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零六章 陰司的文件
作者:門中馬      更新:2021-11-29 22:25      字數:3184
  閻羅王轉身,看著葉楓:“我是該說你小子太聰明,還是該說你聰明反被聰明誤呢?

  你明明已經看穿了那個南無加特林是帝嚳,為什麽要在那個時候說出來?

  你可以在去擊殺鑿齒的過程中,通知我們,設置局反製他一下啊!”

  “您覺得,我和帝嚳誰更厲害?”葉楓突然問道。

  “當然是帝嚳。”

  “那就對了啊!”葉楓攤開手,“我和他玩心眼,被發現之後還不是悄無聲息的被幹掉啊!

  那我還不如和他這樣攤開了起衝突呢!

  當時我和他廢那麽多的話,就是為了等人來。”

  “哦?”閻羅王忽然起了興趣,“你知道會有人來救你?”

  “別人我不知道,至少師父師兄們,還有諸葛明張靈修一定會。

  我覺得我們幾個,就能和這帝嚳戰一場了。

  所以我敢。

  這也是我的道。”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實在是有趣。”

  閻羅王笑了笑,“你們人間的道,或許我也該了解了解。”

  “您帶我上這麽一個空間來,該不會是跟我論道的吧?

  我師父這方麵更厲害。”

  “哈哈。”閻羅王笑了笑,“我找你來,是關於你發現的那件事。

  不得不說,你能在人間紛繁複雜擾亂視線的神話傳說中推斷出五千年前的那場陰謀,實在是不錯。”

  閻羅王說著,手中出現了一張紙,慢慢飄浮到葉楓的手中。

  “看看這個。”

  葉楓拿過那張紙,還未讀上麵的內容,他先看到了幾個落款:

  泰山府君、酆都大帝。

  泰山府君,便是陰司的最高統治者天齊仁聖大帝。

  而酆都大帝,也就是陰司的老二,兼任北帝大魔王。

  北帝大魔王,是陽間傳統的叫法。

  這裏的“魔”,是指考驗修行者內心的神,也可以理解為特別嚴格的考官。

  酆都大帝下轄六宮,鎮於酆都之所,鬼之出入,皆由其決。

  這兩位,是真正的陰司高層。

  “上麵發話了?”

  “月人即將來襲,所以陰司也算是針對最近的天界變化,做出了一些自己的反應。

  不過在你看之前,我還想聽你說一件事。

  因為我需要你知道,能不能看懂這份文件。”

  閻羅王道:“關於五千年前的事情,你還知道多少?

  就從盤古開天地的時候說吧。

  我倒是對你的頭腦和分析能力,很感興趣。”

  葉楓點了點頭,“如果我說的不對的地方,還希望你指正一下。

  我曾經配合道教典籍和參考各類曆史資料對古代典籍的記載,進行過一個係統的研究。

  中國上古神話,以帝堯為分界線,之前可以稱之為神話時代,主線故事是創世,造人,三皇五帝的三次神戰、妖神鬼怪及其紛爭,這一段的記載不是很詳細,所以可能會有錯。

  帝堯之後可以稱之為英雄時代,主線故事是羿和禹等人的英雄事跡及部落紛爭。

  天地始於混沌,其中孕育了一個神祗,後人稱之為盤古氏,盤古氏是什麽樣的呢?

  “盤古之君,龍首蛇身,噓為風雨,吹為雷電,開目為晝,閉目為夜”。

  龍首蛇身,也就是沒有爪的龍的樣子,然後他撐開了混沌的天地,每天撐開一丈,撐了多年後,直到天地增長為九萬裏,盤古死掉了,身軀化為大地,雙目化為日月,血液化為江河,肌肉化為田地,皮膚化為草木。

  盤古死後,孕育盤古的先天混沌之氣產生了中國古代神話的最高神明——昊天上帝,更常見的叫法是:天帝,也叫太一,皇天等。

  在楚國,昊天上帝被稱為東皇太一。

  在古籍中,昊天上帝就是人們經常所說的天帝。

  昊天上帝人格不顯,應當是全知全能的神,而非人格神。

  當然要說昊天上帝就是鴻鈞老祖也沒辦法,太一和鴻鈞含義的確相似,所以這裏,我也不是很明白到底是不是同一個人。

  盤古“開目為晝,閉目為夜”的功能被燭龍所繼承,燭龍也就是燭九陰,住在鍾山,人稱鍾山之神,長的是人麵蛇身,顯然和龍首蛇身的盤古有親緣關係。

  現在人間我也碰到過一條燭九陰,但是似乎已經退化了不少,所以這裏我也不是很確定燭龍是不是就是燭九陰。

  另外一個和盤古有親緣關係的,是住在雷澤的雷神,長的是人首龍身。

  這裏的雷神,和後麵的一件事也有著重大的關係……”

