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章 名士胡昭
作者:東一方      更新:2021-11-27 23:02      字數:2612
  劉梟帶兵直接進入軍營,太史慈來覲見後,稟報道:“陛下,昨晚上拿下了樊稠,控製了將軍府,臣派兵清點了這一戰的戰果,收獲巨大。”

  劉梟道:“仔細說說。”

  太史慈說道:“這一戰,我們俘虜一萬八千餘西涼兵,收繳了不計其數的甲胄、武器,戰馬也有一千兩百匹。最重要的是,糧倉中囤積的糧食,足足有三十萬石。樊稠的將軍府內,也有無數的玉器、珍寶和金銀,還有數十個二八年華的妙齡女子。”

  郭嘉坐在下方,感慨道:“區區陳倉縣一地,樊稠竟然囤積了三十萬石糧食,真是令人驚訝。這批糧食,如果樊稠軍中的士兵省吃儉用,再加上每年征收的糧食,數年之內,他的兩萬士兵都不擔心糧草斷絕了。”

  劉梟眼中卻掠過冷光,說道:“區區陳倉縣一地,樊稠就能籌備三十萬石糧食,可見樊稠搜刮之狠。從這方麵看,也能判斷陳倉縣百姓貧苦,是有原因的,樊稠此人當殺啊!”

  對樊稠,劉梟已經起了殺心。

  事實上,就算是拋開樊稠魚肉百姓的因素不談,為了順利收編樊稠的兩萬多士兵,也不能留下樊稠。沒了樊稠,整編的軍隊,才能真正放心。

  太史慈詢問道:“陛下,張繡捉住樊稠,羈押在軍中,陛下何時提審他呢?”

  劉梟道:“不必提審。”

  太史慈一聽就明白了,不提審的潛台詞,就是要殺樊稠。

  太史慈擔憂道:“陛下,樊稠畢竟是西涼軍一部的首領。如果殺了樊稠,恐怕會令樊稠的將士有想法,容易產生動蕩。是否留他一命,讓他在長安做個富家翁呢?”

  劉梟斷然道:“子義,陳堅能為朕效力,足見樊稠威望不足,不足以令將士死心塌地追隨。尤其是,陳倉縣的百姓貧苦久矣,而這一切的源頭,都是樊稠造成的。殺一個樊稠,挽回陳倉縣萬千百姓的民心,孰輕孰重,你應該清楚。朕初掌朝廷,要正本清源,就不能姑息樊稠的罪行。”

  “臣明白了。”

  太史慈答應下來。

  劉梟擺了擺手,太史慈便轉身退下。

  郭嘉看著太史慈離去的背影,笑說道:“陛下,樊稠已經拿下,陳倉縣的亂局平定。隻是如今的陳倉縣,百姓貧苦,主公準備如何扭轉局麵呢?”

  劉梟歎息一聲,說道:“陳倉縣的情況,不是一時半刻能改變的,隻能安排能吏到任,再慢慢緩解。不過拿下了樊稠後,可以利用樊稠挽回民心,再用糧食安撫百姓。三十萬石糧食,拿出十萬石糧食賑災,足以讓百姓能撐到秋收。而且現在才三月初,還可以再耕種。”

  郭嘉道:“主公英明!”

  “呼!”

  營帳門簾撩起,卻是王越掀開門簾,大步進入營帳中。王越向劉梟行禮,道:“陛下,臣已經摸清楚了陳倉縣的情況,這是關於陳倉縣令的資料。”

  說著話,王越遞上了一卷竹簡。

  劉梟看著手中的一捆竹簡,眉頭微皺。這時候早有了紙,隻是如今造紙術不發達,真正細滑上等的紙很貴,一般人用不起。有些時候,是使用絹帛。但更多的時候,還是用竹簡。

  竹簡易於保存,也方便製作。

  “得考慮造紙了。”

  劉梟心中琢磨一番,他不清楚具體的造紙技術和流程,但有些印象和想法。不要低估了古人的技術和智慧,有時候隻需要一個方向,故人就足以舉一反三。劉梟能做的,是大方向的提點,至於具體的操作,交給下麵的人去辦。

