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 鵬舉來了
作者:免費閱讀      更新:2021-12-20 13:04      字數:3390
  如此,一天根本沒法行多少路,時辰耽誤,直到月餘才來到東林寺山腳下。

  此時朝陽剛剛升起,他再也顧不得眼疾,吩咐親兵領路,自己跟著往上走。

  花溶如昔日一般早早起來,出了西廂晨練完畢,然後背著弓箭走一圈。心裏忽然一跳,仿佛一種極其奇異的直覺,往山下望去,果然不一會兒就響起一陣得得得的馬蹄聲。

  她縱身跳上一棵大樹,居高臨下,往下一看,隻見三騎快馬得得得地上來,其實,走得並不快,因為,居中一人行動仿佛甚是緩慢,麵上隱隱蒙著一塊白色的帕子。

  鵬舉!

  是鵬舉來了!

  她心裏砰砰砰地直跳,一下就跳下樹,轉身往回跑。見他?不見他?

  魯達按照往日習慣早起,正要去開門,聽得廟門突突地響,打開門,見是嶽鵬舉,提了禪杖就要打他:“好小子,你還敢上門!先吃灑家一打……”

  嶽鵬舉聽得他如此說法,便知妻子果然在此。但聽得禪杖呼呼的風聲,也不躲閃,喜道:“魯大哥,十七姐呢?”

  魯達見他不躲不閃,禪杖到了他麵前又收回去,又見他眼睛上蒙著白絹,看樣子,情勢已經非常嚴重,暗暗為他擔心,還沒說話,卻見他一個勁地往前闖:“十七姐,十七姐……”

  魯達一把拉住他:“你小子瞎嚷嚷什麽?”

  “魯大哥,十七姐呢?”

  “你為何耽誤這麽久?”

  嶽鵬舉苦笑一聲,揭下蒙麵的白絹,魯達一看,驚訝說:“鵬舉,你這眼睛再不護理,可要瞎了。”他見嶽鵬舉幾乎在半失明的狀態下還能趕來,真是負心薄情,怎會如此不顧安危?這下,心裏對他的憤怒立刻去了十之七八,態度也稍稍好轉,“你先坐一會子,事情說不清楚,休想見到阿妹。”

  嶽鵬舉很是無奈,卻隻能跟著他進了禪房坐下。

  他將事情大略講了一遍,魯達聽得他並未納妾,才鬆一口氣,將禪杖在地上一頓,哈哈一笑:“原是如此!鵬舉,灑家本待一見麵就先痛打你一頓,既是如此,便饒了你。可是,責打雖免,但阿妹見不見你,灑家還得問問她,由她自己做決定。”

  嶽鵬舉一拱手,誠懇說:“多謝魯大哥這些日子代我照顧十七姐。”

  “鵬舉,灑家素知你是一至誠君子。可是,你需知,阿妹跟你經曆了多少患難才結合,她早年流離,這些年又吃了無數苦頭,你更應加倍待她好,不可令她受到任何委屈。”

  “鵬舉今後一定注意。”

  “好,灑家去給你問問。對了,我這裏有一些草藥,也許對你的眼睛有益。”

  “多謝魯大哥。”

  嶽鵬舉但見這些草藥,情知是妻子擔心著自己的眼疾,不然,魯達怎會“恰巧”就有準備?他心裏百感交集,坐下又站起來,恨不得馬上就見到妻子。

  魯達來到西廂,但見門關著,四周寂靜無聲。

  “阿妹,阿妹……”

  好一會兒,才見花溶背著箭簇慢慢出來,神色十分平靜,不待他開口,先說:“魯大哥,我知是鵬舉來了。我早已看到了。”

  “你既已知道,那就好。阿妹,鵬舉並不曾納妾……”他急忙把嶽鵬舉的情況大略講了一遍,“阿妹,你應和鵬舉好好談談,他絕非負心之人。”

  鵬舉果然沒納妾!她雖然不是十分意外,心裏卻也覺得安慰。隻是,又隱隱覺得悲哀。

  魯達又說:“阿妹,他遠道而來,你們之間一定有些誤會。夫妻哪有不吵架的?解釋清楚就好了。”

  花溶平靜說:“魯大哥,你轉告他,我已經不再生氣了,你叫他回去,我不會見他的。”

  魯達很是意外:“阿妹,這是為什麽?”

  花溶苦笑一聲。夫妻之間的爭吵是小事,誤會也是小事,複合、消除誤解,也很容易。可是,這之後呢?擺在自己麵前的,依舊是無法生育。隻要這道坎邁不過去,以後天長日久,趙德基、太後、其他自以為對鵬舉好的親信朋友,也會再次將這個問題提上日程——不讓忠良絕後!異性不如親生,嶽鵬舉希望有自己的親生骨肉,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在這個巨大的道德漩渦裏,自己夫妻都是凡夫俗子,又怎能超凡脫俗?

  難道真要走到王貴之妻的地步,狼狽不堪,惹人嫌棄?

  納妾生子!妻德賢惠!

  自己既然做不到真正的“妻德”,沒有那份胸懷,又何苦牢牢霸占不屬於自己的位置?一切,不如在最好的時候了斷!

  縱然鵬舉不以為然,趙德基呢?有了一次,就有第二次!他又豈肯善罷甘休?甚至高四姐這些最親近的朋友的“擔憂”!

  自己走了一次,回去!然後,下一次輪回時,又再次出走,一次次反複?

  一個女人,又經得起幾次這樣的折騰?

