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3章 楊修的謀劃
作者:東一方      更新:2021-11-27 23:04      字數:2241
  張鬆府邸,書房。

  這段日子的張鬆,日子輕鬆自在,悠閑無比。

  劉梟攻打益州,不論是劉璋,亦或是趙韙,再或是龐羲,乃至於整個蜀漢國內的官員,都人心惶惶,躁動不安,擔憂蜀漢的前景。

  在眾人擔心不已的時候,張鬆卻沒有任何壓力。

  原因很簡單,張鬆歸順了劉梟。

  在張鬆歸順劉梟後,他得知劉梟擊敗泠苞,打破白水關,心中歡喜,更希望劉梟立刻就南下成都,徹底吞並蜀漢。

  他日子輕鬆自在,表麵上也是一副憂心忡忡樣子,借著找人商談抵抗劉梟的計策,不斷的為劉梟聚攏一些人,已有好些人暗中歸順了劉梟,成為劉梟的內應。

  書房內,張鬆正琢磨下一步要拉攏的人。

  為了多立功,為了得到劉梟信任,張鬆也是拚了。

  張鬆的內心,其實很想拉攏他的兄長張肅。不論是張鬆,亦或是張肅,都是成都人,都出自成都張家,是當地的大族。

  隻是張肅為人死板,這樣的人難以拉攏。也因為無法說服張肅,所以張鬆不能讓張家改變主意,隻能他自己一個人辦。

  “下一步,找誰呢?”

  張鬆內心,仔細琢磨著。

  “咚!咚!”

  敲門聲,自房間外響起。

  張鬆道:“進來!”

  嘎吱一聲,房門被推開,府上的管家進入,稟報道:“大人,剛得到朝廷傳來的消息,陛下調張任前往廣漢,抵擋劉梟大軍。除此外,陛下還安排許靖大人出使荊州,向劉表求助。”

  許靖,是天下名士。

  許靖和許劭,都是汝南平輿人。兩人是堂兄弟,且都是年少成名,都善於評品人物。然而兩兄弟的關係很差,雖說都出自許家,卻不是一脈的人。

  許劭的家境,遠超許靖這一脈。

  許邵憑借家世率先出仕,在許劭擔任汝南郡功曹的時候,使了手段讓許靖無法入仕,導致許靖隻能替人趕馬磨糧來養活自己。等劉翊擔任汝南太守,才發掘了許靖,讓許靖步入仕途。後來許靖投奔劉焉,在劉焉麾下做事。

  許靖此人,頗有才華。

  尤其他年少時,善於相麵,一張嘴很是利索,能言善辯。

  張鬆一聽是許靖出使,登時就皺起眉頭。因為許靖出使荊州,所以在張鬆看來,此番許靖去找劉表求助,極可能會成功。

  這一刻的張鬆,再無輕鬆愜意。如果不抽調張任,如果不向劉表求助,益州局勢便抵定了,不會有什麽變化。

  如今的情況下,劉梟攻勢雖然凶猛,可一旦劉表介入戰事,這一戰就複雜了。

  張鬆不敢耽擱時間,當即吩咐道:“準備馬車,本官出門一趟。”

  “喏!”

  管家得令,立刻就轉身去安排。

  張鬆乘坐馬車出了府,繞了一段路後,最後才來到楊修的住宅中。他見到楊修,開門見山的道明來意,說了張任和許靖出使的事情。

  然後,張鬆道:“賢弟,張任是蜀中的名將。他能攻能守,最擅長的是防守。一旦張任坐鎮廣漢郡,將對陛下極為不利。”

  “如果單單是張任,都還比較好對付。”

  “問題是,劉表還要介入。以如今的情形,加上許靖的三寸不爛之舌。劉表肯定會介入這一戰,隻要劉表的兵力進入益州,戰事就會變得撲朔迷離。”

  張鬆一臉擔憂的神情。

  楊修聽完後,卻是笑了起來,並無急切的神情。

  張鬆道:“賢弟何故發笑?”

  楊修微笑道:“張兄盡管放心,在陛下攻打廣漢郡的時候,已經考慮到劉表介入的可能。即使劉表介入,陛下也有準備。更何況,陛下最新傳來的消息中,提及了巴郡的戰事。”

  張鬆道:“巴郡有什麽戰事?”

  楊修微笑道:“巴郡方麵,張繡殺到了閬中縣,拿下巴郡指日可待。巴郡和荊州接壤,隻要拿下了巴郡,劉表擅自開啟戰事,陛下也能應對。”

  張鬆一聽,皺眉道:“巴郡方麵的戰事,怎麽沒有消息傳到成都?”

  楊修解釋道:“一方麵,從成都到巴郡去,山高路遠,不利於趕路;另一方麵,陛下考慮到封鎖消息,早就安排人到重要關卡埋伏。即使有信使傳遞消息,也都無法傳出。所以,成都方麵才遲遲沒有得到消息。”

  “原來如此!”

  張鬆一聽,便徹底放心了。

  有巴郡方麵的安排,張鬆就不再擔心了。

  楊修繼續道:“不過,我也要立刻傳信給陛下,讓陛下做好麵對張任的準備。隻要陛下知道了張任的底細,擊敗張任,也不是什麽困難的事情。”

  張鬆道:“是這個道理!”

  頓了頓,張鬆又道:“賢弟,我如今拉攏了六個蜀漢的官員,大多都是成都的大族出身,他們歸順陛下,對陛下南下極為期待。這事兒,煩請賢弟務必要寫入其中。”

  “這是當然!”

  楊修笑道:“張兄盡管放心,你所做下的事情,我一字都不會忘記。你立下的功勞,我都一一記下,陛下都知曉的。”

  “那就好,那就好!”

  張鬆一張不受看的臉笑起來,讓人察覺不到笑意,很不協調,不過楊修都已經習慣了。楊修話鋒一轉,說道:“如今還有一事兒,需要張兄幫忙。”

  “何事?”

  張鬆一副義不容辭的口吻。

  楊修正色道:“張兄,你準備一下,去勸說劉璋禦駕親征。”

  “什麽?”

  張鬆聽到後,也是忍不住驚訝出聲。

  禦駕親征。

  這是一件大事,而且劉璋身為一國之君,不可能隨意就出征的。

  張鬆說道:“賢弟,這事不容易啊。”

  楊修不急不躁的道:“事情雖然不容易,但兄長是怕事的人嗎?兄長換一個角度考慮,如旦促成了此事,可以想象,這是多大的功勞。”

  張鬆一聽這話,也是心中考慮著。正如楊修所言,這事情一旦成功,劉梟就可以在前線一鼓作氣擊敗劉璋,他立下的功勞也是極大的。

  張鬆鄭重道:“我幹了。”

  楊修笑道:“就知道兄長不是怕事兒的人,而且要說服劉璋,也不是什麽難事,有很多理由可以說服劉璋。相信以張兄的三寸不爛之舌,足以應對。”

  張鬆道:“盡力而為。”

  楊修說道:“我等兄長的好消息。”

  張鬆不再逗留,起身道:“告辭!”

  楊修起身送張鬆離開,然後回到房中,就立刻撰寫消息,讓人將張任和劉表的消息送出,然後靜等張鬆去勸說劉璋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