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5章 討伐羌人
作者:東一方      更新:2021-11-27 23:02      字數:2731
  劉梟聽到羌人要自立,眼中也掠過冷色,吩咐道:“馬卿,對於涼州羌人的情況,朕所知不多。朝中眾人,也知之甚少。你熟悉羌人,說說知道的情況。”

  馬超微微躬身,不急不緩的說道:“羌人世代居於西域,他們雖然仍是羌人,但和匈奴、烏桓等馬背上的遊牧不同,他們已經和漢人雜居。在某種程度上,他們是漢人,因為他們也農耕,也住在涼州,也接受漢人的習俗。”

  “昔年,家父便是娶了羌人部落之女,得了羌人一部的支持,最後才能崛起於涼州。”

  "後來家父被韓遂殺死,部曲被吞,微臣帶兵殺出後,無路可去,也是尋到了支持家父的這一部落,得到對方的支持,才能再聚攏兵馬。”

  “中原大變,各路諸侯稱帝,消息傳到西域後,羌人得了消息後,也意圖效仿中原,想要在金城郡建國稱帝,建立屬於羌人的過度。”

  馬超侃侃而談,如數家珍般說道:“不過羌人雖然也農耕,卻也是各部落聚居。據卑職所致,羌人部落聚在一起,總共的兵力應該不低於五萬人。”

  “如果各個部落分散開,最大的一個部落有一萬餘兵力。最小的一個部落,隻有百餘人的兵力。諸多的部落,形成了羌人的聚居。”

  “現如今,羌人最大的部落族長名叫徹吉利,此人是羌人中的青衣羌,早已經自稱羌王。這次便是他召集各羌人部落,商議立國的事情。”

  馬超說道:“徹吉利四十出頭,年輕的時候曾混跡於姑臧縣,學習了漢人的文化和知識,有一些見識,也有一些權謀和手段。據家父介紹,昔年的青衣羌實力很弱,是徹吉利擔任族長後,不斷的吞並弱小,發展至今的。”

  劉梟聽完後,仔細思考了一番。

  他看向坐在殿中的郭嘉,問道:“奉孝,關於羌人一事,你怎麽看?”

  郭嘉神情平靜,眼中閃爍著睿智的光芒,看向馬超問道:“馬將軍和羌人方麵有聯係,可否聯絡他們,作為我們的內應?”

  “可以!”

  馬超重重點頭,繼續道:“和微臣聯係較為緊密的羌人部落,名為白馬羌。白馬羌的部落首領名叫越夫裏,是個仰慕漢朝的人。”

  “他的部落有兩萬餘人,聚集在破羌縣,和臨羌縣的青衣羌分庭抗禮。越夫裏的兵力,在八千人以上,是僅次於徹吉利的羌人部落。”

  “如果要聯絡他們,讓白馬羌作為內應,甚至讓白馬羌歸順陛下,恐怕他們會提出條件的。否則,羌人不可能歸順陛下。”

  馬超熟悉白馬羌。

  即使越夫裏仰慕漢室,但也得考慮部落的利益。

  劉梟笑了笑,道:“越夫裏要的條件,能比得上白馬羌統帥所有羌人嗎?接下來,你親自走一遭破羌縣,聯係越夫裏。隻要白馬羌歸順,朕可以敕封他為羌人之長,敕封他為羌王。”

  馬超道:“臣遵旨!”

  劉梟繼續道:“除了拉攏外,也需要調兵前往金城郡。你前腳去破羌縣,朕在冀縣休整兩日,待處理完冀縣的事情,便啟程前往金城郡,解決羌人的事情。”

  馬超躬身應下,便去準備見越夫裏的事情。

  大殿中,隻剩下劉梟和郭嘉。

  郭嘉主動道:“陛下,李傕已經被殺,還不考慮對馬超的安排嗎?”

