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四章 橋祭
作者:門中馬      更新:2021-11-29 22:18      字數:3241
  葉楓走過去,在那一攤血水當中,拈起一隻死掉的蟲子。

  “這是,蠱?”林小雨多少也懂一些陰行之事,自然而然的想到了那種利用蟲子控製死人的方法。

  “是,也不全是。”葉楓道,“這是南洋巫術。”

  “南洋巫術裏麵,也有蠱的使用嗎?”林小雨再問。

  “南洋巫術,其實是十個邪術的總稱,其實這十大邪術的老祖宗,也是咱們華夏。

  南洋巫術主要是由中國川滇地區傳入東南亞的蠱術、蟲術、藥術、符術、巫術、降頭等一係列方術的總稱。

  而南洋巫術中最出名的就是降頭,而這降頭其實也隻是源自於中國雲南四川一帶的下蠱,流傳到東南亞泰國一帶後,結合當地的巫術而演變成為降頭。

  施降者可借由降頭儀式使受降者受其控製,包括致人於死,甚至是控製死人。

  這老頭,就應該是南洋巫師控製的死屍。”

  “那,他們殺人了?”林小雨皺著眉頭道。

  “應該是沒有。”葉楓搖搖頭,“要不然他們不會用其他死屍假扮這個老頭。”

  “不殺人的南洋巫師。”諸葛明道,“難道也修的正道?”

  “嗬嗬,我倒是更願意相信那南洋巫師是沒有理由殺掉那原本看門的警衛。”葉楓不屑道:“你也知道我們茅山和那些南洋巫師有不共戴天之仇,這貨現在還有跟天縱子勾結的嫌疑,而且想要找到那幫孩子,必須要先找到那南洋巫師才行。

  這孫子,我殺定了。”

  諸葛明依舊眯眯眼的點點頭。

  但是林小雨卻是按捺不住自己內心的好奇,出口問道:“你們茅山和南洋巫師,還有什麽過節嗎?”

  葉楓先將追氣符在那血水上抹了一把,隨後拋向天空當中,那追魂符便是飛了起來。

  他招呼眾人上車,跟著那追氣符,希望找到那南洋巫師的蛛絲馬跡。

  在路上的時候,葉楓也解釋起茅山和南洋巫師的世仇來:“上個世紀七十年代初華夏與一個邊境小國發生了什麽你知道是吧。

  當時在對峙與矛盾下,南洋各邪術師結成聯盟,使用降頭、蠱毒、痋術等邪術對我國軍民造成極大的傷害。

  但因時代原因,那時懂得此類法術之人大多遭到迫害,殘餘的也不敢出頭,當時的茅山內門傳人許久昌,此時不顧個人安危,一個人的號召力帶領中原法師七十餘人趕赴邊境,驅逐邪術,佑我中華。

  這次鬥法曆時將近十年,這中間的過程已經不能用慘烈來形容了,這七十餘人中,最後隻有五人活著回到中原,而現在都已經不在世了。

  此番大仇,我作為茅山天師,自然是不能忘。”

  林小雨聽完愣了愣,“你們茅山天師,還是很有愛國之心的啊……”

  “那是自然。

  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

  葉楓正色的說出那句話,看著那天上的追氣符。

  這次,即便是抓不住那天縱子,也要殺掉那南洋巫師。

  最後那追氣符緩緩的落在了一座大橋的橋頭,隨後便是不動了。

  眾人下車,看向這大橋,卻發現一切如常,但是在最前麵,卻是寫著“禁止通行”四個鮮紅的大字。

  “這所大橋……”林小雨皺了皺眉,明顯是知道些什麽。

  “這所大橋怎麽了?”葉楓問道。

  “這座大橋已經有好些個年頭的曆史了,而且作為咱們濱海市的第一座斜拉橋,還是十分值得驕傲的。

  由於緊鄰著濱海的河流並不十分寬闊,這座連通市區和郊區的橋梁自然並不長,如果是坐車行駛過主橋,也不過十幾分鍾的事情。

  從我小時候就記得,有些地方已經十分破舊,幾乎開裂的木板和老得發黃的橋墩,所以,就在今年施工隊就決定對橋梁進行一次大修,一來保護橋梁安全,二來也是一種新氣象。

  這件事本來沒什麽好稀奇的,各個地方都有橋,有橋就需要翻新,可是這橋最近居然出現了問題,因為大家都說,這橋經常自己搖晃起來,仿佛要塌了一樣。

  雖然現在還沒有造成很大的災難,但誰也不願意踩在一座謠言隨時會坍塌的橋上過河。

  就算大家知道是謠言,但俗話說三人成虎,誰也不會傻到拿自己來印證一下。

  而且橋上經常出現不幹淨東西的傳言四起,後來,這座橋就被暫時封了。”

  “不幹淨的東西?”葉楓喃喃到,隨後將自己的三品轉通開啟到了最大,感知著周圍的氣息,發現這裏麵,果然是有那麽一些陰氣和怨氣。

  諸葛明過來拍了拍葉楓的肩膀:“不要用三品轉通來探查,因為橋梁之上都會有一定的怨氣和陰氣出現,這很正常。”

  “正常嗎?”葉楓愣道,“為什麽正常?”

