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一章 地獄之門
作者:門中馬      更新:2021-11-29 22:19      字數:3204
  “其實關於昆侖山的記載,自古開始就有很多,比如《史記·大宛傳》中記載:“漢使窮河源,河源出於寘,其山多玉石,采來,天子案古圖書,名河所出山曰昆侖雲”。

  《山海經》中關於昆侖山的記載:西海之南,流沙之濱,赤水之後,黑水之前,有大山,名曰昆侖之丘。有神,人麵虎身,有文有尾,皆白,處之。

  其下有弱水之淵環之,其外有炎火之山,投物輒然。有人戴勝,虎齒,有豹尾,穴處,名曰西王母。此山萬物盡有。

  海內昆侖之虛,在西北,帝之下都。昆侖之虛,方八百裏,高萬仞。上有木禾,長五尋,大五圍。而有九井,以玉為檻。麵有九門,門有開明獸守之,百神之所在。在八隅之岩,赤水之際,非仁羿莫能上岡之岩。

  《淮南子》記載:昆侖虛上有大稻子,約有四五丈粗,在它的西邊有珠樹、玉樹、璿樹、不死樹,還有鳳凰和鸞鳥,鳳凰和鸞鳥頭掛蛇,足下踏著蛇,胸腹前掛著蛇,沙棠樹和琅玕樹在它的東邊。

  它的南邊有絳樹、雕鳥、腹蛇、六首蛟、視肉,聚肉形如牛肝,有兩目,食之無盡,尋之更生如故,北邊有碧樹、瑤樹、文玉樹,生長一種五彩斑斕的美玉,非常漂亮,還有鳳凰鸞鳥等。

  不死樹上結的果實人吃了可以不死,琅玕樹上生長美玉,是鳳凰和鸞鳥的食物。

  昆侖虛高一萬一千一百一十四步二尺六寸,山又疊疊重重的有九層。

  中國道教文化裏,昆侖山被譽為“萬山之祖”,也是“萬神之鄉”。

  而在西藏神話傳說中的英雄格薩爾王的陵塔和通往魔國的大門都隱藏在這起伏的群山之中。

  反正這個地方的秘密數不勝數,有些是真,有些是假,姑妄聽之罷了。”

  “那哥哥,你知道什麽是真的,什麽是假的嗎?”夏詩涵眨巴著大眼睛問道。

  “當然不知道,因為這也是我第一次來昆侖山。

  而且咱們的目的,隻是找到破壞那中幹龍脈的人和東西,至於其他的東西,隨緣就好了。”

  葉楓說著,不停撥弄著手中的羅盤,同時看著周圍的地勢。

  群峰雖然無數,但是葉楓必須順著中幹龍脈的山峰尋找,所以要時常用羅盤定位,防止自己走偏。

  白天行走,晚上的時候便是用特製的白煤球燃料點燃營火,圍在一起取暖,吃煮得半熟的掛麵和壓縮餅幹,因為海拔太高,水燒不開,掛麵隻能煮成半熟。

  然後葉楓和關邪輪流守營火,就這麽行進了三天,終於算是到了大冰川。

  而且根據藏民的傳說,這附近有一個極低窪的小型盆地,葉楓他們五人此行的目的地就是那處盆地。

  因為這冰山之上想要建造什麽斬龍的建築或者是其他陣法,那全是白扯。

  這凍土層就算是葉楓掄圓了青龍偃月刀,也隻是能堪堪劈開一道四五米的裂痕,如果是普通人拿著正常的建造工具,估計打上去就是一個印罷了。

  在這種地方建造斬龍建築,根本不可能。

  唯一可能的地方,也就是找那種低窪的盆地,也就是雪山中的綠洲。

  藏民們傳說那裏有,但是誰也沒去過,葉楓根據羅盤行走,反正正好經過藏民傳說的那個地方。

  最重要的是,那個地方本身就是在中幹龍脈之上,如果真的有什麽斬龍的建築,那裏是最合適不過的了。

  大冰川是由三部分組成的,落差極大,坡度很陡峭,最高海拔超過六千米,積雪萬年不化;中間一段最長,全是鏡子麵一樣溜滑的寒冰,冰層厚達上百米。

  最下邊又低於青藏高原的平均海拔,像裂痕一般深深地陷進大地,這裏地氣偏暖形成了一個罕見的綠色植物帶。

  而那最低的地方,就是葉楓他們的目的地了。

  如果這裏還沒有什麽斬龍建築,那葉楓就隻能是想辦法找找這昆侖山脈的山體內部是不是有什麽東西了。

  走到那盆地外圍的時候,葉楓忽然看到天空已經是變成了陰沉沉的一片,同時還有一些閃電在不停的劈啪釋放著。

  “這個地方,也會下雨嗎?”關邪有些好奇的問道。

  葉楓皺了皺眉:“不對,這裏,應該是地獄之門。

  沒想到這昆侖山脈深處,還有這樣一處地方。”

