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9章 隻希望永遠留在公子身邊
作者:羅詵      更新:2021-11-28 02:45      字數:2092
  這一噴,猶如黃河泛濫一發不可收拾,吐得羅信全身都是。

  然而,羅信並沒有絲毫的埋怨,反而用他自己的衣袖去擦拭辛嘴角的嘔吐物。

  他擦得很仔細,一邊擦,一邊伸手輕輕地在辛的後背上輕輕拍打。

  “公子,我……”辛仰起頭,看向羅信的眼眸之中充滿了愧疚與自責。

  “沒事、沒事,誰都會有第一次嘛,我第一次騎馬的時候,也是嚇了一大跳了。”說著,羅信又細聲安慰辛。

  她畢竟是女性,本身就愛幹淨,自己現在變得這麽狼狽,內心肯定會很尷尬,同時也會自責難受。

  羅信的柔聲細語,以及動作輕柔的安慰,讓辛原本空落落的心一下子就被一種前所未有的幸福感所塞滿。

  她從不曾想到,原來別一個人關懷是這樣的溫暖,這種被保護的感覺讓她甚至產生了一種想要依偎在羅信懷中盡情哭泣的衝動。

  但是她不能,她是不能的。她知道自己不過隻是一個奴婢,一個對羅信還有些作用的奴婢。

  “現在公主殿下已經開始跟將軍接觸,複興之日即將到來,公主已經不再需要我的保護了,那就讓我永遠當公子最有用的奴婢吧,隻要能留在公子身邊,隻要能永遠留在公子身邊……”

  辛“自私”地輕輕倚靠在羅信懷中,為了感受著羅信身上那令她迷醉的男性氣息,她還特意幹嘔了幾下。

  待辛自己都不好意再“自私”下去了,這才慢慢地直起身體,又對著羅信道歉。

  羅信笑著擺擺手:“沒事,沒事,咱倆誰跟誰啊。別說是嘔吐物,就算是排……呃,那啥也沒事。”

  羅信的話,讓辛受寵若驚,她正要說些什麽的時候,一個黑影則是從營地方向迅速飛躥而來,落在羅信和辛的麵前。

  “頭兒,你身上是什麽東西?”林小七的話,讓辛更覺羞愧。

  羅信則是聳聳肩,直接撇開這個話題,他對著林小七說:“小七,我先去後山洗個澡,你帶著辛去實地考察一下。記住了,你要全程跟著她,保護她,可不能讓她有半點閃失。她可是我的寶貝啊,半丁點損傷都不行。”

  “頭兒,你放心,絕對不會讓辛姑娘掉一根頭發!”

  羅信的話讓辛愣了好一會兒,她則是直直地看著羅信遠去的背影,眼神也主家變得溫柔而迷離……

  羅信到後山的溫泉洗了一個澡,將身上的汙穢都洗淨之後,他並沒有馬上前往找尋辛和林小七,而是將祁高傑、華哲四人都叫了過來。

  “傑子,弟兄們傷勢恢複得怎麽樣?”

  羅信一開口就詢問士兵們的傷勢,這讓四個旅帥心中感覺暖暖的,就連岩無青也流露出一絲淡淡的笑意。

  “頭領,大家的傷勢都已經有了很大的好轉,現在臥床的隻有不到三十來人,再過幾天,他們應該差不多能夠下地接受訓練了。”

  “先別著急著訓練。”羅信連忙阻止祁高傑這個舉措,“傷兵如果急於訓練,萬一落下病根就麻煩了。給所有傷兵都放十五天的假,如果有家人在附近的,就回家跟家人團聚。”

  祁高傑連忙點頭。

  “另外,現在我可以帶領一支兩千人的隊伍,這名額是上去了,但人卻不好招。咱們招人,還是老規矩,不看外表,隻看本質。這些你們都懂的,就不需要我再重複了。”

  “是!”

  羅信的隊伍增加到兩千人,但他同樣還是新軍。

  所謂的“新軍”與“府兵”是相對不同的兩個體製。

  府兵是唐朝軍製的一種特殊存在,一直以來,李世民也憑借府兵製度解決了很多問題。但是在征戰高句麗的時候,李世民也跟羅信探討了新軍體製的方向和可行性。

  李世民告訴羅信,之所以建立新軍,算是他對大唐軍製的一種改革。

  李世民乃是戎馬出身,他對府兵之的優劣點都有著非常深刻的認知。

  讓羅信當吉州刺史,帶領兩千新兵,也算是一個比較大膽的嚐試。

  因為這兩千兵丁不局限於地區,隻要通過羅信的選拔,無論他們來自哪裏,無論他們是什麽人,都能成為大唐的將士,他們的家人就能夠在大唐的土地裏紮根。

  大唐的戶口分為“九等”,有“上三等”、“中三等”和“下三等”;其中,下三等不能參軍,而在吉州這裏則沒有這樣的規矩。

  在大唐,單兵的好處有很多,其中最為明顯的就是租庸調都豁免,這是國家對軍戶的優待。

  不過,國家打仗是不給他們軍餉的,他們自己的裝備武器也要用自己的錢來買。打仗的時候自己穿上,而不打仗的時候,則是放入當地的兵器庫儲存,他們則是在自家的田地裏繼續幹活。

  這樣的“軍戶”集合八百家、一千家、或者一千兩百家,就可以成立一個折衝府。

  折衝府就等於現在的軍區。

  這樣的軍區建立起來基本不需要花費國家多少銀錢,軍戶隻要分到田,就可以自給自足;到了後麵不需要國家一粒米、一文錢給養,他們自己有田有地,而且保衛自己的土地,也自然會早就一種強烈的榮譽感和歸屬感,這也是為何大唐的軍隊特別強大的原因之一。

  不過,府兵也有一個很大的問題。

  所有軍戶都是“家境殷實”,用現在的話來講,那一個個最基本都是小康家庭。讓他們打仗,為國爭光沒什麽問題,一個個揮舞著手裏的兵刃,嗷嗷叫著去殺敵,能攆著外族士兵追上幾裏地。

  但如果要他們去建設基礎設施,當勞工;或者組織起來去抗洪救災那幾乎是不可能的。

  如果天天打仗,這些府兵的用處很大,但是現在天下逐漸太平,這些軍戶的存在,就有些“閑置”了。而且國家還不能向他們收納賦稅,時間一長就會滋生出許多蛀蟲。

  也正是李世民的這種長遠考慮,讓身為後世人的羅信對他無比佩服。

  從某種程度來說,李世民的確是一個千古明君,這一點毋庸置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