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9章 恩威並用
作者:東一方      更新:2021-11-27 23:03      字數:2645
  三人心中發苦。

  因為要讓各族的人搬遷到關中去,意味著要背井離鄉。這樣的情況,大多數人都是不願意的。尤其遷到關中後,即使有耕地,但到底會是一個什麽樣的情況,誰都無法預料。

  大廳中氐人中的人名叫楊安,他是隨楊騰一起來的,是楊騰麾下最重要的人。楊安在氐人中的地位,僅次於楊騰,有極大的權利。

  楊安主動道:“皇帝陛下,要勸說氐人舉族搬遷,難度非常大。”

  劉梟微微一笑,不急不緩的說道:“在氐人的性命麵前,舉族搬遷會很難嗎?朕認為不難。朕相信,他們會做出最聰明的選擇。”

  楊安嘴角抽搐。

  劉梟一句話的事兒,他得做無數的工作。

  這事兒是真不好辦。

  劉梟掃過楊安,再看向其餘人,繼續道:“朕允諾你們,隻要你們辦成此事,等搬遷到關中後,你們便是各族之長。如果這事辦不成,朕將會發兵攻打,圍剿氐人、青衣羌和燒當羌,但凡是你們的人,一個不留。”

  楊安等人聽到後,卻沒有考慮到最後一個不留的話,隻聽到了劉梟給予的好處,臉上都露出一抹激動。

  權勢動人心。

  這是他們最看重的。

  這三人在氐人、燒當羌和青衣羌中,本就有一定的威望,具備一定的實力。劉梟的允諾,便給了他們好處。尤其眼下的情況,他們也是別無選擇,知道劉梟的實力後,提不起抵抗心思。最關鍵的是,破羌縣城樓坍塌的一幕,讓他們懼怕不已,不敢再和漢軍開戰。

  楊安率先道:“請皇帝陛下放心,小人一定辦成此事。”

  其餘兩人,也紛紛應下。

  劉梟說道:“朕給你們一個月的時間,一個月後,青衣羌、燒當羌和氐人,全部到破羌縣匯合,隨朕返回關中。”

  “喏!”

  楊安三人齊齊回答。

  劉梟又看向太史慈,吩咐道:“子義,派遣哨探,嚴密監視青衣羌、燒當羌和氐人的動靜。一旦有任何的妄動,調兵圍剿。”

  “臣遵旨!”

  太史慈抱拳應下。

  楊安聽到劉梟的安排,心中沒有任何另外的想法,隻想著讓所有的氐人歸順。因為劉梟方方麵麵都考慮周全,一旦他們有任何的異動,或者是想要逃走,就會遭到掩殺。

  他們別無選擇。

  劉梟讓士兵帶著楊安等人退下,讓三人去安排事情。

  話鋒一轉,劉梟看向太史慈,吩咐道:“子義,羌人已經平定,但涼州仍有不少問題。駐留破羌縣的一個月,你負責調兵,圍剿其餘賊匪和不服從朝廷的人,解決所有的問題。我們要在十二月之前,準備撤軍。”

  “喏!”

  太史慈抱拳應下。

  各方麵的事情處理好,眾人退下,劉梟留下了馬超。

  劉梟麵帶笑容,不急不緩的道:“孟起,李傕和韓遂相繼被殺,你父親的大仇,馬家的大仇,都已經報了。接下來,你是打算入朝為官,還是留在涼州做官?”

  馬超不假思索道:“回稟陛下,臣願意入朝為官,隨陛下征伐不臣。”

  事實上,馬超歸順劉梟後,對涼州有很深的感情,他也曾經考慮過,想留在涼州。畢竟涼州是馬家的發家之地,他在涼州會很舒服。隻是漢軍攻打破羌縣的城樓時,馬超見識了漢軍的恐怖,心中便再無任何心思。

