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3章 賈詡的驚訝
作者:東一方      更新:2021-11-27 23:00      字數:2447
  李傕問道:“消息可靠嗎?”

  士兵搖了搖頭,說道:“暫時不知道消息的真假,但陳倉縣中,消息鋪天蓋地的傳開了。而且我們的軍營內,士兵都在議論此事。所有的士兵,都知曉了朝廷赦免罪行的事情。”

  “嘶!”

  李傕倒吸了口氣。

  這是釜底抽薪之策啊。

  李傕之所以能穩定軍隊,也敢組織士兵殺往長安,是因為朝廷要誅殺西涼軍。他麾下的西涼軍士兵沒了生路,自然願意跟著拚命。

  如今,朝廷不再問罪了。

  試問,有多少西涼軍士兵,願意背著造反的名義,去攻打長安呢?更不要說,長安方向,還有呂布在,西涼軍都知道呂布的厲害,誰敢去攻打?

  李傕覺得事情棘手了。

  郭汜、樊稠、張濟等人,也一樣如此,一個個擔心不已,有些不知所措。唯獨張濟,心中有些古怪。他知道劉梟的,劉梟明明在青州擔任州牧,怎的突然成了太尉,竟然一躍成為三公之一。

  賈詡停下飲茶。

  他一雙睿智的眸子中,有著一抹驚愕。

  以他對王允的了解,昔日董卓誅殺了大量的士大夫,更殺害了張溫、袁隗等人,殺得朝廷血流成河。王允這樣忠於朝廷的士大夫,絕不會放過西涼軍。

  怎的突然變了風向。

  劉梟嗎?

  賈詡對劉梟有所了解,但劉梟具體是個什麽情況,賈詡也不清楚。

  畢竟,劉梟一直在青州。

  李傕看向賈詡,沉聲說道:“賈先生,朝廷突然下了赦免西涼軍的詔令,又派遣劉梟作為使臣來宣召,你怎麽看這件事?”

  當初,勸說起兵的是賈詡。

  他想聽聽賈詡的意見。

  眾人的目光,也都齊刷刷看向賈詡,等著賈詡分析。

  賈詡捋須一笑,不急不躁的說道:“將軍,其實這件事情,並不複雜,而且很簡單。我們為什麽要起兵攻打長安,是為了保住性命,避免被朝廷誅殺。”

  “如今,朝廷公開宣布,赦免西涼軍的罪行。對我們而言,是一件好事。尤其,朝廷還派遣了新任太尉來宣召,可見朝廷忌憚西涼軍的實力。”

  “否則,不會派人來。”

  “在下認為,在這個時候,李將軍和諸位,隻需要做一件事,那就是靜觀其變。大軍駐紮在陳倉,按兵不動。等劉梟抵達後,再作打算。”

  “劉梟說是宣召的,其實是要安撫諸位將軍。借此機會,諸位可以和劉梟談判,為自己爭取足夠的好處。”

  賈詡說道:“出兵之議,便不必考慮了。”

  對於李傕等人,賈詡不看好。

  一群莽夫罷了。

  他跟在李傕的身邊,是借機自保。如今朝廷赦免了西涼軍,他也就安心了。賈詡也清楚,李傕、郭汜等人,不是被逼到絕境,也不敢魚死網破。

  所以,賈詡給了建議。

  他提出的建議,也是針對李傕、郭汜等人的心態,而製定的計策。

  李傕一聽賈詡的分析,撚著頜下的虯髯,連連頷首,一副讚許的神態。

  他讚同賈詡的分析,立刻就說道:“賈先生的計策,我認為是不錯的。朝廷要安撫西涼軍,必然要給足夠的好處。我們借此機會,撈取好處。當然,我們也得防備著,避免朝廷對我們動手。”

  郭汜道:“我讚同。”

  張濟、樊稠等人,也紛紛讚同,一個個都不再提及出兵之事。

  反正,有好處就行。

  李傕想了想,繼續道:“諸位,朝廷派遣劉梟來,咱們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情要做。那就是,等劉梟到了陳倉縣,得讓他看到我們的實力。”

  樊稠問道:“為什麽?”

