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斬首計劃
作者:東一方      更新:2021-11-27 22:57      字數:2587
  孔融此刻,都還是心有餘悸。他的臉上,依舊掛著怒容,迫不及待的說道:“子玉,張饒此寮毫無人性,喪盡天良,該遭千刀萬剮之刑。不殺此人,北海國的百姓都要遭殃。一旦他逃出北海國,青州其他各地的無辜百姓也會遭到屠戮。你有什麽破敵之策?”

  劉梟仔細思索著。

  涉及到晚上的一戰,他得有周全的考慮才行,不能魯莽行事。

  武安國雙目圓睜,憤慨道:“依我看,晚上的時候,調集劇縣的所有兵力去攻打張饒。以劇縣的兵力,再加上劉縣令麾下的精銳,必定能一鼓作氣擊敗張饒,將他斬於馬下。”

  “不妥!”

  劉梟搖頭否定。

  武安國道:“有什麽不妥?”

  劉梟解釋道:“以北海國目前的兵力,再加上我麾下的軍隊,強行攻打張饒,擊敗張饒,的確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問題的關鍵,在於張饒此人。”

  “此戰必須斬殺張饒,否則他逃走後,將後患無窮。偏偏兩軍廝殺時,士兵衝殺,人數太多了,無法精準的抓住張饒。在黃巾賊的掩護下,張饒完全能趁機逃走。”

  “而且剛答應了張饒的條件,一旦大張旗鼓帶兵去,張饒會以無辜百姓要挾。所以,我們不能大張旗鼓的前往,隻能今夜悄然去張饒紮營的地方襲擊。”

  劉梟說道:“最怕的是,張饒不戰而逃。到時候再想抓住張饒,就無比困難。”

  武安國皺眉說道:“劉縣令,你的要求太難。按照你的說法,要擊敗張饒的大軍,還要斬殺張饒,不讓他逃跑,就太難了。劉縣令,你說怎麽辦?”

  太史慈接過話,卡侃侃而談:“主公、孔相,我們可否這樣做呢?既然張饒可能會不戰而退,我們就再布置防線。”

  “我們布置在城外的探子,能探查到張饒紮營的位置。根據張饒紮營的地點,在他營地周圍的各處要道布置士兵把守,阻斷張饒的退路。”

  “然後,再用武將軍的計策。”

  “以我們的兵力,和張饒廝殺,足以擊敗張饒。張饒兵敗後,能斬殺張饒最好。假若張饒帶著黃巾賊逃逸,也會進入我們的埋伏圈。”

  太史慈說道:“大軍圍剿,有天羅地網等著張饒,他難逃一死。”

  孔融眼睛明亮,道:“計策倒是不錯,能阻斷張饒的退路。”

  孫乾是劉梟的謀士,他坐在下方傾聽著,忽然提醒道:“太史將軍的計劃,可以剿滅張饒。但存在一個問題,被張饒羈押的數百老弱百姓呢?張饒兵敗,發狂之下,是否會將這些無辜的百姓屠戮幹淨。”

  此話一出,氣氛僵住。

  孫乾提出的問題,便點出了關鍵。萬一張饒狗急跳牆,直接下令屠戮老弱呢?

  孔融道:“這可難了。”

  太史慈眼眸透著鐵血,強勢道:“戰場廝殺,是要死人的。我也知道數百老弱的性命很重要,身為朝廷官員,保護百姓安危是分內之責。但眼下的情況,我們沒有其他的選擇。”

  “如果顧忌這數百人的性命,而不斬殺張饒,等張饒變得更強大,將會屠戮更多的百姓。兩害相權取其輕,眼下沒有更合適的計策,隻能以斬殺張饒為重。”

  太史慈道:“以最小的損失,換取青州萬千百姓的安寧。”

  太史慈也不願意看到數百的老弱被殺,可戰場上不能優柔寡斷,不能猶豫不決,總得有抉擇和舍棄,這就是戰場。

  太史慈看向劉梟,建議道:“主公,末將建議在外圍布下埋伏,再強攻張饒。”

  劉梟說道:“張饒是必須斬殺的,而俘虜的百姓也必須保全,不能舍棄。太史慈的建議可行,但不是最完美的。現在,我說說我的打算,我擬定執行斬首計劃。”

  孔融身子微微前傾,連忙問道:“子玉,什麽斬首計劃?”

