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章 上圭縣歸順
作者:東一方      更新:2021-11-27 23:02      字數:2497
  李傕軍隊紮營,唐宥立刻安排了守城的士兵送來肉食,供奔波一宿的士兵填飽肚子。晚飯結束後,天色已經徹底暗下來,營地內點燃了一支支火把,驅散了黑暗。

  李傕奔波了一宿沒有休息,很是疲憊,精神有些萎靡。他洗漱後,便早早的躺下休息。可躺在床上,李傕腦中卻浮現出平蠻關兵敗的一幕幕。

  一場大戰,他折損了廉晉等人,兵力損失上萬。如今手中的軍隊戰鬥力不足,要抵擋劉梟,變得非常的困難。李傕翻來覆去睡不著,幹脆起床穿好衣服,點亮油燈,思考下一步的安排。

  “劉梟氣勢洶洶的殺來,越戰越強,而朕卻是越戰越弱。憑朕現在的力量,想要抵抗劉梟的進犯,已經是獨木難支了。”

  “張魯方麵,他南麵有劉焉,要徹底得罪劉梟,怕是不怎麽可能,不過也可以試一試。郭汜雖然拒絕,但隻要給出足夠的代價,以並州和涼州唇亡齒寒的關係,他看在利益的情況下,應該會同意出兵救援。”

  “大不了,拿出一半的地盤給郭汜,不怕他不來。”

  “不過就算要撐到郭汜、張魯出兵,也是一件難事。上圭縣被謠言攪亂,人心動蕩,已經不適合駐守。現在這情況,隻能撤回冀縣了。”

  李傕口中呢喃著,考慮著下一步安排。

  雖說李傕對張魯方麵,不怎麽抱希望,但他也是死馬當活馬醫,一樣是依葫蘆畫瓢,采取和求助郭汜相同的辦法,準備劃出一郡之地,以求張魯出兵。此前付出錢財,讓張魯屯兵大散關外。如今為了讓張魯出兵,李傕必須拿出更優渥的代價。

  考慮清楚後,李傕寫下書信,喊來軍中的小校,將書信分別交給兩人,吩咐兩人分別前往並州和張魯求援。做完這一切後,李傕又讓唐宥安排哨探出城,打探劉梟的動靜,以確保能知道劉梟大軍的動向。

  一切安排好,李傕才安心下來。

  翌日,日上三竿。

  李傕才睡醒了,洗漱後吃過早飯,便準備去軍營。這時候,唐宥急匆匆的跑來,見到李傕後,鄭重稟報道:“陛下,大事不妙了。”

  李傕皺眉道:“又發生了什麽事?”

  唐宥神情急切,一副擔憂的模樣,說道:“臣剛得到兩個消息。”

  “第一,昨天夜裏安排出去打探消息的探子,發現劉梟大軍的蹤跡。根據探子推測,最多再有大半天,劉梟的大軍就會抵達上圭縣。”

  “第二,城內今日一早又傳出了謠言,說陛下觸怒天神,惹怒上蒼,才導致劉梟來討伐。現在城內的言論,都不利於陛下。”

  “卑職派人查探謠言的出處,發現這些言論背後,是有人在推波助瀾。隻是對方的行事非常謹慎,在短時間內,找不到背後的人。”

  唐宥說道:“臣請示陛下,此事應該怎麽辦?”

  李傕麵頰抽了抽。

  上圭縣的情況,是愈發的壞了,相當不好處理。不過對李傕來說,上圭縣的現狀,他也沒有打算再去解決。昨天晚上得知城內的情況,李傕連夜考慮後,就沒打算再依靠上圭縣防守,隻是在這裏休整一番,然後返回冀縣駐防。

  李傕盯著唐宥,吩咐道:“唐宥,朕要立即啟程返回冀縣。你坐鎮上圭縣,全力抵擋劉梟的大軍,拖延時間。”

  唐宥心思一轉,明白李傕把他當作了棄子。可李傕下令了,唐宥沒有拒絕,說道:“臣得陛下提拔,方能擔任上圭縣的縣令。陛下有令,臣當竭盡全力,抵擋劉梟大軍。”

  “好!”