  劉梟按捺下心思,攤開竹簡,看了上麵的內容。

  竹簡上,記載了陳倉縣的詳細情況。

  陳倉縣令名叫薑粲,是陳倉縣的本地人。他擔任陳倉縣令的時間不長,是從去年樊稠獨占陳倉後開始的。薑粲之所以能擔任縣令,是花了錢從樊稠手中買來的官。

  薑粲擔任縣令期間,一方麵為奉承樊稠,進行了大規模的征收苛捐雜稅,搜刮民脂民膏。另一方麵,他又借助征收賦稅的機會,大肆斂財,魚肉鄉裏,更攪亂市價,導致陳倉縣變得一團糟。

  甚至於樊稠府上的幾十個妙齡女子,都是薑粲為樊稠搜羅的。

  陳倉縣的百姓,無比痛恨薑粲,稱呼薑粲為薑扒皮。在薑粲擔任縣令不到一年的時間,陳倉縣日漸衰落,無數百姓背井離鄉。

  劉梟看得火氣很大。

  這都是什麽啊,亂世之中,阿貓阿狗都跑出來了,都能擔任縣令。劉梟語氣透著冷意,看向王越,吩咐道:“你親自帶人,拿下薑粲,查封薑家。抵抗者,殺無赦。”

  “喏!”

  王越答應下來。

  劉梟又說道:“薑粲如此作為,恐怕整個縣衙,也沒有什麽幹淨的人。拿下薑粲後,將陳倉縣的官吏全部控製起來,仔細提審。”

  “但凡有問題的,統統下獄。”

  “既然要樹典型,就從陳倉縣開始。用陳倉縣的處置結果,讓其他各郡各縣的官員警醒。如果他們有所收斂,倒還好說。如果沒有任何反省,都拉出來殺了。”

  劉梟話語很強勢。

  殺貪官,一向是立威的好方式。

  明朝太祖朱元璋便是殺貪官的典型,他建國稱帝後,對貪官汙吏懲治非常的嚴苛,動輒殺人。都說朱元璋的殺性大,但在百姓眼中,朱元璋卻如同聖人一般。

  站位不同,考慮的也不同。

  百姓是淳樸的,但他們對貪官汙吏,卻是發自肺腑的痛恨。當朝廷不斷的斬殺貪官,樹立典型,百姓反而不會痛恨當政者的殺性大,隻覺得貪官汙吏沒殺夠。

  王越聽著劉梟的話,心中興奮。

  他早年的時候,有一身武藝,想要做官,卻始終不得門路。臨老了,大半截身子入土的時候,卻得了劉梟的器重。

  如今他執掌監察司,成為劉梟手中的刀鋒,很是暢快,更覺得人都年輕了幾歲。雖然王越殺人無數,他不覺得有什麽愧疚。

  監察司不冤枉人,抓捕的都是罪有應得之人。

  王越躬身退下,去安排。

  不得不說,王越的辦事效率很高,短短半天,剛吃過午飯不久,王越就急匆匆來到營帳中,見到劉梟後,稟報道:“陛下,薑粲已經拿下了,薑家也已經查封。縣衙的一眾官吏,但凡涉及貪汙腐敗的人,都已經全部控製。請陛下閱覽。”

  他遞上了記載詳情的竹簡。

  劉梟接過後,仔細查看。

  竹簡上,詳細記載了薑璨的罪證,以及薑家搜刮到的錢財。除此外,縣衙的主簿、縣丞、功曹等都是薑粲的爪牙,都為禍百姓很重。

  劉梟看了一遍後,心思轉動,忽然詢問道:“送來的資料中,怎麽沒有關於陳倉縣尉的?”

  縣尉一直,是三把手。

  在陳倉縣內,縣尉也是極為重要的。隻是陳倉縣的縣尉,沒有出現在竹簡上,讓劉梟有些意外,想聽聽縣尉的情況。

  王越早摸清粗了,回答道:“回稟陛下,陳倉縣的縣尉是個年輕人,不到二十歲。此人名叫胡纂,剛到陳倉縣履任不久。臣調查時,他才辭官沒幾天。據說之所以辭官,是因為受不了陳倉縣官場的糜爛環境。”

  劉梟臉上露出讚許神情,卻是說道:“年紀輕輕,就能擔任陳倉縣尉。雖然他任職時間補償,但家中如果沒有背景,不可能直接擔任縣尉。此人是什麽出身?”

  王越道:“胡纂的父親,是洛陽名士胡昭。”

  劉梟眼睛一亮。

  他對三國頗為了解,也知道胡昭。胡昭和諸葛亮有一樣的表字,都字孔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