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收徐盛
作者:東一方      更新:2021-11-27 22:56      字數:2642
  清晨,朝陽初升。

  三月的太陽,曬在人身上暖洋洋的,很是舒服。徐盛早上交接換崗後,他本該是回營中休息,但擔心家中母親,便向軍中校尉告了假,回家探望一番。

  走在半路,徐盛的腦中,還回想著昨天晚上發生的事情。他冒領肉餅,被杖責十軍棍,一宿過去後,疼痛緩解了一些,屁股還有些疼。幸好行刑的士兵手下留情,都是皮外傷,隻要忍一忍,倒也不會被發現。他回家後,小心一點,當不至於被母親發現。

  隻是徐盛年少氣盛,挨了打,心中不忿。在他看來,不就是多領一張肉餅嗎?軍中這麽多吃的,也不在乎少一張肉餅。他的罪責,頂多嗬斥一番,不至於要杖責十軍棍。

  徐盛心想,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如今北海國遭到黃巾賊圍攻,看樣子北海國也有危險。在徐盛的心中,他想去其他的地方避難。

  聽聞江東黃巾賊少,頗為安寧,他倒是想南下江東,去躲避一番。

  走到家門口,徐盛深吸了口氣,收斂內心情緒,把所有想法都拋去,臉上打起笑容,一副歡喜模樣,大聲道:“娘親,兒子回來了。”

  “嘎吱!”

  徐盛推門而入。

  他進入院子,卻沒有見到徐母。然後,徐盛往房中走去。在他睡覺的房中,看到了徐母。卻見徐母弓著背,正小心翼翼的擺放一卷卷書簡。

  這些書簡,是才買的。

  “娘親,您哪來這麽多的書簡?”

  徐盛看到書,眼中放光,很是興奮。這些年他們母子四處避難,家中傳承的書籍卻始終沒有丟下,一直帶著。而且每到一處,徐母更竭盡可能的,為徐盛購置書簡,讓徐盛有讀書的機會。

  隻是要買書不容易。

  得碰運氣。

  徐母臉上洋溢著笑容,道:“這是糧商吳重家的,吳重聽聞賊匪來攻打劇縣,變賣家產準備去避難。那吳重一向好麵子,喜歡買書簡裝飾,卻又不讀書。娘親聽說後,就花錢買了些書回來,你得空後,就可以讀一讀。”

  徐盛心中歡喜。

  旋即,徐盛察覺到不對,詢問道:“娘親,您哪來的錢?”

  家中的情況,徐盛很清楚。

  家裏麵的餘錢,能保證眼下一日兩餐粥就很不錯了,沒有多餘的錢去買書。

  徐母擺放好書簡後,拉著徐盛的手,來到客廳坐下。隻是徐盛的屁股挨了打,跪坐下來時,屁股都小心翼翼的,然後看向徐母,等母親解釋。

  徐母解釋道:“昨天夜裏啊,咱們家來了貴人。來的人叫劉梟,說是廣縣的縣令,應孔大人的邀請來幫助剿匪的。他說巡視士兵時,見兒純孝有本事,又聽聞我兒持家不易,特地送了些錢財和肉食來。”

  “娘也知道無功不受祿,本想拒絕,但劉縣令沒有收回去。娘知道你掙不易,隻拿了一部分去買書,剩下的錢啊,都給你攢著,等你娶媳婦兒的時候用。”

  “這劉縣令,是個好人,也是個好官。盛兒,人要懂得感恩,劉縣令對咱家有恩,對你有恩,你不可忘恩負義,要記住劉縣令的恩情。”

  徐母麵容慈祥,鄭重提醒。

  徐盛此刻,心中五味雜陳。他默默從懷中取出用葉子包裹的肉餅,情緒無比複雜。

  劉梟昨夜來過了。

  而且,劉梟沒有提他冒領肉餅的事,而是在他的母親麵前,說他純孝有能力,這讓徐盛心中更是慚愧。他在回家的路上,憤懣不已,甚至想離開北海國,更認為劉梟和太史慈不講人情,沒有半點人情味兒。可現在,徐盛眼中酸溜溜的,胸中情緒跌宕不已。

  徐母見徐盛的樣子,察覺到不對勁,詢問道:“盛兒,怎麽了?”

