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四二 生命不息,折騰不止
作者:流光飛舞      更新:2021-12-21 10:31      字數:3238
  雖說那封信看著著實受罪,但薛劍強和蘇菲安然無恙卻是天大的好事,這意味著事實製訂的計劃可以繼續。延安充分發動人手,動用手頭上一切資源修建倉庫,據說那小子幫忙買了不少飛機,機場也得再修修————延安本來就有一個機場的,隻是極少有什麽飛機去光顧,現在可派上用場啦!與此同時,他們還充分發動人手,動員在蘇聯留學過的幹部和接受過專業訓練的日籍八路軍戰士,建立炮兵學校、裝甲兵訓練學校、駕校、航校……沒有多少幹貨也不要緊,先把架子搭起來再說!

  在這裏必須提一提日籍八路軍。八年抗戰中,八路軍共計俘虜日軍八百多名,此外還有不少厭戰的日軍士兵投奔八路軍,經過思想改造之後大多都成了最為堅定的八路軍戰士。平時他們就是在八路軍裏當個翻譯,對日軍發動宣傳攻勢什麽的,當然,要上戰場的話他們拿刺刀捅皇軍也絕不含糊,但八路軍是不會讓他們這樣幹的,活著的戰俘遠比死的值錢。這些活躍在華北戰場上的日籍八路軍讓日軍恨之入齒,視為奇恥大辱,但也有很多日軍被他們的宣傳瓦解了戰鬥意誌,也變得厭戰了。此外還有一些軍醫出身的日軍戰俘,他們同樣是八路軍的寶貝,不光救過很多傷員的性命,還為八路軍培訓了大量戰場醫護人才,可以說,八路軍在敵後戰場發展壯大,是有日籍八路軍戰士一份功勞的。進入到1944年之後,八路軍俘虜日軍的數量大增,尤其是山東戰場,每次針對日軍的掃蕩都要抓一堆俘虜————沒辦法啊,山東日軍本來就餓得沒啥鬥誌了,八路軍又變戲法似的弄出一身神裝,這仗還怎麽打?得了,投降算了。這些俘虜大多被送到延安來,分類回收……咳咳,是甄別,然後八路軍驚奇的發現這些俘虜戰鬥力不怎麽樣,含金量卻不是一般的高。他們當中有企業管理人員,有鋼鐵工人,有石油工人,有企業管理人員,甚至有小型企業的老板……一一甄別下來,八路軍負責人為之咋舌,我的乖乖,日本人的才多到這種地步了嗎,連技術工人都送上戰場當炮灰了!

  其實並不是日本的人才多到這種地步,實在是沒辦法,仗打了七年,日本的兵源已經瀕於枯竭,不得已,隻能從誌願參軍轉為硬性指標,每個地方要提供多少士兵都規定得死死的。為了完成任務,各地方絞盡腦汁,強拉壯丁,拉到一個算一個,尤其是東條上等兵這個瘋子就任首相,實行一元化,下令擴軍四十多個師團之後,形勢就更加惡劣了。日本兵源本就瀕於枯竭了,還要擴編四十多個師團,誰他媽吃得消?沒辦法,隻好竭澤而漁,把軍校生、技術工人、企業管理人員也列入動員之列,甚至連在讀高校學生也不能例外。誰都知道這些都是一個國家最寶貴的財富,如果把這些人才儲備耗光,這個國家也就沒有未來了,但是實在沒有辦法了,上頭催命鬼似的催個不停,隻好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把人給湊夠再說,湊不夠人,負責動員的官員就隻好用肋差劃開肚皮研究自己的腸胃的顏色啦!當然,那幫家夥還沒有蠢到家,知道把這些寶貝盡量放在戰爭烈度較低的華北戰場,而不是一古腦的扔到太平洋戰場去送死,這樣做的直接後果就是華北戰場日軍戰鬥力大大下降,但含金量卻刷刷的往上漲……

  然後一直在為師資力量而大傷腦筋的土八路突然發現自己要啥有啥了。

  航校缺教官?好辦,山東那邊送來了一百多,都是在臨沂之戰中俘獲的,要飛行員有飛行員,要地勤有地勤,就連修建機場的工程師也打包送過來了,要圖有圖,要種有種。此外江濤所率領的特務連又友情讚助了十幾名,有開轟炸機的,有開運輸機的;

  駕校缺教官?山西那邊送來了四十多位,都是在伏擊戰中俘獲的,已經被火箭筒和高射機槍掃得很乖了,讓他們洗個澡換套衣服就能開課啦;

  裝甲兵學校沒教官?哦,我們這邊有一些同誌在蘇聯接受過這方麵的培訓,先由他們兼職吧,此外山西、河南、山東、河北的同誌們給力點,多炸掉幾輛坦克,抓些裝甲兵俘虜過來,人手就湊齊啦!

  炮兵學校缺人才?巧了,河北那邊剛幹掉了日軍一支炮兵部隊,俘虜抓了一百多,裏麵應該有不少炮兵人才的,送過來送過來!

