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4章 知名人士
作者:齊橙      更新:2021-12-21 09:45      字數:3171
  秦海望著左右為難的劉漢鬆,微微地笑了。他知道劉漢鬆在想什麽,也知道自己的這番舉動讓人生疑,但有些事,解釋就是掩飾,索性還是留給對方去猜吧。

  打算設立一個留學貸款基金的想法,最早可以追溯到秦海上一世的時候了。那時候他與一些海歸學者們聊起赴美留學經曆,海歸學者們都說,如果當年有人願意給他們提供貸款,絕對是一本萬利的好買賣。

  90年代初,國內外匯緊張,幾乎所有出國留學的人都要麵臨打工掙錢的問題,都經曆過一段非常艱苦的年代。而等到他們學成畢業,有些在國外留下來,混到了一定的位置,有些回到國內,更是被奉為權威,他們的經濟狀況都得到了極大的改善。那時候想拿出一些錢來償還貸款,是輕而易舉的事情。考慮到過去提供貸款的機構是雪中送炭,事後要求一些更高的回報,這些學者們也是能夠接受的。

  當然,這種設想隻能是事後的想象而已,90年代初,大多數的機構根本拿不出外匯來設置這樣的貸款,偶爾有些暴發戶也不會考慮這樣做,因為誰都想不到日後中國經濟會發展到何等繁榮的程度,誰敢把相當於當時國內職工幾十倍年薪的錢貸給海外學子呢?

  陰差陽錯的是,秦海居然成了一名穿越者,回到了這個時代,而且還通過自己的先知先覺,淘到了第一桶金。這樣一來,給留學生提供貸款的事情,也就水到渠成了。

  向劉漢鬆這樣的人提供貸款,其實沒什麽風險。他們既然想在美國留下來,信用方麵自然就會非常注意。如果這些人敢賴賬,秦海有貸款合同在手,上法院打官司絕對是必勝無疑,所以不用擔心出現賴賬的情況。

  至於提供這種貸款的動機,則是多方麵的。一來,秦海自己也是做學術出身,對於這些窮困潦倒的同行有一種天然的同情心,這自然是他願意為劉漢鬆等人提供一些幫助的最主要的動機。

  除此之外,一家企業在海外建立留學貸款基金,絕對是一件能夠轟動整個留學生群體的大事件,不管是享受到貸款幫助的人,還是沒有享受這項幫助的人,都會對基金的設立者,也就是大秦集團產生良好的印象。秦海知道海外留學生群體的潛在價值,在這樣一個人群中樹立起自己的公益形象,其價值怎麽估計都不為過。

  至於劉漢鬆說的未來不會回國服務的事情,秦海並不在意。劉漢鬆留在國外,也同樣可能成為大秦集團的助力,更何況,像他這樣的人現在隻是因為貪戀國外的生活條件,而不想回國。等中國經濟全麵好轉,國內的生活條件和工作待遇不輸於國外的時候,這些人估計也就呼朋引伴地回來了。新世紀的前十幾年裏,像這樣回來的人並不在少數。

  這些想法,秦海是不會向劉漢鬆和盤托出的,也許未來會有一些留學生想到這一點,也會有MBA案例大師之類將其歸納為一次成功的企業品牌營銷,但這些話如果從秦海的嘴裏說出來,效果就大不一樣了。作秀就必須作得認真,穿幫了就不好看了。

  劉漢鬆正在猶豫之間,一位30出頭的女子從外麵走了進來。看到院子裏坐了幾個人,她愣了一下,對劉漢鬆問道:“漢鬆,來客人了?”

  “如芝,你回來了。”劉漢鬆趕緊起身,上前替她接過隨身的小包。原來此人正是劉漢鬆的妻子田如芝,她剛剛從打工的餐廳回來,一身疲憊不堪。

  “田姐,是我。”許曉琪起身向田如芝打著招呼。

  “哦,是田老師吧。”秦海也站起身來,向田如芝招呼道,他從許曉琪那裏知道田如芝過去在工業大學當過團委幹部,也算是學校老師序列了。

  “你們好。”田如芝向眾人點了點頭,然後用探詢的目光看著劉漢鬆,意思是讓劉漢鬆替她解釋一句,她就不留下來與客人們寒暄了。累了一天,她現在隻想回屋倒到床上去,實在沒有精力招呼這些客人。

  劉漢鬆卻一把拉住了她,說道:“如芝,你如果不累的話,也在這裏坐一會吧。”

  “有事嗎?”田如芝問道,心裏隱隱有些煩躁。

  劉漢鬆道:“如芝,這兩位年輕人是從國內來的,他們的單位是一家大型企業,剛才這位小秦跟我談了一件事情,我拿不定主意,想請你一起參謀一下。這件事情也許會改變咱們現在的生活條件,以後你就不用這樣辛苦了。”

  “什麽事情?”田如芝果然有了一些興趣,她在劉漢鬆身邊坐下,看看眾人,又看看劉漢鬆,等著他們說話。

  “田老師,我們的考慮是這樣的……”秦海把剛才向劉漢鬆說過的事情,又向田如芝描述了一遍。

  聽完秦海的敘述,田如芝的想法與劉漢鬆相同,既有一些興奮,又充滿了疑慮。她看看秦海,問道:“你剛才說,你們公司叫什麽名字?”

