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7章 銘記仇恨
作者:東一方      更新:2021-11-27 23:02      字數:2873
  王越微微躬身,回答道:“回稟陛下,青州方麵之所以兵敗,是因為已經和袁術劃清界限的陶謙,暗中和袁術聯合了起來。”

  “袁術以呂布為大將,發兵兩萬,兵伐青州。而陶謙方麵,也由曹豹領兵,率軍一萬五攻入青州。除陶謙和袁術的軍隊外,還有冀州袁紹派遣的大將張頜。”

  “三路大軍進攻,太史將軍無法守住,故而下令撤退。”

  “如今太史將軍率領糜芳、黃忠等人,已經退入兗州,途徑兗州返回長安。兗州方麵,曹操不僅沒有阻攔,反而是大力協助,所以太史慈將軍率領的大軍,一路順暢,即將抵達長安。”

  王越做了詳細的解釋。

  劉梟聽到後,清楚青州兵敗,怪不得太史慈。袁紹、袁術和陶謙三方聯手,兵力超過五萬,再加上劉梟也不在青州,光靠太史慈手中的兵力,要抵擋有很大的難度。

  能全身撤退,已是萬幸。

  幸虧有賈詡的建議,劉梟早早將書院、戰馬,以及糜家的產業全部轉移到長安來。青州雖然有太史慈,但教育、商業等重心遷移,即使青州落陷,也不影響劉梟的大局。

  劉梟問道:“父王可曾離開?”

  劉梟成為天子,齊王依舊是齊王,不可能有變化。但劉梟成為天子後,齊王這一脈的地位便尊崇無比,比以前有了更大的權勢。

  王越回答道:“請陛下放心,太史將軍撤離時,途徑臨淄,也帶著齊王撤退。除此外,連北海相孔融等人,也跟著撤離。青州方麵,沒有什麽遺留的。”

  劉梟鬆了口氣。

  齊王和孔融都擺脫危機,劉梟才沒有後顧之憂。如果齊王落入袁紹等人手中,劉梟就會陷入被動。大漢朝以孝治天下,他不可能不管齊王的生死。

  劉梟話鋒一轉,又問道:“太史慈進入了兗州,預計還有多久抵達長安?”

  王越道:“最多二十天。”

  劉梟心中篤定,寫了一封書信遞給王越,吩咐道:“將這封信交給兗州曹操,替我向他道謝。如果這次曹操也攻打青州,太史慈就得坐困青州,難以安全撤離。”

  “喏!”

  王越接下書信,便離開了。

  劉梟一個人坐在殿中,眼中有著冷色。

  袁紹、袁術和陶謙,聯手攻打青州,這個仇恨,劉梟記下了,將來要一一的討回來。至於曹操方麵,劉梟清楚曹操的意圖,之所以不攻打青州,甚至協助太史慈撤離,是有意和他結交,以備將來抗衡袁紹、袁術等人。

  劉梟離開皇宮,往書院行去。

  廣縣書院從青州搬遷而來,在長安城內重新落腳。書院修建起來後,再度招收學子,又告訴運轉起來。如今廣縣書院內,大儒越來越多,聲勢浩大,已經不輸給太學。

  相比於書院,太學沉寂很多。

  劉梟進入書院內,並未聲張,悄然往鄭玄的辦公地點行去。鄭玄見到劉梟,很是驚訝,他連忙要行禮,卻被劉梟伸手阻攔。

  劉梟臉上掛著笑容,道:“朕雖然貴為天子,但也是老師的弟子。這天下間,豈有老師向弟子行禮的道理。”

  鄭玄眼中有欣慰,卻是鄭重的揖了一禮,然後說道:“老夫雖然是陛下的老師,但先有君臣,再有師徒。故而,臣自當行禮。”

  兩人落座後,鄭玄主動問道:“陛下來書院,有何吩咐?”

  劉梟說道:“我來書院,是特地問問老師,在長安可還習慣?書院還有什麽需求,老師直接提出來,朕會命人補足。”

  廣縣書院,劉梟是寄予厚望的。

  或許在短時間內,因為書院的底蘊,暫時沒有培養出人才,但有鄭玄、管寧、邴原、華佗等人坐鎮,隨著書院六大學院的運轉,相信將來,書院會越來越強。

  鄭玄想了想,說道:“眼下的書院,還真是有一件事。書院在長安落腳,大規模招收士子,會影響太學。老夫考慮,書院在長安是否合適。畢竟兩者競爭,會影響太學的威望。”