  鋼鐵廠……

  煉油作坊……

  印刷廠……

  農科所……

  ……

  每一撥俘虜送過來都會有一大幫各部門的負責人興衝衝的圍過去,挑挑揀揀,眼冒綠光,用日軍戰俘的話來說,“跟黃鼠狼見了雞似的”。他們當中有一技之長的人很快就被挑出去,先接受思想教育,再正式上崗。他們愕然發現這個噩夢一般糾纏了華北日軍七年之久的對手並沒有他們想象的那麽可怕,隻要他們沒有敵意,八路軍其實是很好相處的。

  然後他們又發現,在陝甘寧邊區的工廠、訓練基地幹活甚至當教官遠比打仗有意思,這些事情宣傳出去之後,八路軍抓俘虜就抓得更輕鬆了。以前八路軍是沒有槍沒有炮,敵人給我們造,現在日軍不光給他們造槍造炮,還幫他們建工廠!

  山東八路軍也在折騰著同樣的事情,以好不容易打下來的威海為中心,數個遊擊區連成一片,再請一些進步學生、日軍戰俘、歸國華僑,炮兵學校、裝甲兵訓練學校、汽車駕駛和維修學校、煉鋼廠、小型機械廠、小煤礦……一堆唬人的東西就這樣冒了出來。許和尚瞅著自己規模越來越大的海防團,腦洞一開,居然辦起了海軍學院!怎麽樣,是不是聽著很高端很大氣很上檔次?

  可惜這所海軍學院隻有區區四條炮艇,六條魚雷艇……

  對了,還有兩艘五百噸級二手漁船,這是威海海軍學院最大的船了。許和尚和他手下那幫以攪事為己任的家夥充分發揚腦洞沒有最大,隻有更大的優良傳統,往這兩艘漁船上安裝了好幾挺高射機槍,船頭船尾各塞了一門85毫米加農炮,愣給當訓練艦使。海軍學院那一批來自五湖四海的學員看著這兩艘怪模怪樣的“訓練艦”,隻覺得天雷滾滾,滿滿的槽點不知道從何吐起,但是許和尚那雙牛蛋眼掃過之後,他們紛紛拍著胸口表示這是他們見過的最先進的、火力最強大的戰艦,沒有之一!

  教官有了,學員有了,訓練艦也有了,那還扯淡什麽?開始訓練吧!

  於是威海海軍學院正式掛牌營業,從籌備到學員上艦訓練,前後不到一個月時間,這效率當真是讓人眼鏡碎了一地。效率是有了,效果如何……就不好說了,反正許和尚對此很滿意,別人滿不滿意嘛,他老人家可管不著了。做人啊,最重要的就是自己開心,至於你開不開心,關我蛋事?

  新四軍同樣在努力著。他們不比八路軍,擁有那麽多現成的日軍戰俘可供挖掘,他們主要就是靠吸收進步學生和國軍軍官來建立自己的軍校,同時將那點可憐巴巴的軍工人才湊到一塊,先把軍工廠的架子搭起來再慢慢往裏麵填東西。他們的發展比八路軍要艱難得多,可問題是這段時間他們一直在打勝仗,不停收複失地,眼看就要將鹽城日軍趕進大海喂王八了,所以前來投奔的進步學生著實不少,慢慢的效果也就出來了。

  這一番動靜著實不比打一場大仗小,各種情報上報上去,第三戰區和日軍都驚詫莫名,摸不著頭腦。這幫紅腦殼還真能鬧騰,把蘇北日軍摁進水裏一頓暴打,搶了不少地盤也就算了,改行當漁民雖說有點莫名其妙,但也能理解,餓嘛,餓就要捕魚吃啊,但是現在他們大辦工廠算怎麽一回事?難不成這幫紅腦殼都厭戰了,想改行當企業家了?

  很快,第三戰區司令長官就接到了來自重慶的電報,打開一看,頭都大了:

  “盡快查清蘇北共匪裝備、機械、藥品、糧食等戰略物資之來源!

  ————娘希匹”

  看來這事確實是鬧大了,以至於連重慶的老頭子都驚動了啊。

  司令長官揉著脹痛的頭喃喃自語:“這回我第三戰區多事了……唉,那幫紅腦殼,真讓人不得安生,他們消停一天會死啊!?”

  這確實是令人蛋疼。第三戰區在江浙與日軍對峙已有數年,跟打得天翻地覆的中原戰場和湖廣戰場相比,這裏稱得上是相安無事了,第三戰區從來沒有主動向日軍發動過大規模攻勢,而日軍除了幾次規模較大的攻勢之外也很少去招惹第三戰區,大家雖然彼此看對方不順眼,但都沒有跟對手死掐的意思。至於新四軍,他們倒是想掐死日偽軍,奈何沒這個實力,因此江浙戰場還算風平浪靜。司令長官對這種風平浪靜還算滿意,這也算是一種戰功嘛。然而現在新四軍不知道是不是吃錯藥了,不停地招惹日軍,變著花樣折騰,把蘇北攪得翻天覆地,讓人不得安生!對此,司令長官隻能苦笑,新四軍又不歸他管,愛怎麽折騰就怎麽折騰唄!

  第三戰區,想不多事都不可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