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7章 中國材料V外國材料
作者:齊橙      更新:2021-12-21 09:50      字數:3166
  作為一名擁有超前視角的人,秦海早在20年前就有過製訂一份長遠發展規劃的念頭,隻是那時候他人微言輕,說這種話隻能惹人嘲笑。此外,他還知道任何規劃都是由人來製訂,而人都有自己的利益訴求,這就使得國家的許多規劃會被大型的利益集團所綁架,偏離客觀的路徑。

  中國從50年代初開始模仿蘇聯體製編製經濟發展的五年計劃,到新世紀初,已經編製了12期。除全國的經濟發展計劃之外,各地區、各部門、各行業也都有自己的五年規劃甚至10年、20年期的中長期規劃。在所有這些規劃的編製過程中,都涉及到複雜的利益權衡。各個利益主體就像是幼兒園裏等著分糖的小朋友,誰沒分到糖,都要大哭大鬧。國家能夠做的,充其量是在保證人人都有糖吃的情況下,給某些孩子稍微多分幾塊。

  這種情況其實也並非中國獨有,美國等西方國家在製訂產業政策的時候,也同樣要受到各種所謂“院外遊說團體”的左右,一些遊說團體甚至能夠讓整個國家卷入曠日持久的戰爭,目的隻是為了讓自己能夠大發國難財。

  前一世的秦海雖然明白這個道理,但卻無法改變這種情況。所以當他有幸能夠獲得一個重新開始的機會時,他便把自己的目標定為建立起了一個龐大的材料帝國,以便成為具有話語權的利益集團之一。

  20年時間過去了,今天的秦海已經有資格坐在這個位置上,向一幹有權力影響國家決策的人講述自己的理念,他也有足夠的實力能夠讓這種理念得以實施。

  “……結構陶瓷、功能陶瓷、碳纖維、陶瓷基複合材料、氣凝膠,這是無機材料領域最具前景的幾個方向,目前我們在實驗室研究方麵與國外的差距不到五年,有些領域甚至已經達到國際領先,但在具體應用方麵,還落後不少。以高性能碳纖維來說,我們目前隻能做到拉伸強度2.7GPa,拉伸模量200GPa,而國際先進水平已經能夠做到拉伸強度4GPa以上,拉伸模量500GPa以上。

  我們進行過測算,要突破技術障礙,達到並超過國際先進水平,需要在無機材料領域,未來10年內需要投入不少於400億的科研費用,材料裝備投資不少於5000億元,由此可以產生的經濟價值在20萬億元以上。”

  秦海掰著手指頭,逐個地點評著各項材料的現狀、國際水平,講述自己對於發展這些材料產業的設想。冀明初、王鴻生等人此前並沒有深入接觸過這些情況,聽得如醉如癡。楊新宇、李林廣算是有些了解的,也同樣聽得非常認真。

  “我明白了。”

  等秦海滔滔不絕地說完,冀明初緩緩地點了點頭,說道:

  “從前小秦也曾經跟我講過,材料是一門大學問。要說起來,我和小秦的交情,也是因為材料而起,是因為我們海軍的98號鋼材研究,當時是小秦和李教授,還有陳教授一起幫忙的。不過,像這樣係統性地了解材料科學的門類,以及材料產業的發展前景,我還是第一次,的確是大開眼界啊。

  這樣大的一個體係,的確是需要有一個全盤規劃,否則大家都是追那些投資少、掙錢快的,沒有人做長線的研究,那我們就會永遠落在外國人的後麵,隻能揀些湯湯水水的,吃不到肥肉了。”

  “我覺得小秦這些話,應該去給發改委的同誌們再講一遍,產業政策的事情,還是發改委說話管用。”王鴻生說道,他是老計委副主任出身,當然事事都先想到發改委了。

  秦海道:“我說的這些,隻是一家之言。當然,這些一家之言也是事先征求過我們安河材料學院很多專家意見的,包括李教授也在其中。現在產業促進中心已經成立了,我覺得中心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編製中國材料產業20年發展規劃,綜合更多方麵的意見,把我這一家之言豐富、完善起來。”

  “沒問題,這件事我來牽頭。”楊新宇當仁不讓地說道。

  “我就負責做一個材料科研的20年規劃吧,作為產業規劃的補充。”李林廣也自告奮勇地說道。

  “那我們呢?”冀明初看了看王鴻生,笑著問道,“我們兩個老家夥,是不是也該幹點事情啊?”