  作為傳道授業的專家,鄭玄不擔心門人會輸給其太學。他隻是擔心廣縣書院在長安擴張後,會影響到太學,進而引發太學的反彈。

  劉梟大袖一拂,正色道:“有書院在旁,也能給太學敲個警鍾,讓太學的博士們加強對士子的教育。一枝獨秀不是什麽好事,有競爭是好事。書院搬到長安,朕聽聞,當初朕在書院的題字也一並搬來了,有朕的題字,太學不能拿書院怎麽樣。老師放開手腳去做,一切有朕。”

  鄭玄心中踏實了。

  這一刻,鄭玄清楚了劉梟來書院的目的,這是專門給他撐腰的。鄭玄心中,也是鬥誌昂揚,想著不能讓劉梟失望,要讓書院崛起。

  兩人交談一番,劉梟吃過午飯後才離開。

  劉梟離開後,鄭玄專門把書院內六大學院的負責人請來,說了劉梟來的事情。昔日的劉梟,隻是青州牧,書院內的大儒看劉梟,不會是仰視的姿態。

  如今卻不同了。

  劉梟忽然間成了天子,一國天子,言出法隨。這樣的大人物專門來書院,給書院撐腰,一個個書院的大儒都激動不已,覺得遠行千裏到長安來是值得的。

  劉梟離開書院,專程去了糜家的駐地。糜竺還沒有來長安,但糜家的產業,都已經在長安紮根,醉仙酒也在有條不紊的釀製。

  劉梟查看一番,就回了宮中。

  時間流逝。

  一晃便進入二月底。

  二月底的司隸地區,已經開始春耕。今年整個司隸的天氣都不錯,而且官府下發了耕種的種子,境內沒有賊匪作亂,沒有匈奴入侵,百姓踏踏實實的耕種。

  為鼓勵農耕,劉梟專程親自農耕示範,以彰顯對農耕的重視。

  這一日,劉梟處理完政務,在宮內花園散步時,王越前來稟報道:“陛下,太史慈已經到了城內,剛剛在軍中紮營安頓了士兵。”

  劉梟吩咐道:“召太史慈、郭嘉、黃忠、糜竺、糜芳、孔融入宮。”

  “喏!”

  王越立刻去傳令。

  太史慈、郭嘉、黃忠、糜竺、糜芳、孔融等人,是坐鎮青州的主要人物。這些人從青州一路奔波,抵達長安,劉梟親自召見。

  近兩刻鍾後,太史慈等人進入宮內。

  太史慈等人入宮,他們聯袂而行,看著巍峨的城牆,心中都有種恍如隔世的感覺。因為誰都沒有想到,劉梟從青州到長安後,竟然成了天子。

  他們是劉梟身邊的心腹,隨著劉梟成為天子,他們的地位自是水漲船高。

  尤其是糜竺兄弟,心頭更是歡喜。想當初劉梟在廣縣時,隻是一個小小的縣令,而糜竺慧眼識人,做主將糜環嫁給劉梟。如今的糜環,已經貴為國母。他們兄弟作為外戚,帝位自然不差。

  一行人進入宣室殿,向劉梟行禮。

  太史慈一臉慚愧的神情,鄭重道:“臣丟失青州,有負陛下重托,請陛下降罪。”

  其餘人,跟著請罪。

  這是必須做的,不管劉梟是否要懲戒,不管他們在青州遇到了什麽不可敵的情況,但最終的結果是他們丟掉了青州。

  所以必須請罪。

  劉梟卻是柔和一笑,說道:“青州的戰事,朕已經聽王越說了。青州之戰,怪不得你們。袁紹、袁術和陶謙聯手攻打青州,你們落敗,理所當然。但青州之仇,朕記在心中,你們也要記在心中,要銘記這一仇恨。不久的將來,我們要一一的討回來。”

  太史慈道:“臣謹記!”

  郭嘉道:“臣謹記!”

  幾個人紛紛開口回答,然後才各自落座。

  劉梟直接問道:“子義,你帶來長安的軍隊,有多少人?”

  太史慈含胸拔背,回答道:“回稟陛下,臣從青州帶來的士兵,有四萬餘精銳。這一次袁紹、袁術和陶謙興兵來犯,賴郭軍師的謀劃,我們損失不大。而且這一次撤退,我們搬走了大量的器械和糧食,沒給袁紹、袁術和陶謙留下什麽。”

  劉梟臉上露出了笑容。

  四萬餘精銳,這股力量來得太及時了。如今劉梟在長安的兵力,有徐榮招募訓練的一萬人,以及張濟和徐晃各自的一萬人,攏共三萬餘精銳。算上太史慈的兵力,近七萬精銳,這已經是相當強的力量。

  有了這股力量,劉梟就可以掃蕩西涼,解決大後方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