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1章 有女薑玉
作者:東一方      更新:2021-11-27 23:03      字數:2371
  對於白馬羌的這些人,雖說這些人仰慕大漢,但必要的敲打是必須的,讓他們見識到朝廷的實力,才能真正信服,最終聽從劉梟的調遣和安排。

  越夫裏的這一步棋也很妙。

  表麵上,是替白馬羌的人出頭,實際上雅布丹和伯良戰敗,變相的是替劉梟立威,無形中讓白馬羌的個部落族長,見到了劉梟的實力。

  越夫裏道:“陛下英明神武,我越夫裏,願意歸順陛下。”

  他走到大廳中,便跪下行大禮。其餘白馬羌的部落族長也不再猶豫,紛紛起身,走到越夫裏的身旁跪下來向劉梟行禮。

  所有人,都願意歸順。

  劉梟臉上洋溢著笑容,不急不緩道:“白馬羌諸位歸順,朕很是欣慰。羌族之人,如果人人如同諸位一樣,便少了許多的戰事。越夫裏有功,朕冊封越夫裏為羌王,全權處理羌族事宜。”

  “臣謝陛下隆恩。”

  越夫裏再度叩頭道謝,激動不已。其餘白馬羌部落的族長見到這一幕,心中很是欣羨。越夫裏成為朝廷冊封的羌王,便是真正的名正言順,能夠號令諸羌。

  不過他們也清楚,除越夫裏外,白馬羌內的其餘任何一人,都無法讓各部落的人信服。也唯有越夫裏多年的威望,才能協調眾人,讓所有人心甘情願的支持。

  這是屬於越夫裏的機遇。

  劉梟擺手讓眾人起身,又各自落座。

  越夫裏話鋒一轉,繼續道:“陛下接受羌族歸順,實屬我羌族的榮幸。臣鬥膽,小女年方二八,正值妙齡,是我白馬羌的明珠。臣願意獻小女侍奉陛下左右,請陛下納之。”

  “準了!”

  劉梟毫不猶豫回答。

  “謝陛下!”

  越夫裏又說道:“陛下沒有見過小女,臣馬上請他到大廳來,為陛下演奏一曲。雖然小女出身羌人,但對漢家歌舞也頗為擅長,就讓小女為陛下歌舞一曲。”

  劉梟道:“可以!”

  越夫裏當即吩咐了下去。

  這時候,白馬羌各部落的族長心中,暗道越夫裏老狐狸。越夫裏成了朝廷敕封的羌王,已經是有了朝廷的大義,現在還獻上女兒,讓女兒成為天子的女人。

  一旦這事兒得了劉梟的準許,越夫裏不僅是羌王,更是國丈。如此一來,越夫裏在朝中也有了根基。但他們也得承認,一旦薑玉在劉梟的身邊,對白馬羌也是很有利的。

  這也是白馬羌的機會。

  不一會兒,薑玉抱著一架琴進入廳中。她身著羌族的華服,衣袂飄飄,風姿綽約。娉娉婷婷而來,一顰一笑,都有無限風情。

  “薑玉拜見陛下。”

  薑玉施施然行禮,聲音柔和,很是動聽。

  劉梟打量了薑玉一番,眼前的女子相貌迥異於中原女子,個子更加高挑,身材修長,臉上棱角分明,一雙眸子猶如浩瀚群星,明亮無比,有著別樣風情,令人也為之讚歎。

  劉梟道:“為何取名薑玉?”

  薑玉道:“阿爹仰慕大漢,便給玉兒取了一個漢人的名字。”

  “好,好,好!”

  劉梟一連說了三個‘好’字,越夫裏推崇漢家文化,很多事情的安排就容易多了。、

  劉梟又道:“你拿琴來,可是要撫琴?”

  “是!”

  薑玉回答道。

  劉梟道:“開始吧!”