  魯達待要再去勸,她神情十分堅決:“魯大哥,我再也不想經曆另一次的痛苦。我在這裏生活平靜,絕不會跟鵬舉回去了!叫他不用再浪費時間了!”

  ……………………………………………………

  心裏很多痛苦,從來不肯告訴他人的,縱然是秦大王,因為他和自己的糾纏不清的過往,她也不願意在他麵前透露分毫,並不是怕他的嘲笑或者幸災樂禍,相反,怕的是他不嘲笑,借機再滋生其他不切實際的幻想和希冀。唯有魯達,如朋友,又如父兄,自己的擔憂痛苦,唯有在他麵前傾訴才能無所顧忌。

  魯達聽得她如此,終究是修禪之人,凡事隨緣,不講究“強求”,見她不願見嶽鵬舉,便也不強求,隻說:“阿妹,鵬舉眼疾發作厲害……”

  她一怔。上山的時候,就隱隱見他雙眼蒙著白絹,看樣子,行路都很艱難。

  她終是擔心,低聲問:“他會不會失明?”

  “我也說不準,隻將采集的草藥先給他敷用。他不顧眼疾,連續趕路,被強光照射,又蒙塵,所以越來越嚴重……”

  花溶情知魯達不會誇大其詞,丈夫的眼疾真是厲害。他正當壯年,叱詫風雲,如果雙眼盲了,對他來說,豈不是致命的打擊?若不是自己離家出走,他又怎會如此熬夜趕路,得不到休養?

  她心裏更是慌亂,恨不得馬上衝出去看個究竟,親手服侍他,可還是狠狠心,咬牙忍住:“即是如此,魯大哥不如叫他馬上下山尋訪名醫,不必在此耗著。”

  “阿妹,你二人這十幾年也不容易,你不可太過衝動。”

  “魯大哥,我不是衝動,我真的已經厭倦了長期奔波的軍旅生涯。我喜歡安靜的生活,如果你不喜歡我在此,我也可以去別的地方。”

  魯達大為歎息:“阿妹,你知我不是這意思。縱然這裏住不下,我老家還有兩百畝薄田,你還可以去,怎會呆不下去?”

  這原是趙德基當初要納側妃,魯達就給她想好的去處,沒想到兜兜轉轉,過了好幾年,自己竟然又走到這一步。今夕何夕,良人何在?永遠都是走投無路!她不由得悲憤愁苦,心腸一硬,堅決說:“多謝魯大哥,我寧願去你老家獨居!我不會見鵬舉的,你叫他走!”

  魯達見她心意堅決,無法再勸,隻得離去。

  天色一點一點的晚下來,風從開著的窗子裏吹進來,卷起幾片黃葉,有些嗖嗖的冷意,花溶才發現,初秋到了。她站在窗口,看外麵參天大樹的葉子,慢慢地,就要泛黃飄落。大自然的奧秘在於,花謝自有花開時,樹葉凋落,來年自當發新芽,但人呢?人一凋零,又何曾能一歲一枯榮?

  她慢慢站在原地,秋風吹起,心也一點一點地冷下來。窗戶的地下還鋪滿金葉子,正是悶得發慌時,一枚一枚拋在地上的。這些金子,她也曾提出給魯達用於寺廟的開支,但魯達卻堅決製止,說用不著。更大的疑惑是,鵬舉怎會臨時讓李巧娘嫁給了高林?他到底用了什麽手段她打破頭也想不出來,事情為什麽會有如此巨大的改變?鵬舉又隱瞞了自己什麽事情不肯明言相告?難道是發現自己走了,他才不得不如此?

  她越想越是鬱悶,若自己不走呢?不走他就納妾了?

  親兵按照魯達的吩咐,熬煮那種醫治眼疾的草藥,另一種則是外敷。嶽鵬舉焦急等著見妻子,便不肯先敷藥,怕眼睛等會兒蒙上了見不到。

  他急不可耐地在門口徘徊,禪房處清幽靜謐,往來不過三五因為戰亂流離在此的小和尚,出家原是為著謀生和逃避經年累月的戰火,不過是謀生而已。花溶是女子,來此住下終究不便,縱然是豁達磊落的魯達,也不過隻偶爾指點她一些箭法、武功,平素,她一人獨居西廂,見了麵,也隻是跟小和尚們點頭致意。現在,三幾個人見嶽鵬舉來此,又是認識的,便紛紛上來問候,向他打聽外界的事情。一個個都很歡喜。

  可是,今日嶽鵬舉卻無心與他們高談闊論,敷衍得幾句,見魯達前來,立刻迎上去問:“魯大哥,十七姐可還好?”

  魯達揮揮手,小和尚們退下,見嶽鵬舉滿臉期待之色,這才說:“鵬舉,你且先安頓下來,阿妹尚在氣頭上。”

  嶽鵬舉大為失望,又焦慮,急忙說:“待我親自去看看,十七姐定會見我。”

  魯達略為沉吟,他和二人淵源深厚,實是希望二人和好而不是分裂,便說:“也罷,你自己去看看。”

  嶽鵬舉大喜,顧不得眼疾,扯下蒙麵的白絹就跑出去,徑直來到西廂。

  他雖然已經來過一次東林寺,但還從未到過西廂。近了,方發現也許是前人禮教的規範,西廂有大門和高高的圍牆和禪院完全隔開,十分封閉,顯然是為了保護女眷不被打擾。

  大門緊閉,在外麵根本看不到裏麵的情況,隻見得一棵高高的大樹,樹冠起碼四五丈高,如一把圓形的大傘,將周圍遮蓋得密密匝匝。

  他心裏激動,拉了門上的銅環大聲喊:“十七姐,十七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