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0章 飛龍軍
作者:東一方      更新:2021-11-27 23:05      字數:2184
  近兩刻鍾後,太史慈急匆匆進入宮殿。劉梟下令召見時,他正在軍中操練士兵,一接到劉梟的消息,立刻就往宮中來,還是耗費了挺長的時間。

  “臣太史慈,拜見陛下。”

  太史慈頂盔摜甲,抱拳向劉梟行禮。

  “子義,坐!”

  劉梟擺手吩咐。

  “謝陛下!”

  太史慈道謝後,便撩起衣袍坐下。他坐下後,一副眼觀鼻鼻觀心的姿態,腰杆挺拔,含胸拔背,完全是一副軍人姿態。

  這是太史慈軍中養成的習慣。

  久而久之,也就成了他行走坐臥的常態。

  劉梟道:“朕今日找你來,是準備將益州安危托付給你,由你領兵坐鎮成都,幫助張鬆處理益州的事情。但凡需要調兵的地方,由你調兵配合。”

  太史慈一聽,驚訝道:“陛下剛平定了益州,雖說拿下了成都,滅掉了劉璋,但益州南麵的許多地方不算真正的歸附,陛下就要離開益州了嗎?”

  劉梟說道:“朕原本的打算,是再坐鎮一段時間,穩定益州局勢。隻是如今長安方麵,發生了一些事情,更有匈奴單於於扶羅進犯洛陽,朕必須趕回去。”

  太史慈道:“黃忠將軍坐鎮河內郡,應該不至於讓洛陽遭到襲擊才是。”

  劉梟道:“黃忠被羈絆住了。”

  太史慈一聽這話,便明白後方肯定遇到了大問題,否則黃忠不可能被羈絆住。更深層次的原因,太史慈也沒有再多問,隻是道:“陛下放心,臣坐鎮成都,自當穩定益州。”

  劉梟頷首露出讚許神色。

  太史慈是一個聰明人,一點就透,知道長安肯定是發生大事。

  劉梟繼續道:“朕麾下的軍隊駐紮,都各自有番號,如黃忠駐紮在河內郡的軍隊,命名為‘虎賁軍’,徐晃率領的軍隊駐紮在涼州,命名為‘天狼軍’。如今你率領駐紮在成都的軍隊,朕賜予‘飛龍軍’之稱呼。”

  “臣謝陛下隆恩。”

  太史慈一聽,登時大喜。

  龍,乃是天子專屬使用的,天子可以是真龍天子,這是象征天子的神獸。不論是天狼軍,亦或是虎賁軍,相比於他的飛龍軍,那都低了一個層次。

  這是太史慈心頭歡喜的原因。

  太史慈激動道:“陛下,臣率領的飛龍軍,有多少士兵呢?”

  劉梟說道:“朕給你五萬精銳,但如今軍中的將領,如甘寧、嚴顏、張任、馬超、龐德等人,朕都會帶走。你率軍五萬駐紮成都,可以再慢慢挖掘軍中的主將。”

  “臣明白了。”

  太史慈點頭應下,對此並不意外。

  劉梟讓徐晃、黃忠分別駐紮時,也都隻給了士兵,沒有給予軍中的主將。

  劉梟擺手道:“如今你坐鎮成都,張繡還在進攻,暫時不抽調他麾下的兵力。等張繡拿下了整個巴郡後,讓張繡坐鎮巴郡,由李儒協助他,著手為以後攻打荊州做準備。至於典韋,則帶著少許士兵徑直返回長安。原則上,張繡在漢中,也歸屬你調遣。”

  “臣明白了。”

  太史慈點頭應下,大致清楚了劉梟的安排。

  劉梟說道:“你去軍中安排一下,朕明日一早,便率軍啟程,帶著張魯、劉璋等人返回。這一路返回,還得加快些速度了。”

  “喏!”

  太史慈便轉身退下了。

  郭嘉也下去準備。

  翌日清晨,劉梟率領著五萬餘士兵啟程北上,離開了成都往關中行去。這一次趕路,劉梟麾下的士兵是歸家心切,心中無比歡喜,但劉璋卻有些不同。

  劉璋情緒有些複雜,如今他雖然歸順了劉梟,但卻成了籠子中的鳥兒。劉璋卻沒有辦法,隻能帶著家眷隨軍隊北上。

  大軍趕路,快速行進。

  在劉梟率軍趕路,中午停下來休息的時候,馬超來到了劉梟的麵前,抱拳向劉梟行禮。

  劉梟笑道:“孟起有什麽事,坐下說。”

  “謝陛下!”

  馬超恭敬的道謝,然後在一旁坐下,饒是如此,他也是目不斜視,不敢正視劉梟。馬超深吸口氣,說道:“陛下,臣深思熟慮後,決定暫時退出軍中,到大儒鄭玄的書院中去學習,臣想要學習兵法謀略,想要學到更多的知識。”

  劉梟聽了後,有些驚訝,道:“孟起怎會突然生出這般想法?”

  馬超微微低下頭,他也沒有隱瞞,便說道:“張繡隨諸位將軍學習,他自己也是努力讀書,所以有了現在的成就,臣不希望落後於人,所以希望能暫時入書院學習。”

  劉梟聽到後,頓時笑了起來。

  馬超見到劉梟發笑,頓時有些尷尬,更是有些不知所措。他是劉梟的部將,提出了這般要求,也還是擔心劉梟不支持。

  劉梟說道:“你有這個心思,朕很是欣慰。你要入書院學習,朕全力支持你。你也不用退出軍中,隻需要入書院學習便是。等到有戰事時,朕會帶著你出征。你在書院中,不能僅僅局限於兵法謀略,其餘各項都要涉及到,至少要有所涉獵,多讀書多學習不是壞事。”

  “謝陛下!”

  馬超聽到劉梟的話,頓時就激動起來。

  原來劉梟是支持的。

  劉梟說道:“朕麾下,一直都鼓勵你們多讀書,多學習。當初的張繡,朕也曾提點了他,所以張繡努力學習。”

  “如今你自己有這個覺悟,朕很是欣慰。”

  “朕曾告誡了翼德,讓他學習兵法,讓他收斂脾性,隻是江山易改本性難移,翼德要進步很難了。你不一樣,你還年輕,有足夠的精力和時間。朕相信你,必定能學有所成。朕更希望,你將來你能青出於藍,超越張繡、太史慈。”

  劉梟言語中,毫不吝嗇鼓勵和誇獎,這都是讓馬超努力的原動力。

  馬超聽得更是激動了,再度道:“請陛下放心,臣定會學有所成的,定不負陛下厚望。”

  劉梟說道:“這一路上,你可以多向張任、奉孝等人討教,這些人都是精於兵法的。孔子說,三人行必有我師,隻要你肯用心,一切都不是問題。”

  “臣謹記陛下教誨。”

  馬超恭敬的應下。

  劉梟擺了擺手,馬超便起身離開了。

  劉梟望著馬超離去的背影,臉上流露出欣慰神色。他希望張繡和馬超能開一個好頭,形成一股學習進步的風潮,讓麾下的將領都能努力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