  “地獄之門?能夠直接通往陰司地獄的地方嗎?不對啊,你剛才說了那麽多傳說不都是挺好的麽,怎麽還會有這種地方?”關邪好奇的問道。

  “這個地獄之門,隻是藏地的叫法,我照搬過來用而已。

  至於通向陰司地獄,我感覺不太可能,畢竟這裏是藏傳佛教的地盤,通往佛教地獄還算靠譜點。”葉楓先是笑了笑,隨後解釋道:

  “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在牧人眼中,草肥水足的地方是他們放牧的天堂。

  但是在昆侖山生活的牧羊人卻寧願因沒有肥草吃使牛羊餓死在戈壁灘上,也不敢進入昆侖山那個牧草繁茂的古老而沉寂的深穀。

  這個穀地即是死亡穀,號稱昆侖山的“地獄之門”。穀裏四處布滿了狼的皮毛、熊的骨骸、獵人的鋼槍及荒丘孤墳,向世人渲染著一種陰森嚇人的死亡氣息。

  直到現在,新疆地礦局某地質隊還有一個親眼所見的故事在流傳著:

  1983年的時候有一群青海省阿拉爾牧場的馬因貪吃穀中的肥草而誤入死亡穀。

  一位牧民冒險進入穀地尋馬。

  幾天過去後,人沒有出現,而馬群卻出現了。

  後來他的屍體在一座小山上被發現。

  衣服破碎,光著雙腳,怒目圓睜,嘴巴張大,獵槍還握在手中,一副死不瞑目的樣子。不解的是,他的身上沒有發現任何的傷痕或被襲擊的痕跡。

  這起慘禍發生不久後,在附近工作的地質隊也遭到了死亡穀的襲擊。同年七月,外麵正是酷熱難當的時候,死亡穀附近卻突然下起了暴風雪。

  一聲雷吼伴隨著暴風雪突如其來,炊事員當場暈倒過去。根據炊事員回憶,他當時一聽到雷響,頓時感到全身麻木,兩眼發黑,接著就喪失了意識。

  第二天隊員們出外工作時,驚詫地發現原來的黃土已變成黑土,如同灰燼,動植物已全部被“擊斃”。

  地質隊迅速組織起來考察穀地。

  考察後發現該地區的磁場異常極為明顯,而且分布範圍很廣,越深入穀地,磁場異常值越高。

  在電磁場效應作用下,雲層中的電荷和穀地的磁場作用,導致電荷放電,使這裏成為多雷區,而雷往往以奔跑的動物作為襲擊的對象。

  這種推測是對連續發生的幾個事件的最好解釋。

  當然,這是科學方麵的解釋,我總感覺那些雷不簡單,總給我一種熟悉的感覺……”

  “等會……”關邪打斷了葉楓:“你說的那死亡穀,不是在青海那邊嘛?現在咱們已經從西藏走到青海了?

  隻是短短三天啊!”

  “我也沒說這裏就是那個死亡穀啊。”葉楓看著關邪道:“剛才我說的是,我沒想到在這昆侖山脈深處,還有這樣一處地方。

  這個地方你看看,和我剛才描述的死亡穀是不是差不多?”

  葉楓指著麵前那綠洲一樣的地方,果然是雜亂不堪,除了低矮的樹木,還有著不少的動物骸骨。

  最重要的是,這個地方的磁場真的和昆侖山其他地方不太一樣,上空中的雷電一直是蓄勢待發的模樣。

  “那雷電,好像帶著一絲罡氣。”關邪沒有進入四品轉通,自然感知上麵比葉楓弱一些。

  但是長時間呆在這裏之後,他也是感覺出了一絲不對勁。

  “沒錯,而且我總感覺,和我的上清雷法很像。”葉楓皺著眉,“不管怎麽說,需要進去看一看,指不定這綠洲裏麵,隱藏著什麽斬龍的建築。

  不過現在要打起精神了,因為咱們麵對的不僅僅是惡劣的環境了,那些想斬龍脈的人,八成也在這裏隱藏著。”

  眾人都是點點頭,拿出了自己的武器,在葉楓的帶領下,開始向那死亡穀進發。

  這裏的氣溫依舊不高,但是和大冰川上比已經算是春天了。

  幾人走著,忽然天空中響起了一聲炸雷,無數個球形閃電如傾瀉一般落了下來。

  “臥槽!”葉楓看著那宛如天女散花一般的大量球形閃電,不禁爆了粗口。

  球狀閃電,俗稱滾地雷。

  通常在雷暴時發生,為圓球形狀的閃電,其實出現的概率是極低的,一次出現這麽多的幾率,幾乎比買彩票中五百萬的幾率還要低了。

  這滾地雷十分亮,近圓球形,直徑約十五到四十厘米不等,密密麻麻的一大片向葉楓等人落了下來。

  顏色除常見的橙色和紅色外,還有黃色、紫色、藍色、亮白色、幽綠色的光環,呈多種多樣的色彩,除了好看,破壞力也是巨大的。

  而且它可以隨氣流起伏在近地空中自在飄飛或逆風而行,碰到障礙物便就會爆炸。

  對付球形閃電,根本沒辦法跑。

  人一跑,身體周圍所帶起來的氣流便是會讓球形閃電快速跟上,就像是一顆巡航導彈一樣,追你到天荒地老。

  而且數量這麽多,根本就是跑不開。

  現在,該怎麽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