  秦海道:“冀老的事情可不少,現在地方科研和軍工科研還是兩張皮,相互融合不足。西方國家都是民用工業參與軍事工業,相互促進、相互補充,這件事,可能得需要冀老為我們推進一下。”

  “這個不成問題。”冀明初道,“軍工那邊也有這樣的願望,希望能夠引入地方的力量來促進軍工發展。現在世界軍事現代化的水平很高,光靠軍工係統的力量已經不夠了。”

  “這可太好了。”秦海道,接著,他又轉頭對王鴻生說道:“產業協調的事情,就要請王主任幫忙了。王主任在計委這麽多年,各行業、各地方都認王主任的麵子,涉及到要規範競爭,促進分工的事情,非王主任莫屬。”

  “這麽說,你還覺得我這個老頭子有點作用?”王鴻生裝出一副冷冰冰的樣子說道。

  “王主任這是批評我呢,小秦知錯了……”秦海趕緊認錯。他知道王鴻生為什麽對他不滿,在此前搞電動汽車的時候,王鴻生曾經提出可以幫秦海去協調一下各方關係,卻被秦海拒絕了,老爺子因此而有些失落了。當然,王鴻生也承認,秦海用自己的力量打破幾大汽車集團的封殺,效果要比直接走高層路線更好,所以他表麵上生氣,心裏並沒有什麽怨言。

  “他是一個要強的人,一向都不喜歡求人。”冀明初替秦海開脫道,“不過這樣也好,現在咱們搞的是市場經濟嘛,凡事能夠用市場規則解決的,就不要輕易地用行政手段,否則敗壞了風氣,後患無窮啊。”

  正事說完,大家開始聊起了一些小的話題,李林廣道:“小秦,我今天早上收到一個學生轉給我的電子郵件,裏麵有一段視頻,看了讓我很不舒服,你有沒有興趣看一看?”

  “什麽視頻,不會是什麽重口味的東西吧?”秦海邪惡地笑著問道。

  “胡說八道!”李林廣斥了一句,他一向是個平易近人的小老頭,和年輕學生關係不錯,有些年輕人裏的“梗”他也能夠聽得懂,自然知道秦海是什麽意思。不過,秦海把這種玩笑開到他頭上,的確讓他有些哭笑不得。

  “那我就放心了,您那個郵件在哪,我們一起看看吧。”秦海笑道。

  會議室就有可以上網的電腦,李林廣登錄上自己的郵箱,下載了一段視頻,用投影機投射到了幕布上。

  “中國材料VS外國材料……”

  視頻的標題一出現,眾人就都沉默下來了,這可是一個大話題,也難怪李林廣會在這個場合提起了。

  視頻開始,畫麵上出現了一個30歲出頭的男子,看上去有幾分精幹的樣子,他手裏拿著兩根灰白色的管子,對著攝像頭說道:

  “列位看官,今天我們要給大家比較的,是中國生產的PVC管材和外國進口的PVC管材的區別。表麵上看,這兩根管材沒有什麽不同,敲一下,聲音也幾乎一樣。但是,如果我們做一些簡單的實驗,就可以看到中國管材的質量和外國管材相比,有多大的差距……”

  接下來,他開始做著各種各樣的實驗。先是用鋸子鋸開,讓大家比較斷口的顏色以及鋸屑的顆粒;然後,他又用錘子敲擊、用銼刀摩擦,並且不斷地給予評說。林林總總一大堆,最終的結論都是相同的,那就是中國管材比進口管材差了不止一星半點,和進口材料相比,中國材料簡直就是一塊渣。

  正如李林廣說的那樣,屋子裏的人看過這段視頻,都被惡心著了。視頻裏那位男子在講到中國材料的時候,極盡各種嘲諷,什麽“天朝大國”啊,什麽“山寨之邦”啊,把中國企業說得一文不值。而在介紹進口材料的時候,則動不動就是“人家最講究某某某某”,“人家根本就不屑於如何如何”,那口吻簡直就是在誇自己的親爹一般。

  “什麽玩藝!”冀明初重重地哼了一聲,語氣中充滿了憤怒。

  “嗬嗬,現在這種腔調很流行啊。”秦海冷笑道。

  楊新宇點點頭,道:“的確,我也收到過這種東西。有人製作了一個視頻,比較的是中國的軸承和德國的軸承。中國軸承用手推一下,轉兩圈就停了;德國軸承能夠轉二三十圈,沒有一點障礙。”

  “實際是這樣嗎?”冀明初問道。

  楊新宇苦笑道:“中國產品和國際先進產品的差距肯定是有的,但哪至於有這麽大。我專門找懂行的人看過,他們說視頻裏對比的根本就不是同一種類型的軸承,說到底,就是嘩眾取寵罷了。”

  “那麽,楊主任,這件事你們當時是如何處理的呢?”秦海看著楊新宇,認真地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