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秋茶
作者:東一方      更新:2021-11-27 22:58      字數:2543
  清晨,朝陽初升。

  進入九月,天氣漸涼。

  劉梟一大早起床洗漱,吃過飯,便帶著典韋和張飛出了國相府。昨天晚上,他得到消息,管寧和邴原會在今天抵達。

  為彰顯對兩位大儒的重視,劉梟親自出城迎接。劉梟這一回,不僅是在城門口迎接,而是出了城後,在官道上迎接。

  再者,順便帶張飛散心。

  張飛歸順後,鬱鬱寡歡,情緒頗為不佳,最近都喝醉仙酒,一副醉生夢死的樣子。這樣的張飛,不是劉梟希望看到的,也不是劉梟需要的。

  所以,出城帶了張飛。

  劉梟帶著兩人走在官道上,往管寧和邴原來的路上行去。劉梟一路上,走走停停,看著周遭風景。如今金秋九月,糧食都已經收上來,家家戶戶有了餘糧,百姓臉上都掛著歡喜神情。

  青山綠水,風景如畫。

  事實上,劉梟執掌廣縣後,時至今日,還真沒有去廣縣的各地走一走看一看,一直都忙碌著,沒能閑下來。劉梟順著官道往前走,忽然,他的目光落在前方左側的一處斜坡上。

  山坡不陡,約有三十度。

  周圍一片青山,都是如此。山坡上,田地整齊,綠油油一片。山坡有,稀稀疏疏的人背著背簍,微弓著背,正忙碌著。

  劉梟靠近後,眼前一亮。

  山上,百姓正在采茶。

  這時代的茶,大多數時候,是製作茶餅,然後煮茶喝,還沒有所謂的泡茶,也沒有形成真正的茶文化。如今飲茶的人,多是文人雅士,達官貴族,以及士族子弟。對大多數的普通百姓而言,喝一碗茶,還不如喝一碗酒。

  而製作茶餅,多是采摘茶葉,不是采摘最尖端的一芽一葉。

  茶餅製作,也頗為費功夫。

  劉梟對茶不怎麽精通,但有所了解。如今他統攝一方,執掌齊國,深知茶葉對文人雅士,還是極有吸引力的。他心思轉動,吩咐道:“走,我們去茶山上看看。”

  “喏!”

  典韋和張飛得令,跟著劉梟一起,往茶山上走。

  一行人來到山上。

  三人的出現,沒有引起什麽轟動。隻是采茶的人中,一個年邁的老人走了過來。此人年近六旬,背脊略微佝僂,頭發花白,身材精瘦。

  雖然上了年紀,精神很好。

  在眾多采茶的人中,老人最年長,見識最廣,也是專門負責安排的。他見劉梟衣著不凡,更帶著兩個護衛,知道來人的身份不一般,行了一禮道:“貴人來此,不知有何吩咐?”

  劉梟笑了笑,詢問道:“老丈,現在茶葉的行情怎麽樣?”

  老者也不隱瞞,回答道:“好叫貴人知道,往年的時候,采摘茶葉製作茶餅,行情一般,掙不了幾個錢,能補貼一些家用便是。一般製作的茶餅,年底的時候,應該能賣完。”

  “今年啊,行情挺好。”

  “這也沾了國相大人的光,齊國的治所搬遷到廣縣,咱們廣縣一下來了許多的讀書人。讀書人在,茶葉也有了銷路。”

  “普通人家,哪有閑工夫喝茶,也喝不慣。但讀書人不一樣,品的是意境。尤其是今年風調雨順的,茶葉的產量也不錯。估摸著采摘出來,製作成茶餅,很快就能賣完。”

  老者歡喜道:“如今剛收了糧食,現在再收一些秋茶,今年的光景算是不錯了。沒有賊匪侵擾,苛捐雜稅也少了許多,挺好了!”

  劉梟心中輕笑。

  他就問了一個茶葉的行情,老人便洋洋灑灑說了一番話。不過通過老人的話,劉梟也了解到一些事情。他略作思考,又問道:“廣縣境內,種茶的多嗎?”

  “不是太多!”

