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作者:免費閱讀      更新:2021-12-20 13:02      字數:3107
  好在苗劉二人為堵天下悠悠之口,依舊讓翟汝文主持日常事務,做個掛名的傀儡宰相。如此,太後倒也名正言順可以單獨召見翟汝文。這一日,太後接到婉婉的消息後,立刻召見翟汝文應對。天薇也在場,並不回避。太後說:“老身帶著個幼兒,聽政終不是辦法。”

  翟汝文說:“現在苗劉二人畏懼虜人,又畏懼江上諸軍,隻得挾天子以令天下。”

  一邊的天薇公主立刻說:“若是江上諸軍不能飛速救援,隻恐苗劉行凶。”

  “江上主要有張俊和劉光的兩軍,另有嶽鵬舉的一些舊部和他進京帶的一千兵馬。武將之外,還有鎮江督師的文臣呂頤浩和張浚。王淵當初中了苗劉調虎離山計,派了的伏兵在天竺寺,由辛永宗率領,兵變後,辛永宗已經逃走,想必是去告知張呂二人,他們必然相救。”太後稍稍心安,低聲說:“老身知嶽鵬舉之妻回了京城,但不知如何才能召見。”

  翟汝文心裏很是意外,兵變後,花溶居然主動回京,心裏不禁對她增添了一絲敬重,就說:“臣早知嶽鵬舉有忠義之心,他的妻子也見過,很有義氣,非尋常女子可比。但吳湛把守皇城,他已私通二凶,如果嶽夫人貿然進城,反倒不美,臣待設法名正言順,召她入宮方是正事。”

  太後立刻同意。

  苗劉二人天天到都堂和翟汝文一同辦公。翟汝文整天耐著性子周旋,實在是苦不堪言。最令他驚疑的是,苗劉二人每每遇事,批閱奏章,並無什麽高明意見,到這時,二人總說要商議商議,第二天,就能給出很好的方案。他自然猜知二人背後必有極其強大的智囊團或者幕後勢力,可是,此時,京城已是二人的勢力,百官噤聲,又怎敢去查探?

  這天,苗傅就說:“如今天下最懼是大金國,要想太平,必須馬上遣使通和,隻要大金不開戰,萬事好商量。”

  翟汝文說:“朝廷先後幾次派使臣出使金國,但無一例外,都被扣押。就連資政殿大學士宇文虛中也未能返朝。從此,人人畏懼出使金國,一時間,不好找人。”

  劉正彥卻說:“這是頭等大事,必須馬上物色出使人選。發布通告。”

  翟汝文無奈,就說:“如此,可安排幾個小使,宮裏但凡大事,由呂樞相主張,他現在鎮江督戰。”他的意思是用事前通報的方式,先讓呂頤浩截留使者,否則,偽詔書一發出,即便今後平叛了苗劉,也怕金國借機出兵。

  二人立刻將議題放到最關鍵的問題上,苗傅說:“當前諸軍,張俊和劉光勢力最大,不如將二人晉升節度使,以示籠絡。翟大人意下如何?”他二人怕的就是幾大將聯合勤王,不如籠絡分化。

  翟汝文說:“如此甚好,以免軍心生變。不過,既籠絡這二人,不如連嶽鵬舉一起。嶽鵬舉雖然辭職一年,但他回京後,沿途有昔日宗澤老將軍的部下,還有他的一千軍馬。不如趁機將這三人都召回宮裏,許之以高官,讓他們的偏將掌權……”

  苗劉二人正中下懷,他們本就在思考如何剝奪幾大將領的兵權,聽了翟汝文的提議不勝歡喜,急忙稱讚:“真是妙計。”

  翟汝文趁熱打鐵:“聽聞嶽鵬舉的妻子在京城,二位不妨厚意籠絡,以結歡心。”

  苗劉大喜,他二人也知,幾大將中,嶽鵬舉最是能戰,隻要他先放棄,心病就去了一半,立刻說:“既然如此,明日就召嶽鵬舉之妻花氏進宮,封為國夫人。”

  第二日早朝,太後抱著小皇帝發布了苗劉二人擬定的通告,幾大將領都升三官,封為節度使,花溶封為國夫人。

  花溶帶著兒子上朝,陸文龍比小皇帝趙俊略大,趙俊好不容易見到個相仿的伴兒,很是高興,陸文龍做個鬼臉,他便也做個鬼臉,大人喝止不住,兩個孩子互相瞪眼嬉笑,堂上不成個樣子,苗劉二人見此卻很是歡喜,太後就令兩個孩子回後堂玩耍。

  退朝後,花溶應召堂堂正正地到後殿謝恩。

  太後早已屏退左右,花溶正要行禮,太後立刻說:“不需多禮。”

  天薇立刻扶住她,二人幾番相逢於危難之時,雖無深交,但已經有了不一般的情意。尤其天薇在屏風後麵再次見到陸文龍,雖然危難之中,也頗有幾分安慰,隻是礙於身份,不敢輕易去親近孩子,怕給二人帶來禍害。花溶向她點點頭,太後細看花溶,但見她這些日子調養得宜,麵容較之初見,更是豐滿,端莊賢淑。她吃齋念佛,信奉麵相,見此心裏增添了一點信心,也不轉彎抹角,就說:“如今國勢維艱,二凶忤逆,老身召見國夫人,是希望國夫人致意嶽大人,聯絡江山諸軍,興兵勤王,解救國家危難。”

