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 神醫華佗
作者:東一方      更新:2021-11-27 22:59      字數:2639
  安排好糜芳接管平原國的事情,劉梟又在平原縣逗留了三天,讓糜芳熟悉平原國的政務。然後,劉梟才領著大軍撤退。

  這一遭出兵,劉梟活捉田楷,俘虜了田楷的數萬精銳,實力得到極大的擴充。尤其是,劉梟擊敗田楷後,成為青州唯一的州牧。

  即使劉梟目前還沒有掌握整個青州,但困難卻不大,這是遲早的事情。

  大軍進入濟南國後,劉梟沿路掃蕩濟南國的賊匪。他一邊清剿賊匪,一邊整飭官吏,調整濟南國的官員。隨著往廣縣返回,因為沿途拿下的黃巾賊頗多,收編了許多士兵後,軍中士兵的人數在不斷的擴大。

  原本的士兵人數,也就近四萬人,且主要以田楷的士兵為主。

  到如今,兵力接近五萬。

  得虧後方源源不斷有糧食送達,劉梟才能維持近五萬精銳的兵力。

  太史慈作為主將,他通過戰事磨礪士兵,不斷的調整將領官職。太史慈治軍嚴格,他對軍中將士的要求是能者上弱者下,淘汰了一些不合格的將領,又重新提拔了一部分人。

  漸漸的,把軍隊徹底歸化。

  劉梟把這一切看在眼中,讚歎太史慈的能力。

  太史慈的忠心,毋庸置疑。

  太史慈的能力,也是毋庸置疑的。

  隻是劉梟對目前的情況,卻有些不滿足。他麾下的將領,除了剛剛提拔為平原國國相的糜芳,以及留在廣縣的管亥,也就剩下太史慈這一員大將。

  仔細論起來,真正上得了台麵的人,也就是太史慈一人。不論是糜芳,亦或是管亥,雖然都頗為出色,但還是不夠優秀。

  當務之急,得再招人。

  劉梟把想法擱在心中,打算等回到廣縣,便大力招募得力的武將。

  這一日。

  大軍抵達了濟南國邊界,即將進入齊國。

  傍晚時分,大軍紮營。

  營帳中。

  劉梟和太史慈正商議士兵的情況,徐盛從營帳外進入,走到劉梟麵前,低聲耳語幾句,便遞上了一封書信。

  劉梟拆開後查閱,一目十行,快速看了一遍,臉上多了一抹肅殺神情。

  太史慈道:“主公,發生何事?”

  劉梟把書信遞給了太史慈。

  太史慈看完,也是眉頭皺起,說道:“袁術的大將紀靈,竟然攻占了東萊郡。不僅如此,袁術還任命紀靈為青州牧。袁術這麽做,分明是要割裂青州。”

  信函上的內容,是郭嘉派人送來的。

  劉梟帶兵迎擊劉備,而郭嘉則坐鎮廣縣,和管亥一起留守,負責齊國的安危。郭嘉留在後方,便是為了防備袁術的襲擊。

  在劉梟離開後不久,袁術派遣大將紀靈,率領兩萬精銳,從徐州進入青州,然後往廣縣殺去。郭嘉早有準備,在紀靈的軍隊進入廣縣境內後,郭嘉便發動廣縣百姓,沿途阻撓紀靈。

  紀靈麾下的兩萬將士都是精銳,最終還是到了廣縣城外。然而,這一路殺來,紀靈軍隊也損失頗大,而且他又是孤軍深入,一番攻打後,沒能攻克廣縣,便撤軍離開。

  撤軍後的紀靈,卻沒有離開青州,而是往東萊郡殺去。

  紀靈大軍進入東萊郡,並沒有耗費多少兵力,就輕易攻破了東萊郡。東萊太守袁枚帶兵突圍,從東萊郡逃了出來,到廣縣求助。

  郭嘉知道東萊郡的情況,隻是廣縣的兵力不足,防守有餘,進攻卻是不夠。

  所以,郭嘉派人把消息送來。

  太史慈思索一番,道:“主公在廣縣時,曾得罪袁術。這袁術,當真是一個小人,回去後就派人來攻打。得虧郭軍師在廣縣,否則後方遇襲,後果不堪設想。”

  劉梟點頭。

  當初他得罪袁術,就有所考慮,所以留下郭嘉防備袁術的進攻。

  如今,袁術果真派人襲擊。

  從目前來看,雖然東萊郡被紀靈的軍隊占領,甚至袁術任命了紀靈為青州牧,但這樣的局麵對劉梟而言,影響並不大,因為此前的東萊郡,便賊匪橫生,也沒有納入劉梟治下。

  如今,他反而能進兵東萊郡。

  劉梟說道:“這件事仔細的琢磨一番,對我們反而有利。”

  太史慈問道:“怎麽說?”

