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7章 收李儒
作者:東一方      更新:2021-11-27 23:03      字數:2290
  中軍大帳,賓主落座。

  李儒靠近火盆取暖,喝了口熱茶後,主動問道:“草民是戴罪之身,陛下抓到草民,是準備將草民帶到長安當著百官的麵問罪,還是要處死草民呢?”

  劉梟道:“朕為什麽要殺你?”

  李儒說道:“草民殺天子,誅朝臣,用朝廷文官的話說,草民禍亂朝綱,犯下了無數的罪過。陛下不殺草民,恐怕百官也不答應,這無法向百官交代。”

  劉梟強勢道:“朕身為大漢的皇帝,九五至尊,不需要向任何人交代。”

  李儒眼眸一凝。

  從劉梟的話裏麵,他感受到劉梟身為天子的霸氣和強勢。這樣的性格,是大漢朝許多皇帝不具備的特點。自東漢和帝之後,皇帝多是年幼登基,即使登基了,也是小小年紀就夭折,幾乎少有長壽天子,沒有皇帝能大權獨攬。

  在這時間內,不是太後攝政,就是外戚專權。在漢靈帝駕崩後,劉辯、劉協依舊如此,都隻是傀儡,沒有真正的權利。也就是劉梟崛起於微末,有軍隊支持,也有能力,才算改變了皇帝暗弱的局麵,能真正的掌控朝政。

  李儒道:“陛下不殺我,打算如何處置我呢?”

  劉梟說道:“朕要你入朝為官。”

  李儒不由得驚訝,即使他城府深沉,也被劉梟的話震驚了。李儒清楚自己的身份,他在大漢官員的眼中,就如同毒瘤一般,他不同於一般的西涼軍,是董卓真正的核心。

  他要入朝為官,幾乎極為困難。

  李儒身子微微前傾,略微激動,問道:“陛下召我入朝為官,不怕引起動蕩嗎?”

  劉梟道:“時至今日,誰還認得你?”

  李儒苦澀一笑。

  是啊,短短一兩年的奔波,他蒼老了太多太多,不僅是容貌大變,更是麵容枯槁,像一個老頭子似的,失去了昔日意氣風的麵貌。

  李儒深吸口氣道:“就算別人不認識我,李儒的名字,天下皆知。”

  劉梟道:“不用本名。”

  李儒的情況和處置,劉梟已有定計。如今李儒容貌大變,如果沒有真正深入接觸過李儒,根本不可能認出來。劉梟可以篤定,即使賈詡認出了李儒,甚至張濟、張繡和徐晃等人也認出李儒,也都不可能點明。

  因為,這都是西涼軍一係。

  除此外,楊彪、馬日磾等人,他們時隔許久,即使再見到李儒,看到現在相貌蒼老的李儒,未必能夠認出,所以改換名字,足以確保李儒的身份不泄露。

  這是劉梟的兩全之法。

  既保證李儒的身份保密,又能收服李儒。

  李儒深吸口氣,鄭重說道:“陛下讓臣更名換姓,但姓名是父母所賜,不能隨意更改。如果我不願意歸順陛下,陛下又打算怎麽做呢?”

  劉梟笑了笑,很隨意的道:“如果你不願意歸順,我隻能送你去見董卓。你李儒之才,在朕的麾下,能夠助朕安邦定國。如果在敵人的麾下,便是朕的大敵。”

  李儒聽完劉梟的話後,卻並不惱怒,立刻改變了態度,拱手道:“李儒,願歸順陛下。”

  作為一個心狠手辣的人,李儒讚同劉梟的觀點。

  不能收服,就要誅殺。

  資敵之事,那是傻子做的。

  劉梟臉上也是露出燦爛的笑容,吩咐道:“你此前名為李儒,改變名字,也不能隨意。朕賜你國姓,就叫劉儒,你意下如何?”

  “謝陛下隆恩!”

  李儒起身向劉梟謝禮。

  這時代,能得到皇帝的賜姓,是天大榮譽。沒有大功勳,想得到天子賜性,根本沒有機會。

  劉梟擺手道:“坐下吧!”

  “喏!”

  李儒回到坐席落座。

  劉梟繼續道:“你換了名字,便是重頭再來。如今你寸功未立,暫時留在朕的身邊,參與軍務。待立下功勳後,朕自會授予官職。”

  李儒道:“全憑陛下安排。”

  事實上對李儒而言,他早就享受了權勢。對他而言,最重要的是受到重用,而不是官職的大小。他在董卓麾下時,前期董卓英明決斷,他的一應諫言,董卓都會采納,可謂從善如流。

  隻是董卓到朝中掌握大權後,漸漸迷失了本心,導致李儒的勸諫沒用。如果董卓聽從他的建議,不至於被王允殺死。

  劉梟話鋒一轉,便道:“此番遷徙羌人和氐人入關中,你隨隊伍一起前進。你更了解下麵的情況,對此事你怎麽看,有什麽缺陷和遺漏之處?”

  李儒回答道:“回稟陛下,遷徙羌人和氐人到關中各地,是極好的事情。一方麵,削弱了涼州外族的力量,另一方麵也能鞏固關中的力量。雖說遷徙期間風雪交加,但陛下安排了士兵巡邏,又專門開設粥篷保障百姓不餓著,已經足夠了。”

  劉梟聽得連連頷首。

  李儒繼續道:“遷徙百姓最關鍵的地方,是這些人抵達長安各縣後,能否在最短的時間安定下來。如果無法安定,就會出問題。”

  劉梟道:“此事不必擔心,朕在返回途中,就已經傳信回長安,讓楊彪他們劃出地方,供羌人、氐人落腳。這些人住下來後,就有辦法了。”

  李儒道:“除此外,還必須讓他們有事情做。否則十餘萬人全部進入關中,如果無法謀生,一些百姓就可能作亂。”

  劉梟說道:“關中這幾年,死了無數人,逃了無數人,有太多的荒山野林空著。朕回到長安後,會統一組織百姓開荒,以工代賑。抵達關中的百姓,都會安排妥當的。”

  “陛下英明!”

  李儒見劉梟有條不紊,把各項事情都安排妥當,也是欽佩不已。兩人秉燭夜談,到深夜時分,劉梟才讓李儒下去休息。

  翌日,清晨。

  大軍啟程,護送著百姓,往司隸地區趕去。

  如今的天氣越來越冷,百姓趕路的速度慢了許多。不過,依舊是穩步前進。百姓沿途趕路時,也會四處撿起柴火,以便於晚上烤火熬過寒冷日子。

  十二月底,隊伍離開涼州,到了陳倉縣。如今的陳倉縣,鋪上了一層白皚皚的雪,銀裝素裹。大軍抵達後,在陳倉縣外駐紮,做暫時的休整補給。

  畢竟有十餘萬百姓。

  如此多的人,即使是供粥,也是不小的消耗。

  軍營,中軍大帳。

  陳倉縣令進入大帳中,向劉梟行禮後,稟報道:“陛下,陳倉縣今年豐收了,縣衙的庫房中有一些存糧,可以供給更多的百姓。陛下遷徙百姓,微臣鬥膽,請陛下安置一部分百姓在陳倉縣。”

  劉梟一聽,嘴角勾起笑容。

  這是第一個主動讓他安置百姓的縣令,此人的眼光很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