  “我先解答你的兩個疑惑。

  昊天上帝,和你們的鴻鈞老祖,沒有什麽關係。

  昊天上帝的確是全能全知的神,也就是天帝。

  而鴻鈞老祖,則是一個人格神,和我一樣,都是擁有性格的。

  至於燭龍和燭九陰,的確是同一個,但是因為現在進入末法時代,地球靈力枯竭,就像是水中的氧氣變少,魚兒再也不能長成巨大狀態一樣,燭龍便是開始退化,退化成了你看到的燭九陰模樣。

  現在天上,或許還有燭龍的蹤跡,隻不過地位太高,連我都沒有見過。

  估計連帝嚳都不會見過。

  好了,你繼續說。”

  葉楓點點頭,跟這個活了幾萬年的閻羅王聊天,果然能增長很多的知識。

  他繼續說道:

  “盤古死後,精氣孕化為人類,開啟了五氏時代,這五氏分別是有巢氏,燧人氏,伏羲氏,女媧氏,神農氏。

  有巢氏教人建築房子來躲避猛獸,燧人氏教人鑽木取火結繩記事,他們都被推舉為領袖,開啟了自己部落的統治時期,被人稱作聖人,聖王。

  在上古時,姓是大型部落的標識,氏是由姓分化出來的有功績或者身份高貴的分支部落的標識。

  而伏羲,女媧,神農三人就是傳說中三皇五帝中的三皇,三皇是怎麽來的呢,話說燧人氏當政的時期,風姓的華胥氏部落有個妹子,就叫她華胥吧。

  她跑到雷澤去玩,看到有個巨大的腳印,是的,正是上文提到的住在雷澤的雷神留下的,於是乎悠悠然踩了上去,估計妹子想的是踩一踩又不會懷孕,悲劇的是,她懷孕了。

  生的兩個孩子,一個叫做伏羲,一個叫做女媧。

  當然為什麽雷神的後代長的和燭九陰一樣是人首蛇身是個值得深思的問題。

  伏羲,取得了河圖洛書,推演了先天十六卦,算盡天機,天帝封其為五方上帝,也就是五帝之一,掌管東方,屬木,號稱青帝,人稱太昊,其所在的風姓伏羲氏部落,是中華民族的源起……”

  “不用值得深思。”閻羅王笑了笑,“難道你還以為是燭九陰綠了雷神嗎?

  其實和我剛才說的一樣,雷神和人類雜交之後,後代的身形和人類便是一樣了,龍身縮短之後,便不是和蛇身差不多嗎?

  隻是你們後代的誤傳,導致了人首蛇身這種流傳下來了而已。”

  “原來如此!”葉楓點了點頭。

  “你繼續。”

  “伏羲和女媧作為兄妹,在昆侖山交合產生了人類。

  人類不是盤古的精氣孕化的嗎,應該不是一個品種。

  估計盤古精氣所產生的那一撥就是《黃帝內經》裏所說的“餘聞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歲,而動作不衰。”裏的上古之人,他們發明了修煉的法門,後來都搬到了西邊的昆侖和東邊的蓬萊三島。

  這已經得到了證實,就像道清所發現的一樣,那些人或許就是月人。

  現在的人是伏羲和女媧交合的後代無誤。

  而女媧不是捏泥土造人的說法僅見於《風俗通》,是孤例,所以我也不予相信。

  在多數文獻裏和出土文物都證實了是伏羲和女媧結合成為人類始祖的,泥土造人的說法我猜測應該和小時候媽媽說是垃圾堆裏撿來的一個道理,小羞羞的事肯定不會到處亂說的。

  女媧部落接替伏羲部落掌權後,風姓部落有一個叫神農的人,他嚐遍了百草,教會了人們種植和醫療,接替了女媧部落的統治,開創了神農氏的統治。

  神農和炎帝其實是兩個人,而後世常誤以為是一個人,其實我發現根本說不通,隻不過是炎帝出自神農氏部落而已。

  史記中已有暗示:“軒轅之時,神農氏世衰。與炎帝戰於阪泉之野。三戰,然後得其誌。”

  意為神農的後代治理已經衰落,而炎帝和蚩尤是黃帝的敵人。

  《史記封禪書》明確指出神農和炎帝是兩個人:“神農封泰山,禪雲雲;炎帝封泰山,禪雲雲;”

  《莊於·盜蹠》說神農氏“無有相害之心”、《商君書·畫策》說神農“刑政不用而治,甲兵不起而王”與《史記五帝本紀》中的“炎帝欲侵陵諸侯,諸侯鹹歸軒轅。”

  炎帝顯然不相符合,《世本》是最早寫“炎帝神農氏”的文獻,意為炎帝出於神農氏部落,而非炎帝就是神農。

  接下來就到了五帝時期,東方青帝——太昊伏羲,中央黃帝——軒轅,北方玄帝——顓頊,南方赤帝——炎帝,西方白帝——少昊玄囂。

  太昊伏羲修煉成聖後,昊天上帝冊封他為青帝,掌管東方,曆經女媧和神農兩個部族的長期統治之後,神話時代的主線故事——三次神戰——阪泉之戰,涿鹿之戰,不周山之戰正式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