  李傕滿意的點點頭。

  他伸手拍了拍唐宥的肩膀,微笑道:“朕已經書信送往並州和漢中,請郭汜和張魯殺入涼州。待他們的大軍抵達,就是劉梟兵敗之日。那時候,朕定當重重嘉獎與你。”

  “謝陛下!”

  唐宥做出視死如歸的神情,躬身應下。他當即調集了城內的一批糧食,讓李傕帶上幹糧離開。李傕離開後,上圭縣的縣丞、縣尉等一眾佐吏,全部聚集縣衙。

  所有人,都知道了情況。

  一眾人,憂心忡忡。

  縣尉麵色肅然,鄭重道:“縣令,上圭縣的守軍不多,隻有兩千餘士兵,而且戰鬥力不強。一旦大漢皇帝殺來,我們擋不住啊。陛下帶兵撤離,你怎麽不勸阻呢?”

  唐宥哼了聲,回答道:“陛下要撤離上圭縣,更責令我死守,以拖延劉梟的進度。你認為現在的情況,我能勸說陛下留在上圭縣嗎?恐怕我一開口,腦袋就沒了。”

  縣尉聞言歎息一聲。

  縣丞眼珠子轉動,開口道:“陛下之所以離開,肯定是認為上圭縣民心浮動,無法抵抗劉梟。縣令,連陛下都已經撤離上圭縣,我們是否另作打算?”

  唐宥目光轉動,他心中也是有所考慮的。他向李傕說誓死抵抗,那不過是忽悠李傕的。李傕都不管上圭縣的死活了,他憑什麽要死戰到底?

  “報!”

  忽然,一名衙役跑了進來。

  衙役站定後,恭敬的行了一禮,稟報道:“縣令大人,縣衙外來了一人,自稱縣令大人在長安的遠親,特來拜訪。”

  唐宥眸子一亮,他出身西涼,是土生土長的西涼人,家中親戚都在涼州,在長安沒有親戚。來人自稱是長安的遠親,他想到了一個可能,很可能是劉梟的人。

  “請!”

  唐宥吩咐一聲。

  衙役下去傳令,不一會兒,一個俊逸灑脫的青年大步進入。來人赫然是徐盛,他潛伏在上圭縣中,打探了唐宥的情況。原本徐盛沒有拉攏唐宥的打算,可今天一早,徐盛得知李傕帶兵離開,他判斷李傕放棄了上圭縣,思慮後才來見唐宥。

  徐盛身上,有一種藐視眾人的心態,自信無比。他站在廳中,微笑道:“唐縣令,在下徐盛,奉天子之命而來。”

  唐宥沉聲道:“你不怕本官殺了你嗎?”

  徐盛笑道:“誰都怕死,在下也怕唐縣令殺人。不過在下聽聞,李傕已經撤軍離開了上圭縣。李傕的意圖,擺明了是放棄上圭縣。”

  “李傕都放棄了,唐縣令何必要死扛到底呢?”

  “陛下大軍已經在路上,即將兵臨上圭縣。以上圭縣的這點兵力,根本擋不住。尤其城內人心浮動,在下實在想不到唐縣令死戰到底的理由。”

  徐盛說道:“在下探聽了唐縣令的官風和品行,你治理上圭縣,為官清廉,有些能力。隻要你歸順陛下,我向陛下保舉,令你官職不變。”

  唐宥心頭火熱起來。

  如果歸順劉梟後,能維持官職不變,他自然也是樂意的。唐宥沒有立刻回答,而是看向坐在下方的縣尉和縣丞,笑隱隱道:“你們意下如何?”

  縣丞毫不猶豫的說道:“大人,大漢天子承天受命,他才是朝廷正統。如今天子駕臨上圭縣,我等理當歸順。”

  縣尉道:“卑職讚同。”

  唐宥得了兩人的話,借坡下驢的起身道:“下官唐宥,願意歸順陛下。”

  徐盛臉上笑容燦爛。

  他接納了唐宥的歸順,替劉梟不費一兵一卒拿下上圭縣,節省了前往冀縣的時間。等劉梟的大軍一抵達,隻需派遣少數士兵駐守,就能繼續往冀縣趕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