  老者搖頭道:“廣縣畢竟就這麽大,種茶的人多了,茶葉太多,也賣不出去。今年不一樣,今年的行情好。”

  劉梟掃了眼周圍的茶樹。

  所有的茶樹,都是采摘茶葉,反倒是茶樹枝椏最頂端的牙尖留著。

  劉梟臉上露出笑容。

  這時代,沒有形成茶文化,真正對茶有研究的人不多。劉梟對茶的情況也懂得不多,但采摘茶葉時,一芽一葉、一芽兩葉的說法,他還是懂的。

  牙尖是茶葉中最好的。

  劉梟走到一株茶樹旁,彎腰掐下最頂部的牙尖,是標準的一芽一葉,鮮嫩飽滿。他把牙尖攤開在手心,和顏悅色道:“老丈,我需要這樣的茶。隻要牙尖,一芽一葉,不能多,也不能少。你這片茶山的牙尖采摘下來,我以茶葉的兩倍市價收購。你看怎麽樣?”

  “貴人放心,您吩咐下來,小老兒保證完成。”

  老人雙眼放光。

  茶葉的兩倍市價,這可是高價格。尤其是,今年的價格挺高,他以兩倍市價賣出去,能大賺一筆。對他們而言,牙尖無法用來製作茶餅,他采摘牙尖又賺了。

  老人眼珠子一轉,計上心來,臉上堆起笑容,問道:“貴人,小老兒這片區域的牙尖,其實不多。其他地方,小老兒知道些。不知道貴人,還需要更多的牙尖嗎?”

  劉梟劍眉一揚。

  他暗道一聲,好聰明的老人。

  他隻是提出要牙尖,老人舉一反三,在短短時間,想到收購其他區域的牙尖,很是精明。不過劉梟也不反對,他甚至是鼓勵。之所以用兩倍市價收購,就是要抬價,然後再把茶推廣開來。

  形成產業,促進商業發展。

  這是劉梟短時間想到的,至於後續的發展,再慢慢推進。

  劉梟回答道:“有多少牙尖,我就收多少。記住了,質量不能差,如果差了,我不會收購。”

  “貴人放心,鐵定沒問題。”

  老人躬身應下。

  在老人內心,已經盤算開了。他收購其他人的牙尖,從中賺取差價,又能大賺一筆。老人眼珠子滴溜溜一轉,再問道:“敢問貴人,小人們準備好了茶葉,送到哪裏呢?”

  劉梟說道:“送到國相府,你去找一個名叫糜竺的人,就說是國相劉梟購買的,讓他結賬。”

  “國相?”

  老人登時瞪大眼睛,明白過來後,連忙行禮道:“小老兒拜見國相大人。”

  “不必多禮!”

  劉梟擺手道:“時間有些緊,你今天安排人送一批過去。後續,再陸續送來。”

  “喏!”

  老人應下,心中有些激動。

  他見到了國相!

  而且,還和國相大人當麵談生意。這事兒說出去,可真是太漲臉麵了。老人心中,又開始盤算著,除了他這裏的牙尖外,其他人收購的牙尖,價格不能壓得太狠。

  否則傳出去,一旦影響了他在國相大人心中的印象,對他可就不利了。這事兒是國相大人製定的,他以後便專門做這事兒。

  劉梟道:“我還有事,走了。”

  “國相大人慢走!”

  老人連忙行禮,目送劉梟離開。

  劉梟帶著典韋和張飛下山,典韋跟在一旁,嘟囔道:“主公,不就是茶葉嗎?這玩意兒喝著澀口,還帶一丁點的苦味,著實不好喝。這樣的茶葉,您買來做什麽?而且,還大批量的購買。”

  劉梟白了典韋一眼,說道:“在你眼麵,也就醉仙酒好喝。”

  典韋憨憨一笑。

  劉梟帶著兩人繼續趕路,往邴原和管寧來的路上行去。

  又走了六裏,來到一處涼亭邊,劉梟帶著人進入涼亭等候。要前往廣縣的縣城,都得途徑此地。劉梟在涼亭等候,必定能等到管寧和邴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