  “你不知道嗎?古代修橋的時候,都流行橋祭。這橋修建的年頭,估計橋祭的風俗還沒有消失。”諸葛明道,臉上現出一抹驕傲的神色:“葉天師,要不要求教一波?”

  “嗬嗬,不要。”葉楓聳聳肩,“我本來就是想找當初的橋梁設計師問一下。

  那具假扮警衛的屍體的來源,根據追氣符來說,一定是在這橋附近弄出來的。

  那個橋梁設計師,也一定知道些什麽。

  或者說,應該會與那南洋巫師有什麽勾結。”

  “或者說,屍體來自於是橋裏麵。”諸葛明無奈道,“真的不求教一波嗎?”

  “諸葛,你別聽這個小流氓得瑟。

  他不問,我問。”林小雨道。

  “對啊,諸葛大師,我也想知道那橋祭到底是怎麽回事。”舒冰哀求的說道。

  諸葛明看到葉楓一副幸災樂禍的表情,就知道自己又上了這個王八蛋的套。

  要是隻有他們二人的話,這小子八成早就求教了。

  結果現在林小雨和舒冰都在這裏,他知道自己說出橋祭之後肯定會被追問,就算他不求教自己也會完整的說出來,所以才表現的那麽硬氣。

  這個王八蛋……

  真的是比自己還要賤!

  諸葛明十分的無奈,不過還是解釋了起來:“其實橋祭,也就是祭祀橋梁的意思。

  祭橋和祭河是相通的。

  祭橋習俗最早產生於中國,古代中國人很重視橋梁建設,誇一個人做善事多就常說他擅長修橋補路。

  當時的橋梁落成必然要來一番隆重的遊橋儀式,場麵頗為壯觀。

  最先上樓的是當地有名望者,如官吏、鄉紳、老年人等。

  重要的橋梁都有一年一度的”祭橋“日,十分地莊嚴。

  以前,人們必須準備香及金紙,至橋頭焚香燒金祭祀橋神,以感謝並祈求橋神保佑通行平安。

  有的地方僅燒香,金紙用線綢線綁著放在橋頭上,俗稱”壓金“,為替橋換新光彩之意。並且保佑橋梁不毀,庇護鄉裏人。

  而祭河則更早了,以前河流山川都是祭祀崇拜之物,而且古代皇帝向來先祭河,再祭海,意指海由河流匯聚而成,河乃天下水之源頭。

  而且經常以玉器當作祭品供給河伯,視為尊重名貴之意,而且玉通靈,古人相信能送到神靈手中。

  這個傳說最早其實也是因為秦朝二十八年,始皇帝巡狩至洞庭湖,風浪大作,舟將覆之,急投玉璽於湖而止。

  所以後人相信,一旦江河湖海發生災難,投以名貴玉器可以安撫憤怒的水神們。

  不過祭河最出名的當然還是我的祖先諸葛亮。

  相傳諸葛亮平定孟獲後路過瀘水,正值九月秋天,河麵忽然陰雲布合,狂風驟起,諸葛亮詢問當地人,皆言此河有神明,必須以活人七七四十九顆人頭祭之,方能平息。

  我的祖先宅心仁厚,自然是不肯殺人,於是宰殺牛馬,河麵為劑,塑成人頭,內以牛羊肉代之,喚之曰饅頭。

  當夜在瀘水邊上設置香案,鋪設祭品,列燈四十九盞做招魂之用,將饅頭等物放置在河岸邊上。

  我的祖先諸葛亮親自念了悼文,再將祭品拋入河中,風雨立即停歇了。

  而所謂饅頭,也就是現在的包子的由來了。

  不過這以後也養成了習慣,凡是要在河道上動土或者返修舊橋,一定要先祭祀一下,拜下橋神河伯,方能開工,否則會大不利。”

  “我記得孔明先生是陰行大成者啊,更是奇門遁甲的完善之人,其人已經通神,修為應該在五千年來都沒幾個人能出其右。

  而橋神河伯這類東西,我怎麽從來沒有從道教典籍上看過啊?而且如果要論起來,孔明先生應該也是在他們之上的吧?”舒冰一連串的問出了許多問題。

  “那不一定。”諸葛明搖搖頭,“其實那河底下有什麽東西,都是未可知的狀態。

  橋神河伯自然是不存在,如果是真正的神,又怎麽會需要殺人祭祀才能通行建橋呢?

  其實那河裏麵的,是某些很難招惹的邪祟,而且其在河中,我的祖先孔明先生一時之間也難以斬殺,再加上戰機不能延誤,所以便是用了那種偽祭祀的方法。”

  “原來如此,我明白了。”舒冰點點頭。

  林小雨看向葉楓:“你怎麽看?”

  “我還是之前那個想法。”葉楓攤開手,“我總不能跳進河裏去尋找什麽邪祟。

  而且即便是這橋修建的年代,我感覺隨便殺人進行祭祀肯定也不是被允許的。

  不論種種,現在隻能是找到這座橋梁的設計師,問清楚當年的情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