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五六 食品換飛機
作者:流光飛舞      更新:2021-12-21 10:32      字數:3716
  “尊敬的斯大林同誌:

  我們已經順利抵達延安,受到了很好的待遇,同誌們的精神都異常飽滿,隨時可以展開工作,請勿擔憂。

  哦,剛剛說到我們受到了很好的待遇,對吧?是的,待遇太好了,好得我們的心都有點兒不安。中國同誌們為我們提供了潔淨舒適的住所,水電一應俱全,還有豐盛的食品。就在一個小時前,我們剛在他們的飯堂裏吃了享用了一頓盛宴,其中的牛肉(牛肉罐頭)、魚肉(鯉魚罐頭)、加了很多配菜的炒飯(什錦炒飯,一百多塊錢一大麻袋)、紅腸、臘肉、雞蛋肉卷,甚至,還有月餅,我們最喜愛的紅菜湯也不缺乏。是的,真的是太奢侈了,就算是克裏姆林宮現在恐怕也很難拿得出如此豐盛的菜肴來招呼客人了吧?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他們的月餅,小小的一塊,吃起來很香很甜,每咬一口你都會感覺到強大的能量正源源不斷地注入你的身體,隻要吃一塊就能支撐六七個小時的高強度體力勞動,如果我們的紅軍戰士能隨身攜帶幾塊這樣的口糧,想必會戰鬥力大增。中國同誌們真的太熱情了,他們那麽困難,還拿出這麽多好東西來招待我們,這讓我們覺得很過意不去。

  中國同誌按照蘇聯的水準向我們支付薪水,哦,不,他們支付的薪水甚至比蘇聯的還要高一點,達到了每個月一百五十盧布。我本人領到的是最高的,每個月二百五十盧布,還有五十盧布的補助。他們所發行的鈔票印刷異常精美,而且麵額齊全,一分、兩分、五分、一角、兩角、五角、一元、二元、五元、十元,據說最高麵額是五十元,但這麽大麵額的鈔票我暫時還沒有見過,想必是跟過去的百元美金一樣,僅在銀行之間流通,作為結算債券的一種吧。我已經收集了一整套貨幣,從一分到十元都有,托飛行員帶回莫斯科,希望國家可以組織技術人員進行研究,這些貨幣的印刷技術真的非常高超,值得學習。

  然後我必須說說中國同誌們。他們絕大多數人都很瘦,營養不良,就連他們的士兵和幹部也不例外,據說哪怕是前線的將軍,也經常以紅薯、野菜為食,異常艱苦。最近他們突然獲得了強大的援助,從武器到食品再到工業設備,一應俱全,很難想象是哪個國家如此慷慨,一次性給予他們這麽多援助。這些援助極大地改善了蘇區的局麵,食品危機已經徹底解決,副食品和各種生活用品的供應空前地充足,讓這些飽受饑寒之苦的布爾什維克們極為振奮。他們雄心勃勃地製訂了一個類似五年計劃的建設項目,計劃在五年之內在這個小小的蘇區建起兩個煉油廠,三個煉鋼廠,四個火電廠,一個水電站,三個化肥廠,五個水泥廠,十個紡織廠,十個煤炭廠……形成每年提煉原油十五萬噸、生產鋼鐵十五萬噸、發電一千萬千瓦時、年產化肥十萬噸、水泥五十萬噸、布匹三百萬米、煤炭三百萬噸的工業能力。此外應該還有一些軍工項目,但他們實施了嚴格的保密,還沒有對我們開放,我們暫時還不知道具體內容。任何人看到這份計劃,肯定會嘲笑他們異想天開,做白日夢,但是看得出,他們是認真的,而且正在以極高的熱情和效率投入到這些項目中去,為了緩解上馬大量建設項目造所帶來的人力不足,他們不惜從前線抽調部隊回來,顯然,楊家嶺那位傑出的領袖深深地意識到,抓住這一次機會搞好工業建設遠比在華北戰場跟日軍曠日持久地拚消耗要重要十倍。我帶領工作組前去視察他們的油田,吃驚地發現鑽井所需的設備已經全部到齊了,工人們正在日籍技術專家的帶領下將這些設備組裝起來,準備開鑽,根本就不管煉油廠那邊的進度。看著他們,我仿佛回到了十年之前的共青城工地,那時我們跟他們何其的相似:激情似火,雷厲風行,有著用不完的勁。我對他們的選址進行了初步的分析,不得不承認他們找對了地方,那裏確實有很高的幾率可以打出旺井,甚至是自噴井,看來他們擁有真正的石油勘探專家,或者得到了外國頂尖的石油勘探專家的幫助。

  總體而言,我們在這邊的工作是相當順利,生活也很舒適,我們都很喜歡這些中國同誌,因為他們是那樣的年輕、好學,精神飽滿,仿佛朝陽一般。同誌們都已經以十二分的熱情投入到工作中去,每天工作到盡興,然後帶著一身疲憊回來,拿出從他們的小賣部買來的烈酒和肉,開懷暢飲。據他們反映,他們的學生學習的速度非常驚人,如同一塊塊放在沙漠裏暴曬了好幾年的幹海綿,近乎貪婪地從他們身上汲取知識。工人們工作也非常認真,再苦再累也不會有半句怨言,吃苦耐勞這四個字,在他們身上得到了完美的詮釋。這是一個很有活力,很有希望的政權,這就是我的結論。

  另:中國同誌手裏的一些好東西,比如說那種小巧而耐用,往插座一插就發會出柔和如日光的光芒的燈泡,非常明亮而且省電。還有電飯煲、電磁爐、電熱扇以及那種吃一塊就能頂七八個小時的月餅,都是極其實用的,我每樣都買了幾件,托飛行員一並帶回去,希望斯大林同誌能組織專家進行研究,那裏麵有很多技術值得我們學習……”

  這是拉夫羅夫寫給斯大林的信。作為蘇聯有名的地質專家、石油勘探專家,這個老頭子多次得到斯大林的親自接見,直達天聽那是尋常事耳。現在斯大林就坐在辦公室裏,饒有興趣的看著他的信,而那些訓練有素的特工們正在反複檢查著拉夫羅夫寄回來的幾件電器。拉夫羅夫當然不可能害斯大林,但是小心無大錯,事關國家領導人的安全,馬虎不得。

  信已經看完了,斯大林將它遞給貝利亞,等後者看完之後問:“你怎麽看?”