  其餘人,也都看向劉梟。

  製定攻打張饒的計劃,是重中之重。製定計劃,再推演一番,才能確定晚上的行動方案。

  劉梟神情肅然,解釋道:“所謂的斬首計劃,囊括了武將軍和太史慈的建議。”

  “第一步,在外圍布下埋伏。”

  “確定了張饒的營地後,在張饒營地周圍的各處要道布下埋伏。這一埋伏,不是殺張饒的,是阻斷黃巾賊的退路,防止兵敗的黃巾賊從這道防線突圍,徹底剿殺黃巾賊。”

  “第二步,強攻之策。”

  “這是武將軍提及的策略,但有略有不同。大軍到了張饒的營地外,就埋伏下來,等候進攻的命令,不能擅自進攻。”

  “關鍵在於第三步,斬首行動。”

  “晚上的時候,我親自帶人行動,帶上少數人潛入張饒的營地中,摸到張饒的營帳,將張饒斬殺,這便是斬首行動。黃巾賊都是烏合之眾,關鍵在於張饒。隻要我斬殺了張饒,就通知埋伏在營地外的大軍,令大軍進攻。”

  “大軍進攻,黃巾賊驚慌失措,必定去通知張饒。可他們一進入營帳,發現張饒被殺,消息一傳開,黃巾賊必定大亂。”

  “如此,就能一鼓作氣擊潰黃巾賊。沒了張饒的存在,黃巾賊無心去管被羈押的百姓,隻會四處逃逸。大軍掩殺黃巾賊時,黃巾賊往周邊逃逸,又會遇到布置在最外麵的天羅地網。”

  劉梟說道:“張饒麾下的所有黃巾賊,都無法逃走,都會被拿下。”

  劉梟提出了最終的計劃。

  斬殺張饒,再大舉進攻,才能挽救無辜百姓的性命。

  “不行!”

  太史慈直接反對,說道:“主公親自去斬殺張饒,危險太大了。稍不注意,就有全軍覆沒的危險。一旦主公遭到黃巾賊的圍攻,陷入人潮中,即使主公有萬夫不敵之勇,也難以全身而退。末將反對!”

  主將安危,是重中之重。

  更何況劉梟的肩膀上,還擔負著廣縣萬千百姓的未來。如今為了劇縣的百姓,劉梟以身犯險,萬一有個三長兩短,他回去後,如何向廣縣的同僚交代?

  孔融其實讚同劉梟的提議,但太史慈反對,他也不好勸說太史慈,便沒有開口。畢竟,涉及到劉梟的安全問題,他不好讓劉梟親自去。

  劉梟輕笑道:“子義,君子有所為,有所不為。而且在其位,得謀其政。我身為朝廷的命官,肩上擔負百姓的生死,不能不管。”

  “如果我沒有碰到這些事,那麽和我無關,我也不會去冒險。眼下的情況,我遇到了,就必須這麽做。唯有如此,才能保全百姓。”

  “事實上,也沒什麽危險。”

  “如果我在黃巾賊的營中遇到了危險,遭到黃巾賊圍攻,我會立即通知埋伏在外的大軍,讓你率領大軍進攻。有大軍策應,我堅持一點時間,就能夠等到大軍的支援。”

  “所以,危險性不高。”

  劉梟眼神堅定,說道:“隻要斬首計劃成功,好處卻是極大的。”

  執行斬首行動,劉梟不陌生。前世的時候,他曾多次帶人行動,都是執行斬首計劃。如今再帶著人去執行任務,不覺得有什麽危險。

  太史慈還是不放心,想要勸說,卻被劉梟伸手製止。

  孔融心中感動。

  這一刻,孔融也佩服劉梟的擔當和膽魄。他站起身,雙手合攏,恭敬向劉梟九十度鞠躬行禮,說道:“子玉,我代北海國的萬千百姓,向你道謝。”

  劉梟道:“孔相不必如此。”

  定下了計策,劉梟又和眾人商討了具體的執行計劃,便開始為晚上行動做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