對陝甘寧盆地實施兩麵夾擊。

  在重兵打擊陝甘寧盆地的同時,對華北八路軍的打擊也不能放鬆,否則他們必定會將日軍的大後方攪個天翻地覆,因此來一輪大掃蕩是勢在必行的。為此崗村寧次又準備了七個師團:

  第35師團

  第116師團

  第70師團

  第58師團

  第37師團

  第39師團

  就連一向獨立於派遣軍司令部之外的第23軍也跳出來,友情貢獻了一個甲種師團:第22師團。

  計劃投入作戰的日軍戰機多達三百架。

  很顯然,日軍是想以絕對優勢,以泰山壓頂之勢一舉擊摧毀陝甘寧抗日根據地,奪取油田,如果可以的話,再乘勢打垮八路軍和新四軍,讓他們消停幾年就再理想不過了。如果不看那幹癟的物資儲備,光看作戰序列和番號,每一位日軍將領都會騰起一股勝利唾手可得的自信,十五個師團,足夠他們再打一場橫跨數省的大會戰了,一直在打遊擊的八路軍和新四軍,再怎麽頑強也不可能頂得住這雷霆之擊的!

  作戰序列很激動人心,作戰構想更是讓人熱血沸騰,但那寒酸的物資儲備卻讓崗村寧次有種吐血的衝動。按照他的構想,這場大戰應該盡快打響,越快越好,搶在美國空軍和重慶軍精銳投入到這個方向之前動手,以秋風掃落葉之勢將油田拿下,這一思路無疑是正確的。但是物資儲備拖了他的後腿,就算他把自己的骨頭都拆了賣掉,也不可能在短時間內湊足支撐十五個師團長時間作戰的物資。沒有辦法,隻能從關東軍調,同時跟海軍溝通,讓海軍將一部份原計劃用於太平洋戰場的彈藥物資轉運到中國戰場來————剛打完豫湘桂戰役的派遣軍就有這麽苦逼。雖說關東軍和海軍都很好說話,但是轉調物資真的需要時間。

  時間,時間!

  時間就像一條狂犬,追在侵華日軍後麵狂咬,毫不留情。

  日軍隻能拿出一百二十分幹勁來,一天當兩天用,爭分奪秒。大量原本要從東北運回國內,或者從日本運往太平洋戰場的兵員物資被轉調至華北,為了奪取油田,日軍真的是豁出去了!

  延安似乎對這一切一無所知,他們仍在興致勃勃地猛打油井。12月16日,一個好消息傳遍了全國:榆林定邊縣打出了一口高產油井,當日噴出石油多達一百五十噸!

  日軍眼珠子都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