  堅固的城樓,頃刻崩毀。

  數萬青衣羌大軍,直接敗給了漢軍,戰鬥太令人震驚。馬超歸順劉梟的時間不長,不清楚炸藥的存在,他旁敲側擊詢問後,得知破城是漢軍的秘密武器。

  知道火藥,馬超熄了心思。

  以劉梟的實力,暫時隻有司隸和涼州,但劉梟討伐天下是遲早的事情。如果馬超留在涼州,雖然日子會很舒服,但馬超卻也清楚隨入朝為官,有更多建功立業的機會。

  等劉梟一統天下,他肯定有封侯的機會,能讓馬家光耀門楣。

  所以,馬超願意入朝。

  劉梟聽到馬超的答複,微微頷首,臉上也多了一抹笑意。

  馬超的回答,他很滿意。

  劉梟一副讚賞神情,期許道:“孟起,你武藝精湛,也還年輕,有足夠的成長空間。朕期待,你將來的成就,能夠超過伏波將軍,能青出於藍。”

  伏波將軍馬援,是馬超先祖。

  馬超聽到劉梟的期許,鄭重道:“臣定不負陛下厚望。”

  ……

  楊安帶著心腹離開破羌縣,一路急趕,往氐人聚居的地點行去。在趕路的時候,楊安的心腹,得知了楊安要執行劉梟的命令,要幫助劉梟把所有氐人遷往關中,一個個都皺起眉頭。

  他們都覺得事情難辦。

  甚至於,有人勸說楊安,說不管劉梟的命令。

  楊安看向眾人,歎息道:“不理會劉梟的命令,我們往哪裏逃?難道再往西走,去穿越那無盡的沙漠。太遠了,沒有人願意。而且大漢皇帝允諾了,隻要事情辦成,我就是氐人族長。”

  幾個心腹聽後,不再勸說。

  一方麵是別無選擇,另一方麵楊安得勢,他們也能得到好處。

  一行人快速趕路,不過大半天的時間,就抵達了氐人聚居的地點。在氐人聚居的地方,有隸屬於楊安的人。他回到駐地後,先召集了自己的兵馬,讓士兵聚集在住宅附近,然後才派人去請氐族個部落的族長議事。

  眾人抵達,楊安目光掃過在場所有人,開口道:“首領受徹吉利的邀請,帶兵前往破羌縣支援。但在半路上,我們遭到漢軍劫殺,大軍潰敗,所有人被擒拿。其後,漢軍攻陷破羌縣,殺死了徹吉利,而首領也被殺了。我之所以能回來,是大漢皇帝讓我回來傳話。”

  眾人一聽,頓時大驚。

  楊騰調集了近兩萬氐人士兵出去,涉及到了各族的兒郎。如今敗了,意味著什麽都沒有了。

  一個個議論紛紛。

  楊安大喝道:“肅靜!”

  眾人安靜下來,楊安繼續道:“此次我回來,是奉大漢皇帝的命令,調集我們所有的氐人,舉家搬遷到關中去。如果不服從命令,大漢皇帝就會派兵來剿滅我們,你們是什麽意見?”

  此話一出,有人站出來反對。

  當然,也有人支持。

  因為其中的一部分人,本就是站在楊安這邊的,已經得到了楊安的吩咐。

  楊安看到一個個反對的,開口勸說一番,希望他們能回心轉意,支持舉家搬遷。在楊安的勸說下,有一部分人改變了主意,但也有人執意不願意遷走。楊安早早調集士兵在住宅周圍,對於不服從安排的人,楊安直接把這些人斬殺。

  楊安以鐵血手腕,除掉了不服從的人。

  然後,楊安安排搬遷一事。

  他沒有直接命令所有的氐人搬遷,而是一步步的安排。他先把楊騰被殺的消息傳開,再把氐人被俘虜的消息傳出去。做完這一切,楊安才公布了朝廷的詔令,說朝廷在關中劃出土地,讓氐人前往耕種,向氐人許諾了諸多的好處。

  這是先恫嚇,再誘之以利。

  最後,楊安拋出劉梟的命令,但凡是不搬遷的氐人,都將會遭到漢軍的圍剿。

  最後的消息,震懾了氐人。

  連楊騰都被殺了,兩萬氐人大軍都敗了,他們這些普通的氐人,隻能服從命令。如此恩威並用,一步步的謀劃,楊安很快處理好了氐人內部的事情。氐人聚居的地方,家家戶戶的氐人忙碌起來。即使很多人不情願搬遷,但隻能咬牙認了。

  畢竟,誰都不想死。

  尤其楊安站在劉梟的一邊,有楊安協助,搬遷事宜推進很快。短短五天時間,氐人聚集完畢,便離開了駐地,往破羌縣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