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和親
作者:菱仙      更新:2021-11-27 13:33      字數:2345
  “嗯,謝肖城主的款待,本王就先回了。走了,冷炎。”夜玄淩站起,向城主道別後揮了揮手,與冷炎一同走出了城主府。

  “主子,要不要我們直接去那個人家裏,讓他把川河交出來?”冷炎講述著他那無腦的操作,還越說越熱血沸騰。

  夜玄淩毫不留情地一巴掌打在了他的頭上。

  “你腦子問題?還交出來,你以為打劫啊。”他不忍的翻了個白眼,繼續往前走了。

  留冷炎一個人愣在原地,揉著剛剛收到重大撞擊的頭部。

  “我說錯了啥嘛?下手這麽重。”

  ————

  早晨。

  “冷炎,準備一下,我們等會出發。”

  夜玄淩打開門,看都沒看一眼靠在門旁打盹的冷炎。

  他徑直走向了馬車。

  很快,兩人便來到了柏府大門口。

  馬車緩緩停下,門口佇立著的侍衛朝他們投來了詢問的目光。

  作為自家主子的貼身侍衛,冷炎當然不讓的上前一步,與門口的侍衛交涉。

  即便他身著樸素,那些侍衛也沒有狗眼看人低的意思,可見其家風良好。

  “閣下是何人來此,又有何要事?”恰逢柏府的管家出來,想著來者便是客,他隨口問了一句。

  冷炎還未曾言語,便見馬車內的男子伸出手,指尖的令牌仿佛有著讓人不可忽視的魔力,瞬間便讓全場禁聲。

  那是獨屬於憬王的令牌!

  管家自然不會懷疑,畢竟這令牌任何人都不可能仿冒。

  “參見憬王殿下。”管家誠惶誠恐的跪下。

  在這樣的小地方,他見過最大的官,也就是自己的主子了,何曾見過如此高位之人。

  夜玄淩不急不徐的從馬車上下來,抬手虛扶:“免禮。”他無需過大的排場,今日前來也隻是為了正事。

  這位城主的名字叫做柏誌明,此刻他也聽聞下人稟報,急忙出門迎接。

  “王爺大駕光臨,臣有失遠迎。”禮數周到,沒有阿諛奉承,也沒有畏懼膽怯。

  夜玄淩看人一向眼光毒道,一眼便知此人性情。

  他唇角微勾,帶起一抹淡淡的弧度。

  “柏大人客氣了。”

  簡單的客套過後,兩人便來到了書 房。 夜玄淩一開口便直切主題:“本王此次前來是為了川河。”

  聽聞這話,柏誌明心頭微驚,沒想到憬王殿下的來意竟是如此。

  微微蹙眉,他道:“臣愚鈍,還請王爺明示。”

  “柏大人可知永安城?”夜玄淩並沒有直接了當的出言,而是步步暗示。

  柏誌明能在城主的位置做這麽久,又深受百姓的愛戴,不是沒有道理的。

  聯想到之前種種,他的眉頭蹙的更緊:“王爺是想引水去永安城?”

  未等夜玄淩發話,他搶先一步道:“王爺,您也知道,這是不可能的事情。”

  “這川河對我良川城的百姓來說是多麽的重要!就算臣同意,百姓也定然不會願意。”

  一旦水源被他人奪去,他們又該如何種活糧草?又如何維持基本的生活?

  若是一個趨炎附勢的小人,見當朝王爺前來,可不就將什麽都奉上。

  畢竟,百姓的生活怎麽樣,跟他們沒有半點關係,他們隻在乎自己的前途和財富。

  但是柏誌明不一樣,這樣一個穩賠不賺的買賣,身為城主,他怎麽可能答應?

  “川河是良川城的經濟命脈,豈有拱手相讓的道理?”柏誌明嚴肅的說道。

  “即便您是王爺,恕臣也難以從命。”抬眼,他看向對麵的男子。

  可憬王卻沒有想象中的暴怒神色,反倒是一臉平靜地端坐於此。

  柏誌明說了這麽一段話,也覺得有些口幹舌燥,他拿起一旁的茶杯一飲而盡。

  便在此時,一直沉默著的夜玄淩突然開口:“柏大人隻看到了片麵之處,可曾想過此舉有利之處?”

  柏誌明對此疑惑不解,“還請王爺賜教。”

  “永安城與良川城相隔不遠。”頓了頓,他接著道,

  “據本王所知,良川城雖可靠糧食自足,卻無更多的財力,也沒有大型的商隊 來此進貨。”

  “長此以往,百姓的生活難以得到改善,反會越來越依靠川河。”

  柏誌明鄭重的點了點頭,的確,這樣的現象已經越來越明顯了。

  “柏大人可曾想過,若有朝一日,川河斷流,這裏的百姓又該如何?”

  夜玄淩循循善誘,將問題剖析的很是清楚。

  “本王的意思是,良川城與永安城共享水源,同時也共享商貿。雙贏之舉,何樂而不為?”

  良川城種植的糧草每年都有剩餘,卻苦於各種問題而賣不出去,堆積在倉庫之中,白白便宜了那些街頭老鼠。

  柏誌明仔細思考一番,本有些頑固的心,此刻也被說動了。

  他站起身,行了一禮:“既然王爺有如此打算,那臣也無異意。”

  “柏大人能想通便好,你們這來年的多出糧食我們會定時派人來運輸,銀兩便等到時再商議。”

  他說著,打算先把眼前皇城中的修水渠的事安排妥當。

  “在修好渠道之前我們不會踏離良川城半步,修渠道也不會過多麻煩百姓,我們自己有從皇城中帶來人,不擾您費心。”

  看著柏誌明一副想說什麽卻又不敢說的樣子,夜玄淩直接回答了他心裏糾結了半天的話。

  交談妥當之後,夜玄淩就帶著冷炎走了。

  ————

  皇宮。

  “皇上,平越國來信箋說是同意與我國和親了!”

  一位禮部尚書跪在龍椅前稟報著信箋中的內容。

  “說是三日之後國王之子和使者就要帶著貢品來我國了。這次來的是國王最疼愛的兒子,說望我們好生招待。”

  皇上皺了皺眉,他當初提出和親完全是因為想要兩國的關係能得到緩解。

  兩國之前一直保持著死黨的關係,雖然沒有戰爭但平越國完全與永安斷絕了關係,沒有任何營銷運輸。

  那邊的地帶盛產奶製品,而我國卻急缺奶製品。

  別說奶製品了,就連牛奶羊奶每年的產量也不高。

  有些百姓為了買一點奶給幾個月大孩子喝,都花光了自己所有的積蓄。

  和親是皇上自己提出的,當時的他也是有點迫於心急,直接提出了和親。

  覺得自己為了兩國的和平可以付出自己唯一一個女兒。

  可是等到結果後他覺得他好像錯了,他的女兒還這麽小,不可能就這麽嫁到那邊去。

  “臣,臣提議可以讓那些朝廷大臣們貢獻出自己的女兒,畢竟有些大人的女兒還是挺多的。”

  那禮部尚書也是在皇上身邊多年,怎麽說都能看出點什麽。

  他像是覺得自己準確的知道了皇上的心思,提議道。

  他聽了之後果然有一點效果,眉間的川字慢慢的舒緩了一點。

  但現在苦惱的是該叫誰家的閨女去參加這次和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