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八章 風雲再起
作者:華夏智囊      更新:2021-12-20 11:41      字數:2194
  洛陽皇宮

  這日,蜀漢的文武齊聚一堂。

  自從洛陽風波過去後,蜀漢的朝臣們又度過了一段平和的時光。丞相諸葛亮也已從悲傷中複蘇,正常處理政事。眾人聽聞丞相還特地從魏國舊吏中提拔了一名屯田令,賦其屯田專斷之權,趕赴全國考察屯田事宜。對於諸葛亮的眼光,眾人是深信不疑的,往往能從敵國降將中慧眼識珠,前有薑維,後有郭淮。如今此人毫不知名,卻得諸葛亮如此賞識,擔負屯田糧草重任,必定也是身負奇才之人吧。

  丞相諸葛亮坐在朝堂前側,眉頭緊鎖,輕搖著羽扇。

  皇帝劉禪感念丞相勞苦功高,特地為其在朝堂最前側設置座椅,並免跪拜朝見之禮。雖然諸葛亮再三以不合禮製推脫,但執拗不夠皇帝,隻好應允。

  眾人瞧見諸葛亮的模樣,又看了看今日的場麵,蜀漢兩千石以上的官員都已經悉數到場,這架勢,定是有大事發生了。

  隻見諸葛亮朝著楊儀微微點頭,於是楊儀起身出列。

  “啟稟陛下,河北探子急報,魏帝曹睿,病死於鄴城。“

  一席話激起千層浪,朝堂瞬間炸開了鍋。

  ”大喜呀!大漢萬福,這下魏國,完了!“

  ”哈哈,當初曹睿從洛陽城下僥幸逃命,聽說就已經吐血,如今果然死了,這是蒼天助漢不助賊呀!“

  ”不錯,我大漢是正義王師,區區曹睿小子,妄想螳臂當車,便是違逆天意,如今就是自取滅亡呀!”

  征南將軍馬忠出列問道,”那麽,曹睿之後,由誰繼位?“

  諸葛亮微笑著點點頭,”曹睿已不足道,這才是諸位應該關心的。“

  諸葛亮又朝楊儀點頭示意,楊儀繼續說道,“據報,曹睿臨終令幼子曹詢,繼位為帝。“

  眾人一聽,哄堂大笑。

  “哈哈,沒想到這曹睿還有兒子呢,不都在許昌被抓了嘛。八成啊,是從哪裏抱來了一個宗室娃娃,硬來充數。”

  “哈哈立一個幾歲的娃娃當皇帝,這曹睿病糊塗了,天下必是大漢的了!”

  馬忠鄒了鄒眉,沉思了一會,繼續詢問,”曹睿精通權謀禦下之道,應該不會隻讓幼子掌權,必定留有托孤重臣監國。那是何人?“

  諸葛亮滿意地點點頭,笑了笑,”德信(馬忠字德信)不愧是國之棟梁,所言正是。諸位不妨一猜,曹睿留下何人輔政?“

  眾人彼此看了看,魏國此時剩下的,應該沒有多少良臣名將了吧?

  眾人於是你一言我一語的說了開來。

  “揚州都督王淩,荊州都督夏侯儒,雖是重臣,但遠離河北,難以托孤。”

  “聽聞魏國尚書右仆射衛臻與幽州刺史毋丘儉,二人與曹睿私交極好,這一文一武搭配,興許適合。”

  “魏國向來喜歡重用宗親將領,曹丕托孤就曾為曹睿留下曹真、曹休等人輔政,如今曹睿身邊尚有曹真之子曹爽,曹休之子曹肇。尤其是那曹爽,洛陽之戰救駕有功,曹睿這才能逃到河北苟延殘喘。這二人必將到到重用吧!”

  諸葛亮瞧見眾人模樣,笑著對楊儀說道,“我們就不賣關子了,威公(楊儀字威公)你說說吧。”

  隻見楊儀頓了頓,滿臉微笑,“諸位,都沒猜對。不過這也難怪,因為這個人選的確大大出乎我們的意料。是......燕王,曹宇!”

  眾人聞言一臉驚訝。

  “誰?哪個燕王?”

  “莫非是許昌之戰,守城的燕王?”

  楊儀點點頭,“正是他!”

  眾人愣了愣,片刻後發出哄堂大笑。

  “我們還當是誰呢?原來是這麽一個草包慫貨呀,他的事跡我們可沒聽大都督少說呀哈哈哈!“

  ”沒想到呀,他棄城而逃,導致曹睿洛陽之戰前線崩潰,曹睿非但沒殺他,反而任命他做托孤大臣,還真是匪夷所思呢!“

  ”對對對,這樣一個草包,他連個後方的都城都守不住,還想守住魏國的江山,這不是癡人說夢嘛?曹睿這次所托非人,魏國滅亡就在彈指之間啦哈哈哈!“

  諸葛亮笑了笑,”這個燕王,可沒我們想的那麽無能。“說完轉頭望向楊儀,”威公,把你知道的都告訴大家吧。“

  “諾!”楊儀領命,”據報,魏帝曹睿剛剛宣布托孤,魏庭便發生政變。武衛將軍曹爽,連同中書令孫資和中書監劉放密謀造反,被燕王曹宇鎮壓。曹宇殺了曹爽等人,獨自取得了監國大權。“

  眾人聽完都一臉不可思議,一方麵是驚訝曹宇的手段,另外一方麵也是驚訝楊儀的諜報能力居然如此強大,竟能夠知悉敵國剛剛發生的政變細節。

  “哪又如何?這燕王再能內鬥,也是治國庸才,更是大都督的手下敗將!如果大都督出馬,必定是手到擒來呀!大都督你說是不是?”眾獎起哄道。

  魏延一聽滿臉得意地站了出來,“啟稟丞相,末將在許昌城下與那燕王交過手。據末將觀察,那燕王豈止是草包,簡直是昏聵愚蠢!許昌城內原本有眾多名臣良將,可他卻毫無用人之能,反而猜忌迫害。由此等貨色監國,魏國必亡!”

  說到最後,魏延正色道,“末將請命,率一支勁旅,直撲鄴城。保管教他燕王,聽聞末將聲名,嚇得不戰而降。如此,河北,便可傳檄而定!大漢,一統天下,不遠了!”

  一番豪言壯語激得眾人群情激蕩。

  ”大都督威武!“

  ”大都督說的好呀!“

  ”魏國必亡,大漢必興!“

  諸葛亮微笑著搖了搖羽扇,“文長壯誌可嘉,諸位都認同應該進軍嗎?“

  許多將領彼此對視了一眼,攻滅河北,便意味著徹底滅亡魏國,收複大漢大半國土,此等功績誰人不想得?於是齊聲道,”末將讚同揮軍北上!“

  諸葛亮又看了看薑維和郭淮,”伯約和伯濟,此前就曾諫言,緩攻河北,以備東吳。如今,又是怎麽看呢?“

  眾人目光齊刷刷地望向二人,深知二人頗受諸葛亮信任,如果開口讚同,進軍計劃必定一錘定音了。

  也許是感受到了現場的壓力,郭淮笑了笑,朝薑維拱手一拜,”末將不才,還是請伯約談一談高見吧。“

  薑維一愣,心想好你個伯濟,明明已經有了想法,卻推脫於我。

  也罷,為了大漢,該出頭就出頭吧。