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 需要一些成果
作者:齊橙      更新:2021-12-21 09:42      字數:3156
  秦海來到崔洪春辦公室的時候,見陳賀千已經到場,正與崔洪春兩個人並肩坐在沙發上熱烈地討論著什麽。看到秦海進來,崔洪春笑嗬嗬地伸手示意了一下,秘書趕緊給秦海找了個凳子坐下,然後自己也在一旁坐下來,做好了記錄的準備。

  “小秦,今天你這一通炮,可是把我們轟得不輕啊。”崔洪春帶著笑意對秦海說道。

  “崔部長,我考慮不周,太過莽撞了,我向您做檢討。”秦海趕緊裝出一副犯了錯誤的樣子,假惺惺地說道。

  “陳教授,你相信他是真的想做檢討嗎?”崔洪春指著秦海,對陳賀千問道。

  陳賀千知道這兩個人都在虛張聲勢,但心裏也暗暗感歎。崔洪春能夠和秦海開這樣的玩笑,說明他是真心地欣賞秦海,一個20剛出頭的小年輕,能夠得到副部長如此垂青,真是太幸運了。再看秦海,麵對著崔洪春這樣一位高級幹部,居然能夠不慌不亂,談笑風生,這份從容淡定的心態,也實屬難得。

  聽到崔洪春問自己,陳賀千隻得微微笑了一下,說道:“小秦還是太年輕了,處事經驗不足。今天會上的發言過於輕率,還請崔部長原諒。”

  崔洪春擺了擺手,說道:“年輕人有點衝勁是好事,再說,小秦今天說的並沒有什麽錯,需要我原諒什麽呢?對了,小秦,剛才散會之後,我看王司長把你找去了,他跟你說什麽了?”

  “他叫我明天到司裏去,和他們一起商議一下修改方案的事情。”秦海回答道。

  “這件事就得麻煩你了。”崔洪春當然知道王長鬆會這樣做,如果王長鬆到了這個時候還不知道緊緊抓著秦海不放,那也未免太遲鈍了。他說道:“王司長他們做的那個方案,還是有一些可取之處的,也不能全盤否定。你提出來的加強新材料、新工藝研究的觀點,要補充進去,具體如何做,就是你們去討論了。”

  秦海點頭道:“我明白,我會向王司長和司裏的其他領導多多學習的。”

  崔洪春道:“唔,那就辛苦你了,這個方案要盡快拿出來,時不我待啊。”

  “我會盡力的。”秦海應道。

  崔洪春交代完這件事,然後換了一副嚴肅的表情,說道:“陳教授,小秦,我專門把你們二位請過來,其實是想向你們請教一下。你們覺得,我們如果把新材料、新工藝確定為追趕國際先進水平的主要目標,達到這個目標,是否有可能?如果可能的話,需要多少時間,多少投入?”

  崔洪春不是一個完全外行的領導,材料和工藝的重要性他多少還是知道一些的,所以他才會在會場上大力支持秦海的意見。然而,冷靜下來之後,他又開始有些不踏實。按照原來的方案,三五年時間裏,農機係統可以拿出一批新型設備,這是可以作為政績反映出來的。如果把主要目標定為新材料和新工藝,萬一到時候拿不出什麽令人矚目的成果,他就有些不好交代了。

  其實,王長鬆他們沒有把材料和工藝的研發作為重點任務,多少也是有這方麵的考慮。材料的研究有時候十年八年都難以見到成效,這會讓主管領導的麵子十分難堪。每個領導都有自己的任期,那種在任期內無法見到成果的項目,是領導最不喜歡的。崔洪春雖然是個有遠見卓識的領導,在這方麵也做不到完全免俗,他也需要一些東西來支撐自己,畢竟他也是需要向他的上級負責的。

  “材料是百年大計,很難一蹴而就。西方老牌資本主義國家的一些知名材料企業,都是有上百年的曆史,形成了無數經驗和專利的積累,我們要想在短期內趕上以及超過他們,恐怕不易。”陳賀千沉聲說道。

  作為一位知名學者,他與官員打交道也是很多的,崔洪春一說話,他就知道對方擔心的是什麽了。對於這個問題,他必須要事先給崔洪春打好預防針,畢竟新材料研究這種事情是沒法打包票的。

  秦海同樣能夠理解崔洪春的心理,他甚至比陳賀千更早地考慮過這個問題。陳賀千說完之後,秦海接過去說道:“陳老師說得對,材料學的研究需要有長時間的積累,別人搞了上百年時間,我們起碼也得有三四十年,才能達到與別人平等對話的水平。不過……”