  薑玉擺好古琴,又讓人焚香,才施施然撫琴。她琴藝很是嫻熟,琴音奏響,聲音浩淼空靈,在耳旁回蕩著。劉梟仔細傾聽,心中品評一番,如果論及撫琴奏樂,薑玉相比於蔡琰,卻是差了許多,畢竟薑玉沒有蔡琰的家學淵源,能到這一地步,已經相當不錯了。

  不過劉梟卻是發現了一個問題,白馬羌中個部落的人,一個個聽到薑玉撫琴,竟都是一副沉醉神情,仿佛聽到高山流水般曠古絕倫的名曲。

  劉梟心中琢磨著,看來越夫裏作為白馬羌的族長,推行漢化很成功。這些個沒什麽文化底蘊的白馬羌人,竟然都喜歡。

  等到一曲終了,劉梟率先誇讚道:“好,好,朕許久未曾聽到這般好的琴曲,玉兒很不錯,羌王教導有功。羌王的請求,朕準了。朕納薑玉為妃,封為貴人。”

  “謝陛下!”

  越夫裏立刻道謝。

  “謝陛下!”

  薑玉也揖了一禮應下,她臉上神情平靜,心中卻也隱隱有些激動。她演奏一曲後,又道:“陛下,玉兒除了撫琴外,還擅長跳舞,再向陛下獻上一曲白馬羌的舞蹈。”

  “好!”

  劉梟回答道。

  薑玉讓人搬開座椅,在廳中起舞。她身材修長,身段極好,翩躚起舞,令人讚歎。尤其是薑玉出身羌族,自幼接觸了騎馬射箭,柔韌性極好,她的舞蹈很是靈活,宛如風中精靈,令人沉醉。

  相比於撫琴,劉梟更喜歡薑玉的舞蹈。

  這是薑玉最擅長的。

  舞蹈結束後,劉梟又是誇讚了一番。這個時候的薑玉,額頭上已有細細的毛汗。她的任務已經完成,欠身向劉梟行了一禮,便主動告辭退下。

  劉梟誇讚道:“羌王,你女兒教得很好。”

  越夫裏一副謙虛模樣,說道:“陛下謬讚,玉兒能侍奉陛下左右,才她的榮幸。”

  其餘人白馬羌部落的人,心中暗暗想,他們膝下也有女兒,也想進獻給劉梟。可惜的是,白馬羌的明珠隻有薑玉一人。

  劉梟話鋒一轉,問道:“羌王和諸位仰慕漢家文化,在白馬羌內,有傳授詩書的先生嗎?”

  “沒有!”

  越夫裏歎息道:“畢竟是羌族,漢人先生都不願意來。”

  劉梟笑道:“此事簡單,既然諸位仰慕漢家風采,朕回到長安後,請大儒鄭玄安排名士來白馬羌,傳道授業,替白馬羌的族人開蒙,讓白馬羌的族人讀書習字,了解大漢的詩書禮儀。隻要他們學業有成,待將來,也能和大漢的士子一樣步入仕途,在大漢做官。”

  “陛下,羌人也能做官嗎?”

  阿魯基立刻開口。

  此前伯良的失敗,他頗為丟臉。但此刻一聽到劉梟的話,迫不及待的就開口詢問,眼中更是流露出期待的神情。

  劉梟擲地有聲道:“羌人也是我大漢的一份子,自然能夠做官。但要做官,必須有學問,就必須讀書。朕安排人到涼州來,到羌族來,讓羌族的年輕人讀書,然後入仕做官。”

  這是劉梟同化羌人的一步棋。

  想讓全部的羌人告別遊牧,過上耕種的生活,全部融入大漢,就得讓他們讀書,得讓年輕一代的人認可大漢,才能同化羌人。

  阿魯基此刻是心悅誠服,納頭拜道:“阿魯基,謝陛下隆恩。”

  “謝陛下隆恩!”

  “謝陛下隆恩!”

  ……

  羌人部落的族長,也紛紛謝恩。

  在他們看來,如果中原的先生到羌人中傳道授業,讓他們的子弟讀書識字,讓他們的下一代進入大漢的官場,那是天大的喜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