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釜底抽薪
作者:東一方      更新:2021-11-27 22:57      字數:2386
  武安國前幾日敗給了管亥,內心還有些抑鬱,情緒不高。涉及到攻打管亥的大事,武安國打起精神,但也是憂心忡忡,說道:“翠山綿延十餘裏,周邊都是翠山範圍。這一處地方,易守難攻,很難攻打。別說咱們隻有七八千人,就算有一兩萬人,恐怕也難以拿下翠山。”

  劉梟聽得不喜。

  武安國一開口就難以攻克翠山,一副不看好的樣子。

  這令劉梟不高興。

  劉梟麵色沉凝,沉聲道:“把諸位請來,就是要集思廣益,商討擊敗管亥的辦法。翠山易守難攻,這是人所共知的。但不好啃,就放棄嗎?這不是本官的風格,也不是諸位該產生的想法。諸位都是軍中的宿將,當積極考慮破敵之策。”

  武安國啞然。

  他明白劉梟話裏帶話,是針對他剛才氣餒的喪氣話。隻是他一介武夫,最擅長的是在戰場上廝殺,能想到什麽辦法?

  武安國看向宗寶,登時,宗寶就撇過頭,往營帳門口看去,一副今天的天氣好,可以看天的樣子。宗寶也是廝殺型的武將,讓他考慮破敵之策,他隻能想到強攻,沒有其他辦法。

  劉梟見狀,便說道:“攻打翠山一事,本官有些想法。”

  武安國道:“請劉縣令示下!”

  這一次,他學乖了,沒再發惱騷抱怨,也沒多說話。

  眾人都看向劉梟。

  麵對眾人期待的神色,劉梟心頭卻是歎息一聲。他有太史慈這樣的將才,可以放心的把軍隊托付給太史慈主持,謀士方麵卻弱了。

  孫乾是個不錯的謀士,能一絲不苟執行劉梟的命令。然而孫乾在謀略上,還遠遠不夠。

  得找個謀士了。

  劉梟的心中,生出這般想法。

  他收斂了情緒,整理好心中的想法,便說道:“翠山的情況,大家都知道,我就不再贅言。在座的諸位,都知道強攻翠山行不通。而想混入山中,出奇製勝,也難以實施,因為到目前,都沒有找到其他登山的路。”

  “故此,打贏這一仗的關鍵,在於逼迫管亥下山。隻有讓管亥下山來,我們才有機會擊敗管亥,否則別無辦法。”

  劉梟講了大致分析。

  眾人都讚同,隻是管亥受傷後,黃巾方麵龜縮不出,任憑激將都沒用,他們也沒辦法。

  孫乾眼睛明亮,問道:“主公的打算,是讓管亥下山?”

  劉梟頷首道:“對,我的意圖是逼迫管亥下山。要達成這一目標,我擬定了三步計劃。”

  武安國精神振奮,神色大喜。管亥是北海國的黃巾賊,管亥在一日,北海國就多一分威脅。早些拿下管亥,對北海國是有好處的。他身子微微往前,一副傾聽模樣,鄭重道:“劉縣令準備怎麽做?”

  劉梟解釋道:“第一,采用之前已經聲明的計策,告知翠山的黃巾賊,隻要山上的黃巾賊下山投降,願意改過自信,官府不追究責任。”

  這是最簡單的計劃。

  武安國和宗寶聞言,沒覺得有什麽特殊。從最近的情況看,這樣的條件,無法打動黃巾賊,根本就沒有人響應。

  劉梟也不急躁,繼續說道:“第二步,但凡下山投降的黃巾賊,由官府統一安置,再劃撥土地,交由他們耕種。”

  “啊!”

  武安國驚呼出聲。

  劉梟的條件太優渥了,隨便一個下山的黃巾賊,就要讓官府劃撥土地,這會給官府造成巨大的負擔。武安國心中擔心,連忙提醒道:“劉縣令,這樣做妥當嗎?”

  北海國,是孔融治理的,不是劉梟治理。可現在,劉梟繞開了孔融,直接給黃巾賊開出優渥的條件,恐怕會有些問題。

  這樣的條件,孔融未必同意。

  劉梟麵色肅然,強勢問道:“武將軍,是攻打管亥重要,還是些許良田重要?你如果拿不出優渥的條件,光喊幾句口號,說既往不咎,能煽動黃巾賊下山嗎?”

  武安國據理力爭道:“道理我也明白,可是一旦下山的黃巾賊太多,北海國哪來這多的田地授給他們?劉縣令倒是什麽都不管,但孔相執掌北海國,可就要頭疼了。”

  劉梟反駁道:“武將軍,北海國的情況,本官也略知一二。經過張饒之亂,北海國各地的田地都荒蕪,人煙稀少。明明有無數的田地荒蕪,為什麽不利用起來?更何況,把黃巾賊安置在北海國,讓他們耕種,對北海國的治理也有極大的幫助。”

  武安國還有些猶豫。

  這事兒處理不好,恐怕會造成麻煩。

  劉梟看到武安國猶豫的樣子,搖頭歎息。武安國魄力不足,南成成事。他大袖一拂,便斬釘截鐵道:“這件事,我會向孔相解釋,但計劃還得執行。”

  頓了頓,劉梟繼續道:“第三,但凡收到了官府田地,願意耕種的黃巾賊,免除未來兩年內的賦稅,地裏麵的收成,由黃巾賊自己處置。”

  武安國和宗寶麵麵相覷。

  他們很震驚。

  劉梟給出的這條件,他們也清楚對黃巾賊有吸引力。黃巾賊也是百姓出身,骨子裏的觀念,就是土地最大,最希望減免的便是賦稅。

  如今劉梟做主,讓孔融拿出荒蕪的田地,再免除兩年的賦稅,這對黃巾賊有極大的吸引力,偏偏這是犧牲了北海國的利益。

  武安國道:“請劉縣令三思。”

  劉梟不容置疑,說道:“本官考慮得很清楚,為了擊敗管亥,給予黃巾賊一些好處,不是什麽大事兒。而且改過自新的黃巾賊,就不再是黃巾賊,而是百姓。關於這件事,我會單獨向孔相說清楚,不會讓武將軍難辦。”

  劉梟的態度堅決。

  他堅定的話語,讓武安國和宗寶無奈,隻能讚同。

  一方是黃巾賊,一方是官府的利益。想擊敗管亥,就得犧牲官府的利益。而保全了官府的利益,又難以攻克管亥,這是兩難的局麵。

  劉梟見武安國和宗寶沒有公然反對,也是鬆了口氣,繼續道:“太史慈,散播消息的事情由你安排。調動士兵,把消息綁在弓箭上,再射入翠山。隻要消息大範圍的傳開,三管齊下,我不信黃巾賊不動心。隻要黃巾賊動心,我們就有機會。”

  “喏!”

  太史慈抱拳應下。

  太史慈是讚同劉梟提議的,更認為劉梟的提議可行,是真正的釜底抽薪。唯有如此,才能真正斬斷黃巾賊對管亥的依賴,讓黃巾賊偏向官府。任何一個黃巾賊,骨子裏並不是想當賊人的。

  隻要實施得當,就能成功。

  劉梟看向孫乾,吩咐道:“公祐,事關重大,你專程跑一趟劇縣,把我的決定和安排告訴孔相。記住,隻是告知。如果孔融不同意,你不必爭辯,回來告訴我,我們撤軍離開。”

  武安國和宗寶一聽,又是一陣歎息,劉梟真夠強勢的。

  “喏!”

  孫乾答應下來。

  一切安排妥當,眾人各自依照任務行動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