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章 蔡琰求助
作者:東一方      更新:2021-11-27 23:00      字數:2502
  司徒府,百官就坐。

  王允和劉梟一左一右,都坐在主位上。對於劉梟,王允不吝誇讚,他洋洋灑灑的一通誇讚後,端起酒樽,看向廳中的文武百官,說道:“這醉仙酒啊,也是青州釀製。我們能飲到醉仙酒,多虧了劉太尉,是沾了劉太尉的光。來,諸公隨老夫敬劉太尉。”

  “劉太尉請!”

  “下官敬劉太尉。”

  ……

  一個個官員,舉杯敬酒。

  劉梟先是看向王允,微笑道:“司徒謬讚了。”然後,他端著酒杯,向眾人回禮,然後喝了一小口,沒有大口大口的飲酒。

  醉仙酒不是普通的酒水,一般的酒水,度數低,可以一碗一碗的喝下去。但醉仙酒的度數高,如果一杯酒直接下肚,很容易喝醉。

  尤其在這樣的場合,劉梟要讓自己保持清醒,不能喝得爛醉如泥。

  官員中,有官員見劉梟隻是輕輕的呷了一口,而不是一口飲下,便開口道:“劉太尉,王司徒領著眾人敬酒,可是,您隻是輕呡了一口,這太不盡興了啊。”

  劉梟眼神一轉,落在說話的官員身上。

  “閣下是?”劉梟問道。

  說話的官員,四十出頭,額頭飽滿,眼神明亮,相貌儒雅。他昂著頭,不卑不亢的道:“下官王斐,忝為中散大夫。”

  中散大夫,掌論議政事。

  在朝中,中散大夫是個小官,沒什麽實權。尤其如今是諸侯紛爭,朝廷沒有權勢。

  一個中散大夫,不上檔次。

  劉梟沒有搭理王斐,而是看向王允,笑吟吟的問道:“王司徒,此人也姓王,莫非是王司徒的族人,亦或是王司徒的後輩?”

  “非也!”

  王允搖頭道:“劉太尉誤會了,王斐和老夫沒有半點關係。老夫是太原人,在並州長大。而王斐是襄陽人,在荊州長大,沒有交集。”

  劉梟微微頷首,便說道:“原來如此,是本官多想了。不過王司徒和王斐沒有關係,區區一個中散大夫,指責本官喝酒不盡興,又說眾人敬酒,本官應對失當。”

  “莫非,今天是鴻門宴?”

  “連喝酒,都沒有自由,得聽從中散大夫的安排。”

  “或者說,本官要怎麽喝酒,得依照司徒府的規矩才行。剛才王司徒飲酒,也隻是呷了一口,怎麽王斐隻盯著本官,不敢勸諫王司徒呢?”

  劉梟連削帶打,語氣愈發銳利,說道:“亦或者說,王斐認為本官年輕,認為本官好欺負,便打算來踩上一腳。”

  刷!

  王斐臉色大變。

  尤其是王允,嘴角也是輕輕的抽搐。他沒有想到,劉梟的一張嘴如此犀利,洋洋灑灑一番話,給王斐和他扣下無數的帽子。

  一時間,王允都招架不住。

  王斐連忙解釋道:“劉太尉,下官絕無此意。下官剛才的勸說,隻是想要助興,別無他意。”

  劉梟哼了聲,沉聲道:“你想要助興,你自己喝便是,找本官作甚?莫非,你覺得本官初來乍到,想試探試探嗎?”

  他說話時,若有若無的瞟了王允一眼。

  王允輕笑兩聲,接過話說道:“劉太尉,王斐是一番好意,隻是他不熟悉劉太尉的性情,才冒犯了劉太尉。劉太尉抵達長安,是大喜的日子。劉太尉,可否給老夫一個麵子,揭過此事。”

  王允話鋒一轉,嗬斥道:“王斐,還不向劉太尉道歉。”

  王斐連忙道:“下官知錯,請劉太尉海涵。”

  劉梟心中略作思考,他心知鬧得太大也不好,說道:“既然王司徒開口求情,剛才的事情,便接過了。不過嘛,你冒犯本官在先,這事兒不作薄懲,豈不是顯得本官沒麵子。你自罰三杯,這事兒就接過了。”