  “我們現在的公司是金塘化工材料集團公司。不過,到6月份,我們會成立一家更大的集團,名叫大秦集團。金塘材料公司將是大秦集團的一個子公司,我們下屬的企業還包括安河青鋒農機廠、浦江海傑科技公司、曲武陶瓷工業集團等等。”秦海說道。

  “青鋒農機廠……我怎麽覺得這個名字這麽熟悉啊?”田如芝皺著眉頭說道,“漢鬆,你幫我回憶一下,我應該是在什麽地方聽說過這個名字?”

  “我沒有印象。“劉漢鬆搖著頭說道。

  “我忘了問了,你們兩位怎麽稱呼?”田如芝一時想不起有關青鋒農機廠的事情,便開始詢問秦海二人的姓名,希望能夠對自己有所啟發。

  秦海指了指寧默說道:“他叫寧默,我叫秦海。”

  “秦海?”田如芝的記憶一下子就被喚醒了,她臉上綻出了笑容,“我想來,青鋒農機廠,秦海……你就是那個發明熱噴塗機,在國際市場上掙了幾億美元的秦海嗎?”

  “幾億美元!”劉漢鬆和許曉琪都被田如芝的話給驚倒了,他們怎麽也不敢想象,眼前這個小年輕人居然會是掙過幾億美元的人。

  當然,在劉漢鬆和許曉琪的想象中,秦海隻是作為一筆幾億美元的業務的經辦人,或者說是主要功臣,錢肯定是公司掙的,他個人絕對不可能掙到這麽多錢。還有,幾億美元應當是銷售額,利潤沒準是幾千萬,甚至幾百萬。考慮到當年國家外匯緊張的狀況,賠錢賺吆喝的事情也是可能發生的,因為當年國內的許多出口創匯商品在海外的銷售價都低於在國內的成本。

  即便如此,能夠做成幾億美元的生意,在大家心目中也是了不起的人物了,這樣一尊大神就坐在自己身邊,自己還以為他是個什麽業務員,這真是錯得太離譜了。

  田如芝所以知道秦海和青鋒農機廠,與她當過團委幹部的經曆有關。秦海搞熱噴塗機出口創匯的事跡,在當年有不少媒體報道,京城工業大學團委也將其作為一個青年勵誌的典型,在學校裏宣傳過。由於秦海年紀輕,事跡又非常突出,所以田如芝印象非常深。劉漢鬆是個搞力學的科研人員,沒聽說過秦海也是在所難免。

  “這麽說,你們這次來美國,和唐納公司簽了一個金額上億美元的合同,也是真的了?”許曉琪看著寧默,滿臉崇敬地問道。

  寧默苦著臉:“曉琪,鬧了半天,你以為我是騙子?”

  “倒不是騙子,我隻是有點不太相信嘛……”許曉琪不好意思地說道,此前她聽寧默說起此事的時候,多少是有些半信半疑的。

  在許曉琪想來,上億美元的合同,哪是那麽容易簽的,沒準隻是上億人民幣,甚至日元、裏拉、津巴布韋幣之類的……不過,出於對寧默救命之恩的感謝,許曉琪一直沒有去戳穿這個謊言。如今聽田如芝說起秦海以往的事跡,許曉琪才驚詫地發現,寧默說的事情,居然是真的。

  這會工夫,田如芝已經把秦海和熱噴塗機的事情向劉漢鬆簡單介紹了一下,聽罷這些,劉漢鬆的一顆心放了下來。曾經做過幾億美元業務的人,肯定不會是騙子了,自己這點剩餘價值,恐怕都抵不上人家坐在這裏聊一個小時天所浪費掉的價值。既然不是騙子,那秦海的行為就隻能用熱心公益來解釋,盡管在中國國內這樣的公益人士日益枯竭,但在美國,類似這樣的事情並不少見。

  “劉老師現在該相信我了吧?”秦海趁熱打鐵,對劉漢鬆問道。

  “相信,完全相信。”劉漢鬆拚命地點著頭,“我們願意接受秦總提供的幫助,秦總放心,我劉漢鬆也不是忘恩負義之人,秦總的滴水之恩,我必將湧泉相報。日後有用得上我劉漢鬆的地方,秦總盡管開口。”

  秦海笑著搖了搖頭,說道:“劉老師現在正處在畢業的關鍵時候,我不敢耽誤劉老師的時間。不過,田老師如果願意,能不能幫我做一些事情。您放心,我們會按您的付出向您支付報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