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2章 又中計了
作者:東一方      更新:2021-11-27 23:02      字數:2642
  冀縣東麵八裏外,是一片此起彼伏的丘陵。從空中俯瞰下去,山丘起起伏伏,連綿不斷。而通往劉梟營地的官道,便彎彎繞繞在這片山丘之間。

  這些區域,不是深山老林。山上的植被,大多數都是低矮的草叢。隻是進入九月後,草木枯黃,許多植被已經開始死去。

  在沿著官道兩側的山上,有密密麻麻的士兵駐紮。

  這是劉梟的伏兵。

  劉梟安排士兵點燃火把,把龜縮在冀縣的引出城,便已經是安排妥當,要一舉殲滅李傕的大軍。雖說晚上開戰不容易,但對於劉梟來說,這又是值得的,畢竟他掌握了主動。

  大軍靜靜等候。

  晚上涼風吹來,多了一絲的冷意。不過官道兩側山上的士兵,內心卻火熱一片。

  這一戰,又是立功的機會。

  劉梟和郭嘉在山上相對而坐,因為山坡兩側沒有點火,隻能借助淡淡的月光視物,所以視線很差。郭嘉吹著徐徐的涼風,詢問道:“涼州平定在即,滅掉李傕後,陛下打算如何安排馬超?”

  劉梟道:“奉孝有何建議?”

  郭嘉回答道:“馬家是涼州望族,在西涼有很高的威望。雖說馬超歸順陛下,但如果馬超長時間留在西涼,威望日盛,馬超的人未必沒有其他心思。所以卑職建議,調馬超入長安,隨陛下征討天下。這對馬超有利,對大漢也有利。”

  劉梟笑了笑,說道:“李傕挑撥離間,使得韓遂殺馬超。馬超恨李傕,也恨韓遂。韓遂遠遁西域去了,如果朕調馬超入長安,他以為父報仇為由,要滯留西涼殺韓遂呢?”

  郭嘉眼中掠過一道光芒,說道:“如果真是那樣,那就得防備一手。他留在西涼可以,但不可能掌握兵權。其實馬超如果聰明些,就不會留在西涼。”

  劉梟道:“這件事,朕會仔細考慮的。”

  對於馬超的安排,可以等戰後再做決定,劉梟有足夠的時間考慮。

  “報!”

  忽然,一名士兵快速跑來。士兵來到劉梟的麵前,稟報道:“陛下,李傕從冀縣出兵了,正往我們趕來。”

  劉梟道:“傳令下去,準備開戰。”

  “喏!”

  士兵下去通知,所有的士兵都戒備起來。夜色下周遭靜悄悄的,隻有鳥蟲的聲音。雖然李傕從冀縣出城,沒有使用火把,但近萬精騎趕路,還有數萬步兵隨行,自會產生極大的聲音。

  隨著李傕的大軍進入伏擊圈後,兩側埋伏的士兵已經準備好了弓弩。這一戰發號施令的人不是劉梟,而是領軍的太史慈。

  太史慈的位置,和劉梟不在一起。他還在前方,得等到李傕的先頭部隊到了太史慈所埋伏的位置,才能下令放箭。

  太史慈身著甲胄,神情肅然。

  他靜靜等候著,借著月色打量,再仔細聽著山下的動靜。當太史慈看到山下出現涼國士兵,見太史慈蹭的站起身,大聲道:“擂鼓!”

  “咚!咚!”

  戰鼓聲,緊接著便響起。

  寂靜的夜晚,浩蕩的戰鼓聲響起,打破了寂靜。突兀的聲音,來得又急又快,宛如炸雷一般,這聲音嚇了涼國士兵的一跳。許多涼國的士兵,紛紛停下來,在原地戒備。然而隻有不遠處響起的戰鼓聲,周遭沒有火光,看不真切情況。

  “咻!咻!!”

  尖銳的破空聲,突兀響起。

  密集的弓箭和弩箭,自兩側的山坡上傾瀉而下,直射李傕麾下的大軍。

  劉梟這次調集的弓箭兵,足足一萬五千人。這一萬五千人,全部埋伏在這片區域的兩側山坡上,有的士兵使用弩箭,有的士兵使用弓箭,萬箭齊發,形成密集的箭雨,射入李傕的軍中。

  “撲哧!撲哧!”