  劉梟解釋道:“紀靈率領精銳奪取了東萊郡,雖然他占據了東萊郡。但以我們目前的力量,要剿滅紀靈並不難。”

  “等我們剿滅了紀靈,就有了對付徐州牧陶謙的理由。”

  “至少,得讓陶謙大出血。”

  “紀靈為什麽能進入青州,是因為陶謙放行。如果不是陶謙放行,紀靈率領的軍隊就不可能通過。有了這一理由,就有了對付陶謙的機會。”

  劉梟舉一反三,想得更為長遠。他眼下的主要任務是治理青州,把青州經營起來,但卻要往長遠看,因為他對徐州也有想法。

  太史慈眼眸一亮。

  他也讚同劉梟的分析,這是個極好的機會。

  太史慈道:“主公英明,剿滅紀靈後,攻打徐州大有可為。除此外,在某種程度上,袁枚逃到廣縣後,主公就可以將袁枚調任,另行安排袁枚的官職。然後,再安排其他人擔任東萊太守。”

  劉梟微微頷首。

  他也是這樣考慮的。

  袁枚是名士,也有名望,和趙商、鄭玄等人熟識,昔日給齊王祝壽時,袁枚曾為劉梟站台助威,算起來是對劉梟有恩,要處置袁枚,肯定是不行的。

  然而,袁枚治下的東萊郡,賊匪叢生,無法掃蕩賊匪,可見袁枚能力還是不足。袁枚到廣縣來了,等於把東萊郡的位置挪了出來,反而是有利於劉梟。

  兩人商量著東萊郡的戰事,談笑間,並無什麽憂慮。

  劉梟最後吩咐道:“子義,明日一早,大軍加快速度趕路,早日返回廣縣。”

  “喏!”

  太史慈應下,便起身告退。

  在太史慈離開後,劉梟寫了一封書信,讓徐盛立刻派遣哨探送回廣縣,讓郭嘉知道他即將返回的消息。

  夕陽西下,天色漸晚。

  這時候,營地內開始埋鍋造飯,準備晚上的飯食。在這時候,太史慈又來到營帳中,稟報道:“主公!”

  劉梟問道:“何事?”

  太史慈回答道:“末將巡營時,看到出營地砍柴的士兵回來,還抓了一個老者。據士兵稟報,他們砍柴時,發現老人在山上藏匿了屍體,然後肢解屍體,手段頗為殘忍。”

  “所以,把老人抓了回來。”

  “末將審問後,得知那老人竟然是華佗華神醫。華佗言明,他得到的屍體,都是在荒野亂葬崗撿到的。他之所以肢解屍體,是為了研究醫術。”

  “華佗此人,是神醫。”

  “他雖然肢解死人的屍體,很是不妥。但這樣的人,如果論罪又很可惜,所以來請問主公,當如何處置?”

  太史慈也有惜才之心,而且華佗是神醫,他也不願意就這麽處置華佗。

  劉梟臉上浮現出笑容,道:“確認是華佗?”

  “確認!”

  太史慈鄭重回答。

  劉梟的心中,頓時活泛開了。漢末時期,北方有華佗,南方有張仲景,是享譽天下的兩大神醫,都是醫術通神,有起死回生之術的神醫。

  這時代的醫療條件並不怎麽好,如果能把華佗留在青州,對劉梟極為有利的。

  劉梟思慮一番,吩咐道:“將華佗帶過來。”

  “喏!”

  太史慈得令,便立刻吩咐了下去。

  不多時,營帳門簾撩起,一個年近五旬,身材清瘦,身穿粗布麻衣的老者走了進來。此人便是華佗,他眼神清亮,舉止從容,唯獨神情中帶著一絲的忐忑,行禮道:“草民華佗,拜見劉青州。”

  他被抓後,聽到士兵的議論,知道是劉梟率領的軍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