  李傕解釋道:“如果我們沒有彰顯實力,朝廷不會忌憚,也不會給予好處。隻有我們展現出實力,令朝廷忌憚,才會給予足夠的好處。請諸位約束麾下的士兵,再整頓士兵。別在關鍵的時候,出了什麽紕漏,讓劉梟看輕了西涼軍。”

  “李將軍言之有理。”

  一個個點頭附合。

  眾人議定後,便各自忙去。

  賈詡準備離開時,李傕單獨留下了賈詡,他麵帶笑容,詢問道:“賈先生,我有一事請教。”

  賈詡道:“將軍請說。”

  李傕右手握拳,很是擔憂的道:“先生認為,朝廷招降一事,是真的,還是假的?”當著郭汜、樊稠等人的麵,李傕沒有提出懷疑。

  這時候,才開口詢問。

  賈詡回答道:“將軍,以在下的看法,朝廷這一回,是真的要招降西涼軍。尤其是,朝廷下了詔令,不可能朝令夕改的。最關鍵的是,朝廷安排了劉梟來,這就證明了朝廷的態度。”

  “不論真假,影響都不大。”

  “將軍坐鎮陳倉縣,進可攻,退可守。等劉梟抵達後,將軍盡管和朝廷談條件,為自己爭取最大的利益。如果朝廷不同意,再發兵就是。就算失敗,也可以退回西涼。”

  “總之,隻要撈取了好處,就不必擔心朝廷的清算。”

  “這一回,百利而無一害。”

  賈詡侃侃而談,很是從容。

  他思慮後,也認為朝廷改了風向,是真的要招降西涼軍,不願意再生出事端。

  李傕這才放心了,拱手說道:“先生一番話,我終於清楚了。”

  賈詡起身告辭。

  他離開中軍大帳,準備返回自己的營帳。隻是還沒走幾步路,就碰到了兩個人。一個人,是郭汜派來的,請他去一趟;另一個,是樊稠派來的,也請他去一趟。

  賈詡都不能拒絕。

  他先去見了郭汜,然後再去見了樊稠,都走了一遭。

  毫無例外,不論是郭汜,亦或是樊稠,詢問的事情一樣,都是詢問朝廷招降的真假。不論是李傕,亦或是郭汜、樊稠,都有所懷疑,卻沒有明說。

  這些人看似魯莽,卻不傻。

  賈詡依照對李傕說的話,安撫了郭汜、樊稠,最後才回到營帳中。他把身邊的隨從喊來,詢問道:“最近一段時間,可有朝廷的消息?”

  侍從想了想,說道:“朝廷方麵,也沒什麽大事。若說有,坊間有一則消息傳出。”

  “什麽消息?”賈詡問道。

  侍從回答道:“是關於蔡邕的。董太師被殺後,蔡邕曾感慨董太師的死,便被王允下獄,要問罪處死的。如今,王允竟然釋放了蔡邕。然後,蔡邕上表請辭了。”

  賈詡頷首點頭。

  蔡邕的事情,不是什麽大事,看不出什麽端倪。

  賈詡又道:“關於劉梟的消息有多少?”

  士兵搖了搖頭,說道:“關於劉梟的消息,僅僅隻有劉梟擔任太尉後,便傳出赦免西涼軍的罪行一事。有少許的言論,說赦免西涼軍一事,是劉梟促成的。所以,劉梟才親自來。其餘的,便不清楚了。”

  賈詡道:“下去吧!”

  侍從退下後,賈詡一個人在營帳中,思索著接下來的走向。

  朝廷的局勢,有了變化。

  這令賈詡很驚訝。

  隻是朝廷的官員,唯一調整的是劉梟。或許,朝廷的變化,是劉梟帶來的。不過賈詡手中的情報有限,消息也不精準。

  他有推測,卻也摸不準,隻能靜等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