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 討伐紀靈
作者:東一方      更新:2021-11-27 22:59      字數:2624
  眾人聚集,黃忠赫然在列。

  劉梟此前和黃忠聊天時,對黃忠的情況有了更細致的了解,知道黃忠曾帶過兵,也是一方大將。他看向眾人,主動介紹道:“此人名叫黃忠,字漢升,曾在南陽郡帶兵。如今,黃忠為本官效力。黃忠今日和典韋較量了一番,爭鬥數百招後,才險險落敗。”

  太史慈很是驚訝。

  典韋的武藝在什麽程度,他是一清二楚的。黃忠能和典韋鬥上幾百招,這可是相當厲害的人物。尤其劉梟讓黃忠列席,可見黃忠不是單純的武將。

  大廳中,就劉梟、黃忠、田豐、郭嘉和太史慈。

  張飛、典韋等猛將都不在。

  列席的人,都是知兵的,能出謀劃策,能戰略布局,能帶兵打仗。而黃忠初來乍到,便列席其中,可見黃忠文武雙全。

  田豐和郭嘉心思轉過,也明白了過來,對黃忠的情況有了大致了解。

  黃忠抱拳向幾人行禮。

  眾人一一回禮,很是客氣。誰都清楚劉梟主動介紹,明顯是器重黃忠,否則,不會讓黃忠列席議事。

  劉梟話鋒一轉,便轉入正題,道:“把你們請來,是商議攻打東萊郡的戰事。紀靈率軍奪取了東萊郡,這一戰,你們認為該怎麽打?”

  郭嘉說道:“主公,關於攻打東萊郡一戰的安排,卑職略有想法。”

  劉梟道:“奉孝有何計劃?”

  郭嘉回答道:“要覆滅紀靈,有三步計劃。”

  “第一步,安排人前往徐州,申斥陶謙,並請陶謙封鎖紀靈南下揚州的道路。如果陶謙拒絕,任由紀靈途徑徐州南下,便是陶謙有意和青州為敵,主公將發兵討伐徐州。”

  “第二,派遣哨探到東萊郡散播消息,將主公即將攻打紀靈的消息散播出去,讓百姓知曉。並鼓勵東萊郡的百姓,組織隊伍襲擾紀靈,以削弱紀靈軍隊的戰鬥力。”

  “第三,再派遣大軍進攻紀靈。”

  “三策並行,第一步是斷其退路,第二步是斬其根基,第三步則是擊敗紀靈。”

  郭嘉侃侃而談。

  他坐鎮廣縣,在得知紀靈拿下了東萊郡後,他就開始考慮攻打紀靈的計策。在郭嘉看來,紀靈雖然奪取了東萊郡,也不過是無根之萍。

  對劉梟的軍隊來說,要剿滅紀靈,不是什麽困難的事情。

  畢竟,紀靈是孤軍深入。

  紀靈在東萊郡,糧草不足夠,必然要打壓東萊郡世家大族的主意,也會搜刮百姓。否則,紀靈的糧食補給就是問題。而紀靈一旦動手了,便站在大族的對立麵,也得罪了百姓,必然被東萊郡的百姓所嫉恨。

  紀靈的軍隊,根本無法立足。

  劉梟聽後,仔細的琢磨一番,再看向太史慈、田豐和黃忠,問道:“你們有什麽看法?”

  田豐眼中有讚賞神色,捋須說道:“郭軍師的建議,已經相當完備。三策並行,隻要主公的大軍抵達東萊郡,紀靈的大軍必敗無疑。”

  太史慈道:“卑職也讚同郭軍師的建議。”

  黃忠眼中有期待神色,抱拳道:“主公,此役攻打紀靈,卑職願為先鋒。”

  他初來乍到,在劉梟的麾下沒有根基,想統帥大軍,是不可能的。最好的機會,是率領一支先鋒軍,然後先一步殺入東萊郡,奪取頭功。

  如此,才算立足。

  劉梟見眾人都同意郭嘉的計劃,他也沒有提出異議,便說道:“諸位都讚同奉孝的建議,便依照奉孝的計策,三策並行。”

  “此戰,本官親自領兵前往。”

  “討伐紀靈的大軍,依舊由太史慈率領。黃忠則率領三千精銳,作為先鋒,先一步殺入東萊郡,為大軍開路。”

  “郭嘉作為軍師隨行。”

  劉梟看向田豐,說道:“田先生,此戰由你坐鎮後方,和糜竺等人一道,負責後方運轉。”

  “喏!”

