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6章 劉梟的理由
作者:東一方      更新:2021-11-27 23:00      字數:2321
  王允忍不住,再一次開口道:“劉太尉張口閉口,都說呂溫侯節製西涼軍,就會危及大漢的江山。老夫倒是好奇,是怎麽個情況?”

  劉梟歎息一聲,說道:“王司徒問這麽簡單的問題,也這麽蠢嗎?”

  王允眉頭皺起。

  在他看來,今天的劉梟,有些不正常,簡直像是瘋狗,逮著誰就咬誰。他大袖一拂,正色道:“劉太尉,老夫和你說正經話,不要不攪蠻纏。”

  劉梟聳了聳肩,道:“你剛剛的話是正經話,意思是,你前麵說的都不正經了。”

  王允氣得吹胡子瞪眼。

  大殿中,卻哄笑聲一片,朝中的官員,很驚訝於劉梟的強勢。劉梟初到長安,就直接和王允交鋒,膽子真夠大的。

  其實,自王允一意孤行,要問罪西涼軍,以及要問罪蔡邕後,朝中的一部分官員,就不再站在王允的身邊,而選擇了中立。

  劉梟怒懟王允,他們樂得看戲。

  劉梟看著怒氣上湧,麵色通紅的王允,渾然不在意。他不管王允會怎麽想,如今的王允,迫不及待的出招,公然利用西涼軍算計他,要給他下絆子,劉梟不是個吃虧的主兒,他自然不會給王允留麵子。

  劉梟不信,王允敢下令殺他。

  王允還沒有這實力。

  這時候,劉協再度開口,他麵色肅然,沉聲道:“劉卿,穩重些。別跑偏了,說說將楊奉和張濟的西涼軍交給呂布節製,有什麽危害吧。”

  “臣遵旨!”

  劉梟拱手應下。

  他微微側身,主要麵對著朝中的官員,也能注意到劉協的方向,才開口道:“將楊奉和張濟的西涼軍的軍權,交給呂溫侯節製,弊端至少有五點。”

  “第一,朝廷威信喪失。”

  “朝廷的立足根本,除了製定的律法,便是朝廷的威信。如果朝廷沒有威信,便不能號召天下,不能令天下的百姓信服。”

  “最終,做不成事情。”

  “戰國初年,秦國朝令夕改,百姓不知政令,不尊律法。昔日的秦國,百姓隻知老世族,不知有朝廷。商君入秦國,徙木立信,最終樹立秦國的威信。”

  “如今,朝廷剛赦免了西涼軍,剛招攬了西涼軍的諸將,將楊奉和張濟調入朝中任職。人才剛到朝中,王司徒就急不可耐的,將軍隊的節製權給呂溫侯。”

  “這是要過河拆橋嗎?”

  劉梟說道:“臣清楚王司徒的用意,他希望借助呂溫侯的威望,穩定西涼軍,再條件歸順的西涼軍,避免西涼軍在長安城內,發生亂子。”

  “可王司徒好心辦了壞事。”

  “一旦將西涼軍交給呂溫侯節製的消息傳出,百姓和天下的士人會怎麽看?他們會認為,朝廷是算計楊奉和張濟,是故意欺騙西涼軍。”

  “等這一消息,傳到樊稠、郭汜和李傕的耳中後,他們會怎麽看?他們認為,朝廷是準備針對他們,還是要秋後算賬的。”

  劉梟說道:“如此行徑,極可能導致,李傕、郭汜和樊稠傭兵自立,不再聽從朝廷的號令。陛下,此事要慎之又慎啊。”

  劉梟的一通話下來,小皇帝微微頷首,但王允卻是不屑。劉梟的話,破綻百出,漏洞很多。雖說,劉梟替他粉飾一番,卻是化解不了王允的憤怒。尤其劉梟誇大事實,嚇唬小皇帝,著實狡詐。

  王允準備反擊了。

  可惜,不等王允開口,馬日磾就已經率先道:“劉太尉,第二呢?”

  登時,王允話憋住。

  王允沒有料到,在關鍵時候,馬日磾跳出來,為劉梟搭台階,讓劉梟有機會說話。

  劉梟向馬日磾投去感激的神色,順勢道:“第二,顯得朝廷欺淩朝臣。”

  “陛下授予我權力,令我作為使臣,全權和李傕、郭汜談判。卑職在陳倉縣招撫西涼軍,曾允諾進入朝中的將領,隻會升遷,不會被打壓,不會被剝奪軍權,也不會被追究過往之事。”

  “楊奉和張濟來長安城,是本官的允諾,也是他們相信陛下,相信朝廷。”

  “所以,才歸順朝廷。”

  “可是他們一進入長安,還沒有來得及歇口氣,王司徒就推翻先前的約定,渾然不顧忌楊奉和張濟的想法,就要削弱西涼軍。”

  “這是欺淩朝臣。”

  劉梟說道:“孟子曰:君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如腹心;君視臣如犬馬,則臣視君如國人;君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仇。”

  “孔子又說: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

  “當君王都不重視朝臣時,如何讓臣子盡忠效力呢?當然,這不是陛下的意圖,也不是陛下授意。但王允代表了陛下,他的安排,天下人就會是陛下授意的。”

  “而且楊奉和張濟回到朝中,大義歸順,未曾聽聞朝廷有重賞,反而立刻要打壓,立刻借助呂溫侯敲打,這如何讓臣下盡忠啊?”

  劉梟說道:“陛下,這是王司徒的安排。但百姓罵的,卻是陛下啊。”

  劉梟向王允開炮了。

  這老狐狸,欠收拾。

  王允容不得劉梟汙蔑,當即反駁道:“劉梟,你這是血口噴人。你的每一句,都是強詞奪理,d都是狡辯。”

  劉梟說道:“王司徒,我們就事論事,以結果考慮。隻要楊奉和張濟麾下的西涼軍,調入呂溫侯麾下,受溫侯節製。消息傳出,誰還敢投效陛下。如今朝廷正恢複正規,如果以後,李傕想上交涼州的權利,但今天這件發生了,李傕還敢嗎?”

  王允暗罵劉梟胡攪蠻纏。

  這是故意針對他。

  劉協不在乎王允的立場,也不在乎劉梟和王允說了什麽。他在乎的,是江山和皇帝寶座。聽到劉梟的話後,再加上他先入為主的站在劉梟的這邊,所以更信任劉梟的話。

  劉協大袖一拂,道:“劉卿,你繼續說,朕要仔細聽聽。”

  皇帝的話,在大殿中回蕩。大殿中的百官,從中聽出了劉協的態度,劉協是偏向於劉梟的。

  王允心頭憋屈。

  小皇帝都幫助劉梟。

  著實可惡!

  張濟站在官員中,暗道劉梟厲害。洋洋灑灑一番話後,劉梟扭轉了局勢,扭轉了劉協的態度,更打壓了王允,很是凶殘。

  馬日磾捋著頜下的胡須,眼中精光閃爍,有讚許神色閃過。他沒想到,劉梟的一張嘴如此之厲害。他所讚許的,是劉梟不迂腐,這才能對付朝中的一些官員。

  對敵人,必須比敵人更狠、更奸詐、更無恥,否則就難以對付敵人。

  這是馬日磾的看法。

  可惜的是,馬日磾已經老了,沒了年輕時的雄心壯誌。而且馬日磾也僅僅是理論上懂,真正要操作,他有自己的行事準則,許多事情做不出來。

  懂得和去做,是兩碼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