  在朝廷的官員麵前,劉梟沒講究什麽規矩,也沒有什麽顧忌。

  講規矩,就得被束縛著。

  他是王允舉薦來的,王允要利用他牽製呂布,隻要劉梟做法不過分,王允都得忍著。而王斐撞上來,劉梟自然要借機生事,借機立威,讓朝中的官員清楚,他劉梟不是好拿捏的。

  尤其劉梟肆無忌憚,性情表現得乖張,更讓百官摸不準。

  這是劉梟故意為之。

  王斐得了劉梟的吩咐後,看了王允一眼,見王允微微頷首,隻得道:“下官遵命,願意自罰三杯。”隻是,他神情發苦,如果是普通的酒水,別說是三杯,就算是三碗,他也沒有問題。

  可三杯醉仙酒下肚,他恐怕要醉了。

  王斐深吸口氣,自己斟滿酒,然後一飲而盡。一杯酒下肚,他喝得有些急,感覺有些發暈。但劉梟和百官看著,他不敢停下,又斟滿第二杯酒,再度飲下。

  第二杯酒喝下去,他雙腿都有些發軟,覺得有些難受。等到第三杯酒喝完,王斐眼前發暈,撲通就倒在案桌上,直接醉了過去。

  王允老臉發黑,一招收,就有侍從攙扶著王斐下去了。

  劉梟笑吟吟看著這一幕,卻是渾然不在意,說道:“諸位,來,我們繼續飲酒。”

  眾人立即附和。

  王允看在眼中,他和劉梟越是接觸,越發覺得劉梟滑不留手。而且劉梟更像是一個刺頭,稍不注意就被刺到,很不好對付,也很難掌控。

  不過,王允倒也不擔心。

  滿朝的文武百官,都在他的掌控中,劉梟翻不出浪花。隻要劉梟掣肘呂布,令呂布的心思不放在朝政上,那就足夠了。

  一場宴席,表麵上賓主盡歡。

  傍晚時分,天快黑時,劉梟一副醉眼朦朧的樣子,在典韋攙扶下離開了。隻是他走出司徒府,登上馬車後,人又恢複了清明,恢複了平靜。

  他是裝醉。

  在典韋和張飛保護下,往居住的府邸行去。

  通過晚上宴席,劉梟又發現了一些問題。王允讓他擔任太尉,卻孤立了他。朝中官員,以王允位尊,而劉梟不靠王允,也不靠呂布,等於是孤零零的一個人。

  他坐在馬車中,仔細思考著。

  馬車走了不久,便到了府外停下。劉梟抬頭看著巍峨的府邸,大步登上台階。這是王允為他準備的,極為寬闊,內中還有校場,足以容納劉梟的八百騎兵。

  劉梟回到府內,便洗漱了一番。

  他徑直到了書房,坐下後,就有士兵進入,稟報道:“大人,府外來了一個名叫蔡琰的女子,他要求見大人。”

  蔡琰?

  劉梟有些驚訝。

  他知道蔡琰,曆史上,蔡琰自幼隨蔡邕學習,博學多才,精於詩書,又精通音律。早年,蔡琰嫁給了衛仲道,但好景不長,衛仲道患病早逝,而蔡琰沒有子嗣,處處被夫家刁難,不容於夫家,就直接回了長安家中。

  後來蔡邕被王允處死,等到李傕和郭汜攻破長安後,匈奴南下劫掠,蔡琰被匈奴人擄走。等到曹操一統北方,得知了蔡琰的消息,才又用重金將蔡琰贖回。

  這是個奇女子。

  隻是身世悲苦無比,每一次跌宕起伏,都身不由己。

  劉梟沒有想到,他剛到長安,蔡琰就主動登門求見。

  莫非是蔡邕的事情?

  劉梟心中考慮著,因為他初來乍到,還沒有消息渠道,不清楚長安的消息。不過蔡琰求見,也隻能是蔡邕的事情。

  劉梟吩咐道:“請進來!”

  “喏!”

  士兵立刻去傳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