  劉梟微微一笑,不急不躁的道:“涼州還沒有徹底平定,待解決完涼州的事情,再作打算。馬超的事情,事緩則圓,不必急於一時。”

  郭嘉便不再多言,拱手告退,也下去休息了。

  劉梟對馬超的安排,心中有打算,隻是還沒有定下。一方麵,攻打涼州的戰事沒有結束;另一方麵,劉梟需要再觀察馬超,最後再做出決定。

  接下來兩日,劉梟都忙著處理涼州的事情。對於冀縣乃至於涼州的百姓來說,李傕死了,對他們反而是好事,許多百姓甚至拍手稱慶,甚至上街頭慶賀。

  這期間,楊修不斷斬殺涼國的貪官汙吏,李鉞也被處死。一批一批官員被殺,一批一批官員被下獄問罪,涼國的官場發生大動蕩,死傷無數,血流成河。

  然而對百姓來說,一個個都歡呼雀躍。因為在百姓的眼中,被殺掉的都是蛀蟲,都是禍害百姓禍害朝廷的人,殺了才痛快。這樣的殺戮,不僅沒有引起百姓的反感和動蕩,相反經過此事後,反而凝聚起民心,讓百姓都站在劉梟一邊。

  兩天時間,轉瞬即逝。

  劉梟留楊修在冀縣,讓楊修繼續調整涼州的事情。李傕死了,涼國沒有了,剩下的便是涼州,h事情千頭萬緒,不能光顧戰事,也得安排人官吏處理政事。軍隊休整後,俘虜的士兵也全部整編完畢,打散了編入軍中。

  這時候,劉梟調兵往金城郡行去。

  ……

  金城郡,臨羌縣

  這是金城郡最西麵的一個縣,聚集了金城郡大多數的羌人。如今的臨羌縣,已經被青衣羌的徹吉利占據,他掌控了縣城,頗為得意。

  縣衙大廳中,一個身材魁梧,壯碩精悍的中年人,端坐在上方。

  此人便是徹吉利。

  他是青衣羌的首領,自稱羌王。

  徹吉利召集了臨羌縣的各羌族部落,準備建國稱帝的事情。而來臨羌縣匯合的各羌人部落,都有各自的利益盤算,有各自的訴求。

  為了各自的利益,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以至於因為利益瓜分的問題,連續爭論了好幾天的時間,都沒有敲定官員。

  徹吉利看著爭論的各部落,眼中掠過一抹笑意,但這神色瞬間就消失不見。他臉上佯裝出一副憤怒神情,目光掃過下方,大喝道:“都給本王住嘴!”

  他一開口,眾人噤聲。

  徹吉利眼神銳利,神情威嚴,強勢說道:“各部落族長該得到什麽官職的事情,這事情暫時擱置。現在先定下羌國的丞相一職,本王決定由韓遂擔任。”

  眾人一聽,有些驚訝。

  他們都知道韓遂,因為各族的人都認識韓遂。雖然韓遂被李傕擊敗,但在羌人中,韓遂依舊有著頗高的威望。

  其中一羌人部落的族長道:“羌王,韓遂不在臨羌縣,怎麽讓他擔任?”

  徹吉利道:“誰說不在了?”

  “來人,請韓遂。”

  徹吉利吩咐下去,士兵立刻去通知。不一會兒,韓遂身著黑色長袍,頭戴進賢冠,大步走了進來。韓遂的年齡和徹吉利相差不多,他身材不高,隻有一百六十多公分,但一雙八字眉,猶如兩柄利劍倒懸,銳利威嚴,給人以極為凶厲的感覺。

  韓遂進入大廳,向眾人揖首見禮,最後拱手道:“拜見羌王。”

  事實上,韓遂被李傕擊敗後,一開始的確逃了,但後來他又悄悄的逃回臨羌縣。隻是韓遂的手中沒有了士兵,再想自立已經非常的困難。

  所以韓遂思慮後,主動找到了徹吉利,煽動徹吉利稱帝。各個部落的人為了利益爭吵不斷,恰恰在徹吉利的希望中,因為各方誰都不服,韓遂才能作為丞相,調和各方的矛盾。而且韓遂是外來人,對各方沒有利益威脅,反而容易得到眾人讚同。

  韓遂的任命,眾人都不反對。

  徹吉利見韓遂成為丞相,便順勢問道:“韓遂,你說說怎麽調解各族的矛盾,怎麽滿足個部落的官職訴求?”

  韓遂捋了捋頜下的胡須,不急不緩的道:“回稟羌王,這件事不難。隻需要各族派出最驍勇善戰的勇士,比武較量,依次排名,便按照排名進行賜官。羌人崇尚強者,料想大家都不會反對。”

  徹吉利臉上露出笑容,問道:“韓遂的意見,你們認為怎麽樣?”

  眾人紛紛表示讚同。

  官職的事情,就此圓滿解決。韓遂擔任丞相,他立刻就建議徹吉利稱帝。徹吉利答應下來,下達了諸多的命令,把一切安排下去,準備在臨羌縣稱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