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1章 強攻之策
作者:東一方      更新:2021-11-27 23:03      字數:2737
  劉梟看向眾人,沒有急著提益州的情況,而是吩咐內侍去請李儒到殿內來。李儒跟著劉梟一起返回長安,衣著打扮已經不再落魄,發髻也梳理得整整齊齊,但他的相貌卻依舊蒼老,兩鬢更是布滿了風霜。

  流浪在外的一兩年,李儒吃了太多的苦,不複昔日的意氣風發。這樣的李儒,如果不是熟悉之人,不可能認出來。

  李儒大步進入殿內,躬身向劉梟行禮,道:“臣劉儒,拜見陛下。”

  “坐!”

  劉梟吩咐一聲。

  李儒撩起衣袍,在殿內的末尾落座。

  賈詡、田豐等人打量著李儒,臉上有好奇的神情。尤其是賈詡,他初看李儒時,沒什麽印象,但仔細看去,卻發現眼前的人有些眼熟,不過一時間,有些回想不起來了。

  劉梟微笑道:“剛進來的人名叫劉儒,是朕新招募的人才。他雖然名不見經傳,但胸藏韜略,是個不可多得的人才。”

  李儒連忙起身,向眾人行禮道:“請諸公多多指教。”

  眾人點頭回應。

  劉梟繼續說道:“劉儒和楊修、徐盛一樣,入參謀部任職,由郭嘉直接領導。”

  “喏!”

  郭嘉答應下來。

  李儒沒說什麽,他聽從劉梟的安排便是。

  劉梟言歸正傳,便說道:“之所以急切召你們入宮,是王越剛接到益州傳來的消息。蜀漢的皇帝劉焉病逝,劉璋繼承了帝位。隻不過劉璋一上任,就殺了張魯在成都的家眷。”

  “可以預見,消息傳到張魯耳中,必定激怒張魯。而劉璋連張魯家眷都殺了,也會討伐張魯。所以接下來,益州極可能發生戰事。”

  劉梟說道:“朕準備借此機會,趁勢攻打漢中,先拿下漢中,再攻打益州。你們對於此戰,有什麽看法?”

  田豐思慮一番,分析道:“陛下,益州內亂,對我們而言是好事。”

  “隻不過要介入益州,不是件容易的事情。畢竟,漢中有天險阻隔。我們要介入益州內戰,還得能進入漢中才行。”

  “微臣認為,可以先派人去漢中遊說張魯,讓他打開通往漢中的關卡,讓我們的軍隊進入,以助他攻打劉璋。”

  “滅掉劉璋後,再揮軍滅掉張魯。”

  田豐侃侃而談,繼續道:“雖說此前張魯曾相助李傕,屯兵大散關威脅長安。但此一時彼一時,之前雙方是對立的立場,但陛下為了攻克益州,微臣認為,可以化幹戈為玉帛。”

  “偌大的益州,張魯想攻破成都,擊敗劉璋,憑他一己之力報仇雪恨,是極為困難的。尤其是雙方勢力懸殊,張魯能自保就不錯了。”

  田豐篤定說道:“所以張魯要報仇,必須借助陛下的軍力。卑職斷定,張魯極可能會同意我們進入。”

  郭嘉沒有急著開口,一副眼觀鼻鼻觀心的模樣。

  賈詡打量著李儒,他越看越覺得熟悉。略作思考,賈詡主動道:“劉儒是陛下新招募的謀士,不知道他怎麽考慮這件事的?”

  徐盛、楊修一個個都看向劉儒。

  事實上,李儒的身份,也就張繡一個人知道,就算是郭嘉、徐盛、楊修隨劉梟一道返回長安,也不知道李儒的真實身份。

  郭嘉執掌的參謀部,是專門製定戰爭戰略的。如果劉儒是一個無能之輩,便是屍位素餐。所以郭嘉聽得賈詡的話,附和道:“陛下,臣附議,臣也想聽聽劉儒的意見。”

  麵對眾人的目光,李儒神色如常。他曾是董卓的謀主,也曆經繁華,手掌權勢,是經曆過大陣仗的人,自然不會怯場。

  益州情況,李儒有所了解。

  李儒微微一笑,向劉梟拱手揖了一禮,便不急不緩的道:“陛下,臣反對田大人的策略。不僅如此,臣的意見和田大人恰好相反。”

  “臣認為,理應攻打張魯。”