  “不過什麽?”崔洪春敏銳地抓住了秦海話裏的轉折之意,他把陳賀千和秦海請過來,想聽的其實就是這個“不過”。

  秦海微微一笑,說道:“我覺得,我們可以把新材料、新工藝的研究分為幾個階段,每一期爭取能夠取得一些看得見的成果。如果我們采取有所為、有所不為的策略,集中力量突破一些技術難關,同時兼顧對其他技術問題的積累,就可以保證科研成果源源不斷地湧現出來,這樣也有利於激勵科研部門和生產部門的信心。”

  “對了,我想說的,正是這個。”崔洪春欣然附和道,“我擔心的,就是在很長時間內無法看到成果,影響了整個係統的自信心。如果能夠在比較短的時間內拿出一些成果……不需要很多,隻要有三五項能夠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的技術,那麽就能夠有效地激勵大家的信心,同時也能夠讓部長和中央領導看到咱們計劃的可行性。”

  從崔洪春的內心來說,激勵下屬的信心隻是一個次要的目的,而讓部長和中央看到計劃的可行性,才是主要目的。不過,他不能在陳賀千和秦海麵前說得如此直白,把激勵信心作為一個理由提出來,會顯得更加冠冕堂皇一些。

  秦海當然明白這其中的訣竅,事實上,提升信心這個理由,也是他有意提出來給崔洪春作為梯子的。聽到崔洪春的話,他沉了一下,問道:“崔部長,您所說的比較短的時間,大致是多久?”

  “三個月,可能嗎?”崔洪春問道。

  三個月?秦海在腦子裏快速地思索了一番,農機方麵涉及到的材料,主要都是金屬材料,有一些技術問題,秦海倒是有比較成熟的思路,如果找一家研究機構,稍稍提點一下,三個月之內拿出一兩項達到世界先進水平的成果倒也不難。

  就比如說,一些耕作機械上使用的傳動鏈條,國產產品的使用壽命明顯低於進口產品,其主要原因在於製造鏈條的鋼材強度不夠,如果換用後世發明出來的某種型號鋼材,就能夠有效地提高其使用壽命,使之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秦海無法準確地回憶起這種型號鋼材的配方和冶煉工藝,但大體思路是知道的,隻要找幾名研究人員照著這個思路去做一組實驗,就能夠解決配方問題。

  問題在於,區區一個鏈條的材料選用,並不夠出彩,很難達到崔洪春所希望的目標。想想看,部裏開辦公會的時候,你能鄭重其事地向大家介紹某個鏈條的質量問題嗎?

  可是,要拿出足夠驚豔的成果,就不是三個月能夠做到的了,縱然說秦海有金手指能夠作弊,也得有一個合適的時機才行。

  似乎是看出了秦海的為難,崔洪春微微一笑,向秘書做了個手勢。秘書心領神會,從崔洪春桌上拿起一份文件,遞到了秦海的手裏,說道:“秦工,請你看看這份通知。”

  “國際耕作機具博覽會?”秦海接過文件,掃了一眼開頭,不由得一愣。

  崔洪春的秘書遞給他的,原來是一份來自於世界糧農組織下屬的一個農機專業協會的會議通知,通知稱三個月後將在巴西舉辦一次國際耕作機具的博覽會,邀請世界各國的農機具生產廠商前往參展。再往下看,還有一段更有意思的內容,稱在本次博覽會上,將進行各種耕作機械基礎配件的耐用性競賽,這是充分展現各廠商技術實力的一項比賽。

  所謂基礎配件,包括犁鏵、耙片、旋耕機刀片、中耕機鋤鏟等等,這些配件都屬於易耗件,會在耕作過程中因為與土壤的摩擦而逐漸磨損。提高這些基礎配件的耐用性,除了可以降低配件成本之外,還可以提高耕作的連續性,減少設備維護所需的人力支出,因此各家配件廠商都在不遺餘力地進行這方麵的研發。

  基本配件的耐用性,說到底就是材料和工藝的水平。博覽會開展這樣一項比賽,其用意就在於鼓勵各廠商積極開發新材料和新工藝,激勵國際農機具技術水平的發展。

  如果中國廠商能夠在這樣的比賽中取得優異的成績,不必說拿到冠軍、亞軍,哪怕隻是前五名,也足以讓人感到振奮了。聯係到青鋒農機廠在旋耕機刀片方麵取得的進展,秦海一下子就明白了崔洪春的用意。

  “我記得你說過,青鋒農機廠生產的旋耕機刀片,使用壽命已經能夠達到日本市場上同類產品的平均水平。你考慮一下,有沒有可能再挖掘一下潛力,使我們的國產旋耕機刀片的耐用性水平達到國際前列呢?”崔洪春看著秦海的眼睛,用期待的語氣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