  貝利亞謹慎地說:“拉夫羅夫教授是著名的實幹派,最討厭的就是誇誇其談,能得到他這般誇讚,想必是對中國同誌的表現十分滿意了。”

  斯大林說:“是啊,這個古板的老頭子,他的足跡遍及整個蘇聯,見過的人多了去了,極少有人能得到他這麽高的評價。”捏著下巴若有所思:“看樣子我有點小看中國同誌了啊……要不要派一個級別高一點的人到延安去調查一下,以掌握更真實的情況?”

  貝利亞說:“這樣做會引發外交風波的,斯大林同誌。這段時間重慶政府已經通過外交部向我們提出多次抗議了。”

  斯大林冷笑:“什麽時候輪到他們衝我指手劃腳了?”

  鋼鐵大叔對外交的看法其實很簡單:外交這玩意兒就是一門扯淡的藝術,沒卵用。如果你實力比我強,我跟你談判也沒用;如果我實力比你強,也就用不著跟你談判了,直接瞄準了懟過去!所以得知老蔣因為蘇聯跟延安突然接近而跳起來抗議之後,他隻是不屑的笑笑。

  不得不說,生死看淡,不服就幹……老蔣、老美、阿三、南越……連蘇聯都被幹了。

  貝利亞堅持自己的看法————斯大林喜歡聽話的人,但是不喜歡應聲蟲,在適當的時候提出一點反對意見是很有必要的:“我認為暫時還是不要派級別太高的人過去,因為這樣會讓中國同誌產生一些不恰當的聯想。”

  斯大林沉吟片刻,說:“那就等白俄戰役結束之後再說吧。貝利亞,你多關注一下延安這邊,我對此很感興趣……對了,拉夫羅夫同誌送回來的食品呢?”

  貝利亞說:“幾個小時前就安排兩位同誌試吃了,他們說非常美味,營養豐富,尤其是那個月餅,正如拉夫羅夫同誌所說,吃了一塊幾個小時都不會餓。”

  斯大林說:“拿一塊過來讓我嚐嚐。”

  馬上就有一塊軍用月餅送了上來。

  斯大林嚐了兩小塊,連聲稱讚。軍用月餅含糖量偏高,中國人對此可能有點兒不適應,但是對蘇聯人來說那就是美味無比了————蘇聯人的飲食一向偏向於高熱量、高糖份,做菜的時候油和糖跟不要錢似的用,各種巧克力、糕點之類的甜品簡直就是毛妹的致命殺手,離了這些玩意她們都活不下去了,所以這玩意跟蘇聯人的口味簡直天打雷劈一樣合拍。他一連吃了好幾小塊,明明沒有吃多少東西,感覺肚子就飽了,渾身滿是力氣,估計幾個小時不吃東西都不成問題了。他笑著對貝利亞說:“果然是好東西,比我們的黑麵包強多了啊。”

  貝利亞說:“那我們是不是可以跟中國同誌溝通溝通,看能不能從他們那裏買一點運回來,作為我軍的口糧甚至傷殘軍人的福利?要知道,這些年同誌們的胃可被加了大量劇末和礦粉的黑麵包折磨得太狠,也該吃點好東西了。”

  斯大林說:“嗯,這個就不用再額外派人去了,讓拉夫羅夫跟他們談判,看能不能引進……我們的運輸機送人送資料過去之後每次都空艙返回實在太浪費了,多少要帶點東西。”

  於是,拉夫羅夫很快就找上了陳部長,商量購買軍用月餅的事宜。談判出乎意料的順利,陳部長一口答應下來,不過他們不要錢,要運輸機,裏-2運輸機,而且是武裝型號的,估計是拿去當轟炸機用。斯大林對此也沒什麽意見,裏-2運輸機的生產已經接近尾聲,最多明年就該停產了,然後逐步退役,換裝更優秀的運輸機,這幾千架裏-2怎麽安排就成了大問題,有人願意拿出蘇聯需要的東西來換,就換嘍!

  月餅換飛機的生意就做起來了,越做越興隆。八月份的時候,蘇聯紅軍一些精銳部隊就吃到了這種香甜的軍用口糧,讚不絕口。

  然後吃過的紅軍士兵十個有九個拉肚子,倒不是月餅的質量問題,實在是肚子沒什麽油水,驟然吃了這樣的好東西,有點反應再正常不過了。中國產的紅星二鍋頭也開始出現在前線,每次戰鬥總能看到很多毛子蹲在戰壕裏,飯盒裏裝著小半飯盒的紅星二鍋頭,就著半塊軍用月餅一頓狂飲,喝得醉醺醺的,然後哈著酒氣打著飽隔,衝鋒號一響立即端著莫辛納甘躍出戰壕烏拉……

  這是中蘇之間展開的最早的貿易,蘇聯得到了他們急需的優質軍用食品,中國則得到了自己渴望的飛機。到1945年,中國已經用烈酒和食品從蘇聯換到了整整八十架裏-2運輸機,絕大多數都是當轟炸機使,炸得敵軍血肉橫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