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0章 劉梟的決定
作者:東一方      更新:2021-11-27 23:01      字數:2376
  劉梟想了想,說道:“賈先生的建議很好,但本官暫時是這麽考慮的。我得先去見呂布,談一談匈奴的事情。”

  “如果呂布願意隨我出戰,一起抵擋匈奴。那麽,賈先生的計劃暫時擱置。我們要對付呂布,也暫且按下,等擊敗了匈奴人再說。眼下的頭等大事,是匈奴南下之事。不管有什麽事情,都暫且按下。”

  “如果呂布不願意隨我出戰,要留在長安,再按照賈先生的計策行事。由本官率領大軍出長安,北上抵擋匈奴人。而賈先生留在長安,以算計呂布。”

  劉梟提出了最終的想法。

  賈詡麵色一肅。

  他對劉梟的選擇,也欽佩萬分。在權利和大局麵前,劉梟選擇了大局,這是一個人的膽魄和心胸,是常人難以企及的。

  賈詡拱手道:“主公英明!”

  田豐道:“主公英明!”

  這一刻的田豐,對劉梟也發自肺腑的拜服。他在冀州時,作為袁紹的麾下,也曾遇到過雁門、河東等地的匈奴人。麵對匈奴人時,袁紹首先考慮的,不是抵擋匈奴人,不是滅掉匈奴人,而是準備和匈奴人合作,要借助匈奴的力量來打擊敵人。

  劉梟的選擇卻不同。

  這是劉梟的格局。

  在這一點上,田豐更欽佩劉梟。即使劉梟有更好的選擇,但劉梟最終選擇了抵抗匈奴人,而不是爭權奪利,這就是大義。

  劉梟站起身,吩咐道:“賈先生、田先生,你們立刻召集張濟、徐晃和徐榮等人,商議出兵一事。我先走一趟溫侯府,看看呂布的反應再說。”

  “喏!”

  賈詡和田豐同時應下。

  劉梟帶著張飛和典韋出了府邸,徑直往呂布的府邸行去。一般情況下,劉梟和呂布井水不犯河水,雙方各不幹擾,他根本不可能去呂布的府邸。

  士兵通報後,劉梟在大廳中等候。

  不多時,呂布來了。

  呂布臉上掛著笑容,他走到主位坐下,正色道:“劉太尉親自來訪,真是稀客啊。不知道劉太尉這一次來,又有什麽事情?”

  劉梟開門見山道:“本官得到探子回報,南匈奴的騎兵出現在並州的安定郡,正不斷南下。以他們騎兵的速度,如果沒有人抵擋,最多再有半個月左右,就可能逼近長安。”

  “匈奴人來了?消息當真。”呂布有些詫異。

  劉梟肯定道:“消息屬實,不可能有誤。匈奴人南下,我準備出兵抵擋。呂溫侯擅長騎戰,也和匈奴人打過交道。本官希望,溫侯能帶兵隨我出戰,前往抵擋匈奴人。”

  呂布更是驚訝,問道:“匈奴人來了,劉太尉竟然要親自去?”

  劉梟道:“匈奴人四處劫掠,不能不管。為了抵擋匈奴的劫掠,我自然要調集所有的兵力出戰。這一次必須擊敗匈奴人,保住長安。”

  呂布眼眸卻是眯了起來。

  匈奴人來了,劉梟的兵力要全部調動,所有的士兵都離開長安,這就有意思了。不過他的內心,忽然生出一個念頭。

  會不會是劉梟算計他?

  呂布沒有立刻回答,說道:“劉太尉,事關重大,本侯得和麾下的部將商議一番,再給你答複。這樣吧,我立刻召集麾下的部將,請他們來議事。等他們抵達後,你在偏廳等候,我商議後就立刻給你答複如何?”

  “可以!”

  劉梟點頭回答。

  呂布喊來了士兵,立刻吩咐士兵去軍營通知高順、張遼等人。安排了士兵傳話後,呂布又看向劉梟,說道:“劉太尉,匈奴人殺來,也不一定都得我們去抵擋。尤其是,樊稠駐紮在陳倉縣,為什麽劉太尉不下令,調集樊稠抵擋呢?除此外,涼州有李傕,並州有郭汜,何不讓他們出戰呢?”

  劉梟道:“溫侯認為能調動李傕、郭汜和樊稠嗎?”

  呂布倒是訕訕一笑。

  也是這個道理。

  李傕、郭汜和樊稠歸順了朝廷,雖然名義上是朝廷的將領,但實際上,根本不聽從朝廷的命令,哪裏會管朝廷的死活?甚至於匈奴人攻破了長安,恐怕李傕、郭汜等人更是欣喜。

  呂布和劉梟說著話,時間不長,高順、張遼、宋憲等人全部進入府內。

  呂布派人把劉梟帶到偏廳等候,當著眾人的麵,說了匈奴南下之事,說道:“劉梟的來意,是希望本侯領兵和他出征。劉梟此役,會調集所有的兵力出戰。你們,意下如何?”

  張遼有些驚訝。

  在張遼的眼中,劉梟是個精於算計的人。在他看來,匈奴人南下,是削弱呂布的機會。偏偏劉梟選擇了調集所有兵力出戰,令人欽佩。

  張遼是雁門人,清楚匈奴人的惡行。一旦匈奴人到了大漢入境,不知道又有多少的百姓遭殃。

  劉梟決定出戰,相當不容易。

  張遼抱拳道:“主公,末將建議出戰。”

  高順麵容一絲不苟,也是一板一眼的道:“匈奴人是外族,如今外族入侵,我等豈能坐視?卑職建議,攻打匈奴人。”

  不論是張遼,亦或是高順,理念都相同,都要先抵擋匈奴人。

  至少減少百姓的傷亡。

  “主公,卑職反對。”

  宋憲開口了,他昂著頭,朗聲說道:“匈奴人南下,和主公有什麽事兒?劉梟總攬朝政,涉及到匈奴人南下,他根本就躲不了,自然得帶兵出戰。劉梟帶兵去抵擋匈奴人,就讓他去好了。而且劉梟和匈奴人交戰,這也是削弱劉梟的大好機會。”

  宋憲笑眯眯道:“如果主公跟著去,說不定會被劉梟算計,以至於損失兵力。我們留在長安,坐收漁翁之利,豈不是更好?”

  侯成很讚同宋憲的建議,開口說道:“主公,卑職讚同宋憲的分析。劉梟此子,雖然年紀輕輕,但卻極為狡詐,不可不防。”

  “王允這麽奸詐的人,都死在了劉梟的手中。如果我們和劉梟一道出兵,說不定就會被劉梟算計。更何況,咱們和劉梟不是什麽盟友,關係也不怎麽好。”

  “甚至,和劉梟是敵對的。”

  “如今因為匈奴人的事情,劉梟不得不前往迎戰,這是劉梟自己的事情。對主公來說,這是削弱劉梟的機會,千載難逢,主公何必要幫助劉梟呢?”

  侯成說道:“卑職建議留守長安,然後在駐守期間,主公可以抓住機會,在朝中安插親信,逐步的架空劉梟。等劉梟回來,朝廷上的事情,便是主公說了算。”

  曹性眼中放光,他也說道:“主公,卑職也反對出兵。如今劉梟的麾下,徐榮大規模的征兵,兵力日漸強盛。而劉梟有徐晃、徐榮和張濟,力量已經不容忽視了。如果劉梟的實力繼續增強,對主公是極大的威脅。主公,不能任由劉梟坐大。趁著這一次機會,削弱劉梟。”

  其餘人紛紛開口。

  除了高順和張遼之外,其餘人全都反對,沒有一個人願意出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