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慶功
作者:東一方      更新:2021-11-27 22:57      字數:2609
  劉梟又說道:“孔相,被張饒抓來的無辜百姓,都是些老弱,請孔相妥善安置。”

  孔融道:“子玉放心,他們是北海國的百姓,是本相治下的人,本相會妥善安置。這些無辜的百姓,想離開返回家鄉的,本相會給予一定的盤纏,讓他們回家。想留在劇縣生活的,本相也會給一定的錢財,讓他們先落腳,再考慮謀生的事情。”

  說到這裏,孔融歎息道:“都是張饒造的孽啊,不過如今的北海國,百廢待興,需要大量的人建設城鎮,填補空缺。隻要百姓不偷奸耍滑,能吃苦耐勞,都能活下來。”

  劉梟道:“孔相英明!”

  孔融又道:“百姓的事情,後續再安排。如今張饒已死,北海國的一大危機消弭,理當慶賀。本相在國相府準備了酒宴,為子玉請功,子玉定要賞臉。”

  劉梟微笑道:“孔相邀請,自當前往。隻是昨晚上一宿沒睡,一直在處理張饒的事情。現在眼皮都在打架,得先回軍營補一覺,把精神養好。孔相,中午赴宴可好?”

  “可以!”

  孔融直接同意了,他把劉梟迎入城內,安置了劉梟和太史慈等人,也回到了國相府,處理黃巾賊俘虜和無辜百姓的事情。事情繁多,孔融忙得是腳不沾地。

  一個上午,轉瞬即逝。

  孔融把各項事情暫時擱置,吩咐侍從準備馬車,就往軍營行去。孔融進入軍營,劉梟也剛睡醒。踏踏實實睡了一覺,劉梟的精神恢複過來,見到孔融,拱手道:“孔相!”

  孔融道:“子玉的精神恢複了嗎?”

  劉梟道:“精神百倍。”

  孔融臉上掛著笑容,說道:“既如此,走吧,隨本相去國相府。”

  “請!”

  劉梟笑著擺手。

  兩人聯袂走出軍營,乘坐馬車往國相府行去。太史慈、典韋和孫乾也受邀在列,緊跟著前往。眾人抵達國相府,在大廳中落座。孔融和劉梟在正上方一左一右坐下,北海國的官吏坐在大廳的左側,太史慈、孫乾等人則坐在右側。

  孔融率先端起酒樽,敬酒道:“諸位,仰賴劉縣令誅殺了張饒,為北海國除去大禍患。諸位,隨本相敬劉縣令一杯。”

  “敬劉縣令!”

  “敬劉縣令!”

  ……

  一個個端起酒樽,熱忱的向劉梟敬酒。

  劉梟也是端起酒樽,微笑著回敬道:“諸位盛情,劉梟愧領了。”

  眾人各自飲酒。

  孔融又單獨敬了太史慈、孫乾和典韋等人。接下來,便是武安國、宗寶等北海國的文武官吏向劉梟等人敬酒,很是熱切。

  待酒過三巡,菜過五味。

  氣氛,越發的融洽。

  孔融興致高昂,喊來了歌姬起舞,給宴會助興。孔融請來的歌姬,都是他府上的人,頗有姿色。孔融看向劉梟,壓低了聲音,帶著意味深長的笑容,說道:“子玉,這些歌姬都不錯,能歌善舞。你看上了哪位,帶走便是。”

  劉梟道:“君子不奪人所好,孔相,在下看看就好。”

  征戰在外,對女人這種事兒,劉梟很謹慎。尤其這年代的避孕措施不怎麽樣,萬一睡了後一炮命中,可就攤上了大事。

  重點在於,劉梟不清楚這些女人的底細,他不希望留下不安定的因素在身邊。

  孔融再次道:“子玉,盡管挑選。”

  劉梟見孔融很是熱情,直接拒絕容易傷孔融的麵子,便推脫道:“孔相,張饒雖然死了,但管亥還沒有解決。等擊敗了管亥,再考慮眼前的女子不遲。”

  孔融聞言,有些洋洋得意的神情,驟然隱去,人冷靜了許多。張饒被殺,北海國沒了大威脅,孔融便有些驕狂,甚至是得意忘形。

  劉梟一句話,把孔融從驕矜中拉回了現實。孔融很清楚,管亥不比張饒。管亥治軍嚴格,軍隊的戰鬥力更強。要剿滅管亥,不是件容易的事情。甚至張饒被剿滅後,管亥是否會感到威脅。

  萬一管亥先發製人,也先一步帶著大軍殺來呢?