  徐盛揉了揉眼睛,說道:“娘親,兒子是想到劉縣令如此關切,心中感動。”他把肉餅推過去,又說道:“這是劉縣令犒勞士兵時,發下來的肉餅,您蒸熱後再吃。”

  徐母知道徐盛的秉性。

  拿回來的吃食,絕不會再吃。

  徐母也沒說什麽,便再一次提醒道:“盛兒,劉縣令是貴人。他能這般對你,也器重你,你不能辜負了劉縣令,明白嗎?”

  “兒子知道!”

  徐盛壓下心中複雜的情緒,鄭重回答。

  徐母站起身,說道:“你等一下,今天一早,咱家的老母雞下了蛋。娘親知道你肯定會回來一趟,給你煮好了,你趕緊吃了。”

  徐母拿了蛋來,盯著徐盛吃了,臉上才露出笑容。徐盛往日裏,都得囑咐徐母一番,讓徐母注意身體等等,今天他心事重重,想著劉梟和太史慈的事情,沒逗留多久,便離開了。

  出了家門,徐盛一路回到軍營。他剛到營地內,就碰到了武安國。

  “徐盛!”

  武安國喊道。

  徐盛停下來,行禮道:“將軍。”

  武安國挺喜歡徐盛的,這小子聰明,也有些見解。他輕拍徐盛的肩膀,關切道:“昨天挨了十軍棍,沒事兒吧。”

  徐盛微弓著背,回答道:“多謝將軍的關心,小人沒事。”

  武安國開導道:“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治軍方式。今日一早,太史慈早早的就操練士兵,他對士兵極為嚴格。但他和士兵同甘共苦,能和士兵打成一片。依我看,他昨天沒有苛責你,那就是他治軍的方式。”

  徐盛頷首道:“將軍,小人知道了。小人早上回家探望母親,家母說昨天夜裏,劉縣令去拜訪了家母,還送了一些錢物。”

  “竟有此事?”

  武安國很驚訝。

  徐盛道:“千真萬確。”

  武安國聞言,喟然道:“論治兵,論安撫人,我不如劉梟和太史慈多矣。他們能在廣縣擊敗黃巾賊,斬殺裴元紹,的確有一定的道理。”

  徐盛道:“將軍,小人想去向劉縣令道謝,不知將軍可否引薦?”徐盛隻是一介小兵,要見劉梟不容易。如果武安國帶路,就能順利許多。

  “走吧!”

  武安國點頭同意。

  武安國領著徐盛到了劉梟的房中,行了一禮後,心悅誠服的道:“劉縣令,在下請罪來了。昨天夜裏,在下沒有幹涉劉縣令對徐盛的處理,但心中總歸有些疙瘩。今日方知,劉縣令連夜去探望了徐盛的母親。劉縣令的做法,既樹立了軍威,又顧全了徐盛。這才是治軍之道,在下佩服。”

  劉梟擺手讓武安國落座,微笑道:“武將軍謬讚了,些許小事,不足掛齒。”

  “撲通!”

  徐盛跪下來,叩頭道:“小人誤會了縣令大人,請縣令大人治罪。”

  劉梟說道:“治罪倒是不必,本官剛才已經說了,些許小事,不足掛齒。起來吧,男兒膝下有黃金,不要動不動下跪。”

  “謝大人。”

  徐盛恭恭敬敬道謝。

  劉梟話鋒一轉,詢問道:“你是個孝子,昨夜第二次領肉餅,是給你娘的吧?”

  “是!”

  徐盛有些慚愧。

  劉梟讚賞徐盛的孝心,也聽欣賞這小子,便開門見山的道:“你身處危難,還能想著自己的母親。而你的母親,卻又不忘督促你讀書。讀書之家,風氣浩然,必有所成。本官身邊,缺個跑腿的人,你可願意來?”

  “啊!”

  徐盛驟然瞪大眼睛,驚呼一聲,臉上露出吃驚的神情。他沒有料到,劉梟直接要招攬他。

  武安國暗道徐盛好運,竟被劉梟看上了。他見徐盛發愣,一巴掌就拍得徐盛跪下,吩咐道:“小子,還不謝劉縣令。”

  他為徐盛歡喜。

  徐盛明白過來,連忙叩頭道:“小人願意,小人願意。”

  跟了劉梟,他就是劉梟的人,不再是軍中小兵,他的母親也不至於繼續受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