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四章 峨嵋坤道
作者:門中馬      更新:2021-11-29 22:15      字數:3235
  “吳鉤越劍,這句話你一定聽說過。吳國的主兵器是鉤,而越國則以出產鋒利的青銅劍著名。

  像非常著名的劍師幹將莫邪,他們雖然後來在吳國,其實卻是越王允常殺害了幹將的師傅“鑄劍子”才勉強逃往的吳國,後來幹將再逃,夫妻以身殉劍,鑄成的幹將莫邪神兵。

  當然,這是後話。

  不過由此可見越國的劍的鑄造程度已經是當時的頂尖水平了,否則幹將莫邪也不能鑄造成神兵,可以猜想,吳鉤的鑄造程度也應該也算是當時的頂尖水平。

  但是吳鉤與劍不同的是,那是一種比較適合南方環境的武器,這是由南方的特殊環境所決定的。

  中國南方山嶽連綿,植物繁茂,還有很多適於艦船水戰的江河湖泊,在這種地理環境下,吳鉤當然就成了用於白刃格鬥近戰的最理想兵器,而且還可以作為采伐和船上作業的工具。

  雖然後來隨著吳的滅亡也消失了,但在當時,還是吳國的標誌性的兵器。

  所以吳越一帶的南方人經常說,男兒行千裏,腰間係吳鉤。

  吳鉤算是華夏刀類的老祖宗,即使在今天的武術界,說起刀,就是指這種中國傳統的曲刀,或由曲刀所演變的各種刀。

  吳鉤,就是最早的曲刀。”

  “那這鉤祭嶺算是怎麽回事?”胖子再問。

  葉楓看向計宜春,計宜春卻是沒有解釋的心思,一直在前麵走著,葉楓隻好猜測:

  “當時吳越大戰,據說當時的吳王曾下令百金懸賞神鉤,使得很多老百姓荒廢田地而去成為鉤師去鑄鉤。

  但是神鉤哪是那麽容易鑄成的,所以鑄造出來的鉤很多都是殘次品罷了,如果我猜的沒錯,這祭鉤嶺可能是因為當時的人們鑄造的鉤不合吳王心意的,便會丟棄至此。”

  “最後吳王尋到神鉤了麽?”胖子竟然像聽故事一樣上了癮,急於知道結局。

  “你猜我知不知道?”葉楓白了他一眼,“我猜測是沒有。畢竟同時期的幹將莫邪劍有美名流傳下來,但是吳鉤卻是沒有任何的有名鉤器流傳。”

  “挺可惜的。”胖子聳了聳肩,“百金都沒懸賞到一把好鉤。”

  葉楓不再說話,跟著計宜春向前走,現在已經天光大亮,距離楊家寨也是越來越近,在很遠的地方,葉楓已經是能夠看到寨門了。

  “葉天師,咱們就這麽直接過去,還是等摸黑放火燒了他的寨子?”計宜春問道。

  葉楓看了他一眼,“放火燒山,牢底坐穿。你想找死別帶上我。

  就這麽直接過去,我正好找那群王八蛋也有賬要算。”

  “也行。”計宜春嘿嘿笑了笑,抱上這麽一尊大腿,真是賺翻了。

  葉楓和兩人向前進發的時候,葉楓忽然感覺到一股陰氣和罡氣正在不停的糾纏,但是罡氣明顯更勝一籌,陰氣正在接連接受壓製。

  葉楓琢磨了一下,可能是鎮魂靈契的人在誅邪。

  如果是楊完者,可能今天還能省下不少事,直接在外麵把他給解決了。

  葉楓帶著兩人摸了過去,結果看到一個穿著道袍的坤道手持拂塵正在捉鬼。

  這個坤道一身藍色的簡單道袍,內穿白色的寬鬆服裝,但是也可以看出來身材很不錯。

  肩若削成腰若約素,肌若凝脂氣若幽蘭。

  折纖腰以微步,呈皓腕於輕紗。

  眸含春水清波流盼,頭上倭墮髻斜插一根精致的桃木簪,綴著點點紫玉,青絲長發。

  香嬌玉嫩秀靨豔比花嬌,指如削蔥根口如含朱丹,拂塵舞的也是宛如舞蹈一般,仿佛仙子下凡。

  胖子和計宜春都看傻了,胖子更過分,嘴角都流下了口水。

  葉楓的注意力倒是沒有過多集中在這漂亮的坤道上,她的麵前是一隻山魈。

  山魈是一種山裏的獨腳鬼怪,《山海經·海內經卷》裏有所記載:“南方有贛人,人麵長臂,黑身有毛,反踵,見人笑亦笑,脣蔽其麵,因即逃也。”

  同時《抱樸子》中也有記載:山精形如小兒,獨足向後,夜喜犯人,名曰魈。

  眼前這隻,特征上很符合山魈的模樣,就像是一個小孩一樣,但是隻長著一隻腳,渾身的黑毛。

  山魈的修為一般都是很低的,而且也不吃人,隻是喜歡晚上嚇唬人,現在已經天光大亮,這山魈應該也要走了。

  那坤道明顯也知道,所以沒有殺掉這山魈的打算,拂塵的力道都用的很小,看來就是想拖到天亮,讓這山魈自行離開。

  果然,那山魈看到天亮了之後,呲了一下牙,快速向叢林中跑了過去。

  那坤道收起拂塵,衝葉楓這個方向拱了一下手:“敢問道友何人?”