  種種情緒,在孔融心中起起伏伏。

  孔融深吸了口氣,側身麵向劉梟,拱手道:“子玉,老夫剛才,有些誌得意滿,得意忘形了。自語一番話,如晨鍾暮鼓,多謝子玉的提醒。”

  劉梟說道:“孔相言重了,你設宴不是得意忘形,是為了給我慶賀。這件事情,應該是我向孔相道謝。”

  兩人相互恭維著。

  不過,孔融此刻沒了看歌舞的心思,遣散了大廳中的歌姬。他收斂情緒,開始談正事,鄭重說道:“子玉,管亥不好對付,你有什麽打算?”

  眾人聞言,都擱下酒樽。

  一個個的目光,齊齊朝劉梟看來,臉上帶著凝重神情。

  劉梟思考了片刻,回答道:“根據目前打聽到的消息,管亥麾下的軍隊,都駐紮在北海國和齊國交界處的翠山,盤踞不出。”

  “管亥此人,極少大規模劫掠。此番張饒大舉進攻,他也沒有調兵參與。”

  “要滅管亥,得主動出擊。”

  “我初步擬定的計劃,是帶上四千廣縣精銳,再從劇縣抽調一千騎兵和三千步兵。總共的兵力,是有一千騎兵和七千步兵。這一股力量,足以應對管亥的大軍。”

  劉梟說道:“而且這樣的兵力調動,也能為劇縣留下一部分兵力,以預防管亥繞道偷襲。”

  孔融說道:“武安國和宗寶,都和子玉一起去,聽從子玉的調遣。”

  劉梟道:“可以!”

  話鋒一轉,劉梟又道:“孔相駐守劇縣,留守後方,有一件事要切記。”

  孔融道:“什麽事?”

  劉梟提醒道:“隻要不是我親自回劇縣求助,孔相都不用搭理。管亥懂一些兵法,我在前線廝殺時。或許有可能,他會派人扮作我們的人來詐城,我擔心孔相關心則亂,以至於上當。所以事先說好,隻要不是我親自回劇縣,孔相都不必支援。”

  “明白!”

  孔融點頭回答。

  武安國接過話,詢問道:“劉縣令,張饒被殺了,黃巾賊潰敗,此事可否利用一番?”

  “必須利用!”

  劉梟肯定的回答,說道:“張饒死後,所有的俘虜被重新安置,有編入軍隊的,有統一安置在劇縣的,也有將其釋放的,都得宣傳一番。這麽做的目的,是讓其他黃巾賊看到官府的態度,允許他們改過自新。”

  “官府方麵,隻誅首惡,不牽連普通的黃巾賊。隻要願意投降,願意重新做人,都可以來官府報道,由官府統一進行安置。”

  “除此外,再傳出消息,詔告各地的遊俠兒,令他們斬殺作亂的黃巾賊。但凡斬殺黃巾賊的人,可憑黃巾賊的人頭到官府領取獎勵。但必須闡述清楚一個問題,領獎時,要說明在何時何地斬殺的黃巾賊,以便於官府調查。等官府確認了,會給予嘉獎。”

  “如有殺人冒領,殺無赦!”

  “這是一柄雙刃劍,必須謹慎運用。具體的操作,孔相再安排官吏商議,確定好每一步,避免出現紕漏。”

  劉梟眼中精光閃爍,說道:“趁張饒被殺的時間,拉攏打壓,從側麵逼迫管亥。”

  孔融道:“本相記下了。”

  話鋒一轉,孔融問道:“子玉打算什麽時候啟程去呢?”

  劉梟道:“明日一早。”

  大軍休整一天,明天早上啟程剛好合適。劉梟的內心,不希望長時間呆在北海國。他到北海過來,是要積攢實力,要積攢威望,樹立在北海國乃至於整個青州的威信。但廣縣方麵,劉梟不能長期不管,所以得早些剿滅管亥返回廣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