  “陛下討伐李傕時,張魯屯兵在大散關,擺明了要掣肘陛下的兵力,為李傕爭取存活的機會。從這件事分析,張魯雖然屯兵,但屯兵不出,是懼怕陛下的,不敢和陛下開戰。”

  “如此一來,陛下出兵,張魯定然驚恐萬分。”

  李儒說道:“尤其陛下和張魯有仇,自當有仇報仇。趁著劉璋要攻打張魯的機會,陛下也發兵,做出殺入漢中的趨勢。”

  “張魯麵對陛下和劉璋的南北夾擊,不可能擋住。”

  “在這樣的情況下,張魯是選擇放下仇恨歸順劉璋,亦或是主動向陛下求饒呢?卑職認為,張魯向陛下投降的可能行更大。”

  “田大人的策略,是主動放下和張魯仇恨,讓張魯打開關卡,任由陛下的大軍進入。這樣做的主動權,掌握在張魯的手中。一旦張魯不同意,那麽主公還得進攻,否則無法進入漢中。”

  “如果直接進攻,便是臣所提及的計策。也隻有直接進攻,才是陛下掌握主動權,掌握張魯的生死。所以卑職建議,強攻漢中,迫使張魯歸順。”

  李儒說道:“隻要張魯投降後,陛下就可以名正言順的進入漢中,掌控漢中郡的勢力。有了漢中後,陛下就能攻打益州。”

  李儒的建議,和田豐截然相反。

  劉梟聽後,微微頷首。

  李儒的謀劃,合乎劉梟的口味。雖說劉梟是皇帝,但劉梟也是人,有自己的喜怒哀樂。張魯此前落井下石,劉梟記著這件事的。

  劉梟也沒打算饒了張魯。

  所以,這是出氣的機會,也是攻打漢中的機會。

  賈詡聽完李儒的分析,眼中一亮,捋須附和道:“陛下,劉儒的建議不錯。張魯陷入危機,咱們不趁勢出擊,就對不起劉璋的一番苦心了。”

  郭嘉讚同李儒的意見,也開口附和道:“臣也讚同劉儒的意見。”

  對於李儒,郭嘉也投去柔和目光。

  楊修、徐盛紛紛點頭,兩人看向李儒時,眼中再無輕蔑。剛才涉及益州的戰事,他們最先考慮到的思路,是沿著田豐的思路推演,沒有考慮到李儒的方向。

  聽李儒一說,覺得有道理。

  劉梟看向田豐,問道:“你怎麽看?”

  田豐不急不躁的說道:“陛下,臣讚同劉儒的建議。他的建議,的確更加的巧妙,也更加的直接有效。但有一些小問題,如果張魯不受陛下的威脅,寧願兩線作戰,亦或者張魯寧願歸順劉璋,也不讓陛下進入漢中呢?”

  李儒解釋道:“田大人的問題,其實不是問題。”

  “第一,如果張魯寧願兩線作戰,都不願意歸順陛下,可見他是存了死戰到底的心思。在這種情況下,即使是派人去招攬張魯,意圖借漢中的道路,張魯也不會同意。”

  “假道伐虢的計謀,張魯不可能不明白。”

  “第二,如果張魯寧願歸順劉璋,也不願意歸順陛下。這樣的情況下,一個寧願舍棄家仇的人,還能夠歸順陛下嗎。”

  “我認為也很難。”

  李儒微笑道:“所以田大人的擔憂,沒有太大意義。”

  田豐眼神愈發明亮,他心中也是暗暗想著,這是哪裏出來的人物,竟有如此的能力,思維敏捷,智謀出眾,是個極為厲害的人。

  劉梟很滿意李儒的表現,當機立斷,說道:“劉儒剛才的計謀,闡述得很清楚,便沒有什麽疑惑了。既如此,便準備討伐張魯。朕倒要看看,張魯會做出什麽樣的選擇?此戰郭嘉、劉儒、徐盛、楊修隨行,再傳令太史慈,大軍休整一月,開春後調兵五萬攻打漢中。”

  “喏!”

  眾人齊齊回答。

  賈詡、田豐等人,依舊坐鎮後方,畢竟他們在朝中任職,是朝中的九卿,得處理朝中的政務。一切商量妥當,劉梟又安排王越,密切關注益州消息,才讓眾人退下。

  眾人離開大殿後,郭嘉、徐盛、楊修、田豐先一步離開了。賈詡卻放慢了速度,走出皇城的城門後,看向不遠處的李儒,喊道:“劉先生,且慢!”

  李儒停下道:“賈大人有何賜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