  無數的弓箭,命中涼國士兵。

  不過眨眼的功夫,李傕麾下的大軍就亂了起來。許多人死在弓箭下,許多人四處逃逸。這種燈下黑的事情,黑黢黢的最是恐怖,因為完全不清楚狀況。一個個涼國的士兵競相逃跑,想要躲避射來的弓箭。

  然而,彎彎繞繞的官道,都在弓箭的覆蓋下。萬箭齊發,密密麻麻的弓箭射擊,形成了壓製,即使涼國士兵逃竄,也躲不開射來的弓箭。

  無數士兵,死在箭下。

  李傕在中軍坐鎮,他正率領著大軍趕路。忽然間,他看到兩側射出的弓箭,登時就懵了。他本是要去夾擊劉梟,怎麽反而遇到了埋伏。

  李傕不清楚情況,他隻知道一件事,他又中計了。耳旁無數士兵慘叫,更有無數士兵大喊著逃跑,陣型已經徹底大亂。

  弓箭仍在射擊,死傷猶在增加。跑在最前麵的士兵,開始往前衝,想避開弓箭的射擊,但他們剛跑出不到百步遠,忽然間,就見前方點亮了一支支火把。

  “呼!呼!”

  冷風吹拂下,火把呼呼作響。

  火光映照下,黑壓壓的長槍兵在官道上列陣。這些長槍兵,全部頂盔摜甲,裝備齊全。而長槍兵最前麵的一排則是盾牌兵。

  這是防守陣型,僅僅負責堵住道路,不讓涼國士兵逃出去。

  “衝,往前衝!”

  逃竄的涼國士兵中,有校尉大喊著。他們如果留在弓箭壓製的區域,根本躲不過弓箭的射擊。而且亂箭射擊下,無數士兵亂衝亂撞,許多人反而因為被擠得摔倒在地上,以至於被踩死。即使前方有長槍陣阻攔,但無數人依舊往前衝。

  涼國士兵快速衝鋒,很快就靠近了長槍陣。

  長槍陣中,領兵的是徐晃。

  他很擅長戰陣,眼見敵人洶湧而來,沒有絲毫的慌亂。徐晃下令樹立盾牌,命令下達,最前排的盾牌兵迅速蹲下,有大半人高的盾牌立在地上。一個個手撐著盾牌,避免盾牌被撞翻。

  手持長槍的士兵,則站在兩個盾牌兵的中間,一丈多長的長槍搭在盾牌上。火光的照耀下,槍尖閃耀著森冷的光芒。

  涼國士兵靠近的瞬間,一杆杆長槍迅猛刺出。

  “噗!”

  鮮血噴濺,慘叫聲響起。

  一杆杆長槍刺入涼國士兵的身體中,然後迅速抽回,帶出了一蓬蓬鮮血。這些長槍兵訓練有素,長槍收回後又迅速刺出,帶走一條條性命。

  長槍陣橫亙在官道上,堵死了去路。一個個前仆後繼衝上來的涼國士兵,完全沒能影響到長槍陣,仿佛撓癢癢一般。

  整個陣型,絲毫不亂。

  前路被斷,後方的涼國士兵更是大亂。

  李傕得虧有士兵的保護,才免於弓箭射擊。饒是如此,他看到徹底亂了的陣型,也是心如刀絞。李傕知道留在這片區域,必然被弓箭收割,他果斷的下令道:“撤,撤回去。”

  士兵掩護下,李傕開始撤兵。

  所有士兵瘋狂的往後跑,想躲避射來的弓箭。

  弓箭的射擊下,已有無數人死去。一萬五千多人射箭,不過是一眨眼的功夫,就有上萬支弓箭落入官道上,射入涼國的士兵中,足以對涼國士兵造成大傷害。

  李傕沿途看到死去的士兵,氣得目眥欲裂。隻是他的內心,更是升起了濃濃的無力感,因為這一戰打得實在是憋屈,就如同平蠻關一戰一樣。

  當初在平蠻關,他自以為得勢,自以為可以借助平蠻關的地勢死守,令劉梟無法前進一步。可最後的結果,是偌大的平蠻關轟的一聲就坍塌了。

  數萬大軍,軍心潰散。

  如今他看到了信號,準備去夾擊劉梟。可是大軍還在趕路,還沒有趕到劉梟的營地,就在半路遭到了伏擊,遭到如此慘重的傷亡。

  李傕的心情可想而知。

  “撤,快撤退!”

  李傕大吼著,他隻想快點撤出。隻有逃回冀縣,才有存活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