  眾人齊齊應下。

  黃忠心中歡喜,他得了劉梟的器重,成功得到了先鋒軍將領一職。在黃忠心中,他不僅考慮要先一步取得頭功,甚至有了憑借三千精銳,一鼓作氣擊潰紀靈的想法。

  拿下紀靈,才是大功。

  田豐對於留守後方,並無異議,他詢問道:“主公,徐州方麵,派誰前往呢?”

  劉梟道:“由孫乾前往。”

  孫乾從長安返回後,就在廣縣處理政務。孫乾一身所學,更偏向於縱橫家。他一張嘴長袖善舞,處事也圓滑,最適合出使。

  劉梟當即吩咐侍從,把孫乾請來了。

  孫乾行禮道:“卑職拜見主公。”

  劉梟讓孫乾坐下,開口說道:“公祐,本官剛剛議定了攻打紀靈的計策。”劉梟闡述了計策後,又繼續說道:“隻是要施行計策,徐州方麵是極為關鍵的一環。本官需要你出使徐州,令陶謙和袁術撇清關係,讓陶謙禁止紀靈的軍隊進入。否則,就視為陶謙和青州為敵。”

  孫乾聽後,了解了大致情況。

  他弄清楚了前因後果,神態自信,道:“請主公放心,卑職定會勸服陶謙,令陶謙不敢再覬覦青州,也讓他不敢和袁術攪到一塊兒。”

  “本官信你。”

  對於孫乾的才華,劉梟是相當信任的。外交上的事情,孫乾處理起來是得心應手,完全不需要劉梟操心。

  定下了孫乾出使徐州的事情,劉梟就頒布了出兵的命令。

  明日上午,出兵東萊郡。

  眾人各自去準備,消息也隨之傳開。張飛一臉急切神情,急匆匆的來拜見。他見到劉梟,抱拳道:“主公,聽說您又要領兵討伐紀靈,末將請戰。卑職留在廣縣,也沒事兒做,太閑了。”

  劉梟道:“明日一早,你隨本官一道出戰。”

  “謝主公!”

  張飛咧嘴一笑,粗獷的臉上布滿了笑容。他來得快,去得也快,事情說完,就又告辭離開。劉梟望著張飛離去的背影,眼眸轉動,思考著再度拉攏張飛的事情。

  琢磨了一會兒,大致有了頭緒,劉梟就擱下事情,往後院行去。他剛回廣縣,屁股都還沒坐熱,馬上就又要出征,難免冷落糜環。

  得抓緊時間,陪一培糜環。

  他回到後院,找到糜環後,帶著糜環在院子中散步。

  陽春三月,天氣回暖。

  後院的池塘邊,早有柳樹抽枝發芽,花叢中花朵綻放,景色頗為怡人。兩人在夕陽下,挽著手散步聊天。

  劉梟撿一些征戰時的趣事說,糜環則說著廣縣發生的一些事情。

  聽糜環的話,典韋的家眷已經到了廣縣。除此外,一些官員的家眷,也時常來州牧府拜會糜環,希望和糜環搞好關係。

  畢竟,糜環已經是州牧夫人。

  糜環笑顏如花,柔聲道:“夫君,您是不知道。來找妾身的人當中,還有人希望妾身牽線搭橋,讓我替她們家的女眷挑選夫君。我什麽都不了解,談何挑選?”

  “有人找你牽線?”

  劉梟眼睛一亮,忽然想到了張飛。如今的張飛,仍然孑然一身。要讓張飛紮根廣縣,便早早讓張飛成婚生子,如此更加穩妥。

  至於郭嘉等人,不用劉梟操心。

  糜環回答道:“確實有人找妾身,隻是妾身不懂,都笑哈哈的應付了過去。”

  劉梟說道:“如果再有人問及,你留意一下。我麾下的張飛,已經過了三十而立的年紀,但仍然孑然一身。張飛的身邊,還沒個知冷知熱的人,你注意下這件事。”

  “妾身知道了。”

  糜環笑著應下。

  能幫到劉梟,她也頗為歡喜。兩人在後院中散步聊天,到吃晚飯時,才回到院子。吃過晚飯後,在外麵轉悠一圈,兩人就早早回到房中去,共享閨房之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