  看來這坤道修為不低,竟然還能發現葉楓他們的存在。

  而且行為彬彬有禮,十分的正派,想必是出自道門名門正派。

  看裝扮,峨眉的可能性最大。

  不殺山魈的原因,八成就是因為她動了惻隱之心了。

  葉楓沒見過坤道,但是也聽說過坤道,她們有女性的慈愛光輝,很多時候都不會想殺死邪祟,對於普通的鬼魅魍魎包容性很大。

  既然人家都發現了,葉楓也大方的站了出來衝那坤道拱了拱手:“茅草為屋,山後修行。”

  這句話算是茅山的切口,葉楓在表明自己是茅山內門出來的。

  道門中人,很多都是用切口來會友的,類似於“行話”。

  那坤道想了想,“我不會……”

  “咳……沒關係。”葉楓擺了擺手,“我是茅山天師,楓微子,本名叫葉楓。”

  “啊!你要這麽說我就懂啦。”那坤道掛著開心的笑容,“我來自峨眉,道號龍玉,本名叫崔璨,你喜歡叫我什麽都可以。”

  “的確笑起來挺璀璨的。”葉楓笑了笑誇讚到。

  “是嗎?哈哈哈我師父也這麽說,所以給我取了個俗家名字叫璀璨,但是沒有姓璀的嘛,為了上身份證就叫了崔璨。”

  這女孩看來十分的單純開朗,看來沒有經曆過多少世事,對葉楓也是什麽話都說,和盤托出。

  “你來這是做什麽的啊?”葉楓詢問起這個女孩的目的。

  “哦哦,我來這裏捉鬼賺錢買零食吃呀!

  楊家的人找上峨眉派說希望有人能來幫他們捉鬼,師父就派我下來啦!

  剛好,我零花錢全都用完了呢!”崔璨笑靨如花的說道。

  “是麽,那咱們可能是一路了。”葉楓沒有說出自己的真實目的,“請。”

  那崔璨笑了笑,走在了前麵,還從口袋裏麵拿出了一包薯片,邊走邊吃。

  葉楓和胖子等人跟在身後,胖子小聲問道:“峨嵋山,不是四大佛教名山之一麽,怎麽她是個坤道啊?”

  “成為佛教名山,那是後來的事情了。”葉楓解釋道,“峨嵋派之得名,是以上古修仙學道聖地峨眉山而起的,源自先秦華夏的本土流派。

  很早的時候,也就是先秦時期,有“天下秀”美譽的四川峨眉山,在道教三十六小洞天中位列第七。

  如《三皇經》所記載:“人天中有三十六洞天,茲當第七洞天,一名虛靈洞天,一名靈陵太妙洞天。”

  《洞天福地記》記載:“第七洞天峨眉山,周回三百裏,名靈陵太妙之天,在蜀嘉州,真人唐覽治之。”

  葛洪在《抱樸子》中也記載了:“峨眉此皆是正神在其山中。其中或有地仙之人。”

  根據史籍記載,曾去峨眉修道和參訪的道教人物頗多,至今峨眉仍有不少與道教相關的遺跡。

  春秋戰國時期,有不少文人方士修仙訪道隱居峨嵋山。其中峨眉武術創始人是先秦時期的武師司徒玄空就其中一位,因其曾模仿峨眉山白猿的形態創造了白猿劍法與白猿通臂拳,又稱白猿公;

  而東漢趙曄《吳越春秋·勾踐陰謀列傳第九》中記載,女俠越女應越王勾踐之召赴朝廷途中,持劍與“自稱袁公”的老翁以竹過招,“袁公飛身上樹,變為白猿”。

  也是自吳越春秋之後,峨嵋派由越女的加入從男派漸漸變成了女派。

  其實變成女派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是她們的道術和體術都講究‘靜若處子,動若脫兔’,女孩修煉更加具有威力性和天賦性。

  就單從體術上來講,峨眉派體術與少林派、武當派體術是華夏體術三大名宗。

  峨眉派功法介於少林陽剛與武當陰柔之間,亦柔亦剛,內外相重,長短並用,攻防兼具。

  入拳經上講峨眉體術:“拳不接手,槍不走圈,劍不行尾,方是峨眉。”“化萬法為一法,以一法破萬法。”

  總之是以弱勝強,真假虛實並用,站在女子的地位融匯了武當、少林等眾家之長,非常的強。

  現在峨眉派的拳法、劍法、針法、簪法最為出名,剛才這坤道自始至終一個都沒有動用,證明她剛才的確是不想殺死那山魈,具體實力怎麽樣,恐怕還需要觀察一下。

  這也是我沒有暴露咱們真實目的的原因,而且聽這個女孩的意思,是敵是友很難辨。”

  胖子點點頭,“走一步看一步,反正都是女流之輩。

  上次你在茅山禁地外麵不是用太極劍術打敗了武當中人嗎?應該不足為懼吧?”

  “不要看不起女人。”葉楓搖搖頭,“茅山體術雖然強悍,但是那是借由上清雷法之力,不能互相對比。

  我總感覺,這個坤道,不會太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