  花溶肅然說:“自家特意趕回京城,就是和鵬舉有過商議,召集諸軍勤王,萬死不辭。”

  太後這才點點頭:“二賊行凶,隻恐危急天子……”

  花溶自然知道,如果諸軍勤王,皇城裏的所有人都是人質,這也是他們允許出嫁的天薇公主留在朝裏的原因。一旦事變,首先要殺戮的就是趙德基。趙德基一死,卻是立誰為天下主?如果不早做打算,豈不天下大亂?

  無論是她和嶽鵬舉還是翟汝文和苗劉,大家都想到這個問題,卻無人敢提出來,一旦出口,便是“謀逆大罪”。但太後曆經靖康大難,知道這個問題的重要性,而且,必須提出來。

  花溶和天薇對視一眼,心裏均覺得難受,無論趙德基是個什麽樣的皇帝,但對她二人是有著深厚恩義的,尤其是花溶,幾番和他共逃亡,心裏更是複雜,並不願意他遭到廢黜或者被殺的命運。

  太後沉聲說:“事關重大,老身想來想去,都沒有合適的人選,如今,唯有將此重任托付國夫人……”天薇親自拿出一套命婦的冠服,包括五株花釵冠以及青羅繡翟衣裳。

  “國夫人請換裝。這套衣裳的衣領裏,縫製了一道黃絹,國夫人出宮後,一旦事發,可將這道密令當著呂頤浩、張浚以及嶽鵬舉等大將一起拆閱,擁立此人為君,再圖大宋中興,如此,嶽大人等都是元勳功臣。若是勤王成功,國夫人就請秘密焚燒此服,決不可再示他人……”

  黃絹上是太後在宗室裏挑選的一位繼承人。

  花溶聽得完全是在交代後事了,不免心酸,隻說:“太後請放心,若是勤王成功,自家連嶽鵬舉也絕不告知。”

  太後鬆一口氣,又怕謝恩時間太長,引起苗劉二人懷疑,就說:“嶽夫人帶著孩子路上一切小心。”

  花溶說:“孩兒就留在宮裏。”

  太後一驚。

  花溶微笑著低聲說:“孩兒留在宮裏,還得煩勞太後公主看護。如此,我夫妻二人方可無任何後顧之憂,以免兵災凶險,到時顧不得孩子,誤傷了孩子。”

  太後這時也明白過來,她自然聽天薇說過陸文龍的身世。陸登夫妻殉國天下皆知,隻留下這一遺孤,即便金國四太子兀術也不曾加以殺戮,而是好生撫養。苗劉二人即便篡位,也不敢輕易對這孩子下毒手,否則,怎逃得了天下人的譴責?如此,孩子留在宮裏,反倒安全。

  天薇立刻說:“夫人請放心,此事我心裏有數,自然會盡力保護好孩子。”

  太後也說:“老身必將盡力看護孩子,不讓他受到任何損害。”

  花溶謝恩告退。

  剛一出後殿,苗劉二人和翟汝文都等在外麵。

  三人見她已經換了命婦衣裝,青羅繡花衣,五株花冠釵,煞是端莊美麗,華貴高雅,都一驚。

  苗劉見花溶一人,不見孩子,就說:“小衙內(宋時稱官員之子衙內)何不隨夫人?”

  “一路倉促,兒子幼小,不如留在宮裏陪伴太後。”

  二人知她和趙德基淵源深厚,但見她甘願留下兒子做“人質”,鬆一口氣,立刻說:“國夫人深明大義,此回待嶽大人回朝,朝廷必將再有封賞。”

  花溶謝恩,以丈夫的官銜稱呼,就說:“節度使已是武將極致,但嶽宣撫實不足以當此大恩。閹黨之禍天下皆知,二位大人誅滅元凶首惡,為朝廷掃清幾十年隱患,才是功在社稷。嶽宣撫屢得朝廷升遷,但他囿於兒女私情,因為自家生病,辭官一年多,實無建樹。自家認為,朝廷不宜再讓他濫擁兵權,不如另任賢德武將……”

  二人怕的就是嶽鵬舉起兵,但見花溶主動提出削奪丈夫兵權,真是令二人又一喜,苗傅立刻說:“夫人果然深明大義。當賞賜黃金五百兩。”

  杯酒釋兵權是本朝慣例,得了賞賜買田置地做富家翁最好不過。花溶毫不推辭:“多謝大人恩典。”

  翟汝文和她心照不宣,假意做戲,但見她如此滴水不漏,應答得體,心裏也自佩服。

  苗傅便說:“如此,夫人可速速啟程,勸說嶽大人回朝商議。至於小衙內,自家們一定用心看護。”

  “多謝二位大人恩典。”

  花溶當即退朝,回家,按照苗劉命令,明日便要啟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